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7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17年,考虑到长期抗战需要,借鉴国外从少年开始培养飞行人员的经验,周至柔向军事委员会正式提议成立空军幼年学校,从少年开始培养飞行学员,该建议被军事委员会采纳。当年航空委员会奉命创办空军幼年学校。
从民17年11月,于芜湖机场创办的“幼年空军学校”,最早的一批学员无不是年龄10至17岁的抗战遗族,一千五百余名学员中,要么是阵亡军官的儿子,要么是阵亡军官的兄弟,可以说他们是怀着国仇家恨,成为“空幼”学员。
初建时的空幼环境极为一般,甚至可以说恶劣,长满荒草的机场以及几十间破损的木制机库和几百间帐蓬,36架苏制波2教练机以及华北军航空队捐赠的50架“幼狐”便是当年的空幼。
经过五年的发展,已经为空军培养出近三千名优秀飞行员以及地勤军官的空幼,早已经摆脱了当年的困窘,混凝土铺就的机场跑道,波纹钢制成的机库,除去数十架“幼狐”之外,还有数十架高级教练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制两至五年的空幼,现在甚至压倒了中央空军学校,反倒成为了中央空军最重要的飞行员培训学校。
当那些年少的学员们在那里学习并研究着空战缠斗的战术时,在不远处的跑道上,六架空军涂装,机身两侧书写着“教”的“i15”战斗机引擎正轰隆着开始缓缓滑行,驾驶着飞机的无一例外的是只有十五六岁的学员,穿着飞行皮夹克,头戴飞行帽的少年们,神情显得极为坚毅,在飞机滑百米后,驾驶员用力一拉操纵杆,飞机开始缓缓朝着空中爬升,在六架战斗机依次升空中之后,在地面上的学员们,都昂视着天空,注视着他们的同学在家中将飞机编成两个三机机组,他们的动作极为熟练,边爬升边组成编队,突然,一个首先完成编队的机组,开始从飞行编队改为战斗编队,开始朝另一个编队展开进攻,而仓促应战的编队,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借助飞机的机动,开始机动规避“敌人”的攻击,并不断的试图反咬“敌人”,一时间,空中的空战可谓是精彩至极。
当空中的这场激战展开的时候,在地面上,在学员们中间桌上的电台中,则不断的传出飞行员的喊声,他们时而呼喊着战友配合自己,时而大声叫喊道“我瞄准它的!”,但是电台里的叫喊声,并没有引起这些少年学员的注意,他们只专注的注视着空中,以找寻同学的失误,然后加以总结。
目睹着空中精彩的空战,作为航空委员会委员长周至柔的神情虽是严肃,但却又隐带着一丝笑容,仰视着天空中的进行缠斗训练的学员们,他的眉宇间显得有些得意,他甚至不无得意的说道。
“等到美援的800架p40运抵中国,他们就再也不用驾驶这些老旧的飞机了,到时候,这天空,还是咱们中央空军的!”
神情显得很是得意的周至柔,提及美援时,更是一副眉飞色舞状,4。5亿的美援之中,有三分之一用于加强空军,巨额的美援将有助于中央空军的强大,届时,中国的天空只会属于中国空军!

第一百一十二章 航空工业
清晨时分,随着上工铃声的响起,南昌城外的中央飞机制造厂的大门打开了,五千余名工人如潮水般的从大门处进入工厂,南京中央飞机制造厂,历经了中意合作、中苏合作、中德合作之后,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江南规模最大的飞机制造厂,亦是中央唯一的飞机制造厂,不仅可以生产飞机,亦可以生产多种型号的发动机。
当沉寂了一夜的工厂厂房内的机器再次轰鸣的时候,在制造厂一侧的机场上,一架架“三式轰炸机”整齐的排列在机场边的边缘,此时,这些已经涂装了空军色的轰炸机,正等待着交付空军,三式轰炸机是中央飞机制造厂参考苏制sb…3型轰炸机制造的的轰炸机,其与sb…3型轰炸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发动机由苏制m103型发动机改为北方动力生产bf…xr…13型发动机,相比于m103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功率更大,得益于新型发动机的使用,可以为飞机提供530公里的时速,其载弹量亦增加至1800公斤,航程亦有所增加,现在,其正在逐步取代sb系列轰炸机在空军中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年间,三式轰炸机,一直都是中央飞机制造厂最为重要的产品,毕竟,其最初仿制的i15/16战斗机,因其性能落后而早已被淘汰,在几年前,其曾计划仿制北方航空工业生产的“鹰战”,但却因为空军高层的原因,三年前,经过多次谈判,德国梅赛斯米特公司授权中央飞机制造厂生产400架bf109战斗机,尽管只是bf109f型战斗机,但这种被定型为“一式驱逐机”的飞机,依然承载着空军的希望——主宰中国的蓝天。
而此时,在机场跑道边有一座厂房内,刘史瓒神情凝重的看着眼前一架架飞机,准确的来说,是飞机的半成品——25架完全国产化的“一式驱逐机”。
恰如“一式驱逐机”最初的国产化一样,最初的25架被折散,运到中国之后由德国技术人员指导下组装,最初的400架“一式驱逐机”所用的发动机,都是由德国提供的,但现在,在工厂尝试着自行生产的时候,却因为没有发动机来源,使得25架机体就这么闲置在这里。
“当初选择bf109,根本就是一个错误!”
站在机库内,看着这些浪费了数十万元制造的,除去充当“零件”再无任何作用的飞机,的脸上尽是懊恼之色,在他看来,当初空军选择bf109,并不见得是因为其性能不逊于鹰战,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出于莫明其妙的“自尊”以及交好德国的考虑。
如果当初仿制鹰战,又岂会有现在的发动机之困?
“可不是!”
一旁的厂长朱霖赞同的点头说道。
“日本人,因为液冷发动机过于复杂,而专注空冷发动机,北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可是我们,倒是自不量力的选择了液冷机,结果,现在发动机车间除了生产配件外,直到现在都没能生产出那怕一台能用在一式驱上的发动机!”
“那现在,怎么办呢?难不成要把一式驱改成气冷机?”
“,即便是换装,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现在鹰战使用的是bf…xr…13发动机,这是仿制美国普惠的一种发动机,目前空军“鹰”战以及“鹫”式攻击机、y…1、2都是使用这种发动机,不过,现在在华北,他们已经开始使用bf…re…18…46发动机,这是一种2000马力级的发动机……”
瞧着那些因没有心脏而而形同废物的一式驱,朱霖用不无羡慕的口吻说道。
“这种发动机除去功率更为强大之外,其为解决飞机在高机动、高海拔状态下化油器的供油问题,采用了极为先进的电喷技术,即便是咱们勉强把bf…xr…13发动机装在一式驱上,它的性能……”
在厂长的脸上流露出些许无奈的时候,一旁的刘史瓒则开口说道。
“那现在怎么办?空军怎么办?”
“靠美援呗,你没听说吗?空军准备停止三式轰炸机的生产!”
“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援助里有200架b25,而且未来还会提供更多的飞机!现在,没有发动机,估计正好逐了空军的心思,到时候,咱们这座工厂,还得和过去一样,变成组装厂!至于什么飞机制造,什么国产机研制……”
“难道,他们就忘了抗战那会的困难了吗?中国不是小国,靠买飞机,根本就不能……”
不待刘史瓒把话说完,朱霖打断他的话,然后手指着机库内的25架没有“心脏”的发动机,用极为可惜的口气说道。
“除非你能让这些飞机飞起来,否则,以空军那些人的心思!”
感叹的冷笑数声,朱霖现在反而越发的羡慕华北的同行了,尽管华北获得了2。5亿美元的援助配额,但华北并没有像中央那样购买大量的飞机,而是购买其不能制造或者产能不足的东西。
“那,……”
厂长的话,让刘史瓒稍作沉思,然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说道。
“厂长,那咱们能不能在美国发动机上想想办法,毕竟,p40用的也是液冷机,再说,一架p40需要45000美元,而一台发动机只需要一万美元,这样算,咱们制造一架飞机,花费还不到2万美元,花同样的钱,空军至少能多装备一倍的飞机!”
“你是说……”
下属的建议,让朱霖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
“从美国进口发动机,用美国发动机制造一式驱!”
“对,若是有可能的话,还可以从美国引进发动机技术,就像北方动力那样……”
“这……”
“厂长,难道您就真忍心见大家花了那么多心血才建成的这座工厂,变成一个美援机的组装厂吗?现在华北的航空工业早把咱们甩了不知多远了,若是,咱们这座工厂再变成一座组装厂,中央,可就再也没有航空工业了!”
“这……”
沉思良久之后,朱霖点了点头说道。
“好,我今天亲自去南京,争取几个去美国的名额,你亲自去,一方面考察美国的航空制造,另一方面到美国好好的选一种发动机回来!”
当飞剪型客机振翅直上驶离亚历山大港的时候,在引擎的轻呜声中,飞机升至半空中的时候,刘史瓒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翻了翻那份文件,这是厂长通过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现在他于美国战争部任职,文件中提及的是多种发动机型号,以及生产厂家,而这些工厂则是他即将拜访的企业,尽管空军司令部,依然对美援充满了憧憬,甚至在大规模美援即将到达的情况下,对南昌中央厂一年600架的产能有些看不眼了,但空军中并非都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最终还是同意了厂长的方案,并且特批了30万美元的经费,当然,实际上只是“中美国防供应公司”的30万美元的使用权限,他将在美国采购一批发动机,从而让那25架“破烂”飞起来,如果性能优异的话,也许,空军会考虑进一步生产,当然,那些只是假设。
但对于刘史瓒来说,空军的松口,至少让他看到了机会,一个让中央飞机制造厂重获新生,甚至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机会,在简单的翻了这份文件之后,刘史瓒的目光不由朝着机舱内的其它人看去,除去中央派出的官员和军官之外,还有一些华北派去的官员和军官,相比之下,他们的年龄更年青,此时,他们似乎正在研究着什么。
“太小了,太小了,这种型号的根本就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
“可不是,2万多吨的根本就不行,咱们不可能一次定购几艘,至多只有两艘……”
“但是,如果吨位再大的话,美国人会同意咱们的要求吗?”
“还需要考虑到设计的问题,按照海军的意见,现在我们应该尽快解决有的问题!”
“就是,毕竟现在美国也在生产它……”
他们在谈什么?两万多吨?两艘?是在谈论军舰吗?难道华北想用他们获得的租借援助,从美国定购军舰?两万多吨的会是什么军舰?战列舰?
“您要什么早点,先生?”
就在这时一个穿白制服的美国侍者,在一旁打断了刘史瓒内心里的疑惑。
在飞剪型客机飞越非洲的时候,飞机开始改变航线,径直朝着英国控制下的殖民地飞去,他们的飞机将会在那里补充燃料,然后再飞往美洲,也许,明天的这个时候就能到达美国。
一边享受着早餐,刘史瓒一边竖耳听着那些华北官员的谈话,他们显然还在谈论着与军舰有关的话题。
“如果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的争取在国内制造,让美国方面派出技术人员,可以多花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