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月-第9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尚在马嵬驿,难不成他们没回来之前,就让三大宫无人守卫不成?当初杨国忠‘乱’政,安禄山不臣,却不见尔等如此慷慨‘激’昂,现如今这对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横挑鼻子竖挑眼,莫非是以为忠臣良将就可欺!”
杜士仪上次展示自己锋芒毕‘露’的一面,还是在云州收拾吉温的时候,朝中不少资历浅的官员根本没领教过他这犀利的词锋,一时间哑口无言,面‘色’极其难看。而裴宽这个御史大夫亦是恼火这个监察御史的不知好歹,当即恶狠狠地剜了此人一眼,却在心里牢牢记下了这个名字。
如此蠢人,再放在御史台喉舌的位子上,简直是‘浪’费美缺!
大明宫也好,兴庆宫也好,杜士仪都曾经近距离观瞻过,然而,如今这一接手防务,将自己的嫡系兵马布置到了这两座大唐禁宫之中,这样的感受却远远胜过从前被人领进这大唐最最中枢的地方参加早朝,谒见天子。等到他在大明宫禁苑的左右银台‘门’的左右羽林卫和左右龙武军驻地,把所有的兵马先行安顿好了,却已经是满天星斗。饥肠辘辘的他随便吃了半块胡饼,本打算回宣阳坊家中看看,阿兹勒却突然匆匆找了来。
“大帅,楚国公和渤海郡公求见。”……31197+dsuaahhh+24945498……》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该退位了
“一个楚国公;一个渤海郡公;原来是高老跟着姜四来了;我还在想这渤海郡公是谁”
听到杜士仪笑着上前来说出了这样的话;连日以来心情畅快的姜度更加喜上眉梢;大步上前后;竟是和杜士仪狠狠拥抱了一下;这才眉开眼笑地说道:“不报楚国公;难道还让人去报什么光禄卿?恐怕你就更加不会记得那是谁了至于渤海郡公;高老被陛下赶出宫的时候;就夺了右监门卫大将军之职;赋闲在家;之前我亲自登门去请的时候;就只见门可罗雀;所以说长安人势利;真真一点都不假”
杜士仪笑着在姜度肩头擂了一拳;这才看向了高力士。不过一年多没见;这位一贯保养很好的昔日第一权阉竟是显得十分苍老;脸上皱纹密布;只有眼神依旧炯炯。他和高力士很早就开始打交道;又因为杜思温的关系而更加亲密;可即便如此;通过他的手送给高力士的各式厚礼;只怕已经要达到一个高官的所有身家了。可是;与他从高力士这里得到的种种帮助以及支援相比;这样的付出无疑非常值得。
面对意气风发的杜士仪;高力士只觉得百感交集。事到如今;即便他还不知道漠北一度大乱;消息完全断绝是杜士仪放出来的烟雾弹;可他至少能够明白;经过长安解围一役;庞大的杜系已经正式撕开了从前的朦胧面纱;完完整整显露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这次能够守住长安城;裴宽虽也发动了不少官吏;但身为中流砥柱的;完全是杜系——从杜士仪的幼子杜幼麟;女婿崔朋;弟子宇文审;姻亲姜度;酒友窦锷;每一个人全都发挥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然而;曾经抛开那些利益得失为李亨求情的高力士;从骨子里来说;终究对于大唐的皇权忠心耿耿;所以心里分外不是滋味。此时此刻;他深深叹了一口气道:“我本以为接下来不过是等死而已;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转机。有朔方郭大帅亲自领军追击;叛军必定会退出关中。我听韦相公说了;已经有大军突入河北;包抄安贼老巢;接下来杜大帅可是要亲自领军;和安贼叛军于河洛决战?”
高力士这么快就已经见了韦见素?
杜士仪顿时笑了起来;却没有说话。直到高力士显然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方才一字一句地说道:“高老;我们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即便你觉得大逆不道也好;但我却不得不说。其实;陛下老了;该让儿孙辈出来管事;自己好好享享清福了”
尽管已经有几分猜测;可杜士仪直截了当吐出了这么一句话;高力士还是倒吸一口凉气。他怒瞪着杜士仪;很想义正词严地劈头盖脸痛骂对方一顿;可面对其不闪不避直视自己双眸的目光;他又不是第一天和人打交道了;知道杜士仪显然已经打定主意;哪怕自己真的拼上性命;也不可能改变对方的决定。他只能无奈地看向姜度;压低了声音道:“姜四郎;你世受皇恩;难道也眼看杜十九郎走上这条万劫不复的路不成?逼退君父;礼法人伦何在?”
“世受皇恩?高老;你这话说得有点差池;我这人最不相信的就是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一套当年陛下自己想要废后;可想当婊子却还要立牌坊;一面和阿爷商量;可一面却还想藏着掖着。所以王守一打探到此事之后把消息泄露出去;他就立刻把阿爷推了出来当替罪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重杖之后流放;我阿爷当时多少岁数的人了;怎么经受得起这样的折辱不说我阿爷;这些年来;死在棍棒之下的朝中大臣可还少吗;难道这就是礼法人伦?再说;他这个天子眼里要是真有过礼法;当初就不会逼死了太平公主;而后又逼迫睿宗皇帝退位”
说到这里;姜度又哧笑了一声:“高老;你往日是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这次却为了太子李亨的事情而苦谏求情;我佩服你到了那种时候还对陛下忠心耿耿;只可惜;人家不领情他带着杨国忠那些人逃出长安的时候;可曾记得你?如果不是杜十九来得及时;长安城中又是总算顶住了叛军攻势;说不定你就和这长安城中几十万军民一块;成了叛军口中的一块肥肉”
等到姜度的话告一段落;杜士仪就开口问道:“高老;今天陛下入城时的景象;不知你亲眼看到了没有?”
此话一出;高力士立刻就沉默了。即便此前正在和姜度一块安顿兴庆宫和大明宫;但外间情形;自有麦雄和家中从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悄悄地禀报给他;再加上此前留在长安时听说的那些;他何尝不知道;李隆基距离失尽民心已经不远了?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垂下眼睑淡淡地说道:“听说;杜大帅在马嵬驿时;曾经阻止了将卒对广平王妃以及广平王的两个嫡子施暴;莫非是打算拥立广平王的嫡长子?”
这一次;就连姜度也莫名诧异了。他立刻扭头盯着杜士仪;不可思议地问道:“广平王的儿子?论辈分可是陛下的重孙了不过也对;想当初汉时昭帝之后;即位的宣帝可不也是武帝曾孙”
见姜度竟然已经在认认真真考虑这件事;高力士登时又好气又好笑;不得不加重了语气:“可杜大帅不要忘了;你从前虽和杨氏有些渊源;可这次淑妃和杨国忠死了;官民将卒对杨家人深恶痛绝;若是你强要把杨家人扶上帝位;只怕不得军心民心”
“广平王妃崔氏是已嫁妇人;杨家有什么罪过;自然和她无关。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饶;她身为嫡母;却把广平王的其他妃妾子女全都丢在了长安;多有失德;能保住王妃之位就该额手称庆了;哪有功夫再想其他?此外;如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以及杨国忠的妻子裴氏等女;窃据诰命高位;如今杨国忠和杨玉瑶既然都死了;这些国夫人之类的封号也应一并褫夺;以安民心。”
这样的事情本应是天子决断;如今杜士仪却用犹如吃饭喝水一般的语气说出来;高力士只觉得太阳穴一阵突突的;整个脑袋仿佛都要炸裂了开来。他只是想试探一下;杜士仪是不是打算拥立崔氏之子;可杜士仪却非但不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要对鸡犬升天的杨家人直接下手;从国夫人到王妃;所有的封号和尊号一块全都砍了;哪里有半分念及玉奴旧情的光景?杨氏都倒了;崔氏之子怎还有那种可能?
“杜大帅既然早有定计;那究竟想要我这行将就木之人于什么?”
见高力士显然已经给左一棒子右一棒子给打击得有些支撑不住了;杜士仪便淡淡地说道:“高老想必也担心陛下安危;那就重新回宫去挑起内侍监的大梁吧。陛下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你也可以从旁劝一劝。这天下不是一人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
至于你刚刚说的逼退君父;我只是一说;陛下若真的不愿;那我自然无可奈何。可外间情形你都看到了;陛下如今退了还能尚存体面;若是长久拖下去;怕是十六王宅那些被压制太久的龙子凤孙们;也会可劲折腾对了;顺便说一声;陛下此次西逃;内侍监的高品宦官跟着的都逃得差不多了;监门将军一个不剩;姜四和窦十会勉为其难;暂时当一下这个左右监门将军。”
这些年来;监门将军全都是宦官充任;杜士仪就只凭这一句话;便等同于剥夺了宦官对于宫门的管控权;高力士登时面色大变。然而;刚刚大逆不道的话已经听得多了;他已经无力再争执什么。当他步履蹒跚离去的时候;他的背影竟显得无比萧索。
“高力士老了。”姜度随口感慨了一句;但接下来就岔开话题问道;“不过他刚刚问的那个问题;我也想知道;你打不打算亲自领兵讨伐叛军?”
“此事很快就会揭晓的。”杜士仪见姜度顿时恼火地瞪着自己;他便笑道;“明日早朝;恐怕朝堂还有的是变动
“宫里那位现在这幅样子;能早朝?”姜度瞪大了眼睛;等看到杜士仪那意味深长的表情时;他方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怪不得你让高力士回宫”
短短几天朝不保夕的日子已经成了过去;长安城中的百姓们固然欣喜若狂;但更加高兴的人却在十六王宅。因为走得实在是仓促;再加上有太子李亨和荣王李琬先后不明原因的暴薨;并不是每个龙子凤孙都能够跟着天子西逃。其中有些人在闻讯之后也想跟着走的;可裴宽带人在城中四下敲锣打鼓时;却一个劲地宣扬朔方援军很快就到;这其中;窦锷这个驸马都尉竟然留了下来;紧跟着十六王宅就被其亲自带兵给看守住了;宗室们只好将信将疑地留下。
如今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终于到了头;他们反过来还能嘲笑一下那些跟着天子出逃;现如今还没能回来的兄弟姊妹们;言谈间自然别有一番刻薄。然而;众多宅邸之中欢声笑语;甚至还会悄悄合计再次空缺无主的东宫究竟会由谁入主。
可对于太子李亨别院中那些妃妾子女来说;死亡的威胁虽说已经过去;可剩下的只有灰暗和绝望。尤其是身为邓国夫人孙女;曾经颇得李隆基宠爱的张良娣;此时此刻全无半点精神。
就算性命兴许可以保住;可她还剩什么?李亨死了;她又没有子女;最好的结局也只是被娘家给接回去;可下半辈子又能怎么过?不是每一个人都如同嗣楚国公姜度那样;能对逃脱了韦坚之难的姐姐姜氏那么好
“良娣;良娣”李静忠快步冲进了屋子;见张良娣面无表情地看了过来;他脚下生风来到了她的身边;用最低的声音说道;“窦十郎来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东宫和右相
李唐皇族和世家大族联姻;从来就不看辈分。就比如张良娣;从她的祖母窦氏是窦锷姑姑;以及她的母亲窦氏是窦锷妹妹的关系来看;她应该要称呼窦锷表叔抑或舅舅;可如果按照天家的辈分来看;两人一个是天子的媳妇;一个是天子的女婿;却又成了同辈。除此之外;在她入东宫后不多久;她的弟弟张清就娶了李亨第四女大宁郡主;辈分就更加乱套了。
如若是从前;张良娣和窦锷相见;自然首选的是叙天家辈分;称呼一声姐夫。可如今李亨已经死了;她再没有了任何倚靠;之前如果不是李静忠在;她甚至连李亨遗留下的那些妃妾以及儿女都压不住;这会儿一见窦锷;她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竟已经哭拜于窦锷面前。
“舅舅;求你救救我”
窦锷早在年少时就没有什么从政的野心;也正因为如此;他纵情歌舞;一手绝妙的胡腾舞在整个长安城中人人盛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