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冲撞无礼之处;我代她向明公赔礼了”
见杨蛞再次赔礼致歉;杜士仪终于确定;此杨便是彼杨;自己见过的那小女孩玉奴;按照年纪和这小名;恐怕十有就是ri后将名留青史的那位杨贵妃即便已经见惯了各种名人;可一想到那便是赫赫有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现如今却还是小萝莉;他仍旧不禁失神片刻;脸上还不能表露出异sè。
等到再听得杨蛞解说伯父杨玄琰和前任成都令郑法陵是好友;因为和益州相邻的蜀州西南接青城山;西南西北有不少蛮夷部落;所以不放心把家眷接到任上;把人都留在了成都县廨左近;便于照应云云;他便于咳一声道:“护犊之心人皆有之;既然知道杨参军家眷便在县廨之侧;今后我定然也让人多加调护。至于令妹玉奴;不过几岁的孩子;些许小事就用不着致歉了。只是……”
杨蛞本还觉得杜士仪如此好说话;心中松了一口气想要拐入正题;可不曾想杜士仪话到末了还有转折;他登时心中一跳;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明公还有什么吩咐?”
“吩咐自然谈不上。”杜士仪见杨蛞不过十六七岁光景;形容还有些稚气;却偏偏要老气横秋和自己周旋;不禁为之莞尔;遂正sè道;“只不过既然是令伯父的掌上明珠;看护还需得更加倍仔细一些。蜀郡纵使繁华富庶;可难免仍有作jiān犯科之辈;似那一ri她央了婢女帮忙偷跑出去;万一遇到图谋不轨的人怎么办?我看令妹虽小;却聪慧异常;却不要因为小小疏失使她一生受害。
“谨遵明公吩咐;此事我回头便立刻嘱托伯父家中婢仆”杨蛞听到杜士仪竟是吩咐这个;松了一口大气的同时;却也不免心中感激;起身深深一躬应诺之后;他再次落座之后;见杜士仪在打量自己下首坐着的鲜于仲通;便赶紧解释说道;“鲜于兄原籍渔阳郡;随父任官后最初寓居阆州;这两年常在成都住;故而与我相识。得知我要前来拜见明公致谢;他因慕明公声名风采;便一同前来拜见。”
“在下鲜于向;字仲通;拜见明公”
杜士仪见此人生得昂藏英朗;眉宇间与其说是英气;还不如透着一股傲气;倒是有些好奇此人来拜见自己的缘由。可是;鲜于仲通在起身行过礼后;坐下之后;却立时三刻收敛了傲气;而显得异常恭敬:“鲜于氏乃是箕子之后;原本世居渔阳郡;但中原几多变迁;上千年来也渐渐流散各地。我随父亲迁居蜀地之后;只觉得此地气候适宜田土肥沃;因而这些年也添置了不少田地;虽只是寄籍;将来却不打算叶落归根了。”
这便是委婉表示;鲜于氏准备真正在蜀中落籍。对于这样的陈情;原本只以为鲜于仲通跟着杨蛞前来见自己;是为了自荐抑或其他原因的杜士仪;立刻不复起初的轻松。刚刚那四个老狐狸固然不容易打交道;眼前这个看似倨傲实则细密的年轻人;同样非同等闲。
因而;尽管他还是刚刚待客那般有些随意的坐姿;口中问出来的话却不再像起初那样漫不经心:“鲜于氏寄籍的应该是阆州?”
“是;阆州四面环山;又有江水绕城而过;要说自然是得天独厚。可鲜于氏寄居的新政县;却并非田土丰广之地。再加上益州成都之名冠甲蜀中;所以鲜于氏光是在这益州蜀郡一地;这些年就办下了上万亩良田。”
尽管如今的租庸调是按照丁口户等来算;但等闲大户最忌讳的就是搬出家中底细;鲜于仲通却这样高调;别说杜士仪;就连与他见过数面后却不过情;不得不答应带他走这一趟的杨蛞也不禁为之侧目。
而面对杜士仪那若有所思的目光;他便坦然说道:“鲜于氏虽豪富;然则一直为成都四大家排斥;就如同四境客户;和本地人时常有这般那般矛盾;朝廷稍有动静便流散各方;飘零无居所并无区别。我得知明公和宇文中丞相交甚好;故而今ri贸然请见;只希望朝廷既然对客户多有蠲免;那对籍外田土征税时;也请对居人和客户一视同仁”
杜士仪这才算是明白了鲜于仲通今天前来的真正缘由。就如同成都四大家这样的本土豪强不忿客户免税;所以对于境内的那些公共事业建设全无热心一样;如鲜于仲通这样寄籍蜀中的衣冠户;在此前宇文融主持的扩地行动中;却不像本地豪强那样都能及时躲过。客户的赋役是蠲免不错;但括田之后上册田亩的户税和地税却逃不掉;而其所言那万多亩良田;恐怕不少已经上了籍册;已经不得不受征税了。于是;他在思量了好一阵子之后;最终又问了一句。
“此前成都一地所括的客户有一千二百余户;所籍外田我如果记得没错;应该只有……四五千亩?”
杨蛞这时候方才终于意识到鲜于仲通啰啰嗦嗦说这么一大堆;竟是为了说明这些;他一时也立刻提起了jing神:“明公;这四五千亩中;多是客户籍田;可那些本地的豪强大家;隐匿田地何止这些”
刚刚是本地豪族指摘客户;现在鲜于仲通和杨蛞两个寄籍的衣冠户;却又指摘本地豪族;杜士仪一一细细听着;却并没有立时表态。
等到不痛不痒地说了自己一定会细查后;送了两人到二堂门口;望着这两人联袂离去的身影;他再一次感到;宇文融那看似立竿见影的括田括户行动背后;实则是朝廷抑或者说天子李隆基急于见效益的热炭团心思。而如今天下升平;即便均田制已经ri渐瓦解;可要说赋税进项并没有少到入不敷出;既然如此还急着要用钱……
他猛地想到了即将开始的封禅泰山;再想到李隆基当初驾临丽正书院时;频频说到武功之外同样重视文治;如今文治倒是能够见到进展颇快的大唐六典;可武功却说不上多出sè;而且都是针对叛胡的反击;只怕没法满足想要主动出击求边功的李隆基
而倘若打仗;那就是要钱
而宇文融给复五年;也就是蠲免赋役五年的宽限政策;在现有举大唐上下一下子括出八十万户客户的情况下;极可能五年之后;出现巨大的反弹也就是说;五年之后;那些需要重新再登记户籍的客户;为了逃避赋役;十有便会再次出逃
“原来是矛盾ri烈;怪不得主客纷至沓来;彼此指责不休……”
杜士仪思来想去;便起身去了已经收拾好的书斋;却是一落座就先叫来了田陌。嘱他后头菜园全都交给他去侍弄之后;他却又补充了一句:“蜀茶颇为出名;如今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种不了什么东西了;你不妨去打听打听附近那些茶园的情形。”
“是;郎君”
坐下又翻看了小半个时辰的各sè县廨簿册;杜士仪不得不承认;相比在万年尉任上只处理一曹事务;以及在门下省右拾遗任上只要处理下达的制书;作为一县之主;要应对的方方面面问题千头万绪;果然是不在其位决计不能体会的。一时烦躁;他便索xing站起身;到一旁架子上解开皮囊拿出了里头那一具保养极好的琵琶;左手拢弦;右手轻轻抚上了下头的琴弦。
尽管张旭的那一具琵琶他早已借花献佛献给了李隆基;但如今这一具紫檀为背板的同样音sè颇佳;轻拢慢捻之中;一曲《chun江花月夜》在手下婉转流出;直到他最终用一声长音结束了全曲时;外间方才传来了轻轻的叩门;紧跟着就是赤毕的声音。
“郎君;某回来了。”
杜士仪连忙唤了一声进来。下一刻;赤毕就推门进屋;又反手掩了门;行过礼后便笑着说道:“刚刚在门外听郎君难得有兴致听琵琶;就没有立时打扰。玉曜娘子已经安置好了;她住在东城昌化坊;那里清净;王家又有一家琉璃坊在那儿;也有人可供差遣。玉曜娘子让我告诉郎君;成都四大家之一的李家;正在和一些客户争地;所涉超过山地八百亩;恐怕不ri就要告上衙门;还请郎君有所准备。”
果然还是王容消息灵通他亲自到成都四境走了一圈;又已经见过了李天络;都尚未听到这风声;她却已经知道了

第四百零四章 强项令
租庸调制在大唐建国之初被称为善政;是因为每户每年只要交纳粟二石为租;绢二丈绵三两为调;服役二十ri为庸。然而;这是以每丁在成丁之ri起授田百亩这样的均田制为基础的;却与财产多寡无关。随着均田制的败坏;百姓成丁时几乎无田可授;而租庸调却依旧收取;更雪上加霜的是;在租庸调之外收取的尚有地税和户税;而逃役者则是借着纳资课免役的机会;大肆舞弊;以至于天下逃户渐多。
但各州县的官吏为了避免逃户ri多而受责;往往隐瞒不报;而照旧以从前的数额征收租庸调和户税地税;把逃人的份额均摊到其余丁口身上;以至于不断逼迫更多的人出逃;最终形成了恶xing循环。这也是宇文融提出的括田括户;深得天子之心的最大原因。
所以;成都四大家并不是真的反感客户;他们全都是在成都四境拥田上万亩的豪强;大量客户人口的涌入;给他们带来了更多低廉的佃户;数不尽的佣工;反而那些随着上任官员迁过来的衣冠户方才是他们真正提防jing惕的对象。此外;就是那些所营田地已经有了相当规模;而且所值不菲引得他们觊觎的客户。
于是;在数ri前和其他三家家主联袂拜见过了杜士仪;出来却遇见了杨蛞和鲜于仲通两人后;李天络立时授意家中人;将一道状纸送去了成都县廨;却是状告本县新登籍客户彭海、孙年、周甲等十三家;占去了自家山地八百亩。
状纸到了县廨;县丞于陵则有心看笑话;立时装病不出。而同样进士出身的县尉王铭亦是耿耿于怀被宇文融那般折辱;借着崴了脚躲清静;而主簿桂无咎和县尉武志明就算真想避开这难题;却已经来不及了。
总不成杜士仪新官上任尚不到半个月;所有属官就一起撂挑子?
于是;两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听候杜士仪分派;又是调取之前括户时搜录出来的逃户名册;又是去翻那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田亩籍册;忙了个脚不沾地。
当这么一件案子在成都街头巷尾一时热议了许久之后;成都县廨门口便张贴出了一张布告。布告的意思却是直白简单;中心意思只有一个——杜明府告四境百姓;蜀郡李氏与客户若于争地之案;三ri后于所争田亩东草亭开审;有意者届时可到场旁听。
“不在县廨审案子?这可是天大的新鲜事;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去看热闹”
“这有什么新鲜的。听说杜明府当初在长安当官的时候;曾经审过蓝田县主家奴欺压百姓的案子;那会儿也是遴选人去旁听的。”
“咦?大兄这消息如此灵通?最终结果如何?”
“嘿;那些欺压良善的豪奴全都被整治得灰头土脸;听说就连蓝田县主也遭了申斥后来长安不是还有人逆谋作乱吗?听说陛下派过去的钦差抓了好多人;结果也是杜明府出面安抚;最终只杀了首恶;其他人大多得了宽免。杜明府可是心地良善的好官”
而同样感到措手不及的还有李天络。杜士仪他固然只打过一次交道;可此人名声在外;他怎么也不至于寄希望于对方会偏袒自己;更何况他又不是临阵倒戈的崔澹;根本还不曾应允过对方兴修水利的提议。倘若不是听说那些穷泥腿子得知本县新县令是大名鼎鼎的杜十九郎;有心联合在一起上衙门告状;他才不会先下手为强。再者;若不能趁着杜士仪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的时候;再拖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
“来人;吩咐下去;给我看住那几个泥腿子;尤其不能让他们接近县廨;闹出什么幺蛾子”
“家翁放心;县廨重地;哪里是他们能靠近的?不说别的;杜明府新官上任;县廨中或看热闹或不服的大有人在;否则也不会于少府和王少府这么凑巧;一块儿病了。”
听到从者这有意讨巧的回答;李天络不禁微笑了起来。杜士仪在京城长安固然名声赫赫;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