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因为如此,两军全面出击之中,武威军的出兵速度远超西凉军。帅台上,贾诩手举令旗一挥,全军依令而动,如离弦之箭悍然出击。

“轰轰轰!”
数以十万计的战马奔腾驰骋,马蹄声惊天动地。
“杀”
两军数十万将士迎面冲杀,兵戈凛凛,喊杀声声震八方。
“吼!”凶兽巨吼声中,飞熊营副统领桓飞骑着金猊兽一骑绝尘,左手持圆盾挡住迎面射来的箭矢,右手紧握两丈狼牙大锤荡破长空,凶悍凌厉地冲进西凉军左翼步军。
“嘭嘭嘭!”狼牙长锤所到之处,数十名西凉步卒犹如花絮一般猝然绽开,脑浆四溅,雪雾弥漫。残肢碎肉迎空散落。原本列阵相迎的左翼军阵被桓飞生生砸出一道豁口,金猊兽周围三丈之内俨然成为一块赤地,长枪森森的长枪阵无法阻挡身着重甲、座下神兽的桓飞冲杀。狼牙锤凭着千钧巨力和迅疾如电的出击速度,数十杆长枪被桓飞掌中长锤震得把持不住,要么拦腰折断。要么长枪脱手飞向高空,随即狼牙大锤回荡一击,毫无还手之力的步卒兵士瞬间破碎,血肉伴着残肢断臂迎空飘散。
桓飞之威,无人能挡,金猊座骑所到之处,血光漫天,所向披靡。
紧随桓飞身后冲杀而来的是三万武威铁骑。董越和桓飞二人率领的一万五千名飞熊重甲骑兵冲锋在前,银轱、铁轱和铁萧等三将各自率领本部五千铁骑紧随前后,后阵还跟着七百余辆双马战车。这支骑兵是由徐荣担任主将。居中指挥各部冲杀西凉军左翼。
与徐荣所部对应的右翼是波才率领的三万铁骑。这支战骑没有重甲骑兵,却集中了武威军最骁勇善战的强力战将,典韦、滕羽、鞑鲁、马超、庞德和铁陀等六员大将,每人带领本部五千铁骑冲阵,他们所面对的西凉军右翼军阵却是以樊稠为首的四万步军。波才所部骑兵。没有桓飞那样的神兽坐骑。是以没有一骑绝尘的无匹战将,但他所率领的六支战骑确是武威军最精锐的骑兵,三万战骑全部是武威骑兵,没有掺杂西凉降兵。因此这支骑兵才是名副其实的武威铁骑,全军由休屠营、飞马营和青龙营等武威本土战骑组成,战力极为强悍。
“杀”
铁蹄洪流汹涌奔腾,喊杀声如雷霆怒吼,轰隆震天,以肉眼难觅的速度冲进西凉军阵。猝然间,两军短兵相接。杀戮即时展开。
左翼,飞熊重甲骑兵沿着桓飞破开的军阵豁口悍然汹涌杀来。一万五千重甲铁骑冲进四万西凉步军之中,犹如猛虎冲进羊群,横行无忌,不可抵挡,铮铮铁骑譬如洪水猛兽般碾压而来。西凉左翼军阵原是以段煨为首的四万步骑,但眼下段煨落败归降了武威军,暂由李蒙接管左翼步军。
这是典型的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智者所不为。
但是,段煨被俘,全军群龙无首,李蒙接管左翼兵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面对凶猛杀来的武威铁骑,看着冲锋在前的飞熊重甲骑兵,李蒙心惊肉跳,惊骇不已。他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率领步军对战董卓生前的亲卫营飞熊兵,这是真的吗,太儿戏了吧?
昔日董卓身边的飞熊兵战力如何,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他李蒙却是知之甚详。这支重甲骑兵可是花费重金打造出来的无敌战骑,战马是挑选天下最好的优良马匹,骑兵是从全军经过数次筛选出来的最强壮、最忠实的虎贲之士,战甲和兵器都是整个西凉军最精良的兵械。而飞熊兵统领董越更是以敢打硬仗、文武双全著称的董家狮儿,率领飞熊兵已有七年之久,征战至今从无败绩,其麾下的飞熊兵虽然数量不多,仅有不到两万人马,却是整个西凉军中排名第一的无敌战骑,战功赫赫,威震天下。
一直以来,董卓将手中所有兵马几乎都下派给军中将领指挥,唯有飞熊兵始终都是他亲自掌管,早晚不离左右,而飞熊兵统领董越更是他的侄儿。董卓膝下无子,董越、董旻和董煌三人是他的侄子,等同于假子,乃董卓最信任的嫡系将领和亲人。这三个侄儿在董卓心目中的份量,甚至还在李儒和李利两个女婿之上。因此,别看董卓生前对吕布恩宠有加,但他却一直没有将飞熊兵交给吕布接掌,而将飞熊兵交由董越执掌至今。由此可见,董卓对董越的信任固然重要,而董越的治军能力和自身实力也绝非一般,必有过人之处。
眼睁睁看着董越率领飞熊重甲骑兵横冲直撞地冲进左翼军阵,李蒙纵然有心领兵抵抗,却又有心无力。步军对抗骑兵,先天处于劣势,很难抵挡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和杀伤力。即便是普通轻骑,步军尚且抵抗不住,更何况是威名赫赫的飞熊重甲骑兵。
面对横扫而来的重甲铁骑,李蒙且战且退,随之策马奔至后阵,试图组织战车阵和巨盾阵抵挡重甲铁骑的冲锋。他心中想着,只要能够阻铛重甲铁骑冲锋的速度,让他们的冲击力降下来,那自己麾下的数万步军或许还有取胜之机,至少不会溃败。
不得不说李蒙也算是一名优秀的统兵将领,很有想法,生性坚韧,临阵应变能力也很不错。但他忙里出错,忽略了一个致命之处,那就是左翼兵马并不是他的本部人马,而是段煨的部曲。
段煨如今身在何处?
段煨已经归降武威军了。而且,他不是偷偷摸摸的归降,而是在两军阵前,在数万阵前将士众目睽睽之下归降了李利。
段煨归降李利,加入武威军,作为他的部曲,将近三万华阴将士又该何去何从。主将都降了,又有数万战骑迎面而来,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再加上左翼临时主将李蒙临阵后退,尽管李蒙的本意是前往后军稳住阵脚,但左翼将士并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众人下意识地认为他胆怯了,临阵脱逃。主将段煨投降了,临时主将李蒙又跑了,这仗还怎么打,还打什么?
战略转移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于是,在徐荣率部冲进西凉左翼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左翼前军一万多名步卒稍作抵抗之后,四散溃逃。这一股步卒临阵溃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他们四散溃逃不要紧,要命的是他们将整个左翼军阵裸露在武威铁骑之下,俨然给武威军让出一条通天坦途,前路无遮无拦,使得武威铁骑的兵锋直取左翼中军,颇有直捣黄龙之势。此外,前军溃散时,同是段煨麾下的剩下一万多名将士也无心抵抗,趁着武威铁骑还未杀到之际,丢下战旗和兵器,撒腿就往西边山丘溃逃。
顿时间,前后两股兵士不战而逃,卷走了将近三万将士。如此一来,整个左翼军阵仅剩下一万多步卒,近乎土崩瓦解,根本无力抵挡士气愈发高涨的武威铁骑。西凉军左翼溃败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第309章 残阳血之临阵倒戈(上)
西凉军右翼。
此次决战,波才第一次担任主将,以往他都是驻守后方或是防守城池,帐下兵马大多是步军,只有少量战骑。但此番大战却不一样,他是三万武威铁骑的主将,奉命率军冲杀西凉军右翼。
这是波才投效李利麾下以来难得的一次展现自身指挥才能的绝佳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此次他帐下的六员战将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所率战骑又都是武威军最精锐的战骑,此等天赐良机如果眼睁睁错失的话,那么他这些年屈身侍奉朱儁,忍辱负重之苦就算白受了。因此他早就谋划妥当,六部战骑前后分两队,滕羽、典韦和马超三部一万五千战骑为前部,鞑鲁、庞德和铁陀三部为后部,三万骑兵形成前后衔接的梯队,策马奔袭直取西凉军右翼。而他自己则率领七百五十辆战车殿后压阵,一旦铁骑冲破右翼军阵,他将亲率战车阵从侧面冲击西凉中军,撬开李傕中军巨盾阵组成的乌龟壳,一举打垮西凉军。
开战伊始,典韦、滕羽和马超三将一马当先,掌中兵器迎空飞舞,荡开迎面飞来的密集箭矢和弩箭,策马狂奔,冲向右翼军阵,短兵相接。
“唏聿聿!”
急速冲刺中的滕羽率先冲到西凉右翼军阵前。随着一声高亢的战马长嘶,但见滕羽胯下的火云神驹临近阵前巨盾阵时陡然人立而起,两只马蹄腾空时骤然收拢,当马身下坠时一双前蹄猛然飞踏,重重地蹬在西凉巨盾兵扛起的圆盾上。顿时,只见四个扛在肩上的巨盾兵如遭雷击一般轰然向后方飞去。强横无匹的马蹄冲击力迫使他们直线倒飞,张口猛吐鲜血之余,撞倒一大片盾牌兵。顷刻间,原本密集无缝的巨盾阵猝然崩开一个口子,阵型为之一乱。
“嘭!杀”
横戟立马而起的滕羽。在火云神驹四蹄落地之际,一声暴喝,旋即双手紧握双戈大戟顺着马蹄踏出的豁口,悍然冲进阵中。但见他一杆大戟凌空飞舞,每一戟至少打碎三块巨盾,而被击碎巨盾的甲士不但自身性命不保。而且还后退撞倒数名己方巨盾兵,使得巨盾阵的豁口愈发大开。策马冲杀的滕羽不但要攻击巨盾,还要俯身挑飞从巨盾中间或地面探出来的钩镰枪,上下其手,为身后的战骑冲开一条通道。
巨盾之中伴随钩镰枪,这是巨盾兵对付骑兵惯用的杀敌技法。利用巨盾挤压战马的冲刺空间。只要疾奔冲刺的骑兵速度减慢,再使用钩镰枪从巨盾缝隙中伸出来,伺机斩断马腿,既而将骑兵勾住拖进巨盾之中,一拥而上杀死骑兵。这等互相配合杀敌的方法,看似繁琐,实则简单又快捷。极其容易得手,实乃步卒对付骑兵的不二法门。
当滕羽冲进敌阵时,典韦和马超二将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二人艺高人胆大,直接纵马腾空而起,胯下神驹端是神骏异常,马蹄重重地踩在巨盾之上。旋即,二人一边策马在巨盾上奔行,一边俯身击杀露头的盾兵。当胯下坐骑四蹄落地之时,挡在他们面前的巨盾阵已然阵型大乱,随之被紧随其后的武威铁骑冲破阵型。上千名巨盾兵瞬间淹没在铁蹄洪流之中。

坐镇右翼的西凉将领是老将樊稠。他时年已经五十岁了,征战沙场二十余年,素以老成持重立足于军中。他武艺不错,但也仅限于不错而已,拥有一流战将中阶的实力。力气颇大。兵法韬略很一般,但他资历很老,征战经验丰富,为人小心谨慎,一丝不苟,性格内敛,沉默寡言。因此他在西凉军中名气不显,不如李傕、郭汜和段煨等人有名,但他确是地地道道的将门之后,家世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乃西汉开国元勋樊哙的后裔。只可惜岁月更迭,世事沧桑,在东汉王朝中樊家早已没落,沦为庶民之家,与草莽无异。
然而,樊稠却一直忘不了自己是大汉开国元勋的后代。虽然樊氏家族败落,隐没在岁月洪流之中,但家族的荣誉,他一直铭记于心,骨子里隐藏着一份传承数百年的傲气。故此,他虚以为蛇和李傕、郭汜等人交好,又扮成一幅老好人的面孔,屈身于董卓麾下,但他在西凉军中一直是自成一派,与西凉将领始终保持着若隐若离的距离,既不与军中将领交恶,也不卑躬屈膝的献媚讨好。就因为这样,他在军中的职位不高不低,手中的兵马也一直保持在两万左右,也算是实权派中的一员。
而今樊稠已是天命之年的老将。樊家人丁单薄,樊稠的大哥早年也是一员猛将,只是在七年前西凉羌人动乱中不幸战死,留下孤儿寡母托付给樊稠照料。而樊稠自己原本也有一个儿子,只是人有旦夕祸福,他的独子十二岁那年罹病而去,夭折了。如今他膝下仅有一女,现年十五岁,待字闺中,再过两年便要嫁人了。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