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於夫罗兵败。白波贼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西凉李利秋后算账出兵剿灭他们。因此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他们欣然接受了袁绍的邀请,集中兵马前来河内郡会盟。所幸他们这次也不是白白出兵,一应粮草皆由袁绍供给,此外还有上万两黄金的酬劳。如此诱惑力十足的条件,白波贼怎么可能拒绝。自然是倾巢而出,跟着盟军一起打秋风,或许还能在战场上捞些好处。
当白波贼首领韩暹有模有样地登上祭坛时,吕布不禁皱皱眉头,眼神中流露出厌恶不屑之色,仿佛看见一只苍蝇在自己眼前晃悠一样,厌恶之极。相较而言,对于黑山贼张燕。吕布倒是有几分欣赏。因为他此前与张燕率领的黑山贼厮斗过一场,黑山贼的战斗力不弱,尤其是张燕亲自训练的数万精锐步卒和八千骑兵,战斗力相当强悍,绝对不逊于曹操收编的青州兵。
这时只听许攸继续大声宣读道:“第六镇诸侯,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张扬领兵三万会盟!”
“必胜、必胜、必胜!”张扬手下兵马喊出的口号与冀州军完全一致,这是张扬处处与袁绍保持一致的体现。本来张扬只有两万五千人马。但是自从听说白波贼和黑山贼也来参加会盟之后,他就大受启发,半个月内招募五千青壮滥竽充数,凑够三万人马。
此举自然瞒不过袁绍、曹操和吕布等参加密议的诸侯。只不过他们也不点破,权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毕竟此次会盟的地点就在河内,而张扬手下的人马大多负责后勤供给和押送辎重之用,并不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军,因此战斗力差点也没关系,只要做好日常琐事就行。
“第七镇诸侯,陈留太守张邈领兵三万会盟!”许攸朗声念道。
这是一镇虚设的诸侯,名为三万之数,实则都在吕布的七万大军之中。因此,当许攸话音落下后,张邈带着几名将领和数百名亲兵大步上前,继而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祭坛。
“第八镇诸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麾下大将,乌程侯、长沙太守之子孙策领兵两万会盟!”
这是许攸照本宣科之中读得最绕口的一镇诸侯,袁术早已不是南阳太守,却依旧挂着南阳太守的官职。而此次领兵前来会盟之人却不是袁术,而是暂时蛰伏在袁术帐下效命的江东孙策。
只可惜孙策眼下名声不显,属于籍籍无名的那类人,故此报出他的名号时前面有很长一段前缀。因为孙策的父亲孙坚至今很多人都还记得,江东猛虎之名绝非虚名,而是一拳一脚打出来的。尤其是此次会盟之中的袁绍、曹操和吕布三人对孙坚印象深刻,昔日第一个率部攻进洛阳城的诸侯就是江东猛虎孙坚。
相比孙坚,孙策此时当真是默默无名,而且还不是一路诸侯,而是代表袁术前来会盟的将领。由此可见,孙策与其父完全没有可比性,相距悬殊。倘若其父孙坚前来会盟,即使只带两千人赶来,也不会排在各路诸侯最后,其排名绝对在黑山贼和白波贼之前。
不过刚才许攸宣读时已经算是口下积德,报出孙策名号时特意点明孙策是已故孙坚之子。单凭这句话,就足以让在场的数十万将士记住孙策的名字。而后,随着河内会盟之事传扬开来,想必要不了多久,孙策的名字就会广为人知。
当许攸话音落下后,但见一队整齐有序的战骑缓缓向祭坛行来,随之数名身着上等战甲的魁梧将军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台前。直到这时,众将士方才看清楚孙策及其身后的将领长得什么模样,其中四员战将颇为显眼,以至于袁绍、曹操、张扬和张邈等人心神剧震,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
如果说袁绍等人对孙策十分陌生是理所当然的话,那么站在孙策身后的四员将领却是相当熟识。因为这四人目前都比孙策有名,并且早在多年前他们就已名扬天下,被称为孙策麾下的四员虎将。他们的名字呼之欲出,分别是:程普、黄盖、韩当和祖茂,这四人都是跟随孙坚征战多年的悍将,几乎与孙坚同时扬名天下。
“昔日孙坚麾下的四员战将都来了,当真是意外之喜呀!”祭坛高台上,曹操俯视着台下的江东四将,面露喜色地低声说道。
随即他扭头对袁绍轻声问道:“本初兄,为何昨夜宴席上没有看到孙策入席?难道他是今天清晨匆匆赶来,昨夜尚未到达大营吗?”
袁绍闻言微愣,眼神飘忽没有正视曹操的眼睛,语气低沉地瓮声道:“不是,他们昨天中午都已赶到大营。昨夜帅帐设宴,宴请之人都是各路诸侯,孙策只是袁公路帐下校尉而已,不够资格前来赴宴。因此帐下小厮就没有通知他前来,如此孟德自然见不到孙策,就连我都不知道昔日孙坚帐下的四员战将前来大营会盟。倘若早先知道他们要来,自然破例请他们赴宴,也好让他们尽心尽力杀敌立功!”
曹操闻言后,眉头微皱,眯着眼睛打量台下的孙策一番,随之低声道:“记得昔日孙坚曾斥责李儒说,虎父无犬子。以我观之,这个孙策英武不凡,举手投足间皆有大将之风,当是一个颇为勇武之人。因此曹某一个不情之请,今日便让孙策登台与我等歃血为盟,由他替代袁术空缺的诸侯之位。不知本初兄意下如何?”
“这、、、只怕不妥。”袁绍颇感诧异地迟疑道。然而当他看到曹操十分坚决的表情后,微微颔首道:“也罢,看在孟德替他说情的情面上,让他登台,替代袁术的诸侯之位!”


第614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
歃血为盟仪式结束后,此次前来会盟的八路诸侯正式结成盟军。
尽管盟军组成人员极为斑杂,良莠不齐,兵器装备差距甚大,但结盟之后却是一支极其庞大且强大的联盟大军。
八路诸侯盟军,听起来远远比不上五年前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声势浩大,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
单从兵力多寡上看,此次盟军的兵力便在昔日陈留会盟之上。
昔日陈留会盟的十八路诸侯多是仓促起兵,各路诸侯之中兵马多则四五万,少则几千,因此所有兵马相加大约四十万,然而此次中原会盟的人马却多达五十万之众。
从战将和兵器上看,眼下中原诸侯盟军与昔日讨贼大军差距悬殊,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十八路诸侯仓促起兵,匆匆会盟,很多诸侯手下的兵马都是临时招募的乡勇青壮,兵器、战甲极为粗劣,缺乏训练,战斗力如何可想而知。而陈留会盟之所以能够取胜,凭得就是声势浩大、人多势众,当然其中也不乏能征善战的精兵,比如江东猛虎孙坚麾下万余将士就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师。
与此同时,如今八路诸侯麾下战将也比昔日陈留会盟多得多。当时各路诸侯麾下几乎没有多少战将,就像当初袁绍手下也只有上将颜良文丑,余下武将如张郃、高览、韩德、蒋奇等战将尚未加入麾下;不仅袁绍是这样,其他各路诸侯亦是如此。正因如此,才给了刘、关、张三兄弟一展身手的机会,继而一举成名。若是换做现在,河内诸侯盟军之中数得上名号的武将多达上百人,更有吕布在其中,岂能轮到刘、关、张三兄弟阵前扬名?
此次河内会盟。八路诸侯登上祭坛祭告天地,歃血为盟。推举冀州袁绍为盟主,兖州曹操为副盟主。盟军兵马一共四十七万大军,对外号称七十万。可谓是:旌旗猎猎漫无边际。兵戈森森接天蔽日,声势浩大惊天动地,兵威鼎盛震动天下。
其间最为引人瞩目的一幕,就是江东猛虎孙坚之子孙策代替袁术登坛祭天,与七路诸侯并肩而立,歃血结盟。藉此,孙策崭露头角。被盟军数十万将士所熟知,继而传遍司隶各郡,随之扩散至天下各州各郡。然而天下人不知道的是,孙策登坛不过是袁绍的临时起意。皆因曹操一句话劝谏所致。
中军帅帐。
祭坛歃血为盟结束后,各路诸侯陆续走进大帐,孙策赫然就在其中。
“多谢曹将军出言相助,大恩不言谢,待孙策来日相报!”快步赶到曹操身侧。孙策躬身一礼,十分感激地揖手说道。
曹操闻声止步,站在帅帐门口侧身笑容满面地看着英姿不凡的孙策,笑声道:“伯符不必言谢,举手之劳而已。何足挂齿。”
语气稍顿后,曹操颇为感怀地说道:“昔日曹某与令尊孙坚私交笃厚,联手攻破洛阳,而后还向令尊借取三千战骑追杀董卓,与西凉军大战于荥阳。可惜那一战,曹某寡不敌众,大败而回,全部兵马折损殆尽。今日得见伯符雄姿英发,威武不凡,恍如江东猛虎孙坚亲临,贤侄姿容与令尊极其相像,想必定是勇武过人,才智不逊于令尊孙坚。如此英才正是我盟军急需的大将,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曹某举荐贤侄登坛亦是出于一片公心,不惧人言!”
不经意间,曹操声情并茂之中已然将孙策当做晚辈子侄看待,并且情真意切,令人为之动容。
“曹公过奖了。”孙策闻言后,对曹操倍感亲切,下意识用上尊称,躬身施礼道:“小侄轻率鲁莽,先前礼数不周,还请曹公见谅!”
“贤侄不必拘礼,言重了。”曹操急忙伸手拉住孙策,笑呵呵说道:“贤侄乃故人之子,且与我一见如故,彼此不是外人,此后无须客套。”
说话之余,曹操携手孙策向大帐走去,边走边说道:“此前我听闻伯符继承令尊遗愿,率部返回江东,不知如今何以投效在袁术麾下?”
孙策闻言神色微变,面露愧色地低声道:“说来惭愧,小侄本想秉承家父遗志,驻守江东,怎料江东各郡郡守欺我年少,不能相容。无奈之下,小侄只得率部寄居徐州,随后又有些误会,被陶谦所迫不得已投奔袁术麾下安身立命。此次小侄率部会盟,颇为不易,起初后将军不欲出兵,却又三番四次接到袁盟主相邀,盛情难却。而我孙策与西凉李利仇深似海,遂向主公请令领兵前来会盟,誓必诛杀李贼。主公见我心意已决,便调拨两万兵马于我,令我代主会盟,与众诸侯一道讨伐李贼!”
“原来如此。”曹操神情微动,眼底划过一丝异色,随口问道:“贤侄与李贼仇深似海,为何我此前从未听闻?不知贤侄能否相告?”
孙策闻声色变,满脸阴沉如冰,神情颇为不忿地沉声道:“此事并无不可对人言,即使我自己不说,想必随后曹公也会知道。曹公可曾听过周瑜其人?”
“啊?”曹操闻声惊诧,急声道:“周瑜之名曹某自是听过,不仅我听过,在坐的各路诸侯都知道此人名号。”
“这是为何?短短数月,扬州之事怎么可能人尽皆知?”孙策神色错愕地插话道。
看到孙策脸上的表情,曹操就知道孙策肯定不知道青狼谷之战,否则就不会有此一问了。不过他从孙策神情举止中看出一些端倪,孙策与周瑜的关系一定非比寻常,似是甚为熟悉。
这让曹操颇为诧异,当即与孙策在大帐左侧落座,低声解释道:“贤侄远在扬州,对西凉近况不甚了解。你可能不知道,就在一个月前,李贼任命周瑜为主将,率领十万西凉铁骑出征南匈奴蛮军。半月前,周瑜率部与於夫罗蛮军大战青狼谷。一举歼灭十一万蛮军,而后一路追杀,生生杀得於夫罗大军丢盔弃甲。仓皇奔命。故而青狼谷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名扬中原各州,实乃李贼麾下排名第一的统兵大将。”
“竟有此事?”孙策闻言后,神情迅速黯淡下来,怅然若失,怔怔失神。
曹操见之心头一动,轻声询问道:“贤侄方才说与李贼有仇,莫非正是因周瑜而起?”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