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睛,他们的老巢距离我们大营都很近,最远的一处盗匪距离东阳谷也只有五十里山路。
之前我想着我军初到此处,不易轻动,再说也没有向将军禀报,属下不敢擅自动兵。现在好了,既然将军有令,那属下随后就调兵剿灭他们!”
李利点头道:“嗯,随后,你就相机行事吧!这样吧,明天我回去将李暹也调来,大营中无将领守营也不行,让他来帮你。步卒营仍由你担任统领,李暹任副统领,龙骧营由李富全权接管,让李征调集一千铁骑配合你剿匪。”

第四十章 蔡中郎的女儿
第二天清晨,李利策马巡视了东阳谷大营。
大营里的八千部曲就是李利现在的全部家底,因此他不得不格外慎重。
说是部曲,其实真正摆在明面上的部曲只有进驻龙骧李府的五百亲兵队。
三千龙骧营铁骑是名义上归属他指挥的战骑,由董卓供应粮饷。
五千步卒是他私自招募的兵马,不能轻易示人,一应所需皆由他自己供养,负担极重。
目前,供应步卒营的钱财,还是他在陈留城私自扣下来的劫掠所得,还有就是樊勇额外供应的一些粮草,暂时还能勉强支撑。
如果没有稳定的钱粮支持,下个月步卒营的将士就得挨饿。
李利在长安城没有根基,也没有积蓄,俸禄仅能维持府上的日常开支。
时下,他被困在长安城之中,全靠俸禄过日子,没有其它的钱粮来源。
一时间,李利还真是被难住了。
只是这种困局着急也没用,只要他没有自己的地盘,就不可能彻底地解决粮饷问题。
在营中溜了一圈后,李利再对李富、李征和波才三位部将交代一番。
给他们放权,让他们尽可能拥有最大的临机决定权,不用事事禀报,并要求他们不但要解决粮草问题,还要训练好兵士。
随后,李利一行人再次离开东阳谷,起程返回长安。
回城路上,李利显得心事重重,剑眉紧锁。
“文昌,你是不是为大军的粮草发愁呢?我听仆人说,董太师的郿邬里储存了大量的钱粮,足可供应三十万大军十年的粮饷。你可以向太师要粮食吗,实在不行的话,借一些粮草应急,以后再还给他!”
陈钰看着李利yīn沉着脸,心里也很难受,于是便开解地说道。
“呃!哈哈哈!”
李利愕然地愣了一下,随之哈哈大笑道:“钰儿,你还真敢想啊!向董卓借粮草?就算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你也别想从董卓的手里借出一粒粮食!
郿邬里确实储存了很多钱粮,那里不仅有董卓多年的敛财所得,还有整个司隶百姓的血汗和洛阳皇城百年的钱粮积累,富可敌国呀!不过要说能够供应三十万大军十年的粮饷,还是有些夸大其词,不足为信,不过供应五年应该不成问题。”
李利之所以如此说,确是有的放矢,并非臆测。
史料中,自董卓死后,王允大肆挥霍了一些郿邬的钱粮,而后李傕和郭汜把持朝政,内斗不休,前后持续了七年之久,却没有出现粮草紧缺的现象;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如果不是董卓在郿邬里储存里大量的钱粮,那么李傕、郭汜、张济等大大小小近十位将领,他们帐下二十余万兵马的粮饷从何而来?
单单是靠劫掠钱粮,恐怕把西凉各州郡的所有百姓家里的粮食全抢过来,也不够他们几十万大军挥霍七年之用。
而李傕、郭汜等人把持朝政之后,起先还能和平共处,过了两三年就开始互相攻杀,矛盾的起因很可能就在粮草分配上,而并非是单纯的为了争名夺利而起纷争。
至于李傕最终会同意小皇帝和百官们离开长安,前往洛阳,或许是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养这些人,方才头脑一热,随口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报!禀将军,前面拐弯处的山脚下,有一股劫匪正在围杀过往商贾。”
正当李利与陈钰一边赶路,一边说话之际,一名亲兵快马疾奔而来,急声说出前方道路上的突发情况。
“劫匪?再绕过两个弯道就是长安城了,这里竟然还有劫匪胆敢拦路抢劫行凶?真是怪事!”
李利惊愕地自言自语地喃喃了两句,随即对亲兵斥候下令道:“嗯,你起来吧,继续到前面打探,看看被劫杀的到底是什么人,劫匪又是从哪里来的,有多少人马?快去吧!”
斥候随即躬身领命而去,快马加鞭之下,一溜烟地消失在道路尽头。
“文昌,我们快点去救人,要是去晚了,恐怕劫匪就要得逞了!”
陈钰到底是女儿家,心地善良,一听到有人遇险,便急冲冲地想要上去帮忙救人。
李利却是不紧不慢地策马踱步,慢慢朝前走,“钰儿,你别急,慢慢赶到前面就行。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又天灾不断,平民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要是饿极了,说不定那些老实巴交的农夫也会做出拦路抢劫的事情。这种事情天天都有,不值得大惊小怪。
再说,商贾之人,出行时都带着扈从随行,对付一般的劫匪绰绰有余。其实,他们只要肯舍弃一些钱财给劫匪,说不定就没事了。”
陈钰眼见李利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情,嘴上又说得这般轻松,心中顿时放下了不少,也不急着赶路,跟着李利不急不缓地策马而行。
“报!将军,属下已经打听到被劫杀之人是蔡中郎的女儿,而劫匪是近两年来流窜在南山附近的飞马盗。此次飞马盗一共出动了三百余人,看情形,他们应该是昨夜就赶到这里埋伏,碰巧遇到了蔡中郎的家人。”
斥候一口气把打探的情况说了出来,语速极快,听得李利不知所谓。
“等等,蔡中郎是谁?他的女儿又是谁?你把话说清楚了,别说得那么快,慢慢说!”
斥候听出李利的语气不善,于是耐心地解释道:“禀将军,蔡中郎就是左中郎将蔡邕,字伯喈,半年前被太师封为中郎将。
蔡中郎的女儿叫蔡琰,字诏姬,此前是河东卫家的儿媳,夫家是卫家大公子卫仲道。不过她嫁到卫家不到一年,那个卫仲道就咯血死了,而蔡家小姐就成了寡妇。今年年初,她才回到长安,此后一直住在蔡中郎家里。”
李利心头微微一震,诧异地说道:“原来蔡中郎就是蔡邕老大人哪!只是最近上朝怎么没见到他呢?
呃,对了,小三子,你怎么把蔡中郎的家事了解地这么清楚,简直是如数家珍嘛!”
“这个······嘿嘿嘿!”
斥候小三子被李利问得一愣,傻笑着道:“禀将军,小的先前在洛阳当差,跟蔡中郎又是陈留同乡,一直对老大人十分敬重。后来被李傕将军招到手下做斥候,今年年初出征前,我还跟着李傕将军去过蔡中郎府上一趟,所以蔡中郎家的这些事情我都知道。”
李利对小三子笑着说道:“呵呵呵!小三子,你挺机灵,将来会有出息的。看来我把你招进亲兵队,算是招对了,好好干,要不了多久,你小子就能当个小队长!前面领路,我们去救人,既然是蔡中郎的女儿遭劫,那咱们就不能袖手旁观!”
“说得好听,我看你就是听到那人是蔡大才女,才这么干脆的决定救人!男人都是这副德性,哼!”
眼见李利跃马扬鞭地疾奔而去,陈钰撅着红唇,没好气地看着李利远去的背影喃喃了两句,随即打马跟着十余名亲兵追赶了上去。
山道拐弯处,山脚下。
一伙三百余人的劫匪,人手一匹上好的西凉战马,吹着口哨,喧嚣地围住一辆马车。
马车周围,五名精壮的扈从手持长剑死死地护住马车,不停地挥剑抵挡着策马冲过来的劫匪。
此刻,地上已经躺了十余具扈从的尸体,显然蔡家扈从们已经是强弩之末,抵挡不了多久了。
而劫匪似乎并不急于斩杀这仅剩下的五名扈从,人来马往之间将五名扈从刺得遍体鳞伤,戏耍着垂死挣扎的扈从,却迟迟不肯取其性命。
“大胆贼人,皇城脚下,岂容尔等肆意行凶?”
一声大喝之中,李利跃马从山道上俯冲下来,手持长剑徒然杀将而来。
在他身后不到两丈的距离,黑面典韦猛地夹紧马腹,手持双戟凶猛地冲向劫匪马群。

第四十一章 冷艳寡妇
“大胆贼人,皇城脚下,岂容尔等肆意行凶?”
一声大喝,李利跃马从山道上俯冲下来,手持长剑杀将而来。
在他身后不到两丈的地方,黑面典韦徒然一夹马腹,拔出双戟凶猛冲向劫匪马群。
“锵!”
铁器抨击声轰然而起,声震四野。
李利跃马挥剑,上身左右闪躲之际,剑锋闪烁,突刺而出。
一马当先,所过之处,劫匪辟夷,鲜有一合之将,剑斩颈项,人头滚落,鲜血四溅。
近两个月的厮杀历练,经历了三次生死之劫,李利早已不是之前的疆场菜鸟,出手狠厉,骑术娴熟,厮杀经验丰富。
再加上他近来武艺大进,力量也有一定的增长,冲杀起来愈发凶猛凌厉,势不可挡。
李利冲锋在前,亲兵队长典韦也不甘落后。
策马疾驰之中,他手中双戟翻飞,一个个劫匪尚来不及反应,便身首异处,坠落马下。
典韦之凶猛,没有与他交过手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
他那如同开山碎石一般的巨大力量,足以摧毁一切挡在面前的敌人,横冲直撞,披坚执锐,不可与之匹敌。
如果说李利就像是一只下山猛虎、势不可挡的话,那么典韦就是一道洪峰,所过之处,摧枯拉朽般诛杀所有敢于上前迎击的劫匪。
三百余名劫匪,虽不说是个个身强力壮,却也是拥有上等坐骑策马冲刺的亡命之徒。
但是,之前耀武扬威地戏耍蔡家扈从的劫匪,此时的反击却显得那么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片刻之后,当李利的十余名亲兵保护着陈钰赶到杀戮现场的时候,三百多名劫匪只剩下不足百骑,并且四散而逃,仓皇奔向山林。
“亲兵队听令,弓箭shè杀!恶来,你是丛林好手,带上几个亲兵追上去,把那几十匹好马给我牵回来!”
李利一边追击着山脚下逃窜的劫匪,一边对亲兵和典韦下达命令。
典韦得令后,带上个亲兵打马上山,沿着劫匪逃亡的山间小路急追上去。
剩下的十几个亲兵纷纷张弓shè箭,“嗖嗖”地shè杀着逃跑不及的匪徒。
这完全是一场展示个人武力与骑术的屠杀,更是针对性极强的杀戮。
片刻之间,三百多名劫匪死伤大半,剩下的残寇更是疲于奔命,惊骇四散。
山脚下,两百多匹失去主人的上等战马却一匹未伤,完好如初。
李利与典韦二人如此高超的战技,精准的斩杀,足以令人惊叹。
须臾间,在李利斩杀了十余名逃跑不及的劫匪之后,周围已经没有贼人的身影,只有惊慌失措的马匹,嘶声鸣叫,在山脚空地上来回奔跑。
策马行至马车前,李利翻身下马,迎面走向瘫靠在马车边的五名蔡家扈从。
这时,一直未曾露面的车内女眷掀开车帘,探头向四周看了看,既而轻步走下马车。
“多谢恩公搭救。妾身蔡琰,不知恩公可否赐下名讳,待回城之后,定当答谢恩公救命之恩。”
正当李利俯身查看五名扈从伤势之际,从身后传来一个甜美的妇人声音。
这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的声音!
声音悦耳,如百灵鸟的鸣声一样空灵,扣人心弦。
语气柔和,给人以chūn风拂面之感,温暖人心。
这是李利听到的最舒服的声音,如潺潺泉水般沁人心脾,足以令人身心舒畅,轻松无比。
其实,他早就听到马车中人下车时的走动声响,只是不愿回头探看,以免唐突了蔡大才女。
毕竟蔡琰是死了丈夫的寡妇,冒冒然上前搭讪,显得有失稳重,无形中贬低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