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库提货,相比于之前的珍贵木料搭配普通木料之类的简单原料,这一次的货单非常简单——200吨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想着自己这一次从另一个时空弄来货物,管明棠只觉得一阵好笑,这批马来西亚橡胶,并不是自己购买的货物,而是通过三角债的方式得到的马来西亚橡胶——诚孚公司支付款项中的一部分,价值六十万元一千五百余吨橡胶,充抵了北洋纱厂的款项,而这批橡胶是南洋一家橡胶园的产品,用于偿还拖欠金城银行欠款。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诸如橡胶之类的工业原料需求量大减,价格亦随之大跌,直接导致大量的原料滞销,在南洋大量的橡胶园破产,其中许多橡胶园为偿还贷款,用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用橡胶充抵。
金城银行在几年前曾借助向橡胶提供贷款进入南洋市场,现在于其仓库内积压着数千吨天然橡胶,初时诚孚公司是用现金支付设备改造款,而在一次晚宴上从周作民的口中得知其仓库内有数千吨天然橡胶的存货后,或许在三十年代受经济危机所累,天然橡胶滞销,但在后世虽说天然橡胶价格大跌,但每吨仍高达近两万元,若是用橡胶充抵机款,在后世至少可以卖到三千万元,由此机款变成了橡胶。
而现在,自己通过离岸公司设立的贸易公司所需要的就是售出这些天然橡胶,而这笔售胶款正好可以满足新厂设备采购。
“大宗物资到底还是不够安全啊!”
想着一千多吨橡胶就这样进入市场,管明棠的心下依然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通过出售珍贵原料,自己虽说早就积累了一笔巨额的财富,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段时间的从商经历,才使得自己明白一点,越是像玉石、珍贵木材之类的珍贵货物,市场就越小,越难以掩饰自己的身份,那些市场需求广泛的大宗货物,更不易引起外人的注意。
可事非绝对,大宗工业原料商品虽说市场广泛,可若是有大量货物冲击的话,同样会引起市场波动,市场的波动就会引起有心人士的注意,到那时自然会有人追查货物的来源,所以尽管这次自己运来了一千多吨橡胶,但是这批橡胶却需要分批缓售,每一次只售出一两百吨,这样即不会引起市场的波动,更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
可如此一来,却又有一个弊端——占用资金!
除非自己再进一步扩大原料采购种类,什么样的工业原料最为合适呢?只有那些价格昂贵、需求量大、来源广泛的原料才不会引人注意,但要同时满足这三点,又谈何容易?
“哎!”
一声长叹,背起身边的电脑,管明棠离开了这人工小湖,在朝着森林公园出口走去时,视线总是不由的飘向那些来此游玩的人们,相比于那个时代的人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或许更安逸,更富足,更……但不知为何,管明棠发现自己现在反而愈发留恋那个时代,似乎那个时代更让人留恋,可究竟什么地方让人留连?
眉头紧皱着,意识到心理上的变化,管明棠不由变得有些紧张,这是怎么回事?自己为什么会渴望回到那一个时空?

第八十二章 昔日雄厂今心动
第82章昔日雄厂今心动
曾经,这里只有两排破旧的厂房,而现在却耸立着包括仓库内在六排厂房,占地达数百亩的厂区内尽管依如过去一般空旷,但是任何来到此处人都不会怀疑,要不是几年,这里就会被密集的厂房所占据。
“若是管董事长能锐意进取的话,我敢说最多两年,这炼铁高炉就会炼出铁来!”
手指着那座经过一番维护后已不见过去杂草丛生的炼铁高炉,看着身边的吴子川,宋立峰的语间全是恭维,来北平已经一个星期了,又一次,他没能见到管明棠,他又岂会不知道那位管董事长在躲着他,不过他并不死心,他相信自己能说服别人,就像他说服当初英商一样。
“若是到时候管董事长把这石景山铁厂办活了,宋某可以代为其引荐汉阳的盛董事长……”
“汉阳不是倒闭了吗?”
一听这话,吴子川整个人不由一愣。
“而且现在还为日资所控,引荐盛董事长又有何用?”
“吴厂长有所不知,汉冶萍公司是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组成,欧战之后,汉冶萍公司迅速衰落,到民国十三年汉阳铁厂停产,萍乡煤矿也在十七年被江西省政府接管,至于大冶铁矿虽说还在生产,但其却被日本人控制,生产铁矿石偿还日本的债务,虽说现在汉冶萍垮了,汉阳铁厂还在,他的炼铁、炼钢设备还在……”
说到此处,宋立峰的声音突然压低。
“在武汉、在上海都知道盛恩颐,不过就是一个挥霍无度、奢侈成性的公子哥,盛老四白天睡大觉,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起床。起床后因为其好赌成性,一看赌钱要用钱,而家里的现钱又不够,怎么办呢?去银行吧,街上的银行已打烊了,那么就只好拿出盛家的老办法,反正家里有的是古董玩意儿,随便拿一件到当铺里去当掉,换出钱来,到第二天天亮银行开门,再派人去取钱,到当铺把古董赎出来。当铺几乎成了他的第二银行了,这是盛老四家的一大笑话。可笑话归笑话,若是管董事长想要接收汉阳铁厂的话,估计至多两三百万元,就能让盛老四把汉阳铁厂卖给他……”
对于千方百计想要拉近自己和北方关系的宋立峰来说,盛老四只不过是一个笑话,可这笑话里却有着一些机会,尽管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机会,可又有几个人敢赌,这也不过只是他就话赶话的说道罢了。
“到那时,石景山加上汉阳,贵公司拥有这两大铁厂,贵董事长可就真是中国的钢铁大王了!”
不过他的恭维却没有引起吴子川的兴趣,从事多年冶金机械的吴子川自然知道,汉阳铁厂倒闭的原因,同样也知道,现在于中国投资钢铁厂根本就是亏本生意,生产一吨钢铁要亏上几两银子,虽说董事长有意复办石景山铁厂,可接手汉阳铁厂,那一年可就得做好亏上几百万元的准备。
“以两家铁厂出产之铁,生产机器,北沿平汉路行销北方各省,南沿汉粤铁路销往东南,又可依长江水运之优,输入西南,可谓……”
此时宋立峰在为北方公司“规划”未来的时候,整个人却沉浸于一种莫名的情绪之中,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无论是当初留洋学习商业,亦或是现在苦心维持第一纺织厂,究其原因还是都是为了那一个梦想“实业强国”。
而现在提及“机械、钢铁”他整个人不禁浮想联翩,虽说明知这不过只是一个幻想,但他还是忍不住做起梦来,过去他顶多只能想想,而现在,北方公司却让他看到一线希望,实业强国的希望,诸如纺织之类的轻工业只能富国,若想要强国就必须要发展钢铁机械工业,当然,这个希望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管明棠是一个锐意进取之人,而不是……
“宋经理,大冶铁矿在日本人手里……”
虽说不忍打断宋立峰的幻想,但吴子川还是道出了一个事实,铁厂举办必须要有一个前提——铁矿,而大冶铁矿却在日本人手中,每年其所生产的铁矿石都是用于偿还日本债务。
“没有大冶铁矿的矿石,即便是买下了汉阳铁厂,又能如何?”
“其实,沿江还有一些铁矿!”
就在这时,突然一个声音传到他们的耳中,一回头,宋立峰的脸上全是一副喜色。
“管董事长!”
来得可不就是管明棠吗?
在走出仓库后,看到吴子川在这里,管明棠便走了过来,远远的听到他们的谈话,便留心听了一会,在吴子川反驳时却是不加思索的为宋立峰解围。
“宋经理!”
“董事长,您是说沿江还有铁矿?”
吴子川诧异的看着董事长问道。
“没错!”
点点头,朝前走几步,看着那座从未开炉的炼铁高炉,管明棠的视线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在南京附近的马鞍山一带就有大铁矿,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战,嗯,也就是欧战的时候,那里的铁矿就曾开采过,”
“是的,是的,那里过去的确有铁矿!”
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宋立峰连忙接声说道起来。
“过去那里也曾向日本出口过铁矿石,不过产量和矿石质量远不能同大冶相比。”
“不止马鞍山,安徽的庐江县也有铁矿,如果开采这两处铁矿的话完全可以满足汉阳铁厂的生产所需,前阵子我看到报纸上提到南京准备开修淮南煤矿铁路,淮南的煤质极为优良,如果在淮南设立炼焦厂的话,可以解决炼铁用焦、用煤,很多事情,只要去做,总有解决的办法!问题在于做与不做,任何事业是做出来。”
此时,在说出这句话时,管明棠总算是找到了那个困惑自己的答案了,初时自己对这个时代没有归属感,而现在之所以对这个时代归属感越来越浓,恐怕还是因为事业,事业和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事业和家庭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而对于男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恐怕就是事业了。
男人对于事业、功名的追求是刻于骨血中的,自己之所以留连于这个时代,恐怕还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自己有了一定的事业基础,而且只要自己愿意这个事业,就可以做大做强,就像宋立峰之前说的那样,可以成为“钢铁大王”,其实又何止是“钢铁大王”,凭借领先这个时代80年的科技,只要想,自己就可以拥有一切,成为这个时代的工业领导者、科技领先者,可以成就在另一个时空之中难以想象的成就。
“至于外国钢铁成本低,咱们也可以在技术上想办法,从而降底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请求政府对钢铁施以关税保护,反正我还是那句话,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们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到!”
管明棠倒不是在说什么意气之言,而是得益于领先这个时代80年的技术作底气,他相信如果办钢铁厂的话,只要利用后世的技术对钢铁厂加以改造,不仅能提高产量,同时也能降底生产成本,自然话语也就充满了底气。
“可董事长,做固然可以做,但是生产成本呢?现在进口钢铁一吨不过数十元,且种类齐全,而汉阳铁厂仅只能生产路轨,而且其炼铁成本又远高于进口钢铁,成本居高不下,如何与外国进口钢铁竞争?况且……”
深吸一口气,吴子川又为自己找到了另一个不可能办钢铁厂的理由。
“民国十七年,南京工商部就曾就提高国内钢铁产量、规划全国钢铁事业提交过一个提案,并且获得通过。工商部提案的要点有三:一是拟在首都附近创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目的为国内各项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建设提供钢铁,减轻对进口钢铁的过分依赖。二是根据孙先生的实业计划内钢铁事业为国营性质的原则,计划创建的大型钢铁企业由政府经营,即由工商部举办;三是根据实业计划内重要工业之难以举办者可利用外资的原则,拟在资本、技术等方面寻求国际合作,有这几条限制,恐怕很难复兴私有之汉阳铁厂。”
不待吴子川把话说完,管明棠却是微微一笑。
“可以寻求国际合作,就不能寻求国内投资了吗?再说,这不是新建铁厂,而是,嗯,汉阳重新点炉罢了,更何况……”
“更何况,武汉远离南京,南京可以说是鞭长莫及,而安徽本省亦欢迎外地投资,只要有人愿意在他们那投资铁矿,自然持以欢迎,而且九一八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