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议完毕,陈风动身返回平江,这次虽然要十日之后才出发,但是,军队的集结,却是在江北进行的,这些,都需要提前安排好。

这次来应天,陈风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成了北伐的统帅,二十万大军,挥师大都,这是一个壮志男儿应有的梦想。

不过,陈风知道,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经历过一些事情,陈风和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已经比较融洽了,不过,随着战争的结束,彼此之间还是会有矛盾的。

就今天来说,其实,双方还是在试探之中的。

朱元璋想要自己出动军队,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来,如果自己不出动军队,就有种拥兵自重的感觉了。

而之后,朱元璋又觉得无法给自己太多好处,于是,将统帅的位置让给了自己,本来,陈风是打算推辞掉的。

但是之后,想起了自己这支部队的未来,陈风却又答应了下来,而且,要朱元璋彻底放开这支军队,完全由自己来指挥。

这样的要求,朱元璋也咬着牙答应了,朱元璋知道,这是自己对朱元璋的试探。

想在朱元璋的手下当个军阀,尤其是当一个手握精锐军队的军阀,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这些军队,陈风又绝对不想放手,因为,这是陈风的底牌,虽然陈风会尽力避免历史上朱元璋屠杀功臣那样的事情发生,但是,万一要真发生了的话,朱元璋也该掂量掂量才对。

这还真是个考察陈风能力的时候啊。

陈风一边脑子在急速地思考着,一边调动着军队,将陈风这些年来积攒的亲信,精兵,全部调到了江北。

就在陈风走后,朱元璋也在面对着手下的幕僚们的疑问。

“王爷,我们就如此,把十五万的精兵,全部交给陈大人了?”李善长首先说道:“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支军队,如果这支军队出了状况,我们恐怕连守卫现在的土地,都会有问题。”

李善长的话语里,虽然没有明说,却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

虽然陈风现在和朱元璋的关系很好,但是,也要防着点,李善长是当初朱元璋起兵不久之后的跟班,因此,说起话来,也没什么顾忌。

如果陈风率领这支军队杀回来,谁能阻挡?陈风的意思,是他要完全指挥这支军队,谁都不能干涉,连朱元璋的命令都不行。

听到李善长的话,朱元璋笑了笑:“如果,陈风真的对我有别的想法的时候,当初,就不会选择和我合作了。”

朱元璋这一句话,顿时,所有的人都无语了。

的确如此,陈风对朱元璋是否忠心,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也不是随便一个事就能表达好的。

但是,在当初的时候,陈风的实力已经很强了,而朱元璋,手下连两万人马都没有,如果不是陈风的帮助,让朱元璋一点点地强大,说不定,现在的朱元璋,还在和州想着怎么渡江呢。

朱元璋能够走到今天,陈风的功劳最大,这点,朱元璋是非常清楚的。

如果陈风想要对朱元璋不利,当初的时候,就将朱元璋灭了,何苦会等到现在。

再说,陈风一直都在和朱元璋讲,朱元璋会成为真龙天子,而现在,那一天真的就到来了,以及每次的鲜活的事例,都说明了陈风预言的准确。

所以,其实,朱元璋对陈风,是非常信任的。

“王爷,就算是陈风当初没有别的意思,现在,手握重兵,这心思就不由得我们不小心了。”李善长说道。

“哼。”就在这时,其他的幕僚之中,发出了这么一个声音。

声音虽然小,朱元璋还是听到了。

放眼过去,正是刘基。

“青田,你觉得呢?”朱元璋说道。

“本来,在之前,或许我也对陈大人有过别的看法,我们以后,要建立的是一个国家,而这个国家的君主,只能是王爷一个人,而这个国家的所有的军队,所有的子民,都得听王爷一个人的命令。”刘基说得很慢。

但是,刘基的话,却有深深地印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很多人都在心里颤动着,因为,他们知道,刘基即将提出的,是另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但是,今日,在陈大人来了之后,我终于知道,陈大人所作的,都是为了王爷,或者换个更好的说法,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陈大人提出的战争计划,可以减少很多将士的伤亡,同时彻底解决北方的鞑子的隐患,一劳永逸,同时,陈大人其实是并不想带兵的,但是,王爷提出之后,陈大人却又同意了,这同样是为国,为民的高风亮节,他要全部的权力,只是不希望我们这里的某些人,因为猜不透陈大人自己的战略部署,而在后方着急,同时会错误地指挥。我相信,陈大人这次一定会打上一场漂亮的北伐之仗。”

刘基说的某些人,虽然没明说,听者也是清楚的,当下几个人脸就红了。

刘基说的意思,就是相信陈风,一定会打好这些战斗,同时,也可能会继续出奇招,只是防止被人乱指挥,尤其是,陈风还提到了岳飞被那十二道金牌诏回之事,陈风是很反感的。

“对,我是绝对相信风弟的,没有风弟,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不会有如今的大好局面。”朱元璋说道:“不过,青田,等到打完这场仗,我们该如何处理后续的问题?”

第592章 封地

如何对待陈风的军队,如何在建立国家之后安置陈风,这是朱元璋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难题。

自古以来,皇权是最威严,最不容沾染的权力,而维护皇权的,那就是军队!

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是由皇权控制的军队才可以,所有的军队,必须要听一个人的命令才行,这个人,只能是皇上。

历史上,就有活生生的例子。从唐代开始,出现了节度使这个官职,手握军队,最终就酿成了祸乱,不过,节度使直到宋朝,也依旧存在,一直到了元朝,才废除了这个官职。

但是,现在朱元璋却比较尴尬。

如果没有陈风,那么,朱元璋根本就不会有现在,在后世的历史上,朱元璋当皇帝,可比现在晚了十几年。

如果现在,在大明朝刚刚建立,在陈风北伐成功之后,就将陈风的兵马全部削减掉,让陈风成了光杆,那么,先不论陈风是否愿意,就是让外人说起,也肯定会是朱元璋过河拆桥,兔死狗烹。

以前,朱元璋似乎一直都在回避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靠近,朱元璋不得不面对,不得不考虑如何应对了。

现在,既然是刘基先提起了这个问题,倒不如,先听听刘基的意思。

刘基,虽然是在陈风的建议下,受到朱元璋重用的,但是,刘基一直都把朱元璋当作自己的主公,凡事也都是从朱元璋这方面来考虑的,比如,在对待韩林儿的态度上,刘基就很直接。

但是,在对待陈风上,刘基持有的,是绝对的信任,陈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朱元璋,也是为了这个国家。

刘基一直都在旁边看着,以他的眼光,看到的就是这些。

不过,刘基知道,自己太过耿直,虽然现在还没什么具体的冲突,他和李善长等人,也已经有了轻微的摩擦,等下他要是提出自己的主张,一定会被李善长等人讽刺的。

“王爷,在下想听听王爷的意思。”刘基说道。

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刘基不想直接就说出自己的想法来,如果与朱元璋的想法矛盾,刘基会保持沉默。

“青田,我现在只想听听你的想法。”朱元璋说道:“你每次提出的见解,都非常正确。”

朱元璋这么说,刘基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说道:“王爷,在您登基之后,可以封陈大人为平江王。”

平江王!其实,这个说法,在最开始朱元璋和陈风会面的时候,朱元璋曾经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初,朱元璋就说过,等到将来当了皇上,与陈风共享这个天下。

当时以为,自己当皇上,统治整个中原,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但是现在,却没有想到,很快就实现了。

看到朱元璋没什么反对的意见,刘基继续说道:“王爷,陈大人和您结拜了兄弟,如果王爷当了皇上,那陈大人自然也是皇弟,就该有一番封地,不如,就将现在陈大人所占领的地区,都封为陈大人的封地。”

刘基还没有说完,果然,一旁的李善长,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要反对了。

“陈大人是该有封地,不过,要是将陈大人现在的控制区,全部作为陈大人的封地,那是否有些太大了?尤其是,扬州,平江,杭州等地,都是最富庶之地,这里的赋税,会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收入,我们只有收入多了,才能够投入到北方的重建之中去。”李善长说道。

没办法,陈风先下手,已经将那些最富庶的地方,拿到手里去了,现在,这些土地的归属,就愈发地重要起来了。

“而且,那些土地上的人,只知道有陈大人,而不知道有王爷,这是很危险的。”李善长继续说道。

当初,李善长腆着脸去找陈风,现在,却又对陈风起各种猜测,其实,还都是为了朱元璋打算。

“那请李大人去和陈大人商议,让陈大人将那些土地,交给我们来管理?”刘基反问道。

既然李善长这么说,那就让李善长去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人去好了。

“你!”李善长立刻无话可说。

“青田,那陈风手下的军队,又该做何处置?”朱元璋问道。

“我们在打仗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军队,而现在,当彻底歼灭了鞑子之后,就需要削减军队的人数,只需要维持一支常备的军队就足够了,所以,请王爷向陈大人建议,陈大人的手下,只需要维持陈大人的封地治安就足够了,最多,一万军队足矣。”刘基说道。

封地,都给了陈风,但是,这军队方面,不能太多,这点上,刘基的观点也是很明确的。

其实,就算是北伐完成,在周围,还是有小规模的战事的,而且,现在朱元璋手头里的军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在新的占领区一驻扎,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人了。

所以,要是真削减,那就只削减掉了陈风的军队,陈风肯自己将自己的军队削减掉吗?

听到刘基这么说,一旁的李善长不由得又问道:“青田兄,你确定,陈大人会自己把那些精兵解散,然后,只留下一万军队?”李善长问道。

刘基这么说,更像是想当然,刚刚说给了那么多封地的时候,挺大方,现在说裁人家的军队,说得也很轻巧,这刘基,不会是脑子里进水了吧?

“我相信,陈大人一定会答应的。”刘基说道:“刘青田愿意以人头担保,如果陈大人不肯,我刘青田愿意亲自到平江去当说客。”

“哼,你的人头,值那么多军队吗?”李善长听到刘基说出这么不经过大脑的话来,不由得嗤笑道。

“你!”刘基听到李善长一再出言讽刺,也不由得恼怒了。

“算了,”朱元璋说道:“今日就如此吧,这件事,以后再议,下去之后,准备这次北伐行动,任何人,若有拖延,休怪我军法从事。”

“是。”其他人一起答道。

看到这些人都走了,朱元璋从座位上下来,其实,刘基说的,更符合朱元璋的想法。

如果不是陈风帮助,朱元璋绝对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取得天下,这个天下,有一半都是陈风的功劳。

但是,若要说真的和陈风共享天下,现在朱元璋又觉得,自己很难办到,朱元璋不会容忍自己手里的权力被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