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怜周子谅哪曾料到自己本打算请李适之打头炮;却被人反手卖了;站在大殿上只觉得孤立无援;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哪还有平日的倜傥风流。一时间;他本能地去看最前端的方向;却发现今日张九龄因告病并未到场;他没有时间去想张九龄是真的病了;还是不想管他的事;一想到张九龄这一两年对他已经有些疏远;他为了博得旧主欢心;这才不遗余力地拉下牛仙客;打算让张九龄重回相位;他顿时悔得肠子都青了。
因而;在李隆基再次喝问之后;打了个激灵的周子谅终于回过神来;竟是把心一横张口说道:“陛下;牛仙客非宰相才;此事在推背图之中也早就有证
推背图三字一出口;原本偶尔还有嗡嗡窃窃私语的大殿上登时鸦雀无声。一直紧皱眉头;打算适时开口说句公道话的裴耀卿;也立刻闭上了嘴;眼角余光看周子谅时;却几乎如同看一个死人。
自从隋文帝正式禁绝谶纬之后;什么图谶;什么纬书;就全都成了君王最禁忌的词。尽管世间有传言说;太宗在世时;曾经令太史令李淳风推大唐国运;相士袁天罡也有参与;于是留下了推背图六十卷;而后各种神异流言频出;尤其武后君临天下期间更是有人惊呼应了此预言。可每一位皇帝全都不承认有这样东西存在;就连大臣们固然有珍藏推背图副本的;也全都秘而不宣。现如今周子谅竟然据此为证;想要把牛仙客拉下马;简直是疯了

第八百七十八章 夤夜凶讯
因为赤毕言说周子谅身边有人监视;固安公主不想把宝贵的人力物力耗费在一个必死之人的身上;也就没去理会这一茬。可即便如此;当这一日午后;她得到宫里传出来的那个消息时;仍是不禁勃然色变。不但是她;就连玉真公主也对推背图三个字大为惊悸。身为真正金枝玉叶的她是知道的。她的父亲睿宗登基之后;就在宫中宝库里头找到了推背图的其中一卷;那保存极好的文卷上;赫然还记载着关于武后的四句谶文。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看了这谶文之后;李旦险些发怒让人将其焚毁;但之后在李隆基的劝解下;留下了这一卷;而且似乎还秘密寻访过因政治动荡而失落在外的推背图其他图卷;可始终未有下落。至于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李隆基恐怕也绝不会没有搜罗过;但残卷太多;假货也多;应该并未搜集齐全。
于是;玉真公主不禁叹道:“周子谅竟是以推背图中的谶纬之说;指斥牛仙客非宰相之才;此事犯了阿兄最大的忌讳;也活该被拉出去当庭重杖;死去活来之后;仍不免流配嚷州。”
“观主;这世上真有推背图?”
见固安公主好奇地问自己;玉真公主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了想便叹道:“信其有;便有;信其无;便无。我也不敢保证这是后人托李淳风之名伪作;还是其他。毕竟;太宗年间的史书说;那袁天罡只是一游方道士;善于相术;和深得太宗皇帝信赖的李淳风不可同日而语;也不知为何将这两人混为一谈
固安公主生平不信命理;只信自己;于是并没有继续追问;等到杜仙蕙被霍清牵着进了屋子;她就更加不会提这些煞风景的话题了。然而;等到陪着杜仙蕙度过了一段极其轻松的时光之后;黄昏时分;另一个消息相继传来;却是张九龄因荐周子谅而被贬荆州长史。
玉真公主知道李隆基对于当初太平公主擅权一直耿耿于怀;因此即便和杜士仪交好;可也从不涉足政务;再加上张九龄和杜士仪除却同为中书舍人一阵子;却还谈不上多少私交;故而她闻听这消息;只是感慨了一句世事无常而已。而固安公主当面没说什么;等到回头和张耀独处的时候;便忍不住冷笑道:“李林甫好手段。还真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是置人于死地。张九龄一直养虎为患却不自知”
“可是贵主之前于此袖手不理;虽是因为赤毕与那周子谅有私怨;而且通风报信张九龄也未必相信;恐怕还有别的缘由吧?”
“不错;赤毕虽奉命从我不久;但我还了解他几分;别说那是宇文融的私怨;就算是他自己的私怨;他也绝不会置于大事之上。你想;周子谅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必然会牵连到张九龄。而张九龄一去;满朝文武都因为李林甫的暗示;一个个成了立仗马;力挺东宫的最后一重壁垒已经不存在了。试问这时候若不是废立太子的最好时机;还有什么是最好的时机?”
张耀点了点头;继而低声说道:“只可惜宫中不比他地;虽是赤毕尽力施为;也只收买了一些外围之人作为眼线……”
“外围的人方才最好;如此陛下异日雷霆大怒要清洗的时候;方才不容易牵连到我们。惠妃已经悄悄请过三位相士给寿王看过相了;自然;人人都说那是帝王之相;可那都是赤毕百般设法向杨洄举荐的人;口口声声说虽有帝王之相;然则乃是垂暮登基;你想想惠妃如何能受得了自己至死都看不到希望?故而张九龄一罢相;她绝对就再也忍不住了;至少;她想看到寿王入主东宫而若能驱使太子和陛下两败俱伤;她坐收渔翁之利;那就更完美了。”
“所以;该透的话;我已经透给那位郎君了。惠妃的人一直盯着太子;通过咱们所得的讯息;也曾帮过太子两次;所以薛锈既然传话;太子应会多加提防。”
固安公主说到这里;脸色顿时变得严峻无比:“太子丧母失宠;确实可怜。阿弟嘱咐过我;我也不吝帮他一把;可他身边的眼线实在是太多了;陛下的;惠妃的;李林甫的;能够通过驸马薛锈带个话提醒已经是极限。而且宫中情势瞬息万变;他自身的根基实力又实在是太浅薄;只能寄希望于他能够抓准武惠妃急功近利的机会;扳回这一局;若是他登基;对阿弟来说反而是机会。即便不成;惠妃一旦失宠甚至被废;就能断去李林甫一臂;如此玉奴虽只是寿王妃;日子还反而好过些。”
杜士仪固然可以在御前直言保下太子一次;但这一次早已离开了十万八千里;而且也不会直接掺和这档子事;所以;只能靠李瑛自己把握时机了。她可以在事前把大量情报信息送过去;但真正在事发的节骨眼上;却绝不会涉足进去半分。
对于太子来说;即将迎来的是背水一战。而对于武惠妃来说;那也同样是不容有失的关键性战役。自从进宫之后;她披荆斩棘走到了现在;虽等同皇后;可终究没能摘下那荣耀的后冠;而东宫之中的太子即便死了亲娘;也没有母家为援;每时每刻仿佛都在危墙之下;可就是始终屹立不倒。现如今;李林甫为她拔掉了张九龄这最后一颗碍事的钉子;再不动手;且待何时?
“都已经布置好了?”
瑶光站在武惠妃身后;轻声说道:“从去给太子报信的人;到南薰殿中人;全都万无一失。陛下少居南薰殿;这次若非为了斋戒;也不会搬进去。”
“很好;十八郎当初委委屈屈地养在宁王身边;而后我又在废后面前做小伏低多年;这十数年来无时不刻不想将他送进东宫;却始终没能成功。天可怜见;终于给了我这样的好机会不愧我给李林甫说了那么多好话;他果然深知我心;拔掉了张九龄”说到这里;武惠妃方才深深吸了一口气道;“那就如此;三日后见分晓;到底能否一举功成;就看那一天了”
三日之后;却是太子李瑛的正妻;太子妃薛氏的生日;尽管并非整寿;但因为薛氏为人贤惠;兄弟妯娌之中不少人都对她颇为敬重;即便如今李瑛这储君之位岌岌可危;却还有人亲自前来大明宫中的太子居所祝寿拜贺。这其中;如忠王李等几位年长而又素来谨小慎微的;派亲信侧近送了礼;年纪小的皇子们过来闹腾了一阵子也就回去了;最终直到黄昏时分仍旧留下来的;只剩下驸马薛锈以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两个是素来和李瑛交好的弟弟;一个是李瑛的妻兄;关系不比寻常;交杯换盏之间;李琚便忍不住说起了张九龄被罢相之事。他素有勇力;精善骑射;可如今成婚后幽居十王宅;如果没有太子妃芳辰这样的借口;连家里都出不去;此刻自然免不了言词怨愤。当他说到“张九龄罢相;无非是告诉别人;东宫岌岌可危”的时候;鄂王李瑶不得不重重咳嗽了一声。
“鄂哥;你也不用打断我;是非如何大家心里清楚要知道;阿爷从前对我们如何;可现在又对我们如何?咱们的母妃色衰而爱弛;而后郁郁而终;可阿爷宠着那个武惠妃;当年的情分全都忘得一于二净了他对十八郎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可武惠妃费尽心思给他娶了那位王妃;结果呢?听说寿王妃最爱音律;十八弟却一窍不通;夫妇俩形同陌路;这种乱点鸳鸯谱的事情;也亏他们做得出来”
“好了好了”这一次;连李瑛也不得不打断李琚的抱怨。硬是塞过去一块羊肉堵住了对方的嘴;他便气定神闲地说道;“在我之前;大唐没有几位太子有好下场;我如果有什么事;那也是时也命也。今天趁着你们来赴你们嫂子的生辰宴;我也有一事相托你们两位弟弟。”
见李瑶和李琚全都为之一愣;李瑛拍了拍手;须臾便有六人鱼贯而入;年长的大约十余岁;年少的还在乳母襁褓之中。知道这是李瑛的六个儿子;李瑶和李琚全都为之色变。到这个份上;他们怎会不知道;这是托孤之举?
“阿兄”
两人异口同声叫出了这两个字;随即对视了一眼;李琚便斩钉截铁地说道:“若是真有那一日;我定然拼死为阿兄陈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谁都知道我和鄂哥与阿兄最为交好;横竖也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那我也索性豁出去了;若是阿爷不听;我就一头撞死在殿上;让天下众人都知道;我大唐并非只有将卒武勇;我这个皇子也是有血性的”
尽管带着几分酒意说出这么一句话;但李瑛和李瑶无不知道李琚就是这样性子的人;一时间感动非常。而李瑶在沉默片刻后;也躬身施礼道:“阿兄;八弟既是如此慨然;我怎能附庸其后?我等兄弟之中;唯有长兄庆哥无子;他虽和我等看似不亲近;但其实却是爱护小辈的人;如若阿爷还有半分体恤骨血之心;不株连我等之子;那庆哥应该会照顾我们的儿女。至于我;关键时刻自当和阿兄同进退”
身为寿星翁;却在一旁奉酒的薛氏听到这句话;只觉得眼睛酸涩;几乎掉下泪来。而驸马薛锈也为之动容;亲自执壶给三位龙子凤孙斟满了之后;方才正坐举手长揖道:“有鄂王光王这一席话;太子殿下已无憾了”
“说得不错;真没想到;我都已经一穷二白;眼看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你们这样的兄弟”李瑛一手一个按住了两个弟弟的肩膀;笑容满面地说道;“我这个当兄长的没有什么其他的话好说;那就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眼看屋子里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外间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薛锈虽是客人;这时候却反客为主大步出了门去。而尚留在屋子里的三男一女彼此两两对视;最后还是李琚率先开了口。
“不是咱们在这乌鸦嘴一说;阿爷就真的动念要废立了吧?”
“八弟;住嘴”李瑶这当口也同样紧张无比;捏紧了拳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却又对李瑛低声说道;“太子阿兄;越是到这时候;越是要冷静”
李瑶有意加了太子两个字;李瑛知道他是在鼓励自己;因而感激地点了点头;但面色依旧僵硬得很。那等待仿佛极其漫长;正当所有人都几乎忍不住要出去探看的时候;薛锈终于快步回转了来;却是径直在李瑛身前跪坐了下来。正当他要小声禀报那个天大的讯息;李瑛突然开了口。
“五弟和八弟都不是外人;你直接说。”
薛锈知道这是因为之前那两位皇子表态的缘故。可那件事实在是太大了;他忍不住仍是犹疑片刻;这才压低了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