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2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时代,中原油田发现的基础“陆相生油”理论并没有得出,没有理论作为支持,适合开始“中原油田”吗?而且开发中原油田会不会引发其它的负面效应呢?
坐在办公室外,呼吸着从办公室中弥散出来的浓浓的烟味,这一夜,李直民这位毕业于俄亥俄大学物理系,后又在诺威奇大学取得军事学硕士学位秘书长,此时同样也没有回家睡觉,整宿地呆在办公室中,透过那间未掩的办公室门,看着坐在办公室中的专员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卷,那红红的烟火将长夜催出了黎明之光。
“先生,都快天亮了!您回屋休息吧!明天,不,是今天了一今天上午十点您不是还要开个会议吗?您得先眯一会儿嘛!”
尽管专员比自己小十岁,但李直民依然还是喊其先生而非职务,尊重无分年龄,在他看来,仅在过去的八个月间,管明棠造福邯彰专区四百五十万百姓的善政,就当得起“先生”之称。
缓缓地转过脸,管明棠长时间地看着李直民……
这位自己像是“拾漏”一样在河南郑县的分公司中“拾得”秘书,管明棠沉思片刻,而后问道。
“仲民,你是不是在诺威奇大学进修过军事学!”
“是的,先生。”
听着他的回答,管明棠示意他坐下来。
“仲民,有一个问题,我希望你在军事的角度上给我一些建议!”
当初的之所以选择李直民作为秘书,而不是那些学习政治学、市政学的硕士、博士,因为他即懂科学,又懂得军事o
“嗯?”
军事的角度?
“假如,现在于专区发现一座大油田,也就是产量可达数百万吨的油田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嗯,我是指军事层面!”
之所以对开采油田,显得极为纠结、犹豫的根本原因,一是基于政治因素,二是基于军事因素,在政治上,专区发现大型油田,在使得油田成为某些人眼中的肥肉时,也会令专区进入一些人的眼中,自从出任专区专员后,为了专区的发展,管明棠可谓是操碎了心,他可不想在刚见成效时,自己就被人摘了桃子。而在军事上,则是未来的那场战争,日本有可能放过这个油田吗?
“嗯,这个……”
在思索之余,李直民心底略带些疑惑,难道专区发现了油田?年产几百万吨?想及过去的几个月间,所目睹的专区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兴奋不已的成就,此时他的思绪兴奋而忧虑:兴奋的是中国发现了一座大油田,从此石油再也不需要进口。但在另一方面,现在的国家外部形势,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从“九一八事变”至今,直到今年,甚至这个月,李直民才终于相信,中日之间未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日本人占领了满洲,并且窥探着整个华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专区发现了一座大油田,无疑等于等于在华北这个餐盘上增加了一块肥肉,只会激起日本人的贪婪之心,到那时日本人会怎么选择?
“石油,石油……”
反复在心里念叼着这几个字,想到先生的问题,李直民便开口回答道。
“先生,你应该知道,日本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
得益于在“918事变”后的“到日本去了解我们的敌人……”的浪潮,在国内又一次掀起留学日本的浪潮之余,大量的与日本有关的书籍先后出版,而在报纸上也可以看到相应的文章,几乎在所有研究日本的书籍中,都日本“石油匮乏”的文字,日本本土的石油资源极为贫乏,日本本土的石油年产量只维持在20y/吨左右的水平,以及北库页岛租借地年产量约30万吨,此外台湾每年还有几万吨的产量。
“所以,如果一个年产五百万吨左右的大油田摆在他们的面前!”
站起身来,管明棠将手中的报告往面前的茶几上一放,而后踱着步子说道。
“到那时,那些从地下冒出的黑乌乌的油,就会把日本人像苍蝇一样吸引过来!”
“他们甚至会不死不休的夺取这个油田!到那时,专区便有可能成为整个华北最重要的战场!”
在办公室中踱着步子,管明棠似忧非忧的说道。
“到那时,我们将会吸引整个日本的注意力!”
吸引日本的注意力,这值得担心吗?的确让人担心,但在另一方面,这同样也是管明棠有意而为之,在选择邯郸的时候,管明棠就知道,几年后,邯郸是日军南侵的必经之地,而选择将“家业”置在这里,就是为了让自己无路可退。
无路可退!
在这个选择的背后,管明棠有自己的用意,无路可退,意味着自己必须要死守此地,而死守此地的同时,整个战争态势,都有可能因自己的选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许不会有人能够理解这个用意,但是管明棠却知道,这里将会改变什么,甚至整个历史的态度、未来抗战的进程,都将因为这里的坚决抵抗而改变。
其意义,甚至可能超过自己在这里创办的工业,对于日本而言,这里的工厂只是工厂,可以轰炸,可以进攻,但绝不是孤注一掷的不惜一切代价。
而现在,假如专区开采了中原油田,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看着先生一脸凝重的神情,在李直民的心中,有一个问题他实在不明白,便又忍不住上前请教道。
“先生,你是担心吸引日本的注意力?”
转头向自己的秘书,管明棠先是“嗯”了一声,而后又摇了摇头。
“我希望,在未来的战争中,日本注意到这里,但是……”
沉默片刻,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我又不希望,他们盯住这里!”
双手环抱于臂前,看着窗外的晨曦,管明棠,用极为沉重的语气说道。
“我们在这里,建立起来一点家当不容易,家大业大的搬不动,如果他们盯死在这里,把这里打烂了委实太让人心痛了,而且……”
而且之后,管明棠了沉默了,站在窗边沉默着。
而且还有一个更让有担心的地方,中原油田第一口井是钻至近2700米方才出油,而这恰好又接近大庆油田的钻深,就在年前,根据经济调查局的情报显示,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加利富尼亚式钻机,这种钻机可钻深超过3000米,这意味着,日本拥有了可供开采大庆油田的设备,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日本在东北勘探石油时,曾有飞行员发现过沼泽中的油迹,后钻井却没有发现油田,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钻深不够。
如果开采中原油田,会不会因其钻深而级日本一些启示,进而导致其在大庆油田的位置采用加利福尼亚式钻机呢?
如果因为自己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未来……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管明棠的眉头紧皱着,一时间望着窗外,管明棠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嘴边却是不停的念叨着。
“油啊!石油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石油之梦
“石油啊!石油啊!”
在地质调查所内,又一次面对着那副《中国地质地图》黄汲清的眉头紧皱着,在他的指尖,香烟的烟蒂已快烧着手指头了,可是他却像是没有任何感觉似的,只是盯视着那张地图,这张《中国地质地图》是北方公司地质调查所成立的半年间,根据以往国风外地质专家数十年考察,尤其是中央地质研究院多年的实际考察结果绘制的,这张《在中国地质地图》上,说细列出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开采的、已探明的、远景矿产区等等,可以说,这是中国最详尽的一副地质资源分布地图。
而此时林林总总的资源中,石油,却是一片空白,除去陕北可怜的一点石油之外,在这张资源种类齐备的地图上,再也见不到石油的标志,可是现在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从来没有向现在这么迫切。
“兹!”
突然,指间的灼痛让黄汲清吃痛的深吸一口气,连忙将烧到手指头的烟蒂扔在烟灰缸内。
“所长,又走神了?”
听着所长的吃痛声,孙建初笑着走了过来。
“子乾!”
在说话的时候,黄汲清的语气显得很是凝重。
“不走神也不可能啊!”
再一次,从铁皮烟盒中取出一根纸烟,黄汲清看着那副象征着北方公司地质调查所半年工作成就之一的《中国地质地图》,神情凝重的说道。
“你该知道,新中汽车公司那边,今天打出了一条标语!”
“嗯!”
点点头,孙建初喝了一口茶。
“大干一百天嘛!在要一百天内,完成汽车公司的全部基建,这样的话,最晚明年十二月,汽车公司便能投入生产,二十七年就可达到设计产量!”
“五万辆5吨级载重货车、一万辆轿车……”
念叨着这个数字,黄汲清显得有些失神,而神情却依然凝重。
“现在汽车经过二十年代遭到守旧人士、马车业、人力车业的抵触之后,现在已经在中国实兴开来,百里之途、朝发夕至,公路交通的便捷,使得国人不仅接受了汽车,而且还进一步认识到汽车的作用,汽车可以振兴工商、强国富民、传播文化、普及教育、改良市政、维持治安,对一般市民来说,汽车可以利便行驶,丰富生活,对军队而言,汽车能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加强军队实力,总之……这汽车越来越重要!过去,汽车受限于进口,价格高昂,而现在,新中国产汽车之后,这汽车必定将迅速普及开来!”
此时黄汲清这位地质调查所所长的神情显得有些复杂,即新中汽车公司这座亚洲第一汽车厂的建设速度加快,而感觉兴奋,却又因石油而感到忧虑。
“六万辆汽车,一年得烧多少汽油、多少狄赛尔油啊……”
或许是因为刚来北方的缘故,现在黄汲清还没有适应柴油的说法,而是依如在其它地区一般,依然用狄赛尔油称呼柴油。
“这还只是一年的产量,而且现在还有大量的四轮拖拉机,听说农业机械公司那边,准备的扩建拖拉机工厂,而且,你也知道,汽车公司那边设计的轿车听说是像t型车那样的国民汽车,现在开汽车可是风尚啊!上海那边,有不少有都买了轿车。”
在过去的两年间,一直在陕西、甘肃、青海、新疆两省考察的孙建初,提及汽车风尚时脑海中想到在上海的弟弟,可不就刚刚买下了一辆汽车。
此时在上海街头,雪佛莱、奥斯汀、雪铁龙等名牌汽车随处可见。一些年轻人甚至买起了敞蓬跑车,现在汽车不仅仅是起到代步作用,更能让开车人出尽风头。摩登的人们把开汽车、坐汽车是为了时尚。可毕竟要拥有一辆汽车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汽车在人们眼中已经成为财力、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买车的动机和用途却是因人而异的,就像他的弟弟,在上海分公司任销售科长的他就没有买风光的敞蓬车,而是购置了一辆普通的奥斯汀汽车。
“可不是,如果不是新区这里为了限制轿车,上牌照需要加征30%的牌照费,没准,现在新区的街道上会有几万辆汽车,要知道,新区内能名够买得起汽车的群体可是不少啊!”
新区内上牌照加征30%的牌照费,在初时的确有敛财的目的,而现在,却是为了将来确保新中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对此,外人更是无从得知,可即便是有30%的牌照费,亦无法阻挡一些人购买汽车,比如那些合作企业的经理以及从外地迁入新区的富商。
“所以,汽车只会越来越多,而汽油、柴油这样的石油产品,也会越用越多,现在一年需要进口几十万吨,但也许十几年后,中国一年就需要进口数百万吨石油产品!”
眉头紧锁盯视着那张中国地质地图,黄汲清的语气越发显得浓重。
“尽管石油价格低廉,但每年高达数千万元进口,未来高达数万万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