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俭玄见杜士仪背对自己摩挲着那一本本的书,突然开口问道:“喂,杜十九,公孙大家说的少室山五ru峰少林寺,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一听到崔俭玄问这个,杜士仪顿时手上一顿。他对于少林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得有些过分了,因而竟是发呆片刻方才转身笑道:“怎么,你就打算丢下草堂这边的学业跑去那儿学剑?”
“难道不能两边兼顾?”崔俭玄自信满满地挺起了胸膛,继而振振有词地说道,“出将入相嘛!手无缚鸡之力怎么行,我从小骑得马she得箭,就是剑术也跟着两位老师练过一阵子,要不是这回我阿娘说动我祖母愣是把我送了出来,我这剑法说不定已经有所小成了!再说,卢师又不是那种拘泥规矩的人,平时讲课也是深入浅出,只要咱们去好好说明,他一定会答应的!”
“等到这一回月考的结果出来再说。”看到崔俭玄一瞬间变成了一张苦瓜脸,杜士仪不禁笑了起来,“怎么,莫非你对自个的考问结果没把握?”
“呸呸,你少乌鸦嘴!”崔俭玄气急败坏地狠狠瞪了杜士仪一眼,这瞌睡劲终于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就径直往西屋走去,头也不回地说道,“天大地大,睡觉最大……两天没合眼,这一回我非得睡个饱才行!我可jing告你,别来吵我,否则我可不客气!”
听到那仿佛是重物砸在竹床上的声音,接着是翻身,最后则是演变成了一阵阵鼾声,杜士仪不禁暗叹崔俭玄人不如其貌,别说锦心绣口,根本就是刻薄嘴直肚肠,就连晚上入睡也比谁都要快。想到《永徽律疏》只剩下了最后一卷断狱的最后一部分,他揉了揉太阳穴,随即便来到了临窗的书桌前。
既然抄书已经够累够繁重了,他可没兴趣再虐待自己,因而早就让田陌去做了一套桌椅送来。当初东西送进来的时候,还引来了众多非议,可眼见得抄书方便,那些世家子弟固然大多依旧不齿,却也有想着趁在卢氏草堂求学之际,多抄几本书带回去的贫寒学子厚颜来观摩了一番,回去立刻自力更生山寨了一套自用。
不过抄了小半页,他就立时静下心来,尽管外头不时传来了附庐听讲那些学子的说话声,月考结束弟子的交谈声,甚至还有读书声喧闹声,但他几乎充耳不闻。不时手腕酸了,他便停下来揉揉手肘,继而默默诵读刚刚抄下的内容,待到恢复过来便继续抄录,若渴了就拿起旁边白瓷缸里头的水喝上一口,不知不觉就已经忘却了时间。
草屋外头并肩站着的裴宁和卢望之看着这一幕,卢望之便含笑说道:“这几个月小师弟每天抄书不辍,那一本本线装书已经把书案都堆满了,我之前一时兴起考问一二,他竟都能倒背如流。果然是勤能生巧,刚刚那卷子我送到卢师那儿的路上翻看了一二,他那所答都很有自己的见解。”
“要是连月考都过不了,也枉费卢师一番苦心造就。只可惜崔十一着实是懒散,他既然和杜十九形影不离,怎就不好好学学杜十九的勤勉?”说到这里,裴宁只觉得恨铁不成钢,突然瞥见卢望之那脸上的微微笑容,他顿时生出了一个念头来,当即皱眉说道,“大师兄,不会是崔十一不学好的,就偏偏学到了你的懒散不修边幅吧?”
“三师弟你这是什么话,就是十一郎要学,也应该学我的锦绣文章不是吗?”卢望之笑眯眯地回敬了裴宁,见这位师弟的脸se一时更冷了,他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知道大伙儿都把你当成这卢氏草堂的监学御史,可你也别老是板了这么一张脸。明明连小师弟的笔墨纸砚都是你悄悄留意着,一有不足就给他补齐,为何当着他的面却老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就连十一郎在那熬夜读书的时候,你也在草屋面前徘徊过,可面上却老这么冷冰冰的,这又是何苦?”
一番话说得裴宁面se数变,最后恼羞成怒地说道:“我只是不想有人堕了卢师的名声!总而言之大师兄你给他们好好做个榜样,我先走了!”
见裴宁走得飞快,卢望之不禁笑呵呵地摩挲着下颌那短须,继而打了个呵欠嘀咕道:“这chun天容易犯困,没想到秋天也容易犯困……也不知道小师弟哪来的这么好jing神……话说这已经好几个月了,长安城中的大丧,应该差不多了吧?”
六月太上皇驾崩的消息在卢氏草堂中并未引来太大的波澜,甚至不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蝗灾最终得到控制更引人关切。就连杜士仪,对于那个长安城中退位数载最终撒手人寰的太上皇李旦,也并没有太大的感受,唯一感慨的就是李旦和中宗李显这对难兄难弟着实一生坎坷而已。傍晚时分,当他终于将《永徽律疏》第三十卷原原本本抄录完之后,长舒一口气的他几乎想都不想地就把笔丢回了笔洗中,站起身来便做了几个活动腰腿的动作。
“小师弟,卢师请你去草庐!”
听到外头的喊声,杜士仪微微一愣,连忙拿着镇纸压了桌上那墨迹未干的麻纸,随即匆匆出门。在金针拨障最终成功后,卢鸿就搬出了山洞,由诸弟子合力在瀑布西北又盖了一座更加轩敞的草庐。眼下他拨开厚厚的布帘子进入屋中,见卢鸿正坐在居中主位上,连忙长揖行礼。
“卢师。”
“坐吧,不用多礼。”见杜士仪应命跪坐了下来,卢鸿便开口说道,“你入门已经三月有余,勤勉用功在众人之中当属第一,我看在眼里很觉欣慰。不过,你这三月每ri早起攀山,然后抄书几近万字,听讲也都不曾拉下,实在是太拼命了。司马道兄说过,你这身体本属大病初愈,不可太勉强。”
不等杜士仪开口辩解,他就不容置疑地说道:“你这次月考,答问无懈可击,不过,你也别一心一意只顾着读书,其他陶冶xing情的东西也不妨学一学。从明ri开始,你去向你三师兄学琵琶吧。”他一面说一面指了指一旁书案上的一份书卷,笑吟吟地说道,“那是司马道兄的一卷乐谱,什么时候你能将其用琵琶弹好,就算是你琵琶出师了。至于琵琶,我记得你大师兄那里还收了两只,你且先学起来。”
直到杜士仪脸se微妙地出了草庐,卢鸿方才笑呵呵地捋了捋自己那梳理整齐的胡子。少年郎勤奋好学自然是好事,可总得一张一弛。再说了,裴宁那太过板正的xing子,也该有个人扳一扳,只不过,仿佛单靠杜士仪,却也未必够……

第三十八章 手拨琵琶亦青春
琵琶!
拿着那一把卢望之翻箱倒柜找出来的琵琶,杜士仪忍不住嘴角抽搐了两下
他上辈子叛逆离家为了找个能交代过去的借口,便是以音乐为名,为此一度弹过吉他学过鼓,但因为从小学的就是金石针医这些和时代格格不入的,后来还是更多涉及古典民乐,甚至在一个民乐团混迹过多年,所用的乐器就是琵琶。然而,他从前学的琵琶是六相二十四品,而眼下这把琵琶是四相十二品。这些也就罢了,卢鸿给他的司马承祯那一卷《清心吟》,乐谱就犹如鬼画符似的,他基本上就如同睁眼瞎什么都看不懂。
然而,应命而来的裴宁却脸se更黑。他实在不明白,小师弟勤奋好学是好事,卢师为何非要他在百忙之中抽空跟着自己学琵琶!然而,师命不可违,尽管一万个不愿意,眉头紧皱的他还是勉强开口说道:“从明ri开始,你每天ri落前随我学半个时辰。先好好看一看宫商角徵羽的乐谱,明ri我要考问!”
看到杜士仪面se微妙,而裴宁则头也不回地出门,卢望之少不得轻咳一声道:“三师弟,卢师让小师弟却琵琶是为了修身养xing,你这不是为难他吗?”
裴宁骤然停步,好一会儿方才头也不回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好吧,明天我再逐字讲解乐谱就是!”
次ri一大清早,当崔俭玄起身之后得知,杜士仪竟然被卢鸿要求去跟着裴宁学琵琶,他一时幸灾乐祸大笑连连,甚至极其夸张地打翻了洗脸的铜盆。然而,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早饭之后,四师兄侯晓就亲自拿了他的月考卷子回来,一板一眼地说道:“十一郎,卢师说了,你此次月考尚可。既有余力,不妨和小师弟一块,跟着三师兄学一学琵琶。”
此话一出,崔俭玄一时呆若木鸡,起初被其幸灾乐祸给噎得半死的杜士仪少不得哈哈大笑了起来。等到崔俭玄气急败坏地嚷嚷了一声这不可能,接过侯晓手中的卷子便径直去见卢鸿,他方才好奇地看着嘴角露出微微笑容的侯晓问道:“二师兄可知道,卢师为何会让九师兄也学琵琶?”
“卢师说,十一郎的xing子是没个人看着便会懒散闲着,既然如此,还不如让他也随着你。音律固然有助于松乏和修身养xing,而且jing通音律对于人情往来来说也是必须之事。”说到这里,侯晓顿了一顿,见杜士仪一下子愣住了,他方才突然郑重其事地躬身一揖道,“小师弟,此前因为捕蝗之事,我和你一度争执不下,可如今得知都畿道和河南其他各地的情形,我才知道,若非是你,只怕百姓更加愁苦,租税更加为难。”
“四师兄千万别这么说!”杜士仪一个措手不及生受了礼,随即方才慌忙上前搀扶起了他,“只是学术和所求道不同,你不必放在心上。”
“虽说我仍旧力持蝗灾须修德以避之,但小师弟的变通和励民之法,着实别出心裁,所以我心服口服。”侯晓站直身子,这才笑着低声说道,“三师兄的音律是自小学的,连卢师都赞为天赋异禀,只是他这些年专注读书,很少再有演奏,你和十一郎一定要好好学。他家虽是西眷裴正宗,可家中的琵琶绝艺却据说是贞观年间宫廷疏勒乐师裴神符传出来的,立拨法独步天下。”
听到这话,杜士仪想到裴宁那冷面冷言,不禁若有所思地问道:“四师兄,三师兄年纪似乎不算大啊,他跟着卢师多少年了?”
“这个嘛……三师兄是十岁就拜在卢师门下,至今已经十二年了。”想起自己初见裴宁的样子,他一样是冷冷丝毫不肯通融,侯晓也不禁笑了起来,“他长兄裴宽先任润州参军事,后来举书判拔萃科,授河南丞,听说当初的润州刺史韦诜把女儿嫁了过去,如今任刑部员外郎。裴家兄弟八个,三师兄排行第三,却志向高远,至少我像他的年纪,可未必能在这深山一住十余年,这些都是大师兄陆续打探出来的。不过,三师兄面冷心热,嘴里却死活不肯承认,ri久天长你就知道了。”
其他师兄们杜士仪都很快混熟了,只有裴宁不好接近,因而他竟是此刻才知道裴宁的家世。此刻笑着谢过侯晓后,他弯下腰把小几上的琵琶抱了起来,随手拨弦发出铮的一声响,这才深深吸了一口气。
既然要学,那便勉力去学吧!好在,他的底子很不错,总比一窍不通的崔十一强!
崔俭玄那一趟草庐之行果然是徒劳无功,卢鸿笑眯眯有理有据的一番话,绕来绕去,终于把原本满心不情愿的他给说服了,到最后他不得不耷拉着脑袋跟着杜士仪一块去学琵琶。裴宁的琵琶技艺确实jing妙,一曲竖抱手拨过后,两人都一时心悦诚服,可接下来那些指法和基本功却折腾得崔俭玄叫苦不迭。就连基础还好的杜士仪,把从前的功夫一一捡起来,再加上适应这式样音品大为不同的琵琶,也委实费了不小的力气。
一转眼,秋去冬来,不知不觉就已经到了腊月,眼看朝廷从十月起,下令各州县官府严密监测水塘及松土处,挖取蝗卵,还惦记着此前蝗灾的杜士仪也就放下了这最后一丝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