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6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型的“华北式;军事经济学!
这会管明棠明白了什么是“训练型战车”,和步兵的小口径训练步枪一样,都是在保障正常训练、提升部队战斗力的前提下节约经费,战车炮身管寿命有限,加之炮弹昂贵,一个炮兵一年不见得能进行十几次实弹射击训练,但是用机枪或小口径炮弹,却能够进行上千次打靶。
“……车首以及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为40毫米,其主炮是在24式野战炮的基础上研发,炮弹与24式野炮通用,使用被帽穿甲弹可以在1000米处击穿l00毫米装甲,就其火力而言,目前于全世界战车中,仅次于29式重战车……;
在李裕强的介绍中,管明棠这会已经跳进了混杂着柴油与机油味的战车炮塔内,在炮塔的后方果然是弹药舱,而在弹药舱一旁则是无线电台,相比于管明棠的身高而言,炮塔的空间似乎有点狭窄,但是对于身高普遍在160公分甚至l50公分的战车兵来说,炮塔的空间却勉强够用,向下看去,突然脚下的地板吸引了管明棠的注意力。
“炮塔吊篮……;
如果管明棠没有记错的话,t55坦克并没的炮塔吊篮,尽管有活动式插座,但在战斗时,装填手往往是站在底装甲板上不能随炮塔转动,操作相当吃力,而30式战车竟然设计了了炮塔吊篮!
“看来,在战车设计方面,公司那边来越成熟了!;
虽说30式战车还无法脱离t55坦克的概念,但管明棠还是为炮塔后方的弹药/无线电舱以及这个炮塔吊篮,为战车设计人员暗叫声好,无论是从这辆战车的研制以及其中的细节改进,都在证明一点,设计人员已充分了解到军队需要什么样的战车,什么样的战车更适合战场,而不仅仅只是照猫画虎的仿制t55。
“……因为采用风冷柴油机,因此其在低温条件下启动性更为优良,完全无需对发动机进行加热,相比于29式重战车,重量不过只有26。5吨的30式战车,无疑更适合东北战场,且因其重量较轻,在冬季条件下的东北,直接通过大多数冻结河面……;
在管明棠钻出炮塔的时候,听着李裕强的介绍,他只是面上含笑的点了点头,对于这辆战车可以说非常满意的他,立即看着杨杰询问道。
“耿光,现在,30式战车的生产情况怎么样?能够满足部队的换装需求吗?;
深知战车重要性的管明棠知道,仅仅依靠几百辆甚至上千辆战车绝不可能赢得战争,二战这个特殊战场所要求是像“海”一样的武器狂潮去压垮敌人,否则,其势必将被敌人的武器海所压垮。
“司令,这……;
话声稍稍一顿,杨杰用似有些无奈的腔调答道。
“我想,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北方重工才能回答!;(未完待续)

第一十一章 小夜曲

民二十七年的盛夏,那一年,弥漫在中国上空的硝烟刚刚散去,而在中国大地上依然满是战争创伤的时候,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在硝烟尚未散尽时,便已经展开,那场例时不过12个月的战争,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太多的改变。
济宁,在收复济宁的战役中,这座城市几乎被完全荑为平地,曾经的城墙被炸塌了,一栋栋房屋只剩下些许断垣残壁,数以万计的难民每天只能依靠难民救济署的救济为生,如何安置这些难民,则成为山东战后重建最重要的工作。
北方技工学校招生处,这是一个设于济宁城内的招生处,招收技术工人,这也是难民安置救济的一部分,毕竟,中国对于技工的需求,从未曾得到满足,站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孱弱女子。女子看上去只有十**岁的样子,却是菜一样的脸色。浮肿的眼皮,遮着一双羞怯的眸子,在一群男子中,她整个人甚是显眼。
一个穿着卡其色衬衫的青年人,则坐在一张桌子后面。虽说他是一身职员打扮,但是打着绑腿的脚从桌子下面伸出。他的右手里拿着支钢笔,而在他背上却还背着一支步枪,这或许正是战区招生、招工最大的特点——职员出外必须要携带武器。
而在桌子上,是一大摞报名人员的表格,每个人回答过他的问题之后,他便在表上做一个记号。
看着面前的女子,他显然先是一愣,随后便问那女子的名字。
“李芳珍”
在报名表上登计了她的名字之后,他又继续问道。
“你为什么要报技工学校?”
面对报名人员的问题,女子有些怯怯地回答道。
“为了工作。”
相比于其它的工作,报考技工学校无疑是最好的,只要有初小毕业生就可以报技工学校,虽说要求的条件高,但是这却是一个机会——毕业后,每个月至少可以拿4、50块钱,足够几家人吃用的。
对于失去了父亲,还需要抚养弟妹的女子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在学校期间,每个月还有4块钱的津贴,这同样可以贴补家人。
“你要知道,这所学校教的可是操作机器,干这活,可是有些辛苦!”
“辛苦没啥,家里的四个弟妹要读书,要吃饭……学这个,将来挣得钱多……”
在女子的回答中,那人低头哗啦哗啦地在纸上记着,如同拿刀子在割一块牛皮,根本不看站在他面前回答问题的那些人。也许不能那么苛求他,现在他有些累了。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他面前那个诚惶诚恐、十分诚实的女子,然后让她的那张表格上签了名字。
“好了,明天下午,进行心理测试,如果通过的话,会通知你什么时候去学校!”
一个人的前途,便这样简单地、三言两语的决定了。
北方重工福田分公司,或许对于外界来说,这座工厂或许是整个北方新区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占地近十平方公里,这座工厂却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拖拉机厂。一九三六年三月,一个由十三名北方公司工程师组成的代表团来到美国,与许多美国公司洽商援建一座年产五万辆卡特皮拉型拖拉机的工厂,而此时拖拉机厂的初期工程已经搞了一段时间,但主体车间直到美国的设计图纸于六月份到来后才开始施工。拖拉机厂的全套设备均在美国设计、制造,然后运往中国。欧洲最大的拖拉机厂就是这样产生的。美国工程师在这里监督这些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约八十家美国公司参加了这项工程。每项工程和设备都由一家美国大公司负责:工厂设计,是艾伯特?卡恩公司;锻造车间设计,r?史密斯公司;铸造车间设计,弗兰克?c蔡斯公司;冷轧车间设备,尼亚加拉和布利斯公司;淬火设备,罗克韦尔公司;发电设备,塞坡和威斯汀豪斯公司;输送系统中的链带,链带公司;建筑材料,麦克克林托克和马歇尔公司。
这座工厂完全是整个新区之中,第一座完全由美国人设计、建造和投产的。而与普通的拖拉机厂不同,这座工厂原本应该实现中国农业“耕地不用牛”,这一象征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期盼的工厂。从一开始,就不是一座纯粹的拖拉机厂,而是一座坦克工厂。
在这个庞大的如一座小城市般的工厂中,除去一座庞大的用于安置生产流水线的大型整体式厂房外,还有数十座十八米跨、九百米长的标准厂房,这种大型厂房则生产着供流水线组装使用的各种零部件,尽管各个厂房都有自己的编号,但在工人们的口叫却不过只是“金工*车间”。
入夜时,“金工3车间”内的轰鸣的机器早已经停了下来,工人们都已经下班了,尽管现在北方公司大多数企业依然实施着战时体制,但对于生产配件的金工3车间来说,每天只需要完成两个班,即可完成当天的生产任务,即便是在战时,亦不是每座车间都需要实施三班生产,此时的车间显得空荡荡的。
走进车间的休息室,方振国从衣柜中拿了自己的衣物,正要离开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一个娇弱的身影,正站在一台万能铣床边上,手中拿着一份图纸,不知在忙着什么。
“李芳珍。”
方振国走过去喊了一声。现在全车间的工人都下班了,她还留在车间里,李芳珍是金工车间少有的几名女工中的一个,看着她在那里忙活着,方振国只觉得一阵惭愧,自己成天浑浑噩噩地只想着过一天是一天,而像李芳珍这样的女工却这么认真,着实让他的黑脸为之一红。
“振国哥……”
李芳珍回过头来,眼睛里闪着一丝神采。
“那个那个,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里忙活着,咦?这不是考试的科目啊。”
虽说平时方振国仗着脸皮厚,说话什么的从没脸红过,可这会说起话来却磕磕巴巴地,他看了下李芳珍拿着的图纸,不是晋级考试常见的科目,而是普通的零件加工图纸。
“哦,这,我觉得这个加工序还有改进的余地,应该还能缩短加工时间,所以,就想着趁下班的时候试试!”
面对平素极照顾自己的老乡,李芳珍并没有隐瞒他,而她的回答却让方振国的黑脸再次一红,他没有想到这个小老乡竟然这样认真,改进加工工序,就是像他这样,从技工学校毕业三四年的人也从没朝这方面想过。
“方大哥,您经验多,要不您也帮我看看?”
李芳珍满怀期待的看着方振国,他是厂子里的四级技工,经验技术都比她好,肯定能给她一些建议。
“啊……这……哦,好,我,我看看……”
磕磕巴巴地应着声,方振国接过了图纸,听着李芳珍介绍着她的想法,眼前只觉一亮,虽说他平时没朝这方面想过,但是按照她的想法来,肯定能节省差不多半个工时。
“我看成,要不,咱们就照着你的想法试试!”
机器再一次开动了,在铣床的轰鸣声与车间中回荡时,一个零件慢慢的在铣床上成型了,在一旁关注着的方振国看着加工零件时,神情极为认真的李芳珍,心底只觉得的一阵惭愧,单是她的这个认真劲,就不是他所能相比的,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从去年,取得四级技工的资格,薪水升到85元之后,他似乎就没有什么奔头了,因为他知道,再朝上每升一级,付出的何止是汗水与精力,一个月上百元的收入,足够他在新区过上很好的生活,完全没有必要再较真。可现在,眼前的这个女子,却让他觉得有些脸红。
“方大哥,您看……”
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后,李芳珍将零件取下来,递到方振国的手中,方振国看着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的零件,然后便用量具测量着它的尺寸,几经检验之后,他才默默的点头说道。
“完全合格!”
声音落下时,方振国看着李芳珍说道。
“芳珍,单就是这个零件,就能让公司奖励给你一套房子!”
“啊!”
方大哥的话让李芳珍一愣,她可从来没想过。
“我,我只是想多做几个零件,多挣点钱,等回头,把家里人都接过来……公司真正的会奖励一套房子?”
“嗯,只会多,不会少,”
了解公司的方振国看着惊诧不已的李芳珍接着说道。
“一个零件节约半个工时,像这样的零件,全厂一年要用多少个?公司一年单是工时费就能省下几万块,到时候一套房子,肯定少不了你的,没准,还有奖金什么的!”
这会,方振国反倒是羡慕起面前的这个女子,同样的一个零件,这几年从他的手中过去那么多,可他从来没多想过,就像台机器似的,只要每天多加工一两个零件,挣点额外的奖金,对他来说也就知足了,可现在……看着手中的零件,再看着面前的这个女子,他似乎明白了自己和她相比少了什么。
“芳珍,谢谢你!”

第一十二章 忧心如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