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并不觉得,这里的一切是成功的,实际上,在涉及到民生事物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成功,因为社会是在进步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成功的定意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而不思进取的话,早晚有一天,他会被历史和国民所淘汰。”终于,在最后一个问题得到回答之后,爱丽丝认真的看着管明棠问道。
“专员先生,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嗯?”
“在来这里之前,我曾看过一些报纸,在报纸上,有许多人根据对这里的访问,对外宣称,这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您采用了苏联的模式,所谓的合作化村社,实际上就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所以,这里的一切都在证明着一个道理,那就是苏联模式是可行的,而且适合中国的,并且是唯一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方式,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吗?”
在爱丽丝的这个问题中,管明棠的脸色慢慢严肃起来,笑容消失了,眼望着前方,想了一会儿才慢慢的反问道。
“那么爱丽丝小姐,您觉得的呢?”
在反问时,管明棠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的,有时候,他很难去理解一些人,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把邯彰的成功,归根于“苏联模式”的成功,全然不顾这里的现实,似乎借此向那些不明真相者证明一个所谓的“真相”——而这个真相就是,只有苏联的模式才可以拯救中国。
“首先,这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私营企业,我想,这一点便是苏联模式下不允许存在的。”
管明棠的辩解是缓慢的,他的语气中带着些嘲讽的味道
“至于合作村社等于集体农庄,我的回答非常简单,以苏联模式来看,所有的土地以及其它一切生产资源都是属于国家的,他们在革命后将所有的土地以及个人生产工具都收入集体,根据苏联的余粮征集政策,农民除去留有基本口粮之外,所有的余粮都需上缴——因为土地和生产资源属于国家,嗯,换句话来说,在苏联所有的农民都是佃农,或者说农业奴隶……”
在过去的两年间,邯彰的报纸总是不断的暴料“苏联”的内幕,从残酷无情的“余粮征集制度”到古拉格农场,再到“12岁即为成年,既可处决”,从乌克兰大饥荒再到32年33年大饥荒,以及饥荒期间以饿死百姓为代价仍然不断出口的粮食,甚至扩大了数十倍,大量的照片,甚至影像资料通过电影片头前的电影新闻传播至全国,而“农业奴隶”则期间发明的名词,并用“农业奴隶”与十月革命时“给予农民以土地”加以对比。
而面对苏联大使的抗议,并且说这是污蔑,但是祥实的影像资料却很是震撼人心,不过虽是如此,管明棠依然遭受着来自国内的颇多指责,甚至包括他最尊敬的一位家,也曾在报纸上指责过他,为此还落下了一个“极端反动”名头。
不过对此,管明棠并没有任何恼怒,反而在他病重时,派人送去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青霉素,也正因如此,他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在去年十月份去世,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他偶尔因为邯彰的对苏态度,对自己的指责与抨击。
不过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还是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在合适的时间来邯彰访问,也许到那里,自己将有机会同他会面,或许自己无法说服他相信“苏联故事”,但却可以让他相信“邯彰的事业”。
“但是在这里呢?这里的合作村社之中,生产资源却是属于个人的,合作村社的职能是将零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使其在面对市场时处于强势地位,而非任由市场欺榨。”说到这里,管明棠稍稍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集体与个人,其实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在那个模式中,他们强调的集体,为了集体是可以牺牲个人,在集体的面前,个人的利益是不值一提的,甚至可以说是罪恶的,而在这里呢?我们或许支持集体主义,但我们的集体主义中并不排斥个人主义,我们鼓励的是以个人的成功,成就集体的成功,而非以所谓的集体的成功去掩饰个人的悲惨……”沉默片刻,管明棠接着说道:
“不过呢?对于一些人的张冠李戴,我想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却无法掩饰一点——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当他们试图为创造所谓的人间天堂而不惜一切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我希望……”
将视线投向远方,管明棠看着面前的女孩,神情凝重而且越发的严肃。
“我希望那扇大门永远不要打开!”um。…〃’,
沉默片刻,爱丽丝看着神情凝重的管明棠,反问道。
“那你觉得的,你在这里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大门呢
(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大门
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大门呢?
直到爱丽丝离开很长时间之间,管明棠的脑海中依然在思索着这个问题。
他就这样坐了好久,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去考虑这个问题,只是时时的转过头,朝着窗外看去,借着晴朗的天气,可以清楚的看到在视线所及处,几栋六七层高的大楼耸立着,现在的邯郸新市区发展越来越快了,在过去的两年间,在公司以及银行的游说下,原本设立于天津的许多工厂纷纷迁入邯彰,而又以邯郸最为密集,虽说邯彰有着最低工资的限制,但是廉价的电力供应、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加之稳定的地方环境,较低的税收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邯彰投资,外地的投资、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邯郸越来越像一个大都市,尤其是新市区,甚至隐隐有着直追新区的态势。
“这里打开的是什么样的大门呢?”
思索着这个问题,不安地朝前厅方向看一眼。他似乎听到那边发出了一个声响,其实是幻觉,谁也没有进来;他又恢复了平静。随后走到隔壁的洗漱间站洗脸池边,用冷水擦把脸,清醒一下头脑,又回到办公桌前,坐在椅子上,试图想把自己的心思理清一点,以投入到工作之中。
但是他却发现自己无法做到平静,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开启的是什么。
别人开启的是地狱之门,那么你自己呢?
想到在邯彰实施的政策,表面上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完美,但实际上,在这一切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越来越扩大化的监控系统,以社会保险作为借口,建立了所有人的档案,又以“防范敌谍”为理由,确定了访客上报制度,还有那隐密的不为人所知的大规模窃听。
“我是为了保卫这里的一切”
在内心为自己辩护的时候,管明棠清楚的知道,所谓的理由是多么的“美好”,就像那些人一样“为了建立人间的天堂”,所以……和自己的借口多么相似啊
感叹着,管明棠摇了摇头,他不想再让自己陷入这种纠结之中,他清楚的知道,这一切都是必要的,都是迫于形式所必须的。
“至少……”
就在这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了管明棠的浮想,门推开了,走进来的是李直民。
“先生”
进入先生的办公室,李直民的神情显得有些严肃。
“一个小时前,我接到新闻处方处长的电话”
“嗯?”
诧异的看着李直民,难道是爱丽丝那边有什么事吗?
“先生,保安局昨天晚上秘密逮捕了几个人都是记者。”
双眼微微一愣,管明棠看着李直民,目中尽是诧异之色。
“怎么回事?”
该不会这么巧吧
“先生,这是新闻处传来的文件”
看着李直民送到面前的文件,第一次,管明棠觉得的这些文件有些烫手,他甚至不愿意打开这份文件,保安局逮捕了记者?
为什么?尽管还不知道答案,但管明棠的心里实际上已经有了答案。
“先生,”
先生的沉默,让李直民看着先生说。
“先生,从新闻处得到的消息来看,保安局是以敌谍的名义逮捕的。”
“哦,”
轻应一声,管明棠用手按住眉头,当听到以“敌谍”的名义将数名记者加以逮捕,管明棠心知保安局或许并没有切实的证据,因为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逮捕“敌谍”是不需要法官签发逮捕令的。
“想来保安局有他们的证据吧”
下意识的,管明棠为保安局作着辩解,在过去的几年间的,正是保安局与调查局的合作,才使得在邯彰保持着它的平静,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的行动并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但这一次是怎么了?
同时逮捕十几名记者,这又是因为什么呢?
“先生……”
不待李直民开口讲完,管明棠便打断他的话说道。
“仲民,对于保安局逮捕他人的事情,我想我们是不应该插手的”
沉默片刻,管明棠又补充道。
“法律会作出最终的决定”
虽说话有些牵强,但管明棠仍然坚持站在保安局一边,但最后却又说道。
“不过呢,我会过问一下看看是什么情况”
“先生,我想告诉您的是,保安局这么做,会不会引起什么后果,毕竟……”
李直民皱着眉头,然后轻声说道。
“先生,你应该知道,现在在专区外,有一些报社,对我们并不太友好”
李直民的担心,让管明棠的猛然皱眉,然后大声说道:
“我从来不在意他们说什么”
盯视着李直民,管明棠站起身,来回走了数步。
“如果他们想借题发挥的话…我想保安局会用证据作出回答的”
尽管心下有所疑惑,但是管明棠还是选择了相信,相信保安局不会违反法律,法律,法律的公正是保持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底线,在当初专区成立时,管明棠是依靠对法律的“践踏”,通过“公审、公判”从严、从重,甚至不问题证据的方式,迅速处理了那些地方枪会,从而肃清了地方,掌握了地方行政,并顺利的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随后,管明棠还是立即亡羊补牢的邀请了一批法律界的专才,在邯彰重建了一个相对公正的司法体系,并借助这一司法体系实施对政悳府以及保安局等权力机关的监督。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的话,保安局有可能违背法律实施大规模的逮捕吗?而作为他们领悳导者,自己必须要站在他们的一边,给予他们以支持。
一定有叛徒
躺在狭窄的监牢之中,金滔的心里不断的浮现着这么一个念头。
因为就在昨天晚上,当他离开报社,回到家之后,他无缘无故地被捕了。几名穿着黑色短呢大衣的特务逮捕了他
如果不是叛徒的话,那会是怎么回事呢?
每天晚上,金滔都会在10点左右回到家中,一个星期,有四天,他会呆在报社里,而另外三天呢?另外三天则被很好的掩饰了,他会借助采访以及其它的合理的理由去与同志们进行联络,会借助社会新闻的根踪采访去鼓动那些工人,游说他们,争取他们的支持。
原本这一切似乎都非常顺利,他甚至还组织了几次规模不等的罢悳工,这一切成果让他相信,在这个充满“压迫”的地方,事业是可以开展的,但昨天的一切都变了,他记得,昨天晚上回到家中,就在他准备睡觉的时候,便听见有敲门声,然后一个他从来没有在这幢房子里见过的人进了屋。此人身材瘦长,然而体格相当结实,穿着一套裁剪得非常合身的黑衣服。
“你是谁?”
但是他并没有得到答案,接着那个人出示了他的证件。
“专区保安局,你被逮捕了”
证件,一句简单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