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因为这台收音机,使得文明进步终于随着邯彰广播电台来到了罗家庄,庄子里的百姓,终于可以不清戏班子听到了戏,不赶集便能听到了评书,甚至还能听到这天下发生的大小事。这台无线电是个装在栎木盒子中的挺丑陋的玩艺儿,它放在家里堂屋里的一个小橱柜上,这小柜是庄里的宋木匠送来的,而提供电源的干电池藏在下面的橱子里。
每天早晨,罗四海都要将它扭开,收听专区的新闻和天气预报,它在一瞬间就把这个山村和专区连接在一起了,多么奇怪呀。可以听到这个国家每一部分发生的洪水、水灾和降雨的消息,听到动荡的局势和专区的政局,用不着社长每天训练的时候,在那里念着的他那隔天的报纸了。
7月8日清晨,当罗四海打开收音机的时候,在广播国内新闻的时候,他听到电台里报道的日军进攻卢沟桥的消息,一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几个月以来,就已经有关局势的种种揣测,总是不停的在社长的口中言道着,在社里的民团连训练的时候,罗四海会和其它人一样,每每提到日本人的时候,提到他们在东北的暴行,他们都会在那里义愤填膺的诅咒着日本人。
像往常一样,在中午的时候,庄子里的人都端着碗来到了罗四海家,现在罗四海家成了一个“饭场”是大家伙吃饭的地方,在众人的期待中,罗四海扭开了收音机收听国内新闻。但是,传来的不是播音员那悦耳声音,却是一个有些陌生,却又有些熟悉的嗓音。
“邯彰的同胞们,我有责任忧伤地正式通知诸位,由于倭寇对宛平县的进攻,现在战争已经在北平,我们的千年故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打响了,其结果是,战火在邯彰家门前燃烧……”
“是管长官的声音!”
一个社员有些激动的说道着,像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说的话似的,他又强调道。
“今年冬训的时候,管长官在我们团讲过话那!”
“这是咋地了?”
“狗日的日本鬼子打咱们的北平了!”
“不对,戏匣子里说的是宛平!”
“反正不管是宛平还是北平,日本鬼子在打咱们!”
“那不是要打仗了……”
在众人的交头结耳声中,罗四海大声喊道。
“都别说话,管长官在讲话!”
此时人们都挤到了收音机前,他们端着饭碗坐,听着收音机中传来的声音,而罗四海他爹罗福顺不知什么时候,点起了旱烟袋,默默的吸着旱烟。
“可以相信,倭寇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北平,正像其不会止步于东四省一般,倭寇的最终目标不仅仅只是占领北平、天津,而占领整个华北,以及整个中国……这是无可怀疑的,无论中央政府在哪里,哪里就有全中国的全体人民……多年来,邯彰的九百万民众忠诚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这就是我们的忠诚——现在考验我们的忠诚的时刻到了
在罗四海家的堂屋和院子里出现了一阵长时间的沉默,短波传来的管明棠通过麦风克向邯彰人民讲话的声音打破了这沉寂。
“我知道,无论中央政府最终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会选择服从,而与此同时,邯彰以及邯彰的九百万公民已准备把战争进行到底……”
此时院子里的人们都沉默着,原本是想来听评书的他们,没有想到会听到这样的新闻,战争爆发了。
“社长在那?”
有人打破了沉默,社长去了那?
“社长接着乡里的电话,去开会了!”
“估计回来也是说这事!”
“要打仗了!”
“这太平日子才过几天啊!”
此时几乎没有任何人还有胃口吃饭,看着沉默不语的乡亲们,罗四海看着他爹,然后大声说道。
“好了,大家伙都散了吧,我估计一会社长回来了,就会通知大家伙应该怎么办,到时候,咱们村的团兵肯定动员,没准还有其它人要去队伍里,到那时……”
“我想去!”
罗元良两眼放光的大声喊着。
“还有我。”
又是一个急切的声音传了过来。
“还有我们呐。”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罗福顺嗑了下烟袋锅子,然后看着院子里的乡亲们说道。
“大家伙都回去吧,给后生们弄点好吃的,咱成天听那“武穆传”现在也轮着咱们忠君报国了。”
然后,他又看着一旁刚过门才半年,身子刚显出来的儿媳说道。
“春丫,你去打斤酒去,四海,今个陪你爹喝两杯!”
说罢,罗福顺便朝着院子里的鸡笼走了过去,而其它人在听到他的话后,也跟着散去了,杀鸡、烧鸡,足足用了近一个钟头,待一盆喷香的小鸡顿粉丝出锅后,罗福顺亲自给儿子倒了一杯酒。
“娃,喝吧!”
“哎!”
恭敬的端着酒,罗四海一口喝完了酒,这时罗福顺又给儿子倒了一杯,然后看着儿子说道。
“娃,你娘啥时候走的?”
“俺7岁那年,娘走的。”
“这些年,咱家是咋过的?”
“头二十年没吃过饱饭,这几年托管长官的福,咱家置了三亩地,还在山上开了片山果子,新房子盖上了,媳妇也娶进了门……”
在儿子说道着的时候,罗福顺默默的喝了一口酒,然后说道。
“道理,社长比你爹会说,可你爹活了六十年,见过大清国的官,也见过民国的官,可就是没见过像管长官那样的官,那日本鬼子是啥样,俺不知道,可你爹知道,若是日本鬼子占了咱们邯彰,咱这好日子也就到了,到时候……”
瞧着旁边双眼通红的儿媳妇,罗福顺叹了口气。
“到时候,就是春丫生着男娃,还不是要跟着受饿,还不是要遭你小时候遭的那些个罪!”
“嗯!”
罗四海用力的点点头,他知道他爹想说什么。
“吃完饭,你直接去乡里,直接去找乡长,拿上家伙,无论到时候那文书上有没有你,你都要到队伍上去,你在队伍上,你爹能安心,你得晓得,往后退一步,春丫怀着的娃就得遭罪,咱家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将来娃也没好日过,明白不!”
“明白!”
猛的一口把碗里的酒喝了,也不再吃东西的罗四海起身冲着爹便“嗵、嗵”嗑了三个响头。
“爹,这是当儿子的最后一次给您嗑头了,你老以后多保重!”
话罢,罗四海又看着一旁早就哭红了眼的媳妇,也跟着嗑了三个头。
“春丫,经后就指往你替我尽孝了!”
“四海……”
哭喊着,春丫只是点头头,半个钟头后,当罗四海穿着身民团的军装,背着步枪的来到庄口的时候,却看到庄口早就聚满了人,他们中既有和他一样的背着枪的骨干团兵,也有没发枪的普通团兵。
“四海哥!”
罗元良瞧着罗四海嚷着。
“俺就知道,你肯定来……”
“你咋也来了,”
罗四海看着罗元良,这小子怎么也跟着过来了。
“俺咋就不能来了,四海哥,你别瞧不起人,俺……”
就在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社长回来了,社长回来了!”
看着庄口聚焦着的上百个的收拾好行装,一副随时准备开拔的团兵,罗德梁默默的盯着他们,好一会才说道。
“大家伙都知道了!”
就在三个小时前,罗德梁接到乡里打来的电话,在乡里的会上,他知道了发生了什么事,北平打响了,管长官在第一时间实施了动员,总动员,而根据命令,各营连都要作好准备,同时,根据动员令,各村社都有一批人将补充进常备民团。”嗯!”
罗四海等人点点头,看着社长,罗四海又说道。
“连长,咱们连都集合好了,你是不是带了命令,咱们去那?是去乡里集合,还是直接去县里?”
一双双热切的眼神盯着罗德梁,而罗德梁则笑着说道。
“虽说动员令下达了,可现在还没有接到征召令,等接到征召令的时候,咱们敲锣打鼓的给他们送行,可若是征召令没收到,咱们要一边作好准备,一边还要把地里的活干好,古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乡里开会的时候,乡长就说了,越是打仗,咱们就更要抓好生产……所以。比起从军出征参加战斗来,这田间地头的活或许不那么激动人心,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将在这里竭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帮助国家赢得战争的胜利。”
罗德梁的话,只让这些原本兴冲冲的一副随时准备上战场的男人们的脸都拉了下来,而女人们的脸上顿时放出了光来。


第一百零七章 生当此时
“叮、叮、叮”
在动员令下达之后,在邯彰专区的十二个县城内,随处都能够看到身着绿色邮递员制服,他们骑着邮政自行车,在大街小巷里穿行着,一份份征召令被迅速投放了下去,这些征召令都是早已印刷填写完成的,平时存放于各县民团司令部的档案室中,一但实施动员,立即拆封启用。
征召令上没有具体的日期,只有一句“从收到之时起,24小时内前往就近集结点集悳合”,而邮递员的职责则是在最短的时间,将征召令下发下去,此时这些平日里奔走于街巷送报、送信的邮递员,此时无一例外的身佩武装带,武装带着配着手悳枪。
武装邮递员,这是战时的特色,根据民团司令部制定的专区防御大纲,在战时邮递员直接补充进入本地防御部队,每一个步兵班中都有一个本地邮递员,而之所以制定这一方针,是因为邮递员有着“活地图”之称,他们在本地防御作战中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一份作战地图无法比拟的,在专员进入战时体制后,平日里存放于枪柜中的武器,随即被下发了下去。
武装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于街巷间穿行,自行车的铃铛声响彻在城镇的每一个街道、乡村之中,每一个路人看到这一幕都知道在他们的自行车上的邮件包内,装着由民团司令部下发的征召令。
一份份征召令在邮递员的努力下,被迅速的直发到接收征召令的平民手中,接到征召令的人们,在第一时间收拾起行装,默默的同家人告别,然后在社区或村社的敲锣打鼓的欢送上中,离开了家乡,朝着最近的集结点汇合。
从民国二十三年开始,三次冬季集训动员,每县每年两次小规模集训动员,已经使得他们习惯了动员,习惯了征召,只不过这次的征召不再是为了训练,而是为了战争。
近中午时分,一场小雨降了下来,使得空气中的闷燥得以缓解,但是却无法缓去人心的燥动,在淋淋的小雨中,几乎每一个乡村、市镇、县城的街道上,都可以看到一队队排列整齐的动员兵背着背包,踏着整齐的步伐朝着集结点进发,而在街道的两侧挤满了为亲人送行的民众,他们的手中举着国旗,眼中含着泪水,为亲人们送行。
在数以十万计的动员兵开始聚集的时候,在北方商学院的校园中,在数天前刚刚毕业的四千名青年,此时正站立的7天前他们欢庆毕业的训练场上,站在小雨中,雨滴顺着他们的帽檐向下滑落着,他们凝视着站在前台的校长,此时校长的身上穿着件黑色的民团军装,他在台上。
“今天”
站在7天前的位置上,管明棠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
“发生了什么,大家已经知道了,对于我们而言,避无可避的战争已经爆发了……”
望着台下的比自己更为年青的青年军官,管明棠不知道这场战争中他们会有多少人幸免,但他却清楚的知道,他们之中会有许多人在这场战争中,在他们生命最灿烂的时候,为这个民族的自由而牺牲。
“现在,就经此时此刻,伟大的使命已经落在了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将在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是事关中国与中华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