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10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冲着我开封城来了!”看到鲜血染红了战甲的东门屯长,赵云并不感到意外,更不会吃惊,反而有种莫名的兴奋,浑身热血沸腾,战意盎然。
大步走到屯长身前。赵云伸手扶起屯长,一边观察他的伤势,一边平心静气的问道:“已是辰时了,你可曾开启城门?”
屯长愕然抬头,诧异道:“将军昨夜召集众将议事,严令辰时不得开启城门,推迟半个时辰。末将随后就得到命令,是以不敢抗命,此刻城门尚未开启。”他误以为自己得到的命令不确。唯恐赵云因此降罪于他,于是将自己得到命令的经过陈述一遍,借此替自己开脱。
“呵呵呵!如此甚好!”赵云闻声大笑,轻轻拍着屯长的肩膀。笑道:“没有开城就好,你得到的命令没有错,推迟半个时辰开城门就是本将军的军令。不然的话。魏军此刻只怕已经杀进来了。”说话间,赵云话音一顿。右手突然用力,快如闪电般拔出屯长左臂上的箭矢。痛得屯长失声痛叫,眼泪都出来了。
“好了,你回营让军医处理一下伤口,然后歇息一天,不用参战。去吧。”赵云一边端详着血淋淋的箭簇,一边摆手示意屯长下去休息。
“谢、、、将军。”屯长痛得额头上直冒冷汗,脸颊都扭曲变形了,遂含糊其辞的应了一声,捂着左臂转身离开大堂。
“将军这是为何?”屯长前脚刚走,夏侯兰便凑上来,疑惑不解的问道。他虽然没有明说,但赵云知道他想问自己为何故意难为屯长,如此硬生生拔出箭簇,其疼痛程度绝不是普通将领能够受得了的。通常拔除箭矢都是先折断箭杆,再拔出箭簇,这样疼痛会轻些,不会扩大伤口;可是像赵云这样连着箭杆一起拔,很容易扩大伤口,疼痛也会更加剧烈。这可不是赵云的为人,他历来体恤将士,夏侯兰之前从未见过他对帐下将士如此粗暴,因此颇为费解。
赵云没有多作解释,只是把手里的箭矢交给夏侯兰,沉声道:“就凭这支箭便不难看出魏帝曹操此次对河南郡是志在必得,其麾下大军亦是有备而来,图谋不小啊!”
握住利箭的一瞬间,夏侯兰就明白了,原来这支被鲜血染红了的箭矢居然是一支铁箭,难怪赵云方才直接将其拔出。身中铁箭之后大多都是直接拔除,如果射中要害还需顺着箭杆劐开伤口,一点点取出来,如此以来就会大量出血,伤口太大不容易愈合,并且容易感染,最终能活下来的机率很小。
看着手中的箭矢,夏侯兰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寒意,低声感叹道:“魏军竟然配备了这种纯铁锻造的杀人利器,可见魏军此次确实是下了血本,来者不善哪!我们该怎么办?”
赵云神色平静的轻轻点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魏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难道我等还能避而不战?既然躲不过去,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他敢打过来,我们再将他打回去便是。”
夏侯兰闻声点头,举着铁箭放在赵云面前,担忧道:“这种箭矢杀伤力极大,如果魏军全都使用这种铁箭的话,我军将士的伤亡会很大;而且,只要被铁箭射中,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大多都难以活命。”
“嗯,这种铁箭确实是一大杀器。”赵云深以为然的颔首道:“不过我敢肯定魏军之中这种箭矢并不多,即便他魏国铁器众多,却还不至于奢侈到全部锻造铁箭的地步。这样吧,既然魏军欲致我等于死地,那我们也无须仁慈,把府库里储存的黑疙瘩全都拿出来,必要时用它招待魏军。无论如何,我等务必守住开封城半个月,第一天交战不明敌情,因此今日便坚守城池,只守不攻!”
说完话后,赵云再不迟疑,快步走到上阶取下龙胆枪,随即披上战袍,大步流星的走出正堂,翻身上马赶往东门。
天色已然大亮,火红的太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驱散晨雾、笼罩全城,空气残留的一丝凉意迅速被灼热的阳光所取代,随之而来的还有浓郁到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开封东城门外。乱箭穿空,滚石翻飞,冬瓜一般大的火球咆哮长空,笨重的冲城车正在“嘭嘭”的撞击城门,数以万计的魏国将士嗷嗷叫的冲杀过来。一架架云梯搭在城门两侧的女墙上,数以千计的勇士身手矫健的攀上云梯,争先恐后的向上爬,企图拔得头筹,第一个登上城头。
攻城之战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说是潜规则亦不为过。但凡第一个登上城头之人,不管战后能否活下来,都会得到重赏;幸存者官升三级,丧命者其家眷将得到妥善照顾,抚恤极其丰厚。这是三大诸侯国通用的潜规则,每逢战事均是如此,尤其在攻城拔寨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奖赏愈发丰厚。这便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由来。
开封城位于黄河南岸,水源丰富,城池虽然不大,却有一条完整的护城河,堪称上天赐予开封城的天然屏障。然而攻城战从开始到现在,前后不到一刻钟,但城外的护城河已经被填平了,使得魏国大军得以冲过护城河,直接攻击城门。
当赵云率军赶到东门城楼时,攻城战已全面展开,站在城楼上举目四顾。但见并不宽阔的原野上遍布旌旗,黑压压一片全是曹军将士,目测之下曹军此次至少出动了十万大军。护城河东岸,数百架霹雳车一字排开,将一块块滚石和火球送上天空,如巨兽怒吼一般咆哮而来,砸得城墙砰砰巨响,数以百计的守城将士闪躲不及被滚石或火球击中,惨叫着跌下城头或被砸得头颅崩裂,脑浆四溅。
但是霹雳车的巨大杀伤力仅限于第一轮远程打击,因为守城将士并不知道曹军的霹雳车有多厉害,能不能从护城河东岸打到城楼上。正是这份不确定和侥幸心理,让守城将士付出了血的代价,被曹军打得措手不及,伤亡惨重。经过第一轮重大伤亡之后,守军将士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盾牌兵出现在城头上,举盾抵御破空袭来的滚石,甚至直接用盾牌迎击瓦罐火球。
如此以来,曹军的霹雳车对守军的威胁就能降到最低,再也发挥不出强大的杀伤力。在积极防御的同时,守军将士的反击无疑要比进攻中的曹军效率更高,从城头推下去的每一块石头至少可以砸中一个敌兵,每一根滚木都能砸倒一片攻城军士。除此之外,守军将士居高临下,乱箭齐发,弓箭的射程比曹军远得多,杀伤力也在曹军之上。是以尽管东门城楼上此刻只有两千守军,赵云带来的三千铁骑尚未参战,却硬生生抵挡住了三万曹军的猛烈攻城。
截至目前为止,城门还没有陷落,而随着赵云带来的援军参与守城,危如累卵的东城门算是守住了,彻底解除了危机。
俯视城下的魏国大军,赵云的目光迅速锁定两里开外的那杆中军帅旗上,那是魏国上将军曹仁的帅旗。顿时,赵云脸色一变,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
ps:衷心感谢:书友龙游商人月票支持,多谢!
第239章驱虎吞狼(一:

   

第240章 驱虎吞狼(二)

站在城楼上俯视城下的魏国大军,赵云的目光迅速锁定两里开外的那杆中军帅旗上,那是魏国上将军曹仁的帅旗。
霎时,赵云脸色突变,眉头紧蹙在一起,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魏将曹仁跟随曹操征战十余年,身经百战,早已是闻名遐迩的曹军上将,自曹操登基称帝之后曹仁出任魏国大将军,统帅三军。
此刻曹仁既然亲自率军攻城,想都不用想,赵云就能猜到眼前的十万曹军绝对不是曹仁帐下的全部兵力,他一定还留有后手。
“将军说得一点没错,此次曹军果真是有备而来!”跟着赵云登上城楼的夏侯兰,抬眼看到城下黑压压的魏国大军时,忍不住感叹道。
赵云闻声后轻轻点头,却不言语。之前他虽然已经猜到曹魏大军此番必定是来者不善,图谋甚大,却没有料到曹操居然派遣曹仁率领十几万大军前来偷袭攻城。这已经不能算作偷袭了,而是真正的大举进攻,大张旗鼓的出兵讨伐西晋。
就在赵云暗自思考之际,只听身后的夏侯兰轻声说道:“为了开封区区一座小城,曹军就出动了十万大军,如此劳师动众而来,其目的决计不是攻占开封县城,必定还有更大的谋划,更深的战略目的。要知道,我西晋拥有雄兵百万,开封城更是抵御兖州大军的边境重镇,也不过是屯兵三万余众,驻守四面城门的只有五千守军。余下三万余铁骑只能用于野战,却不善守城。
相比之下。此刻正面攻城的曹军就有三万余步军,东岸旷野上还驻扎在五万铁骑。整整八万余步骑攻打一座县城,曹军还真是看得起咱们。不仅如此,从曹军排兵布阵的阵势上看,不难看出这八万余步骑只是他们的前军和中军,后面一定还有数万兵马负责殿后,为大军提供粮草辎重。
如此一来,曹军此次至少出动了十几万大军,这么多兵马攻打一座县城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杀鸡焉用宰牛刀,十几万曹军完全可以全面攻打整个司隶。和我军展开正面决战。”夏侯兰读书很少,也不懂什么兵法,多年征战以来他所依仗的就是自身精湛的武艺;是以他的话语很粗俗,脱口说出“杀鸡焉用宰牛刀”,自己贬低自己,但是话糙理不糙,反倒是恰如其分的描述出当前形势。
他的这番话与赵云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正如夏侯兰所说,开封城内拢共三万余兵马,除了五千郡府兵担负着守城重任之外。赵云帐下三万三千名无双铁骑的主要责任就是提防曹军突袭河南郡。正因如此,赵云事先就料到曹军有可能偷袭河南郡,于是他提前做好准备,三天前就下令无双铁骑营准备半个月的干粮。随时做好长途奔袭的准备;还命令守城将士备足守城军械,擂石滚木堆积如山,所有弓箭手配发五十支箭矢。并将城中的剩余粮草全部转移至洛阳。
尽管战前准备的很充分,几乎方方面面都想到了。但是赵云万万没有料到,距离开封城百里之外的兖州大军竟然倾巢而出。十几万大军如同山呼海啸一般碾压过来。就在刚才,赵云有信心固守开封城半个月以上,可现在他亲眼就看到曹军铺天盖地的强大阵势之后,信心不由得开始动摇了。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守住半个月,甚至怀疑自己能否将曹军挡在城下十天,或是五天,亦或是三天。
这不是害怕,更不是胆怯。他赵云生来就不知道害怕是何物,从不畏惧任何对手或敌人,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都敢与之决一死战,绝不退缩。可眼下他并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数千守城将士,身后还有三万铁骑和五万余百姓,他自己可以不惧生死,却不能把全城将士和百姓全都带进火坑,玉石俱焚。
最重要的是,李利早有明令,一旦事不可为,立即放弃城池,退守洛阳。这是李利一贯提倡的失地存人的战略方针,能战则战,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就不要硬拼死战,能够全身而退固然最好,如若不能,也要尽可能地保存有生力量,以空间换取时间,以利再战。
于是赵云作难了,这一战一退之间的尺度真是很难把握,稍有差池,就会前功尽弃,全军覆没。面对十几万曹军强攻城池,若想全身而退,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堵死东门,立刻组织百姓撤退,只要后退五十里就是中牟县,那是洛阳的东大门,屯有重兵,退入中牟县就意味着彻底安全了。可是遭遇强敌便不战而退,这不是赵云的作战风格,也不符合他的处事原则。领兵征战十余年间,哪一次作战他不是冲锋在前,哪一次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