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6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速继续说道。

虽然要北伐,朱元璋是非常隐秘地去做这件事的。但是,他向陈风通知得太晚了,时间又很急,所以,粮食方面的筹集,士兵的集结,都会有蛛丝马迹留下,即使他们再刻意地隐蔽行踪,也会被有心人发现。

以前的时候,蒙古人根本就不重视情报的收集,而现在,到了上都之后,随时面临着被南方的明军继续攻击的危险,所以,在妥欢帖木儿的授意下,他们开始找专门人手,收集南面的情报。

他们刚从大都出来不久,在那里还是有很多人是心向着他们的,所以,找到几个人,给些银子,就能够让他们替元朝出力,反正只是透露个情报而已,又不是去厮杀卖命,他们做得没什么心理压力。

现在,情报收集起来,也速知道事情很棘手,所以,向妥欢帖木儿提了出来。

这个消息,虽然来得晚了,还是来了。

明军们积聚部队,前来干什么?自然不是来游玩的,而是来打仗的。

打哪里?大同?还是上都?那还用说,南方的明军,对于打他这个皇帝,是非常上瘾的。

也就是说,这十几万的明军,将会气势汹汹地从大都里杀出来,直奔上都而来。

短暂消停了一段时间,现在,又要打仗了。

每个人的心头,都在压抑着。

怎么办?

妥欢帖木儿沉默不语,望着下面的这些群臣,他知道,这些人又在心里打什么主意了。

果然,看到妥欢帖木儿不说话,平章鼎住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这次明军倾国之力而来,气势很大,要是攻击我们上都城的话,恐怕抵挡不得,以臣之见,我们还是暂时避其锋芒为妙。”

避其锋芒?妥欢帖木儿睁开了眼睛,死死地望着鼎住,说道:“我们要避其锋芒?我们是要继续不战而放弃上都城?我们是否要继续向北撤,退到草原上去,我们以后,就在草原上,重新过我们的游牧生活?”

从大都城不战而逃,妥欢帖木儿已经后悔了,来了上都,根本就无法和大都相比,他想念大都的一切,想念大都皇宫里自己亲手做的龙舟,都便宜了明朝那个狗皇帝!

现在,明军前来,自己又要不战而逃跑,这怎么可以!

哪怕就是死,妥欢帖木儿也不愿意再逃跑了,这样的逃跑皇帝,当得有什么尊严?

妥欢帖木儿终于拿出了当时在应对伯颜篡权时的勇气来,向着下面的群臣们说道,这样的日子,与其在逃跑中渡过,不如堂堂正正地战斗,战斗!

妥欢帖木儿很明确。

听到妥欢帖木儿的语气颇为不满,鼎住心里没有犹豫,继续说道:“启禀皇上,现在,明军兵峰强盛,尤其是,那个陈风,火器凶猛,我们死守这城池,恐怕最后,会落得很惨痛的下场,而我们若是到了草原上,那里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四处游走,明军哪怕是有百万骑兵,也奈何我们不得。请皇上三思啊!”

鼎住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留在这里,那是等死,只有到了草原上,明军人数再多,己方可以在草原上来回避退,到时候,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中原有句老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在这里被全部干掉,那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不仅仅是鼎住,其余的人,也都是如此的想法,他们的一家老小,可都在城里呢,要是城破了,谁都跑不掉。

趁着明军还没有上来,先赶紧跑路吧!

鼎住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一旁的也速,也想要上来继续劝说皇上。

此时,妥欢帖木儿却动怒了。

“你们这群饭桶,一味地知道逃跑,逃跑,先祖的脸,都让你们给丢尽了!”妥欢帖木儿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说道:“先丢了大都,现在,又要不战而逃,放弃上都,到草原上去!我大元的基业,就这般地毁在了你们的手里!朕已经决意,绝对不离开上都,就算是死,也要战死在上都城!”

龙颜大怒,听着妥欢帖木儿的话,下面的人,谁都不做声了。

皇上这是怎么了?当初,从大都城里出来,那可是皇上的主意,他要是不拍板,谁敢从大都里出来?

现在,大都丢了,将责任,全部地推到了他们这些属下身上来,他们也不愿意大都城丢失啊,这都是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搞出来的,谁知道他会不战而逃。

第819章 救,还是不救

不过,皇上这番一说,谁都知道,绝对不能再提离开上都之事了,否则,暴怒之下的皇上,说不定会将提议的人杀掉,用来警示别人,同时平息他的怒气。

但是,仅仅是上都的军队,能抵挡住明军的攻击吗?要是以前的经验,攻守双方,守军是很占便宜的。但是现在,面对的,是一直都以少胜多的陈风的军队,他的军队,是不能用一般的经验来衡量的。

“启禀皇上,微臣有一计。”待妥欢帖木儿重新坐回到了龙椅上,下面一个人说话了。

妥欢帖木儿看了一眼,心里气又消了些,说话的,是宗王庆生。

“说吧,爱卿有何良策?”妥欢帖木儿问道。

“启禀皇上,现在,明军十几万,气势汹汹地来攻我上都,我们据城坚守,守上数月,应该没有问题,同时,我们向扩廓帖木儿将军请援,让他秘密出兵,从外面攻击围攻我们的军队,我们内外夹击,在上都城,全歼这来袭的明军!”庆生说得掷地有声。

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先引诱对方攻城,待对方消耗实力,再从外面打击,这个战术,其实提得是非常好的。

只是,听到了庆生的话,其他真正了解明军,尤其是陈风的军队的人,都默不作声了。

庆生一直都在上都城,没有到过大都,而且,这个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去找那些漂亮的女人,当然,这也是大多数蒙古人的爱好。

这个庆生,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本事,但是,嘴上的功夫,却是最好的。

现在,庆生提出的这个主意,完全就是纸上谈兵。

守上都城!在陈风的军队的攻击下,上都城能守多久?会像当初己方打襄阳那样,襄阳守了数年吗?说不定,连一个月都守不了。

而扩廓帖木儿,会前来支援吗?当那扩廓帖木儿保护着爱猷识理答腊,到大同去的时候,很多官场老油条就都已经看出来了,这扩廓帖木儿,和皇上根本就不是一条心的。皇上若是驾崩了,他正好拥立爱猷识理答腊为新的皇上,反正现在爱猷识理答腊也是皇太子。

即使扩廓帖木儿会来,也一定是行动迟缓,大同到上都,距离并不近,骑兵快马,也得五日。

所以,如果坐等扩廓帖木儿来的话,那结局一定很悲惨。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能向皇上说吗?

妥欢帖木儿听到庆生的话,顿时脸上就是喜色:“对!爱卿所言极是!朕立刻下旨,命扩廓将军出兵,前来支援,从今日起,上都进入战备,准备好粮草,箭矢,滚石,檑木这些防守器械,哼,陈风打了无数次的胜仗,这次,就让他知道我们蒙古人的厉害!”

妥欢帖木儿完全同意这个计策,而且下令,要进入备战了。

下面的群臣,嘴上什么都没有说,但是,走出大殿的时候,却都感觉到腿在不由自主地打颤。

战斗,战斗,拿什么去和陈王爷打仗?他们都在心里,莫名地感觉到恐惧。

陈王爷的威名,就已经震慑了他们,皇上要他们留在这里,简直就是要让他们等着送死。但是,皇上的命令,能不听吗?现在,他们已经后悔了,早知道,当初就该留到大都城里,走的时候,刚好跟太子殿下走,现在到了大同,就不会有这么迫在眉睫的危险了。

大同。

这里是山西行省,四周都是山,道路艰辛难走,周围又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风景,除了光秃秃的山,还是山。因此,在刚刚来了这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爱猷识理答腊非常不适应。

当然,这里也是有优点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比上都,这里安全得很,而且,皇上在上都,所以,如果明朝真的要进兵的话,肯定会先去攻打上都,这里暂时还是非常安全的。

爱猷识理答腊过得并不悠闲,整日里,都在思考着大事,复国的重担,压在了刚刚成年的爱猷识理答腊身上。有的时候,会定定地望着东方,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究竟是想要早日打回大都去,还是思念大都里的那个叫做秋菊的姑娘。

今日,从上都紧急传旨的人过来之后,他们齐聚到了这殿堂之中,爱猷识理答腊更是心事重重。

“现在,大都城内,正在积蓄粮草,明朝的军队,也在向着大都集结,种种迹象都表明,在沉默了两年之后,明朝的军队,终于又要出动了。”扩廓说道:“此次明朝的军队出动,首要目标,肯定是上都,皇上已经决定,在上都坚守。而且,皇上传来圣旨,要调遣我们大同的兵马,前去上都增援。”

圣旨是下给扩廓的,扩廓接到了圣旨之后,就立刻召开了这次会议。

听到扩廓说完,下面的人,都露出了异样的表情来。

现在,皇上和皇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虽然从名义上,他们还都是大元朝的军队,但是实际上,他们早已经脱离了皇上的控制,他们现在效忠着的,是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

明军要打上都?打了更好!打下了上都,把皇上给杀了,刚好,皇太子可以名正言顺地接任皇位,成为下一任的大元皇帝,而他们现在这些人,都是拥立皇上的功臣,到时候,皇上分封群臣,他们这些人,都会官升数级,虽然实际上没什么变化,但是,听着头顶上的名号,也是很响亮的。

存在着这样心思的人,恐怕不少。

所以,出兵上都?他们谁都不感兴趣。

稍后,扩廓的副将浩达斯说道:“现在,明军兵峰极盛,而我军居于大同,离上都很远,劳师袭远,本来就是犯了兵家大忌,而且,我们现在粮草不足,士卒训练很差,守大同有余,要想与明军主力决战,恐怕还差得很远。”

浩达斯的话,意思非常清楚,这仗,他们不能打!

浩达斯将话一说,其余的将领,立刻纷纷响应,现在,他们连大同都守不住,借着大同地势险要,还能够抵抗,要是出去,肯定是送死。

皇上的圣旨,对不起,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请皇上不要牵挂了,肯定是不行的。

众人们的口吻几乎都一样,但是,上面的爱猷识理答腊却一直都没有说话。

太子殿下在想什么?这个时候,他难道不知道,正在有一个绝好的机会吗?

皇上不死,他要是登基,那就是篡位。

“朱克,你觉得呢?”爱猷识理答腊终于开口了,却是问朱克的看法。

听到爱猷识理答腊的问话,在人群的末尾的朱克,站了出来,看了一眼众人,说道:“启禀太子殿下,在下觉得,现在,我们该克服各种困难,出兵上都。”

什么?这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出来的叫做朱克的家伙,还是个汉人,居然提出了这种想法?听到朱克一说,顿时,其他的人的脸上的表情就变了。

“你这个汉人,现在,是我们蒙古人在讨论大事,轮不到你插嘴,将军,我们早有惯例,这种军机大事,不该有汉人听闻的,请将他赶出去。”浩达斯说道。

虽然蒙古人标榜着敬重汉人,但是,到了真正的大事的时候,还是非常排斥汉人的。

这个朱克,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