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旅舍客舍?”
叔父杜孚在东都还有私宅;此事杜思温曾经提过;然而杜士仪懒得和杜孚有什么瓜葛;杜思温的私宅他也不想扯着虎皮做大旗叨扰;再加上这一次的擢升突然;找宅子确实不可能今ri一蹴而就;他也就答应了下来。而崔九娘好容易又盼了杜十三娘回来;这会儿就拉着人出玩闹了;她们俩一走;杜士仪见崔俭玄眼巴巴瞅着自己;他便没好气地回看了过。
这种事难道还要我这个女方的兄长来?
崔俭玄这会儿虽然患得患失;可他转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张口待要话时;他猛然间醒悟到;这婚事虽然是阿娘阿姊都首肯;就连四伯父也默许了的;可总不能明讲是他自己亲自和杜士仪直的。一时间;他只能绞尽脑汁字斟句酌地道:“阿娘;阿姊;这次我到长安城;还见到了三师兄。三师兄;以我如今的情形;直接由卫官而武选;不如设法先求乡贡明经;如此明年省试若能明经及第;就可设法候选……”
“不愧是裴郎君;想得周到。”崔五娘笑吟吟地打断了崔俭玄的话;心里却不由嗟叹;弟弟信赖草堂的恩师和师兄弟们更甚家里人;此等话无论母亲四伯父还是自己;崔俭玄都未必会听。注意到刚刚崔俭玄和杜士仪杜十三娘之间的眼神变化;她便又附在母亲耳畔低声言语了两句。下一刻;赵国夫人就露出了欣悦的笑容。
“十一郎能得这般师友;不但是他的幸事;也是崔氏一门之幸。杜十九郎;有一件事其实我早就想提;可家中迭遭变故;遂一路拖延到了今天。十三娘当初在崔宅之中学礼书经算技;我是看着她如何努力如何用心的;从那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她。她父母都不在;只有你这么一个长兄;如今十一郎已经守制期满;我这个阿娘便替他求个亲如何?若得十三娘为子媳;我必定视她如亲女;五娘九娘也必然会待她如姊妹;绝不会让她受一丁点委屈”
这样的承诺和崔俭玄之前的话如出一辙。杜士仪扫了一眼一旁于笑着的崔十一;以及面露羞涩的妹妹;沉吟片刻便点了点头道:“夫人厚爱;杜十九不敢辞。然则我只有十三娘这一个妹妹;不能让她草草出嫁;因而嫁妆等等都要好好备办。”
“对对;是要好好预备。”尽管知道自己这个真正的准新郎对这事情其实没什么发言权;但崔俭玄更记得自己和杜士仪的承诺;连忙开口道;“那就等我今年得了乡贡明经的资格;再行交换婚书
嗣赵国公的爵位归嫡长子崔承训丨而幼子则是门荫常科皆可;却得视情形再做决定;所以崔俭玄有这样的决心;赵国夫人不知道有多高兴;当即笑着道:“那就依你;不要让十九郎和十三娘失望”教训丨过儿子;她便对崔五娘道;“五娘;杜十九郎要替妹妹预备嫁妆;你也替你弟弟好好打点诸礼”
“那是自然。”崔五娘爽利地答应了下来;心里想着崔承训自幼定下的妻子;出自琅琊王氏的王六娘如今尚未进门;她见过一次;只觉得人虽温婉有礼;但仿佛柔婉太过;却不及杜十三娘的坚忍不拔。如今杜士仪真的开口允下了这一桩婚事;今后家中不但有个能帮的人;而且更是母亲和她们姊妹全都能信赖托付的人。
尽管只是口头定下婚事;但杜士仪回到自己当初和杜十三娘曾经寄居过的崔家那一处院落;仍然少不得对妹妹明了。也许是路上就已经把这个话题挑明了;杜十三娘的脸上虽有些微微红晕;可已经没了先前的含羞带涩;沉默片刻后;反而轻声问道:“阿兄;倘若我出嫁了;你又不能娶妻;家里岂不是无人照管?要不然;再拖一阵子。”
“我能拖得起;你却拖不起;阿兄已经耽误你很久了。”杜士仪轻轻按住了杜十三娘的肩膀;这才坦然道;“家里没那么多事情;樊川杜曲老宅和田庄的事;有十三郎帮忙照管;二十一郎虽在读书;却也能帮一把。至于宣阳坊私宅;你把秋娘留给我就行了。竹影还是跟着你;你们从小就在一块;如此我也能更放心些。至于你的嫁妆;我都想好了;年吴九他们从广东回来;端砚原石的储备足够用三年。而既然已经风靡开来;此一桩生意已经不太好继续做。所幸对奚族的茶叶生意已经正在做;接下来兴许还会加上对契丹;对突厥;这又能支撑几年;所以;我打算给你预备两万贯的嫁妆。
听杜士仪着这些井井有条的安排;尤其是两万贯的嫁妆;杜十三娘登时只觉得眼眶湿润了。两万贯;那便是两千万钱;那些王侯贵戚兴许会不放在心上;然则对于一度衰败的杜家来;却是一笔极其庞大的财富。而这些;全都是她的兄长殚jing竭虑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她没有帮上太大的忙;可出嫁时却要分走这么多;这让她如何能坦然接受?
“阿兄;太多了;真的太多了你ri后不定还要辗转各地做官;怎么也应该多留一些打点;更何况;阿兄将来也要娶妻;总不能让人……”
“总不能让人什么?”杜士仪微微一笑;轻轻屈指弹了弹小丫头的脑门;“是你自己想太多了。我要当官;我要赚钱;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让自己还有你这个妹妹的ri子过得好些。就连当初我在圣人面前都;之所以考进士科;而不是考明经科;就是因为进士及第不用守选;能够让妹妹风光出嫁。如今我已经愿望达成了;要是不能让你风风光光;我岂不是白白拼了这么多年?”
“阿兄……”杜十三娘情不自禁地低头擦了擦眼睛;这个话题她拗不过兄长;可并不代表她就真的愿意这般接受那庞大的馈赠;因而沉吟好半晌;她就抬起头道;“岳娘子既是走了;如今我们又到了洛阳;我替阿兄看一看王娘子可好?”
不料想杜十三娘突然提出要见王容;杜士仪先是一愣;随即就笑了起来:“好;阿兄可就谢谢你这个善解人意的妹妹了。”


第三百零三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
自从当年太平公主借着入道为女冠躲开了突厥默啜可汗的求亲;入道就成为了大唐贵女中间的一种风尚。然而;把这种风尚真正推向了极致的;却还是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她们入道之时;玉真观和金仙观耗费数百万贯;奢侈已极;而后十余年间相从的贵女;更是不计其数。两人之中;玉真公主xing子随心所yu;喜动不喜静;常常来往于宫中;相从者自然更多。相形之下;xing子较为恬淡的金仙公主便从者甚少。
不但人少;而且金仙公主看似平和;却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但凡冷眼旁观觉得人另有所图;立时便冷淡相对;久而久之女冠们来来去去;长留的只有寥寥数人。前ri刚刚随驾到洛阳;玉真公主居于定鼎门大街东第二街正平坊的安国女道士观;而她则是居于洛水南岸道德坊的景龙女道士观;不复当初在长安时二观相对的格局。因她闲时并不喜欢入宫;到这里来拜访的人就更少了。
这一天;得知崔九娘带了杜十三娘一块来看她;她顿时露出了欣悦的笑容。尽管杜士仪这个妹妹她见的次数屈指可数;可她却颇喜其孝悌聪敏;唯一遗憾的便是旁人巴不得姊妹女儿入道巴结她们这些公主;杜士仪却对她说妹妹愚钝不能修道典;让她好不可惜。而崔九娘守制这几年她一直未曾得见;心中也颇有几分记挂;这会儿见两人进来;恰是娇艳清丽不分上下;她不禁笑了起来。
等到婢女搬来坐具让崔九娘和杜十三娘全都坐了;她问了杜十三娘一路见闻;得知杜十三娘是奉兄长之命前来拜见她;还要再去见玉真公主;她便微微嗔道:“你兄妹俩才刚到东都;你阿兄偏会差遣你唉;他如今是左拾遗;不好再和从前那样老是出入我姊妹之门;免得人说闲话。”
“阿兄倒不是怕人说闲话;而是刚刚抵达;崔家十一郎君带着他去四处寻访合适的宅院了;毕竟不数ri就要上任;再无空闲;因而方才是我来拜见贵主。”说到这里;杜十三娘又侧头看了一眼崔九娘;笑着说道;“我当年也在洛阳住过一年;其实不用崔家九娘子相陪;是九娘子好些年没见贵主;心中想念;所以才陪我过来。”
“她哪里是想念我往ri她黏着元元最多;之所以愿意上我这儿来;要么就是涎着脸求我帮忙溜出家去;要不就是惦记着我那好厨子的拿手绝活”
崔九娘被金仙公主调侃得面上微红;当下就轻声嘟囔道:“贵主说得我仿佛除了玩就知道吃似的
“哪里不是?你呀;脾气又爆烈;嘴里也是想着什么说什么。今天既是十三娘说你想念我;那我索xing留着你好好陪陪我。”说到这里;金仙公主在左右三个女冠身上一扫;旋即笑着说道;“玉曜;你陪十三娘去一趟正平坊安国女道士观。对元元说;九娘我留下了;她这个当师傅的别惦记”
杜十三娘本就想设法把崔九娘留在这景龙女道士观;此刻金仙公主果真留人;又让王容陪她去安国女道士观;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见崔九娘挤了挤眼睛;分明也乐意留下;她便颔首笑道:“那我这就去正平坊了。对了;阿兄说;今冬时气不好;如今虽则开chun;但乍暖还寒;还请贵主食素之外;偶尔也进少许荤腥;于强身健体更有利。”
“杜十九郎好意我心领了;既然已经身属道门;哪里能不禁口?”金仙公主微微摇了摇头;等到杜十三娘和王容一前一后离去;她这才看向了望着两人背影微微发呆的崔九娘;屏退了其他人后;若有所思地问道;“九娘;两三年不见;你已经老大不小了。虽则是因为你祖母和你父亲的丧事拖延至今;可你家阿娘莫非就没个成算不成?你家阿姊已经耽误了;总不成你也一直留在家里。”
“实在嫁不出去;我就学无上道师和无上真师。”崔九娘懒懒地吐出这么一句话;见金仙公主又好气又好笑;她方才撒娇似的抓着她的手臂;眉开眼笑地说道;“不说这个;无上道师可知道;十三娘ri后就是我嫂子了。我家阿娘已经和杜十九郎商定了;等阿兄得了乡贡明经就交换婚书。”
听得杜士仪竟是和崔家定下了这样的婚约;金仙公主挑了挑眉;却并没有觉得有多少意外。司马承祯的批语;让本应该最受公卿贵女青睐的杜士仪无人问津;也一并影响了杜十三娘的婚姻;可崔家却不一样。两家既然有那样的情分在;杜十三娘又是那样有情有义聪慧机敏的女子;崔家怎会放过如此优秀的子媳?于是;她见崔九娘高兴得什么似的;忍不住笑着赞许道:“你家阿娘好眼光”
那边厢杜十三娘和王容一块上了牛车起行;还不等出道德坊;看完了杜十三娘捎带的杜士仪那封信;王容便突然低声问道:“杜郎君此番擢升之喜;我却正好在路上;都没来得及对他说一声恭喜。年不满二十的左拾遗;纵观整个大唐;都是没有先例的。”
“阿兄也很高兴;不过;左拾遗看品级也只有从八品;和万年尉平齐;这职位真的那么要紧么?”杜十三娘虽则跟着殷夫人颜真定读了众多经史;但对此却不甚了了;路上也没来得及多问;此刻忍不住就向王容询问了起来。
“你要是早几天问我;我只能回答你此职清要;其他却说不上来。幸好昨ri玉真观主前来时;和尊师提到此节;我正好在旁听到了。”
王容说着就顿了一顿;仿佛在回忆当时玉真公主那番言语;隔了片刻方才轻声说道;“万年尉、监察御史、左拾遗;论品级都是从八品;然则以清要论;却是前者最低;后者最高;因万年尉虽是京尉;却不上朝;而监察御史也只是上朝得见天子;可唯有左拾遗乃是天子近臣;每ri不但在宫城门下省当值;而且每逢喜庆年节必有赏赐;位卑职显;最是让人殷羡。更难得的是因为员数有限;等闲情形下;先要迁并非正官的左拾遗内供奉;然后再真授左拾遗;杜郎君却是一举得正员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这番际遇。”
“那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