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只是一些中国人淘汰的或者缴获自日本的武器,虽是如此,中国人武装并训练的6个缅甸师,依然让临时政府上下感激涕零了,毕竟,当初日本人还曾解除**军的武装。
“未来,缅甸一定能赢得外国的尊重!”
在离开港口的时候,坐在车上,看着那些乘坐着军车兴高采烈的穿街而过的中国、军人,昂山在心里如此思索着,而坐在他的身旁的梅思平,望着仰光街头上那些中文招牌,脸上却露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
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置身于仰光的街头,看着驾驶着吉普车呼啸而过的远征军,瞧着许多店铺上悬挂着的中国国旗,想到那与中国国旗并没有多少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青天变成孔雀的缅甸国旗,刘煜明的神情中透着一丝异样。
这是缅甸吗?
这里确实是缅甸的首都,但在另一方面,现在这里却迅速的“中国化”,
“中国的商品、中国的军人、中国的资本家,中国的……”
作为一名记者,陈汉柏看着窗外的街景,用异样的口吻说道。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们是帮助缅甸**的,还是在缅甸推行新殖民主义的,远征军发放军饷用的是缅甸央行发行的缅元,换句话来说,是缅甸人在支付着远征军的军费……”
“不对,应该说,是缅甸人提供军饷、美国人提供武器,然后咱们中国人去流血,说白了,无非就是帝国主义……”
“胡说八道!”
旁边传来一声冷哼,声音是从一旁的圆桌处传来的,桌边坐着十几名记者。
“胡说八道的是你们!”
陈汉柏立即毫不客气的反驳道,不用去看,他都知道那些人是什么人。在这间聚集着来自国内上百名记者的旅馆中,类似的冲突总会时而发生。
“你们不过就是一群资本家的喉舌,华北报纸无直言,更是举国皆知!胡说八道的不是你们是谁!”
他这么一说,那些来自华北的记者显然不乐意了,确实,华北有着中国最严苛的“新闻审查”制度,甚至就连同《中央日报》亦需要在接受审查,这一点也是颇受国内指责的,但是他们依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表新闻,这会被他们这么一指责,显然有些不太乐意了。
“哟荷,华北报纸无真言,这谣都造到仰光来了,怎么不说……”
就在争持即将白热的时候,突然,一个大喊声打断了他们的言语,只听到一个记者大喊道。
“大家都别说话,听收音机里的新闻!”在他的喊声中,人们连忙听起收音机中的新闻来。
“在我英勇的第6装甲师的坚决打击下,为倭寇占据达12年之久的沈阳已经为我北方边防军所光复……”
什么沈阳光复了!
在片刻的惊讶之后,整个旅馆大厅内顿时沸腾起来了,那些原本还在争吵着的记者们,顿时兴奋的叫嚷起来。
沈阳光复了!

第1071章 辽阳之战
在鞍山光复之后,辽阳,顿时进入中日两国、军队的视线之中,此时无论是新京的关东军司令部,亦或是北平的边防军司令部,都相信辽阳战役直接关系到整个辽宁的战场态势,其态势,恰如同差不多40年前日俄战争期间的辽阳会战。
“辽阳会战关乎全局,于中国而言,关系到中国、军队能否于辽宁站稳双脚,于日本而言,则关乎到日本能否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
几乎是在鞍山光复之后,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便制定的了“在辽阳附近集结大军,将北进而来的华军主力一举歼灭,进而收复营口,克复旅大”的计划,其计划恰如当年俄军总司令库罗帕特金所制定的计划一般,单纯而又宏大,而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其几乎在第一时间对关东军所属部队加以调。
一时间,东北密集的铁路网、公路网在边防军航空队的轰炸机,开始了昼夜不停的运输,一支支部队开始进行从吉林、黑龙江甚至朝鲜以及滨海区往奉天、辽阳一带调动。
尽管在部队调动的过程中,辽宁、吉林的铁路、公路网遭到边防军航空队的多次轰炸,且义勇军亦曾比次出击袭击车队,但在短短的一周内,关东军第4军还是完成了在辽阳地区的部署,而在关东军的征发下,数十万民众在短短数日内修建了纵深达数十公里的防线,关东军第4军投入了战车第十师团以及第57师团、第71师团以及第119、第149师团。而此时,另有三个师团以及四个**混编旅团以及两个战车旅团在向辽阳增援。
而鉴于日军完成部署,原本计划乘势进攻的预备第七集团军,反倒是止步不前了,而是继续等待着部队装备的登陆,尽管如此,众所周知,辽阳大会战日趋逼近。
会战是指在预定的战场上,两军纷纷尽可能的集结人数和火力,在接近预定的时间内发生大冲突,以此决定整个战争的命运,也正因如此,原本一直设于烟台的“东北方面军”司令部,随之前置,前置于鞍山,而东北方面军总司令部在不久之前还是位于铁东区的满铁职员俱乐部是一座所谓的兴亚式建筑。
“大家都干劲十足啊!”
司令部刚一抵达鞍山,方面军司令部的上百名参谋们便穿梭于办公桌之间忙碌了起来,而高胜仑这位东北方面军司令官,则用他的东北口音向他们打着招呼。所有的参谋都忙于即将开始的辽阳决战的事情,没有人过问什么攻打大连的事情,现在,没有几个人还会注意到大连。
“大连估计打上一个星期就够了!”
一个乐观的少校参谋这样说道。他认为现在在大连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日军部队,即便是所谓的五万守军,其中大多数都是动员的侨民,要拿下大连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司令那里没说什么吗?”
高胜仑问向李树寒中校问道。他是陕西人,十分擅长数字方面的整理,北方边防军现在中层军官皆是出自于北方商校以及保定陆军学院,而另一个特点就是这里的军官大都是北方人,于中央军校学员大都是南方人有着显著的区别。
“没说什么。”
“还没行动吧!”
“嗯,还没动!”
李树寒回答道,而高胜仑却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似地,哈哈的大笑了起来。他和不仅都同为东北人,而且还是过去在义勇军时的的老战友。在他的记忆中,虽说性格火爆,可以说是典型的北方人的脾气,但是他做事却极为认真,在制定作战计划时,甚至能够细化到每一个班的进击位置以及进击时间,尽管战斗并不一定按他的计划走,但他却不失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给他发封电报,催他快点开始进攻!告诉他,现在日本人在辽东,就旅大一个据点了!别等黄瓜菜凉了才动手!”
向李树寒吩咐了这个之后,高胜仑就向楼上走去。在整个辽阳战役过程中,有关大连的指示,作为方面军司令的高胜仑,只说了这么一次,也仅关注了这么一次,即便是后来轻取旅大之后,他也不过只是“哦”一声,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辽阳。
“辽阳比他北面的奉天更具有战略价值!”
不仅日本人是这样认为的。用孙子兵法里的话来讲这里是“冲地”,四面八方的道路都集中到了这里,无论对于曾经占据这里的俄国人亦或是日本人来说,都曾在花了很大的力气经营这座城市,俄国人在仅仅在五年的时间里,他们就建成了一座俄国的城市。他们在旧城的西郊造起了辽阳车站,在这附近集中建造了许多现代化设施。在辽阳的机关区建起了扇状的大操车场,像这样的操车场在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在车站附近的俄国人的城区里,一路并排着红砖砌起来的西式建筑,里面有政府机关有商馆还有教会和俱乐部,站在一边望过去的话,会产生在欧洲的错觉。
而在日本击败俄国控制南满铁路后,满铁亦开始经营辽阳附属地,尽管在过去的多年间,夹在奉天、本溪、鞍山三座工业城市之间的辽阳被虚化了,但是在战略上来说,辽阳依不改其“冲地”之名,其既是日军防卫奉天、本溪工业带的前沿,同样也是边防军北进的前沿。
也正因如此,现在这座无“冲地”之实,却有“冲地”之枢的城市,成为了北平与新京关注的核心。此时,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在铁东区的辽阳已经成为了一座欧式混杂着日式建筑的现代化城市,而春天这里就会刮起夹杂着沙砾的黄尘,表明这里还是东北。
关东军第四军的总司令部就在铁东区,而有着“虎将”之称的军司令官横山勇也随着司令部一同进驻辽阳。尽管有关东军中有“虎将之名”,但是横山勇为即将到来的辽阳决战所准备的作战方案,却完全有违他“虎将”之名。
也许是因为曾部署于吉林北部,其下属部队有于国境径垒区守备的原因,虽然这次会战是以此野外的决战,横山勇和第四军的的参谋军官们却添加进了很多要塞的因素。他们不仅把整个辽阳城内外都要塞化,而且对他前面的山野也做了大规模的加工,建起了半永久的野战要塞,等待着华军的到来,而在另一方面,他却又把战车第十师团握在手中作预备队,以用侧翼打,在攻守两面做了巧妙地配合。这可以说,完全有违的日军重进攻而不知防御的传统战术。
不过许多人都知道,关东军重视防御,是被华北军逼出来的,而“山东夏季攻势”期间,日军表现出来的“不会防御”,甚至比陆军武备落后更刺激到了军部,以至于在过去的几年间,一直保持着“北进南守”态势的关东军一直在研究着,如何在满洲实施防御作战,阻挡华北军的战车集团。
为此,横山勇在修筑野战阵地时注入了大量的物力以及人力。在辽阳的西北面流淌着太子河。他在这下游建起了一群大堡垒作为了右翼的一个端点,以此为依托在辽阳的的西面和南面建起了防御线,在这些线上建设了十五个半永久性的堡垒群,以这些野战堡垒群为据点,在其前后配置了大大小小的碉堡和炮台,而这些据点又利用东北地区的道路将其全部连接起来,而在道路的前方田间,更是有深达数米的反战车壕,在多道反战车壕之间,又有灵活分布的战防炮作为堡垒支撑点的核心。
在建设要塞和野战城堡方面的确是第四军最拿手的,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修建设计堡垒的经验。
“尽可能造的坚固些,以能够承受15厘重炮为准!”
这是横山勇对堡垒群的要求,而这一要求,则是鉴于中国、军队重炮为15厘的基础上。不过工期却十分短,堡垒核心要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至于反战车壕,借助统治东北多年的积威,他还是成功的以镇、村为单征发了数十万本地劳工,不过只是在短短半个月间,便修建了绵延数百公里的战壕、反战车壕以及散布其间的野战工事、野战堡垒群。
“就算中国人的战车部队再强大,想要攻克这里,也要花上个一百天吧!”
佐藤次郎少将这位曾负责了关东军筑垒地区筑建的工兵科长,负责整个辽阳地区的防御工程。
一百天,这是梅津司令官要求的时间,在这一时间内,可以从西伯利亚调回至少三十万军队,并令国内完成三十个师团的组建,只要能坚持到援军到来了,就可以了。
第四军的目标很简单,也很现实,争取时间,挫败华军的锐气,实际上,对于关东军司令部以及横山勇而言,他们更愿意选择进攻,而不是如三十九年前的辽阳会战中的俄国人一般选择防御,但他们并没有选择,预备第7集团军兵力有二十一万。而日本只有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