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而后委以重任。
因此,一直以来李利都喜欢将自己看重的文士或武将先留在身边近距离观察。也便于文士武将们对他加深了解,最好是彼此信任,而后再行安排职务。这便是所谓的百闻不如一见,不管这些人曾在历史上多么有名,李利都要亲自观察一番,而后做出自己的判断。不过,真正能够进入他的视线的文士并不多,然则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文官或武将都会得到重用,继而成为各营主将或封疆大吏。
这便是年龄优势的最佳体现。李利前世并没有身居高位,仅是一个领兵的中级将领而已,但他对权势的领悟和对人性的琢磨却颇有心得。曾经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帝王便是康熙皇帝,这是一位统治天下长达六十余年的千古一帝,而他一生用人驭人之术无疑是极为成功的,所选用的文臣武将几乎全是来自他身边的人,知人善任,大胆放权,为后来两百年的王朝打下坚实基础,夯实了一个王朝的根基。
时空轮转,曾经熟悉的历史变成未来,而李利脑海里的记忆却随着地位的不断攀升而愈发清晰起来。世间没有人生而知之,但随着时局变化和对现实状况的深刻解读,很多人和事都是一脉相承的,是完全可以借鉴的,其中有着必然的联系。是以,李利有着充裕的时间一步步朝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前行,将自己脑海中存储的记忆与实际相印证,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驭人之术,成就完全属于自己的帝王之道。
是故,一直以来李利与麾下文武相处的十分愉快,熟谙帝王之术,能够娴熟地驾驭麾下文臣武将,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局势。然而,他麾下的一众文武却无人能够完全摸透他的心思,很多决策都无迹可寻,让众人无从揣摩。休养生息之策是这样,此番军政大变革同样如此,事先没有征兆,不漏半点风声,直到颁布之时才彻底揭开谜底。以至于,堂下众人既感突兀,又觉得实属必然,古来圣贤治世均是如此。
“奉天承运”
看到堂下众人的目光渐渐恢复清明之时,李利摆手示意李儒宣读对文官的封赏诏书。
随即,经过长达半个时辰的沉淀和酝酿之后,李儒再次从帅案上拿起早已备好的天子诏书,大声宣读道:“秉承主公之意,经天子应允,敕封尚书令李玄为相府长史,领凉州刺史,赐西乡侯;左冯翎太守管宁为凉州别驾。
封左军师贾诩为大将军府长史,领司隶校尉,赐雍亭侯;别驾荀谌,兼领弘农太守。
敕封侍中李儒为中常侍大长秋,领京兆尹,赐长陵亭侯;别驾国渊,兼领左冯翎太守。
敕封原雍州别驾华歆为雍州刺史,赐汉寿亭侯,别驾邴原,赐都亭侯。
敕封大将军府参军鲁肃为并州刺史,赐阳邑亭侯;别驾崔琰,领太原太守,赐都亭侯。
右军师郭嘉迁为大将军府主簿、军师祭酒,领军师将军,赐汉寿亭侯。
北地郡丞、参军法正为大将军府法曹,领军师将军,赐关内侯”
“”
随着李儒略显尖锐的声音不急不缓地激荡在大堂上,文辞冗长的诏书一点点伸展,渐渐趋于尾声。在这道诏书中,正如李儒宣读的那样,这完全是遵照李利的意图颁下的封赏诏书。同武将一样,在座的一百五十余位文官悉数得到晋升封赏,没有升迁的官员便有爵位赏赐,可谓是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这时,李儒读出最后三位得到敕封的官员名字:“秉承主公之意,南匈奴草原即河套草原增设朔州郡,左冯翎郡丞张既担任朔州郡第一任太守;平北将军鞑鲁、平寇将军李蒙率领两万郡府兵进驻朔州,确保朔州安宁。
征召河南郡人郑浑为大将军府掾属,兼领郿邬军械局都尉,秩六百石。
征辟河东闻喜人裴潜为大将军府掾属,仓曹掾,准其参与军机。钦此”
随着李儒话音落下,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站在李玄、鲁肃等人身后的三个身着儒士长袍的文士。经认识他们的人介绍,方知这三人的身世来历。
那名身材高大健壮之人便是郑浑,字文公,河南郡开封人,其祖父乃大儒郑众,其兄郑泰亦是司隶名士,现为太学院大学士。不过,此番郑浑出仕却不是其兄郑泰举荐的,而是郑浑的好友华歆举荐给李玄,而后由李玄再引荐给李利。几经辗转,这位李利熟知的将作大匠郑浑终于出现在大将军府正堂上,但李利并没有请旨敕封他为将作大匠,而是让他先去三年前组建起来的军械局担任主事,以观后效。
新任朔州太守张既,字德容,左冯翎高陵人,举茂才,初为新丰令,政绩三辅第一。遂被管宁看重,擢升为郡丞,此番管宁调任凉州别驾,便将张既举荐给李玄,而后便传进李利耳朵里。当李利好不容易想起张既是何许人之后,顿时大为欣喜,甚至有些懊恼自己为何早先就没想起此人呢。
要知道张既可是土生土长的三辅高陵人,治政能力极为出众,曾为曹魏做出过突出贡献,历任雍凉二州刺史,政绩卓著,并协助夏侯渊平定西凉,颇具军事才能。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贤,却一直在李利治下担任郡县小吏,可他却浑然不知,直到此次管宁举荐,方才正式进入他的视线。
不过为了避免拔苗助长,操之过急,李利并未破格提拔张既,只是在原来职位上提升一级,担任郡守而已。但这个朔州太守虽然名义上还是治理一郡之地,可实际上却不是普通的郡县,而是拥有广博草原的河套平原,其实际地域面积不亚于长安三辅,相当于半个司隶,且人烟稀少,除了匈奴王庭之外,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如此艰巨的任命,既是对张既的信任,又是对他治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至于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历史上曾是曹魏四朝老臣,擅长政务,曾担任过荆州、兖州刺史,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文官。早先李利就听滕霄提起过裴潜其人,据说此人政务娴熟,处事公允,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当时李利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便没有放在心上,想不到此次收复河东失地之际,此人又被鲁肃赏识,再次举荐给李利。如此一来,先后被滕霄和鲁肃两人举荐之人必有过人之处,于是李利便将此人召到自己身边,亲自观察考校一番,随后再行安排。
(……)

第822章 尘埃落定
感谢:流天泪心龙书友月票支持,多谢!

傍晚时分,帅府议事结束。
灯光下,一众西凉文武相继离开正堂,缓缓走向府门。
令人诧异的是,今日议事后的气氛明显与以往不同,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显得心事重重,不复往日三五结伴而行的场景。
三百余人陆续走下玉阶,无人言语,却不由自主地回头张望,看向那已经空无一人的正堂,还有早已离去的大将军帅位。
此时此刻,虽然议事已毕,但他们的心神却仍旧停留在正堂之上,刚刚主公李利的一道将令依然萦绕在耳畔,充斥在心头。
而这道将令,却是导致他们心事重重的源头,或者说正是主公李利的一声军令,使得他们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直到此刻,李利掷地有声的将令言犹在耳:“各营将领轮调即日启动,全军主力战营扩编为十五营。
飞熊重甲骑兵营,主将统领桓飞,副将副统领许定,中郎将何曼;下辖三万重甲铁骑,辎重、杂役辅兵共计五千人,自即日起两年内组建完成。
金猊卫禁卫营,主将统领李挚,晋升护军将军,秩同四安将军;副统领陈到、史阿,全营满员三万步骑。
龙骧营,主将统领马超,副统领李典,中郎将孟达、裨将马铁。
武威营,主将统领张辽。副将董越,晋升厉锋将军,进爵都亭侯。秩同四平将军。
虎贲营,主将统领典韦,副将成公英,升任伏波将军,赐爵关内侯。
青龙营,主将统领许褚,副将副统领庞德。升任中坚将军,进爵都亭侯,秩同四平将军。
无双铁骑营。主将统领赵云,副将马岱,升任讨贼将军,中郎将夏侯兰。
朔风营。主将统领周瑜。副将副统领去卑,晋升越骑将军,赐爵关内侯。
飞燕轻骑营,主将统领张燕,晋升骁骑将军,进爵都亭侯;副统领、游击将军徐晃,中郎将王当、孙轻。
以上九营将士均为战骑,组成西凉战骑军团。各营满员三万战骑,宁缺毋滥。两年组建完成即可。
步军:武卒营,主将统领徐荣,副统领成宜、银轱、眭固,中郎将何仪、郭淮,下辖八位裨将和十四名校尉;全营满编五万甲士。
武卫营,主将统领波才,副将于禁、杨秋、铁轱,中郎将郝昭,裨将、校尉二十二人,等同武卒营,满编五万甲士。
陷阵营,主将统领高顺,副将、折冲将军胡车儿,中郎将桓狼、桓豹等十位将领,下辖两万重甲步军。
秦弓营,主将统领黄忠,副将、横野将军曹性,讨逆将军马玩,下辖十位裨将和校尉,满编满员两万将士。
飞鹰卫,即鹰眼细作,左统领安汉将军阎行,右统领安国将军王越。(人数不详)。
组建水军锦帆营,主将统领、横江将军甘宁,裨将甘武、甘文,暂编一万甲士。
以上便是十五营主力战营,阵容庞大,预计兵力四十二万(除鹰眼细作外),实际上现有兵马仅有一半,满打满算二十余万。空缺兵马数目巨大,这就要求各营主将在两年之内陆续补充兵马,两年后实现满编满员。
郡府兵:主将统领四位:李暹、滕霄、樊勇、郭汜;副统领六位:滕羽、鞑鲁、铁陀、蒙崇、李征和金牯,余下中郎将:李蒙、梁兴、桓忠、桓义、马休、桓双、桓全等六十余位中级将领。郡府兵分为五部,即并州部、雍州部、凉州部、朔州部和京兆三辅,共计十八万将士。”
这便是出自李利之口的整编军令,整个西凉军团兵力多达六十余万,但现有兵力不到五十万,并且良莠不齐,还需重新甄别筛选之后才能成军。这就意味着按照李利的庞大规划,现有兵力缺额将近二十万,未来两年内西凉军势必大肆招兵买马,时隔三年之后再次大规模扩军。
从这道整编军令中不难看出,在西凉军步骑两大军团之中,此次着重加强步军实力,将大批将领悉数调入步军序列。随之而来的便是,步军从原来的十万兵马扩充至十五万,而且是优先补充兵员,力求在近期之内达到满编满员。与此同时,遵照李利的意图,战骑营暂缓补充兵员,宁缺毋滥,各营统领和副将们在随后两年之内自行招募骑兵,以填补空缺。
此外,此次整军之后,九大骑兵营中只有飞熊营统领桓飞、金猊卫统领李挚、龙骧营统领马超和虎贲营统领典韦继续留任,其他五大战骑营主将统领悉数调离,全都更换主将。新任五虎将、周瑜和张辽等七人各领一营人马,与之相对的是,原来的七位主将统领全部调入郡府兵中担任统领和副统领,等于直接脱离主力战营,沦为有名无实的边缘将领。
这是卸磨杀驴,还是兔死狗烹?
主公李利为何要下达这样不通情理的军令,其真正用意又为那般?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帅府议事上,李利并没有留给麾下文武过多考虑时间,颁布调整军令后,紧接着便是调兵遣将的将令。
“郡府兵分为五部,除平北将军鞑鲁、李蒙率领两万兵马进驻朔州郡之外,余下十六万兵马一分为四,每部四万兵马,分别有滕霄、郭汜、樊勇和李暹统领。
镇北将军滕霄领兵四万进驻并州,铁箫、郭猛为副将,驻守并州,总领并州防务和边境安全。
镇西将军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