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交给了武汉最大的电力公司——汉阳电力负责,随后汉阳电力这家隶属于北方能源的子公司,便在中央的授权下,整合了三镇的电厂,实施了以优先保障工业以及军用的电力管制,而这种管制,即便是在现在仍未改变。
而相应的是,尽管中日已经停电,但是武汉的停电却更为频繁了——新晋投产的工厂,增加了电力的消耗,而新建的电厂至今仍未来投产,在另一方面,原本定于武汉的长江电厂,亦被迁往下关,用于中央电厂的重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武汉都不得不面临电力紧张的局面。
又一次停电,让汪精卫适时的提出他的建议——结束管制,既然现在已经停电了,那么结束管制无疑是极为必要的,但在汪精卫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张静江却在一旁插口说道。
“兆铭,中日不过只是停战罢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又打起来了!这战时管制,还是极有必要的!”
在张汪两人的言语中,蒋介石的眉头紧锁,他知道这种争执表面上因为“电厂”,但实际上却与张汪两人的权力之争有很大的关系,曾几何时建设委员会的地位日益微弱,而最终张静江靠着侄女婿那张牌改变了一切,甚至籍此重入中央执行委员会,甚至由此形成了新的其涉及成员之广、影响力之大更甚于过去的“新建设系”。
在中日停战后,自遭刺后一直未担任实物的汪精卫到处游说,以掌握战后重建之权,相应的原本就视战后重建为禁锢的张静江和他的“建设系”亦不甘示弱,进而导致两人的矛盾加剧,而这种矛盾又是蒋介石乐意看到的,在两人权争不断时,他蒋中正就能掌握两人,利用他们的矛盾为自服务,
对于试图侵略自己利益的汪精卫,张静江压根就谈不上客气,说起话来,自然也就毫无客气之意。
“兆铭,在政治上,你也许算是个内行,但在建设上,你却根本就是个外行,若是不实施战时管制,冒然放开电力管制,武汉有三分之一的工厂明天就会停产!同时电费亦将肯定因为市场供应而随之增加!这不便民,而是祸国殃民!”

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方的命运
“这不是便民,而是祸国殃民!当时老爷子的话一出口,汪精卫的脸色骤然变得煞白,他汪兆铭,在这个面前摆资历,在那个面前讲政治,不就是总理遗嘱的起草人吗?可偏偏他碰到的是老爷子,老爷子什么人啊,党国元老,总理在世时亦需要称一声“先生”的主,又岂能让他给气受!”
说道着汪精卫,邵寒的语气中根本就没有任何好感,他是公司副经理,但同样也是张静江推荐过来的人,而且现在他还是建设委员会的顾问,正因如此,才会对处处试图压过建设委员会的领导“国家重建委员会”的汪精卫,没有任何好感。
“重建委”与“建委”的冲突,从去年成立至今,就没有任何缓和之色,现在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以至于邵寒说起话来,更是直呼汪精卫之名。
北方公司的办公室内,听着下属向自己转述的发生在蒋公馆的事情,孙郡却是摇头笑叹道。
“这个老爷子,这话说的,那汪兆铭,或许是个外行,可毕竟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在那,得罪过死了,也不是件好事!”
虽说对老爷子颇有感激之心,但对于孙郡而言,他更看重的却是“北方帝国”的未来,他并不想在政治上给公司增加敌人,毕竟现在公司的敌人已经够多了。
不仅敌人够多,对公司虎视眈眈的人更多,尽管公司看似庞大,但是在“北方帝国”的构建中,能多一个朋友,总好过多一个敌人,至于在“北方帝国”完成构建之前,还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在政治上树敌。
“总经理,我觉得您太过小心了一些,毕竟,只要咱们的董事长还掌握着华北,那么就没有任何人可能给公司造成真正实质性的干扰!”
相比于总经理的谨慎,反倒是邵寒一语道破了本质,对于公司而言,公司在政治上最大的依持并不是张静江的“建设系”甚至“建设系”不过只是公司的一个触角罢了,假以国家的名义,行使公司扩张的触角,对于公司来说,真正的靠山正是公司的创始人,那位身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的董事长,他才是公司真正的政治靠山。
实际上,这也是公司会不惜一切支持主任的原因所在,两者根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两者根本就是一体的,而且外界对此也不会有任何怀疑,无论在什么时候,公司都不可能改变姓“管”这一事实。
“的确!”
站起身,孙郡并没有否认这一事实。
“但是,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不可能永远只把眼睛盯在华北,也许以后还包括东北,作为一家国民企业,我们要把视线放之全国,这不仅是公司身为国民企业的责任,同样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只有在整个国家崛起过程中,公司才真正有可能,跃身成为一家真正的国民企业,一家决定国家未来的国民企业!”
几乎每一次提及“国民企业”时,孙郡的内心都忍不住一阵激荡,或许他心中的“北方帝国”与国民企业有着显然的区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通过“国民企业”的构建去完成“北方帝国”的构建,而在“国民企业”决定国家未来的这一基准点上,“北方帝国”又是与其相通的。
“三年前,董事长把公司交给了我,他曾告诉我,他希望有一天,在他身后的时候,每一个人中国人,在提及北方的时候,都会用崇敬的心理面对北方,也就是从那时起,“国民企业”便成为每一个北方人努力的目标,我们以一家公司之力,肩负着太多的“国家责任”而在肩负这一责任的时候,我们亦获得了不菲的回报,但是,这距离真正的“国民企业”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说,这次停战,对于国家而言,是抓住机会,重新实施国家建设,以备来日的话,那么对于公司而言,这却是我们创建“国民企业”的最佳时机,因此……”沉默片刻,孙郡看着邵寒说道。“南京以及江浙的重建,在涉及地产方面的重建中,除去必须的居民区建设之外,其它的什么象征性的、标志性的,都可以扔给汪精卫的“重建委员会”我们的根本就不需要那些,我们是商人,根本没有必要在政治领域去和那些政客竞争,像汪精卫之流,他们所需要的是通过战后的重建捞取政治资本,同时利用重建进行适当的分肥,以获得整个政治同盟的稳定,而这恰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所需要的是……”
整个国家!
在心下暗自道出这四个字的时候,孙郡的脑海中却浮现出另一个念头,未来,无论是谁主政,都将无法改变一个事实——政府是公司的影子政府,真正掌握国家的,并不是政府,而是公司,作为一个提绳者,有必要去同舞台上的木偶竞争声望吗?
“是充分开发南方以及西方的资源,充分发展国内的交通、充分发挥中国的潜力,从而化资源、人口等潜力,为国家未来的发展以及战争服务,这才是身为“国民企业”的我们所需要做的!”
话到嘴边,孙郡用一套最冠冕堂皇的言语,道出了另一个事实。
“所以,你可去告诉老爷子,我们的目标在什么地方,我们的任务和使命在什么地方,我相信老爷子会同意的,更何况……”
走到窗边,手指着窗外的建筑,孙郡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说道。
“冰彻,你看这是新区,可是在新区,有多少人记得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呢?但是,几乎每一个百姓,都住的北方置产修建的楼宇、房层中,他们用北方能源的也力照明,用北方能源提供的汽油驱动汽车、用北方药业的药物治病……”
回过头,看着若有所思的邵寒,脸上露出了笑容。
“相比于,那些官厅,那些所谓的大型工程,我的朋友,相信我,老百姓记不住那些,因为那些东西太过远离他们的生活,当我们丢下那些面子上的、荣誉上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可以想象吗?当整个南京,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在北方置产的商铺中经营,几乎所有的百姓、公务人员,都居住在北方置产的构建的屋宇中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什么?”
一连串的反问,让邵寒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突然间,他的内心却又涌起了一阵不安,因为他看到的是一个更为庞大的北方新区,只不过那个北方新区,却又是中国的首都。
“我们所得到的,恰恰是被汪精卫等人所忽视的!”
在邵寒的不安之中,孙郡却是轻松自然的说道。
“公司所提供的,却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一个让他们无处不置身于北方世界之中的环境,而在这个环境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改变!因此,人们不可能永远记得汪精卫,但是,人们却会记住北方!记住我们!”
“总经理,那中央也厂……”
收敛心情,邵寒提及建设委员会与重建委员会冲突的关键——中央也厂、中央水厂,这是南京重建的两大公共服务机构,亦是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工程。
“中央也厂,有多大?”
唇角微扬,孙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之色。
“所谓的中央也厂能够满足未来南京的也力需求吗?能够满足南京未来的发展吗?就像武汉一样,现在武汉的也荒又到了什么地步?”
精心策划,武汉的也荒与其说是供需的问题,倒不是说是孙郡一手策划所导致的,在得到那份情报之后,他便开始着手策划起了武汉的也荒,从而为下一步的计划铺平道路。
“现在中央的精兵整编已经开始了,大量的军人退役,单靠首都和江浙的重建能吸纳足够的退役荣民吗?总理是承诺协助中央解决十万荣民的安置,但是,最终,在中国,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只有我们……”
走到办公桌后,孙郡向邵寒展示了一份地图。
“公司计划在这里修建中国第一座大型水也站!”
手指着汉江的上游,孙郡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得意之色,这个也厂将是一个“诱饵”一个诱使中央向公司敞开一切政策限制的诱饵,将公司敞开全中国的大门的诱饵。
“这座水也站的装机容量计划将达至ul50万千瓦左右,年发也量不少70亿千瓦,仅此一座也站,就可以满足湖北以及河南、陕西三省的用也量,冰彻,你觉得老爷子是愿意参与到这座水也站的建设之中,还是继续把眼睛盯在南京的那个装机容量才30万千瓦的中央也站上?”
“年发也量不少于70亿千瓦的大型水也站!”
总经理的话,让邵寒难以置信的睁大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公司什么时候做出的决定?
“公司计划投资l。5亿元,用5年的时间,完成水也站的建设,冰彻,现在这个计划,已经纳入到北方能源今年的实施计划之中,总之,还是那句话,让老爷子把眼光看长远些,那些骨头汤,就让汪精卫他们喝着吧!咱们……”
话声稍沉,脸上露出浓浓的笑容,孙郡的手朝着地图上一按。
“咱们要吃的是真正的肥肉!”


第二百八十九章 牺牲
美国邮轮“美利坚总统”号在夏威夷停泊两个小时加完水之后,就开始了它横渡太平洋4500海里的漫长航程。离赤道那么近,阳光是烫人的。海面像一匹无边无际的蓝绸子,闪着银色的光亮。时而飞鱼成群,绕着船头展翅嬉戏。
“美利坚总统”号是在旧金山启碇,在船上聚集着太多前往东方寻找新机会的美国的工程师、专家,去年,持续7年的大萧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