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行前,李利留下李典带领一千余飞熊营轻骑镇守武威郡南下关隘,抵御南边的安定和金城两郡的来犯之敌。让李暹带领一千龙骧营铁骑留在武威县,镇守县城以及保护蔡琰和陈钰二女;并命令贾穆统属各县县兵和原有的小吏cāo持各县政务,出榜安民,维持治安,恢复农耕。
李利自身有一定的处理政务能力,可是这些事情终究不是他的长项。
故此,他重用贾诩的长子贾穆,将各县积压的政务悉数交给他,并将一千多县兵也交付与他。
通过大半个月的朝夕相处,李利发现贾穆没有贾诩说得那么差,资质平庸,仅可为书佐小吏,不堪大用。
贾诩所言,或许是每个父亲对儿子的一种鞭策吧。
恰恰相反的是,贾穆是一个文武双全之士,武艺堪比二流上阶将领,处理政务能力很强,绝对是个治政的好手。或许他现在还不具备处理一州政务的能力,但打理一郡之政事,还是绰绰有余的。
贾穆处理各县政务,李典防守南下关隘,李暹镇守后方。
这样以来,李利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腾出手来,毫无后顾之忧地领兵征讨姑臧城。
此次出征,李利伤势未愈,因此不得不调集帐下武艺最强的将领随军出征。
目前,他麾下武艺最强的将领就是龙骧卫统领典韦,樊勇、李征和波才三人的武艺相当,都有顶级战将下阶的实力。此三人的武艺比李利稍强一点,但是差距有限,俨然是同一级别上的微弱差距。
现在,李利的武艺全面超过弟弟李暹,而李暹至今还停留在一流上阶的瓶颈上,没有机缘的话,短期之内很难突破。
对此,李利也爱莫能助,毕竟李暹现在年龄还小,习武之道,一张一弛,想要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可能的。
李典是李利麾下六员主要将领中武艺最差的人,只有一流中阶的武艺。但是,他的强项不在武艺上面,而是侧重于练兵和守城,治军严谨,处事谨慎,颇有长者之风。
故此,李利帐下六员将领无一庸手。只有李利的亲弟弟李暹,武艺虽强,却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而其他人全是征战沙场的好手。
六人之中,李利最看好之人不是典韦,而波才、樊勇和李征三人。
尤其是波才。
李利认为波才具有一军统帅之才,只要多加历练,或许将来让他统帅数万或是十数万大军征战,他也能胜任。毕竟波才昔日统帅十几万黄巾军与朱儁和皇甫嵩大战于长社。虽然最终落败被俘,但是他也并非毫无才能。相反,波才是黄巾军中最具指挥大军作战才能的将领,包括张角兄弟三人在内。这些黄巾将领虽然落败身死的时间比波才要晚一些,但是他们却没有波才的战绩辉煌。因为波才曾一度打得朱儁和皇甫嵩抱头鼠窜,连连后退,一筹莫展。
凭此战绩,波才足以傲视所有黄巾将领,无愧为一军之统帅。
李利之所以看重波才,不是因为他曾经打败过朱儁和皇甫嵩,而是看上了他曾经有过辉煌、惨败以及被俘后屈身侍奉朱儁七年的这段经历。
东汉末年的历史上,不乏天生帅才之人,如周瑜、陆逊和诸葛亮等天资过人的人中俊杰,但是他们并非百战百胜,从无败绩。恰恰相反的是,他们都败不起,因为他们都是一方诸侯之重臣,身系诸侯国的兴衰命运。
与之相比,很显然,波才不足以与这些人中俊才相提并论,但是李利却不这么看。
李利认为,波才历经过领兵征战生涯中的大起大落,受过生死之劫,忍受着卖身为奴的屈辱,销声匿迹七年之久。如今他还有再次领兵征战的机会,那么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波才当年统率之兵,不是十几万乌合之众,而是骁勇善战的西凉铁骑。那么黄巾之战的结局又将如何,天下大势又将走向何方呢?想必朱儁和皇甫嵩大军,只要一落败,想跑都跑不掉;黄巾之战,若是没了此二人,又将是何等情景呢?
李利很想看看波才的指挥能力,看看他忍辱负重七年之后,还有几分统率大军作战的实力。
不过这件事情,或许在将来某个时间会实现,却不是现在。
现在李利对波才并不能完全信任,更不会把自己起家的兵马交给波才来指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信任问题,而是事关李利自身的生死存亡。
无论如何,李利绝对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别人手上。这是他的底线,与信任与否无关。
除了波才之外,樊勇和李征二人别看长得五大三粗,面相雄毅,可是他们二人确是粗中有细,颇具大将之才。只有让他们有了足够的历练,未来统率三军或许不可能,但独当一面确是毫无问题,可堪大用。
至于典韦嘛,冲锋陷阵,斩将夺旗,他绝对能够胜任,并且完成的相当漂亮,勇冠三军。
但是,要是让典韦担任一军统帅,领兵征战,确是有些难为他了。他是一员沙场猛将,也是最忠心、最称职的侍卫长,或许也能充当镇守关隘的将军,但是绝对不是统率三军的材料。
大致摸清了帐下将领的长项和遗缺之后,李利对他们的任用就要做出相对应的安排。
人尽其才,方是用人之道。
李利任命李征为先锋,带领五百龙骧卫先行出发,与大军保持十里距离,并派出斥候打探情况。任命波才统率中军,居中策应,保障大军快速行军。让樊勇殿后,押解辎重和军械尽量跟上中军的速度,时刻要保持在三里路程之内;如此才能保证辎重不失,大军无后顾之忧。
一天急行军下来。
李利大军沿山间小路纵马奔袭一百五十里,这还是上午耽误了一些时间的行军速度。否则,不敢说日行三百里的大话,但两百里路程还是能做到的。
此时正值仲夏之季,白昼长而黑夜短,若不是正午还要歇息一个半时辰的话,白天可是够长的,足足八个时辰。(注:一个时辰相当于两小时。)
夜幕降临,万鸟归巢。
傍晚,李利大军在一个名叫桃花村的村口扎下大营。
桃花村,只有三十多户人家,村落极其隐蔽。
如果李利大军不是一直沿着山间小路行军的话,根本发现不了这个如同世外桃源一样的宁静村落。
李利之所以选择在此地扎营,就是看中了桃花村如同平放的葫芦状的地形。
把大营扎在葫芦口上,后方有极为宽阔的田地,而前面则是微显狭窄的关隘,只需少量弓箭手把守,大军就能安稳地睡一整晚好觉。
扎下营帐后,李利牵着黄骠马信步走在桃花村的田间小路上,看着叶片已经微微发黄的饱满稻穗,心中格外宁静与祥和。
若是能够远离战争与杀戮,做个隐世的农夫,老婆孩子热坑头,没有纷争,不会被仇人发现,这样的日子是何等安逸,何等的舒心啊!
“我李利生性不好战,前世就是为了维护和平而光荣牺牲的。没想到重生以来,老子就没有安稳日子可过,天天绞尽脑汁地想事情,隔三差五地就要征战沙场。哎,既然你们不让老子有好日子过,那么大家谁也别想安稳!我李利就拿未来四十年光景跟你耗下去,看看这天下到底谁才是最强者,谁能笑到最后!”
宁静的小山村勾起了李利心中很多美好的回忆,却又令他顿时大感烦躁。因为他这辈子注定要与这样宁静的生活无缘了。
即便是他想过上这种普通人的隐世生活,也会有很多人不会放过他,早晚都会找上门来,刀兵相向。
“大爷别慌,您慢点走,我们不是强盗,而是路过此地的官军,临时扎营于此。明天一早我们就走,不会影响你们生活的。”
稻田里,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农藏在稻穗中不敢露头,可是李利一行人越走越近,无奈之下,他只好爬上田埂,吃力地向村里跑去。
李利含笑对跑在前面的老农喊着话,只是老农并没有停下来,低着头颤颤巍巍地小跑着。
“我们走慢点吧,免得老人家受到惊吓,万一脚下不稳摔一跤,那可就是我们的罪过喽!呵呵呵!”
在宁静的小山村里,李利的心情特别好,抬手示意典韦等人放慢脚步,而他自己也是慢悠悠地跟在老农身后,走向桃花村。

第六十八章 玉面书生(一更)
宁静的桃花村,真的很静,静得没有声响。
“看来这里的人不欢迎我们到访,全都躲了起来,连个鸡鸭犬吠声都没有,真是训练有素啊!”
李利嘴角含笑地站在田间小路的分岔路口,看到最前排的几户人家大门紧闭,寂静无声,不禁自我解嘲地对典韦等人说道。
“主公莫急,待某前去砸门。如果他们还不出来,某家就将他们一个个拎出来!”
典韦最看到主公似有不悦之色,顿时上前两步,沉声对李利说了一句,随即大步走向最近的农家屋舍。
李利疾步追上典韦,伸手拉住他,“恶来不必如此,我们初来乍到,这些农户自然会有所防范。千万不可莽撞,你且退后,待我前去敲门。”
“主公何等身份,这等事还是典某来做。主公请放心,某不砸门就是了。轻轻······呃,敲门。”
自从有了枫叶峡谷的一次失职经历之后,典韦现在对李利愈发敬重了。
这是他发自内心的敬重,而不是最初的因赌约而被迫就犯,无奈投效。
“梆、梆、梆!”
看着典韦前去“敲门”的动静,李利顿时白眼一翻,无奈地苦笑着摇了摇头。
随之他暗咐道:“恶来呀恶来,你这是敲门吗?这声音,全村的人都能听见,这分明就是砸门嘛!”
“梆!”
“吱~~~!”
就在典韦含怒砸门之时,隔壁邻家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从中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子。
霎时,李利双眸为之一亮,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赞赏的不是年轻男子的胆气,而是男子的一副好相貌。
但见翩翩而来的男子,儒衫纶巾,身高近八尺,体型适中,眉清目秀,双眸深邃,隐隐隐藏着无穷智慧;鼻梁高挺,唇红齿白,下颌留有一小撮黑须,肤色偏白,脸色红润。
当真是面如冠玉,生得一副翩翩书生的好相貌。
年轻男子的脸上带着一种风轻云淡的笑意,面对典韦愕然的黑脸相向,他却笑容不改,依旧不急不缓地向李利身前走来。
“这位将军有礼了。草民李玄,字元忠,见过将军。”
“哦?巧了,先生也姓李,与我是一家。在下李利,字文昌,见过先生。呵呵呵!”
李利注意到自称李玄的男子目光清澈,如同一汪深潭,深不可测。此人一眼就看出自己是征战沙场之人,并且还是一行人中的头领,端是见识过人。
仅凭此等敏锐的观察力,李利就对李玄顿生好感,再加上此人生得一副好相貌,很容易让人接近。
“将军就是新近上任的武威太守李利?难怪在下初见将军便感觉一股英雄气迎面扑来,原是李太守驾临本村,幸甚幸甚!”
李玄这厮说话当真是好听,虽是在恭维李利,却不显一丝卑躬献媚之色,反而一脸正气,让人十分受用。
李利听着十分舒坦,笑呵呵地道:“元忠兄过誉了,李某实乃一介武夫,不敢以英雄自居。今日领军路过宝地,无意中发现了这个山谷,便在贵村暂住一宿,待明日便自行离开。若有唐突之处,还望元忠兄对众乡邻转达一声李某的歉意。李某先行谢过先生了!”
李利说完话后,微微揖手一礼。
那李玄却瞬间伸手托住了李利的双手,“李太守太客气了,草民焉敢受太守之礼。如果李太守不弃,不如移步到寒舍一叙。草民自觉与太守一见投缘,待我煮些清茶,你我叙谈一番如何?”
“嗯,如此甚好!多谢元忠兄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