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6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机场跑道的尽头,一架涂成墨绿色的y2型军用运输机发出咳嗽般的声音,左折右转,摸索着向那些用粗大的圆木的厚厚的土壤制成的土屋滑去。充当跑道指示灯的汽油桶在引着它悄悄降落,那些汽油桶为最后一次降落只亮了十几秒钟,随后就立即被一旁的士兵迅速熄灭了。
这是一处位于森林中的密营,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日军的进剿,曾经活跃在整个东北地区的抗日义勇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之中,他们不得不撤出根据地,撤出山村、市镇,进入毫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之中,在林海雪原之中,继续着顽强的进行着他们的抗战。抗战,在东北从来都没有结束。而对于这些密林深处的义勇军战士来说,这些在夜间飞来的飞机,则意味着生存与战斗,这些飞机可能是一个关内的空军飞行员驾驶的,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间,北方公司调查部一直负责为他们提供支援,他们甚至组建了一家航空公司,并且培训了自己的飞行员以为这些在关外抗敌的义勇军提供支援,几乎每天,这些飞机总是会把军官、武器、食物以及药品,甚至的简易的兵工机械,从关内运到这里,以支援他拉的战斗。
但是空中并不是安全的,实际上,这条空中补给线早已经暴露了,在过去的几年间,已经有十余架夜间飞行的运输机被日军拦截击落,但这并没有阻止这条空中补给线的为这些义勇军战士提供支援。
滑行着的y2型军用运输机上的驾驶员在星光下努力的将飞机停稳,将慢慢的调整着机头的指往在完成一切准备之后,飞行员才关上发动机,爬出机舱,提着一个帆布袋走上草地机坪。这时一名义勇军军官向他跑了过去,他们轻声地谈着。两人穿过黑暗,向一群士兵走去,那群土兵们大都穿着带着补丁的军装,他们正依靠着树木在这片密林之中休整着,当他们向这些士兵们走近时,那些士兵们纷纷围了上去。
而飞行员则将手中的帆布袋打开,然后取出一叠厚厚的信件,这是来自关内的信件,既有这些士兵的亲人们写来的信件,同样也有来自关内的一些学校里中小学生们写来的慰问信,这一切,对于这些于敌后作战的战士们来说,都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而与此同时,一名飞机上的乘客则径直朝着另一个方向走了过去,然后直接进了密林边的一个屋顶长满了青草的木屋之中,在油灯暗淡的灯光,屋里的人迎了过去,他没有戴军帽,也没有穿军装,因此没有行军礼。
“长官,我是范夫平上尉。”
范夫平操着带着些东北腔的话介绍着自己。
那个没有穿军装的留着一簇浓密的黑胡子的男人只是略微点下头。
“夜间飞行很危险,一路辛苦了范夫平上尉,”
李历之整个人都显得极为冷淡,并不热情,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如果你们再晚来两天,部队的给养差不多就用完了。;
李历之的声音低沉而缓慢,说话的腔调还是和先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对于这个在军事情报处挂着名的义勇军的情报处处长的平谈,范夫平倒是并没有觉得不舒服,实际上,从上司那里,他已经知道李历之的性格,他性格就是如此。
“我不是运给养来的,长官,从现在开始,我将协助你的工作。”
范夫平之所以被派到东北,就是作为李历之的助手,更准确的来说,是协助他。
“那你来干吗?”
抬起头,看着面前的年青人,李历之轻声地问道。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最重的任务就是保障部队的后勤补给,没有补给,部队就很难在密林中坚持下来,你明白吗?”
李历之清楚的知道,对于关内的许多人而言,似乎关外的抗战是浪漫的,就像电影中表现的一样,但事实上却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关外的战争,与其说是同日军、伪军之间的战争,倒不如说是人与饥饿之间的战争,在陷入日军全面封锁下的原始密林中,如何获得食物是每一个指挥员必须考虑的事情,其次才是战斗。
长官的话方让范夫平觉得有些尴尬,幸亏昏暗的灯光遮掩了他的窘态。
“长官,你发出的请求,家里已经帮您做到了。”
范夫平的话,让李历之沉默了好一会儿。在长官的沉默中,范夫平能感到长官透过黑暗正凝视着自己,他偶尔扬起香烟时,他能看到长官神情中的凝重。
“那也是没有办法,我需要保护我的人,上一次,日军进剿的情报外泄,日本人肯定要追究泄密的源由,不是他,就是我的人,所以,……怎么样,没给家里带来什么麻烦吧!”
不知为何,李历之对着自己的下属解释了起来,他知道,家里解决那个目标需要承担的风险,在东北,他的网络和家里的网络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网络,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要求家里协助他解决掉那个麻烦。
“长官,”
范夫平继续说道,
“目标是自然死亡的,脑出血。”
又是长时间的沉默。满面胡子的李历之,在听到这个回答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他朝着离范夫平看了一眼,又向他点着头。
“看来……”那。
还是家里更适合干这种事情啊!
在心里如此沉思着,李历之又转移话题说道,
“范上尉,这次你来这里,家里有什么其它的指示吗?”
长官的问题让范夫平觉得松了口气,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眼前的长官已经接受了他们。
“根据家里的指示,考虑到现在义勇军面对的困境,为了避免力量的损失,如果有必要的话,家里将派出飞机,把一些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的部队撤往关内。”
范夫平的话让李历之的眉头猛的一皱,随后,他却又点了点头说道。
“有一些部队,确实需要撤出去,这些年,弟兄们实在是太辛苦了!”
在话声落下的时候,李历之却又把话声一扬,盯视着范夫平说道。
“但是,我想知道的是,家里是不是准备放弃这里!”
作为一名情报人员,通过对运送物资的飞机进行飞机,李历之已经敏感的意识到,在支援义勇军的事情上,家里的态度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般不遗余力,过去每天都有至少数吨物资被由多架飞机运往东北,但是现在,每天能保证一架飞机,就已经不错了!
“长官,这……这超过我的权限!”
范夫平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这个答案超出了他的权限。在某种程度上,他很想给出长官一个答案,但是他却不知道该不该这样做,更准确的来说,他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家里,是有其它的打算吧!”
从两年前停战协议签署之后,出于情报人员的直觉他便意识到,这对于义勇军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果然在接下来的两年,日军更是调动重兵不断进剿,更是令部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有好几次,甚至就连司令也差点身陷绝境,如果不是有家里的支援,或许,抵抗早已经被瓦解了,现在部队只能隐藏于密林之中,等待着。
“家里希望东北的抵抗继续下去,只是……”
又沉默了一会儿,范夫平看着长官如实的说道。
“只是需要限制一下规模……”
“我明白了,家里是希望给日本人制造一个假想吧!”
是什么样的假相呢?
这个假相再简单不过,无非就是剿匪取得成功的假相,将家里减少飞机机次与撤出一些部队的举动互相联系之后,李历之完全明白了家里的用意,家里不是准备放弃这里,而是……为了让日本人心安。
但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心安呢?
想到这里,李历之默默的站起身,在他的脑海中将所有的线索都相互联系了起来,首先是从去年开始,原本活跃在东北各地的地下破坏活动日益减少,同时,他们也根据命令减少了对铁路的破坏以及对矿区的进攻,当然,这也与日军不断调集重兵进剿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家里又要撤出一部分部队,如果日本人发现有义勇军部队撤出东北的话,那么,他们势必会明白一点——义勇军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那么剩下的义勇军也就不足为惧了,这意味着,日军在东北实施的所谓“治安作战”取得了成功,东北自然也就成了——日本安全的大后方了。
难道……
思索良久之后,李历之抬起头看着范夫平说道。
“明天,你随我一起去见司令,到时候,我会请司令拟定一个需要撤出的部队名单,但是……”
——我喂自己袋盐
》》(6。3;;rv:30。0)

第三百九十八章 阴影中的人
不论人们身在哪个地方,身处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无论是叫嚣“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亦或叫嚷着“人人平等”的新世界,还是叫喊着“种族优劣”的社会之中,平等,从来都是相对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总是有人享有这样那样的特权,这种特权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关系,没准,在一些叫嚷着“人人平等”的社会之中,说不定还会变得更糟。
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一座老城,北平并不是一个拥有宽广街道的城市,事实上,北平城内除去那条长安街和更名为“中山路”的正阳门大街之外,北平的街道无疑显得有些狭窄,尤其是随着人行道的规划,行道树的种植之后,更是如此。
同时,在过去的几年间,随着廉价的自行车的普及,使得交通便显得有些拥堵,但是在相对拥堵的街道却有着并不拥堵的一条内线道,在表面上,这是公交车专用道,但实际上,这内线道,取得通行证的汽车也可以在其中行驶,比如绥靖公署的要员使用。而对于北平的那些商高官显贵来说,这种专属车道就象封建时代皇帝的专用道一样,只是看的份,当一旁的公交车或者黑色的公务车疾速行驶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在一旁缓慢的行驶,这似乎是官员理当拥有的特权。
特权,从来都是无处不在的!
清晨时分,是一辆宽大的汽车在内线道上行驶着,它拥有普通金鹿汽车所没有的庞大车身,引擎盖下是一具北方动力制的十二汽缸引擎。
这种车在北平并不多见,事实上,这种手工制造的豪华汽车,在全国也仅只有一百多辆,只有达官显贵才能获得这种汽车,而这种汽车宽敞的空间,足以衬托政府高官身份或者富人的体面。
和任何一个拥有这种汽车的人一样,曾澈不用自己开车,有专职的司机为他开努。而在副驾驶席上,还坐着一名身材强壮的调查员,在调查员的外套里总是带着自动手枪——并不是普通调查员用的22式警用手枪,同样也不是24式军用手枪,而是26式自动手枪,一种可以像冲锋枪一样扫射的自动手枪,与普通的汽车不同。这辆车的车窗上贴了一层暗色的胶膜,让闲杂人等无法一眼看出车里坐的是什么人。此外,厚达50公厘的车窗玻璃都用防弹的聚酯塑胶制成,可以挡住12。7mm子弹的射击——这是特勤部门的试验人员经过试验证明的。特制的装甲让整辆车较普通汽车重了超过1。5吨,但是这对车子的马力和速度并没有影响。
此时,坐在汽车上的曾澈一面翻阅手中的报纸,一面思索着,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情报工作的人来说,阅读报纸掌握的一门技术。他正在看的是国内的《中央日报》,这份报社是中央的官方报纸,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情报来源。
但是这却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南京对外态度的来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调查部的负责人,在曾澈的手下有着许多真正专业人,而作为这家世界一流的情报组织的负责人,他自然可以在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