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8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慊岣熬┯肌!彼档秸饫铮攀恳遣坏貌桓锌饩褪鞘⑻品缙桓鼋勘仁裁炊冀鸸蟆<鸥φ獠怕冻隽巳缡椭馗旱谋砬椋慵绦档溃暗比唬医碌背醺叽锓虻木衫ㄖ俑呶В邪鸽咕恚忝橇┥塘孔虐欤揖屠值玫备鋈鍪终乒窳耍 
朔方武皆有所归,上上下下皆大欢喜。而漠北东面西面两位全都得以册封可汗,固然让阿史那施和乌苏特勤欣喜,可骨力裴罗和乙李啜拔全都得了大唐天的郡王册封,这也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了重重波澜。但是,在对面尚有大敌的情况下,无论是颉跌伊施可汗,还是乌苏米施可汗,都顾不上骨力裴罗和乙李啜拔的问题,想方设法地扩充实力,那些鼠两端的小部族一个个或被连根拔起,或不得已举族并入,竟是再没有能够置身事外者。
于是,都播的东迁自然便显出了足够的先见之明。利用奚族如今各部争斗不休,以及稽部俟斤吉哈默举族归附的契机,罗盈不断运用蚕食策略,收拢吞并周边的小部落,而西面有仆固部作为屏障,无论乌苏米施可汗,还是同罗部领阿布思,全都没法把手伸过来。而有他在东边挡着奚人,乙李啜拔也就不用担心背后受敌,两边却也互惠互利。而与此同时,来自东边的种种消息也不断经由都播这个中转点,传到河东和朔方。
自从平卢军使改成了平卢节使,营州都督府之名就渐渐被平卢节使府代替了。任平卢节使乌知义已经在两年前去世,安禄山靠着自己当年凭借张守珪宠信,对奚人频频用兵而积攒下来的丰厚家底,成功谋取了此职。
而让他更高兴的并不仅仅如此,而是比自己早在平卢的李明骏,竟是旗帜鲜明地倒向了自己,侯希逸也在他的利诱下欣然投效,再加上素来和阿史那崒干交好的乌承恩乌承玼兄弟,他这个平卢节使如今稳若泰山,又觊觎起了幽州节使,也就是范阳节使的宝座。
须知平卢节使所统兵马不过万余人,如果能够兼领统兵九万余,兵力为十节之最的范阳节使,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河北王!
这一日,安禄山邀了亲信诸将于节堂集会,一开口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已经拜书,请求明年正月前往长安谒见陛下。你们都给我好好想个主意,怎么才能够兼领范阳节使?”
如今没了张守珪的制约,安禄山能够放开肚大吃大喝,身量比从前何止又胖了一倍。可是,若以为他只是憨肥,那就真的是怎么死都不知道了。对于肯投效跟随自己的人,他从官职到金银,全都出手大方,而对于不肯投效跟随自己的人,他的手段也其狠辣,如此杀一儆撸掉几个之后,军中再无异声。乌承恩如今丧服已满,一复出他就许其卢龙军副使,平卢节左先锋使,和官居平卢节右先锋使的乌承玼官职相当。至于仍居兵马使的李明骏和侯希逸二人,他一个命之以平卢军副使,一个命之以都知兵马使之职,可谓是恩礼备至。
若非李明骏和侯希逸都是早就被杜士仪收服的,而且还获得了无数好处,面对安禄山这样的主帅,早已不知不觉就被拉拢了过去。
所以,此刻安禄山一问,侯希逸就嗤笑道:“裴宽一介吏,节幽州期间乏善可陈。大帅素来奉承他,他自然对大帅信之不疑。只要大帅打一个胜仗,明年正月正好报捷,而后再随便报一个祥瑞,范阳节使之位唾手可得。”
对不起了裴宽,虽说当初在云州时还与你有一面之缘,可你和李林甫斗,心有余而力不足;节幽州期间,又没有那些让人不可忽视的政绩,对安禄山也从不加提防。既然早晚都要离任回京,还不如让我做个顺手人情!
侯希逸此话一出,阿史那崒干不禁眼睛一亮,立刻开口问道:“什么祥瑞?”
“陛下改元天宝是用的什么祥瑞?一片来历不明的玉符而已!而如今大帅要用祥瑞,最好不是这些虚的,要知道,函谷关玉符之后,下一个报玉符的可是被查出来流放了。可如果是实的呢?比如说,原本一场殃及整个州的虫灾,结果却被飞来的神鸟啄食殆尽;又比如说,一大片原本已经干涸的农田,却突然得以涌现甘泉?接下来就不用我再说,诸位应该都明白了吧!”说到这里,侯希逸环视众人一眼,脸上满是笑意。
被这一启发,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就这样的祥瑞出起了主意。而李明骏则是直到末了方才沉声说道:“可这样的祥瑞,最重要的是州县官员需得配合,至少得闭嘴。否则大帅在陛下面前如此一说,却被人揭穿,那就没意思了。”
这话虽是泼冷水,可无论安禄山还是阿史那崒干,全都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尽管事后收拾人并不难,可如果好端端的计划却被人给捅破了,脸上无关方才是最大的麻烦。然而,安禄山在军中已经基本上全都牢牢掌控住了,可在州县官上,他这个节使却还远未如臂使指。更何况,平卢节使所辖只有平州和营州这两地,更大的责任在于控制契丹奚族和渤海黑水。于是,安禄山不禁问道:“李将军说得有道理,尔等谁有主意?”
见四座一堆人苦着脸,显然打仗容易,和治政的官打交道不容易,而安禄山自己则是似笑非笑,侯希逸便施施然站起身,嘿然笑道:“各位,此事既然是我提议,那么也就还是我出马吧!我虽说这十几年一事无成,可好歹当初还有几个熟人。”

第九百六十八章 割袍断义乎?
过了渝关守捉;也就是后世的山海关之地;便到了平州北平郡境内。由于营州是大唐版图中;东面突出的一个角;所以每当奚人和契丹实力格外强大的时候;营州就常常会难以保全;故而位于渝关守捉南面的平州往往会作为移治之所。在危急关头;整个营州都督府以及相应的民众全都会从营州迁过来;等待日后反攻夺回故地时再迁回。这样的拉锯战;从大唐立国至今;发生了好几次;就连安东都护府;也是在数年之前方才从平州迁回营州的。
平州北平郡;治所在卢龙县;下辖一共三县;人口两万余。这两万余人中;不少都是当年从营州南迁过来的人户;相较于大唐建国之初的两千余人口;自然是增长极快。这里两面靠海;一面临蓟州;一面临营州;水系充沛;又有通往幽州的通衢大道;因此卢龙城内却也颇为繁华。北平郡太守郭荃是从蓟州长史任上;因为屯田有功而升迁过来的;可相较于这位刺史的进士出身;为官三十年却只当了七八任官;到这儿当太守就并非升官;而是左迁了。
郭荃这一年已经六十出头了。多年外官生涯当下来;他早已鬓发霜白;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仕途在他的眉间留下了一条条深刻的横纹;却没有压弯他的脊背。甚至于前年一场大病后;人人都认为他恐怕难逃一劫;可他却顽强地挺了过来。此时此刻;当一个从者将拜访的客人引领进门之际;他却丝毫没有起身;而是面露讥诮地盯着对方的眼睛。
当年杜士仪奉旨观风北地时;与其差不多一般年纪的侯希逸;如今也已经过了四十不惑的大关。见郭荃那脸色眼神全都不对;他便直截了当地说道:“看来;郭使君是不欢迎我。”
“我只是没想到;当年云州赫赫有名的小侯将军;竟然如今也会沦落到和一介胡儿沆瀣一气”尽管年纪很不小了;但郭荃还是改不了当御史时养成的暴烈脾气;犀利的指斥就如同刀子似的;“安禄山只知道坑蒙拐骗;何尝有半点将才?你就算当年被人死死压着升迁之路;又一度调来幽州;受张守畦冷眼;可何至于就这样自暴自弃;丢了你身为武将的尊严”
侯希逸当初就知道;郭荃为人最最顶真;如今听到其这一句句声色俱厉的质问;他却连眼皮子都没眨一下;随口反问道:“郭使君当年原本可以接任云州刺史之位;却因为旁人的图谋和野心;不得不舍弃大家一同奋斗了多年的云州;迁转调出来给别人腾位子不算;哪怕建下功勋;也只能屈就平州这种地方。郭使君可知道;如今的云州是个什么光景?因为前两任刺史太过贪婪;盘剥互市的商人和奚人契丹人;现如今云州的大市集已经废了;至于当年陈小郎君耗费了无数心力的培英堂;也已经化成了一座荒宅。除了云州守捉还在;今日的云州;已经衰败了”
郭荃被侯希逸说得面色发白;想要反驳却觉得言语乏力;却不料侯希逸仿佛并不满足;竟是倏然又上前两步;就站在书案前头;居高临下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云州旧人;杜大帅和王大帅固然节度朔方和河东;可其他人呢?王使君如今远在西域伊州;王泠然和王芳烈也全都和他一堆;如果不是朝中人忌惮;他们何至于舍了太太平平的京官不做;去那种地方?罗盈和岳娘子于脆就挂冠而去;没了踪影。至于其他曾经带着云州烙印的人;你看看有几个人正当任用?”
“你这是在埋怨杜大帅?”忍了又忍;郭荃终于憋出了一句话。
“杜大帅?你以为杜大帅先是节度陇右;然后再节度朔方;自从中书舍人任上出为外官已经快十年了;如今也已经过了四十不惑之年;却始终没有再回朝;这是因为什么?”侯希逸于脆把两只手撑上了面前的大案;一张脸几乎距离郭荃的鼻子只有不足一尺;“那是因为陛下行事越发不比从前信安王节度朔方这么久;因为什么事落马的?武温有那点破事张守畦节度幽州这么久;固然骄横跋扈;可他因为什么落马的?部将假传军令;而后告密的不是别人;正是安禄山如他们这样功勋彪炳的大将;尚且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你以为朔方杜大帅和河东王大帅就会一直这么风风光光下去?”
话说到这个份上;郭荃终于忍无可忍;他拍案而起;就这么和侯希逸互瞪了片刻;随即厉喝一声道:“滚”
见侯希逸岿然不动;他便提高了声音道:“我叫你滚从今往后;我和你割袍断义”
然而;面对脸色铁青;显然已经气得七窍生烟的郭荃;侯希逸刚刚那犹如辩士一般咄咄逼人的气势一下子无影无踪;却是换上了一副笑脸。
“都这么多年没见面了;郭使君你还真是老样子一点没变。我这段词儿练了好几天;总算背得不错。”
郭荃几十年阅历岂是等闲;一下子意识到了侯希逸的意思;顿时瞠目结舌。但他很快就醒悟了过来;遂沉下脸道:“你别来这一套糊弄我”
“我有杜大帅的信带给你;不过嘛;郭使君你都说了一个滚字;我决定暂时不拿给你瞧了。”侯希逸见郭荃那张脸一下子变成了猪肝色;仿佛随时准备和自己打上一架;他便举起双手道;“我真的不是耍你;刚刚我说的那些话;之前背的时候;就觉得字字句句说到了我心坎里;所以刚刚说出来的时候方才那么气势十足。郭使君;你可别告诉我;你真的没有半点怨言。要知道;陛下还曾经动过心念;打算把举国之内的军政要务全都交给李林甫。”
“你别东拉西扯;杜大帅的信呢”
口中虽不答;郭荃的心里却很清楚;侯希逸所言确实也戳了他的心窝。宇文融的贬死固然是自己有错;政敌倾轧的关系;但李隆基过河拆桥;既然括田括户的巨大所得已经填补了国库和太府内府;自然也就没有力保这样一个昔日最看重的能臣。相形之下;当年宋憬的下台;何尝不是其对钱法和私铸下手;于是触及了一大批人利益的关系?至于李炜、张守畦这些人;固然有其不谨慎的地方;可天子何尝不曾猜忌?李炜家眷在长安;张守畦家眷则在洛阳
当今天子连亲生儿子和后妃都能舍得;至于臣下又何尝真正放在眼中?
时人刻骨铭心的忠君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