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只听得千余军卒齐声附和;竟是营造出了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势来。
“死难者若为家中独子者;日后家属均由云州都督府每岁拨粮赡养;若膝下留有未长成之孩童;不分男女;一律官养。此次所获战利品;我已经上书陛下;拨出一部分;设立云州军属堂;教导军中忠烈之后;以告慰三军烈士在天之灵”
大唐立国之初;武风一度极其兴盛;而且战功的犒赏也是实打实的;从赐田到赐官赐勋;靠着战功封妻荫子;这便是府兵制真正的根基所在。然而如今去开国已经太久了;因为天下已经几乎没有田地可以赏赐军功;拿钱帛犒赏的话;没几次就要掏空国库;勋官更是已经成了烂大街的货色;所以;朝中大佬们大多对于开边之功抱着极其谨慎的态度。而此次收获的战利品已经足够抚恤和犒赏了;更重要的是家人子女无有后顾之忧;一时上下自是再次齐声欢呼。
至于这些安抚的措施;自不是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一套。杜士仪和王忠嗣商定之后;在上奏的时候就已经提了;如今钦使未来;两人就都得到了消息;索性就在今日这祭典上放出来安抚人心。前后几场大战;战死的足足有将近三百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是没有能力扶棺回乡的;所以都选择了就地下葬。而杜士仪直接选择了云州城西北距离御河不远的一座小山头;大手一挥题了英烈公墓;将其与民间坟冢区分了开来。如此一来;自然是让接下来的募兵之举更加顺利。
谁不想在公正明允;待下慷慨的主官底下谋生拼命?
而等到祭典过后;王忠嗣和杜士仪一同回城的时候;他却借口有话要说;和杜士仪双双落在最后。
“杜长史;经此一役;短时间之内;应该再无宵小敢打云州的主意;而云州虽为下都督府;却只设守捉;而不设军镇;募兵太多;恐怕会招来闲话。”这些都是王忠嗣在大捷之后就已经想到的话了;此刻说出来自然一气呵成;“况且;此次我们固然是因为消息不够确切;只是防备;而没有打草惊蛇地知会邻州;甚至也是堪堪赶在消息确凿之前禀报了太原府;可终究难免众口铄金。这些天应募为军的民壮已经多达千人;再这么扩充下去;云州军恐怕就超额太多了。”
“王将军好意提醒;我很明白。”
和王忠嗣打交道多了;杜士仪哪里不知道;这位名将格局已成;缺的只是磨练和资历;但也同样意味着;王忠嗣如今的城府还不算太深;就算有;也在自己的推心置腹之下消解了大半。所以;他很高兴王忠嗣悄悄提点了自己这么一句;点了点头后便笑着解释道:“百姓投军固然热烈;但我也不会照单全收;需得一一遴选。毕竟;经此一役;王将军威名必然名扬天下;圣人欣慰之余;恐怕是真的不会再留下你了。而你不在;收拢这许多新兵;操练就是大工夫。我上哪去找第二个王将军?”
“杜长史谬赞我了。不过;确实是兵贵精而不贵多”王忠嗣被杜士仪称赞得心中高兴;同时也松了一口大气。他毕竟是因为到了云州方才一鸣惊人的;当然不希望和自己搭档得不错的杜士仪因为急于求成而遭了什么变故。于是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待到了都督府门口时;却只见赤毕已经焦急地等候在了那儿。
“郎主;王将军”赤毕快步迎上前来;拱了拱手说道;“太原府命人紧急传信;钦使已经过境太原;正往云州来。”
云州复置不过大半年;就陡然之间迎来了这样一场不小的战事;竟然最终神乎其神地以大捷告终;这样的结果上奏朝廷;纵使政事堂的宰相们并不是一条心;但最起码一定是要赏的。而天子耳边;王忠嗣本就有上奏密折的权力;杜士仪和高力士勾勾搭搭已经不是第一天了;还愁没人在李隆基面前说好话?于是;当远道而来的钦使风尘仆仆地赶到云州时;一见来人赫然是王缙;杜士仪便为之喜形于色。
虽然说出来绕口令了些;但这可是他妹夫的妹夫不过;也不知道是人来得太急;还是别人有心给他一个惊喜;他却不知道来的是这位。
故人相逢;却暂时还不是话衷肠的时候。作为此次的钦使;王缙自然带来了此次云州大捷的恩赏。云州都督府早已因为太原府的行文而做好了准备;只是迎来的既然是最相熟的亲朋;王翰崔颢等人自也人人高兴。而作为杜士仪来说;耐着性子磨完了一套繁文缛节;当听完这一整道长长的制书时;他自然为之大喜。
“周建司马;以申九法;汉用丞相;兼抚四夷。伐畔柔服;於是乎在。云中古郡;实曰新邦;四夷窥伺;百废待兴;不可不仰主官威谋。云州长史杜士仪;学综九流;才苞七德;武称敌国;文乃时宗。忧边之诚;所怀必尽。奉上之道;知无不为。今力克强敌;保云州不失;诚可嘉也。宜加朝散大夫;领云州宣抚使;封蓝田县开国子;其云中守捉;足额七千七百人;先于云州募兵三千人;置云中县;以备边防。”
自从大唐开国以来;除却都督刺史之外;边州也往往会置宣抚使;由刺史兼任;也就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实例了。但是;边州多了;挂宣抚使的刺史甚至都督又有几人?如今杜士仪有了这样一个云州宣抚使之职;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募兵;辟署幕府;更何况扩充的兵员为足额七千七百人;如今先募三千;不但之前王忠嗣的忧虑不再是问题;由此一来;云州招纳流民的步伐还可以再加快一些。
至于那个爵位;大唐的国公可不如大明的国公只有寥寥几个那么金贵;满朝甚至邑号相同的国公都会存在;所以区区一个子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文散官亦是同理;要知道;当初王忠嗣养在宫中的时候才区区十岁;天子就已经赏了个五品的文散官了。当然;这也算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要知道他入仕至今将近八年;但文散官阶不随着职官;基本上没怎么挪动过;这一次却因为一场大捷而水涨船高;如今赫然职官、爵位、散官齐头并进迈入五品了。
而在他之外;王忠嗣的赏赐就要含糊多了。大概天子也念及自己这假子跟到云州来并没有什么名义;只是用华茂的词采褒奖了好一通;最终却只是给了个上护军的勋官;祁县开国子的爵位;余下就是召其回京。尽管这是杜士仪和王忠嗣彼此都心照不宣的事了;杜士仪还是惋惜到了极点。
这样一个名将种子要是还能留几个月有多好?至少可以把资历经验军略不足的侯希逸罗盈南霁云全都给他带出来都怪那些贪得无厌的突厥人和奚人

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八十六章 羽翼渐丰,天子好玄
一座刚刚复置半年的云州城;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除却杜士仪和王忠嗣之外;李隆基对于其他人也慷慨得很——天子很大方地把本应归国库所有的战利品都依照杜士仪和王忠嗣所请;留给了云州犒赏三军;杜士仪所请全城庆功宴的事也一口允准——横竖又不是李隆基这天子掏钱。再加上;云州城至今口不过六千;远远还不到担心杜士仪有什么异心的时候。
此外;南霁云以坚城苦战功第一;出少击多;上阵;杀获十之四;上获。既有守城之功;又有破敌之功;统共加在一块竟是策勋八转;封了上轻车都尉的勋官。一个正四品的勋官放在国初;兴许是足以光宗耀祖了;但在如今头等勋官上柱国之子白首都未必能够求得一官的情形下;却还不及云中守捉副将一职。同样;侯希逸和罗盈因随王忠嗣出战;同以上阵策勋五转;获勋骑都尉;同为云中守捉副将。而罗盈从前任过麟州镇将;此次如今为副将看似降级;但将来最高可募兵七千七百人的云中守捉;放眼整个河东;竟是比代州岚州和蔚州横野军更加兵多将广;自然更胜过麟州。
杜士仪领云州宣抚使;云中守捉使。罗盈还算是有前资在身;后头两位全都是无资的白身人;此等恩赏算得上是很优厚了。至于云州城的其他属官;乃至于固安公主;便只有犒赏;而无其他;实质意义就不那么大了。
即便如此;在久战过后迎来钦使;云州城上下仍然一时喜气洋洋;都督府就差没有张灯结彩了。摆宴留了王缙这位钦使同席痛饮;杜士仪方才得知;这位自己妹夫的妹夫在去年年底才授任集贤殿正字之后;因为天子前往集贤殿的次数多;一来二去对了眼缘;得知是此前从草泽自举科中脱颖而出;竟也不计较其兄是当年自己远远贬斥出去的王维王摩诘;直接把人拔擢为监察御史。这样快的蹿升速度;就连杜士仪也瞠目结舌。
而王缙和王忠嗣全都是祖籍太原祁县;即便本家多年前就不在太原了;可同姓再加上同乡;王缙素来长袖善舞;再通过杜士仪;自然三言两语就和王忠嗣套上了近乎;这也让杜士仪暗自叹息。都是名达公卿进而科场题名的;王缙这八面玲珑可比他兄长王维强多了。
一番饮宴过后;杜士仪见王翰满座劝酒;罗盈也好;第一次见识这种场合的侯希逸和南霁云也罢;全都被灌了个半死;就连王忠嗣也没能幸免;他不禁莞尔。趁着王翰还没注意到自己;他冲着王缙使了个眼色;于是;一位云州主官;一位朝廷钦使;在所有人都没注意的情况下;悄悄逃席而去。
两个人到后院空旷处一站;王缙便笑道:“杜长史还真的是英明神武啊小小一个最初口不足两千的云州;你只经营了半年;人口便陡增四千;而且还把暗自觊觎的突厥和奚人全都给打得丢盔弃甲;这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最初引得政事堂好一番吵架。杜暹指责你冒功;李元把你赶了走后却又转性子了;这次是拼命给你这前下属说好话;源老翁不消说就是帮你的;再加上燕国公张说都在御前帮你说了公道话;杜暹这胸闷就别提了。陛下心情好;若不是你资历不够;这个云州长史判都督事;就能直接变成云州都督了。”
杜士仪哂然一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能活灵活现想象出政事堂得了战报后是怎么个瞠目结舌法。”
“那是当然;谁让你和王忠嗣这战报实在是太过神奇;让人几乎难以相信。话说回来;真瞧不出云州一个月前是下过雪的”王缙惊叹了一声;随即便正色道;“当然;也不是没有风声指斥过你瞒报军情云云;但连户部尚书王竣这次也难得为你说了句公道话;这朔州蔚州都抽调不出兵马;再说谁都知道云州复置是有风险的;要是一有风吹草动;你就急急忙忙四处去求援;整个河东道震动不说;而且非有能者所为听说之前放出风声指摘你不是的;是王毛仲;可被王竣这一挤兑就无话可说了。”
“是王大将军?不能吧?就算是他说的;难道还会真的在酒后四处冲人鄙薄我这年轻浅薄的云州长史?”
见杜士仪露出了极其夸张的惊讶表情;王缙哪里不知道他是故意的;当即笑了起来:“我都说了是听说。不过嘛;既然人人都说是王大将军;那就必定是王大将军;他就是委屈也没处说理。难道他还能四处对别人说;我对云州杜长史打胜仗一点意见都没有;是别人诬赖我的?”
“哈哈哈哈”杜士仪终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这促狭的手段;是崔十一还是十三娘的主意?”
“你的妹妹妹夫都有份。”王缙轻描淡写地承认了;随即又加了一句话;“不过;听说朱坡京兆公也掺和了一脚。总之;王大将军这黑锅背定了;因为风声就是从北门禁军里头传出来的。”
这种栽赃手段如今就连妹妹妹夫都用得炉火纯青了;杜士仪不得不感慨;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中;要学坏容易得很。不过;心情很好的他自然只会暗赞崔俭玄和杜十三娘的借力打力;此刻却想到了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上:“对了;二位贵主和司马宗主如今逗留云州……”
“这就是我来之前;圣人特意嘱咐的另一件事了。”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