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柄大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几个人的注视下,蓝玉寒的玉手,颤颤地摸了过去,终于,摸到了那只鸽子的绒毛,鸽子“咕咕”地叫了两声,似乎很惬意地享受着。

看来,连鸽子也喜欢这位神仙姐姐,陈白普很满意地看着鸽子,知道它们以后,就是这位神仙姐姐最忠实的信使了。

“我需要在这里住几天,将这些鸽子如何养护,全部教给神仙姐姐。”陈白普说道。

“没问题,你在这里住多久都可以。”蓝玉寒满脸笑容。

结果,第二天,陈白普就发现大黄没了,蓝玉寒当夜,就修书一封,早晨的时候,大黄就被蓝玉寒放飞了。

……………

与此同时,陈风策马在官道上飞奔上。

在彭和尚走后,陈风没有休息,赶往定州。

没有大雪,道路早就通了,因此,陈风的速度非常快,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就已经远远地望到了那些窑洞里冒出的烟火来。

定窑,本来在曲阳,在后世,定州并不包括曲阳地区,但是现在,定州的管辖范围,还是很大的。

定窑兴盛于宋代,尤其以生产白瓷著称,在元朝时期,定窑已经彻底没落,本来,四周都已经变得极度荒凉。

但是现在,定窑又已经重新恢复了生机。

远远望去,那些瓷窑,都有人在不停地忙碌,有的在装料,有的在烧窑,也有的在出窑。

看那样,生产的人员,有几十人。

铙是如此,依旧供不应求,陈风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有什么继续提高产量的手段没有。

窑洞前,一个老者正在那里,指挥着几个人装窑,手上是不是地扶一下烟斗,吸两口旱烟。他一抬头,看到了远处的单骑,顿时,老眼放大了,恩人来了。

“四二,恩人来了。”老刘头立刻向远处正在指挥出窑的孙子刘四二说道。

听到声音,刘四二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让工人自己继续干,跑了过来,果然是恩人到了。

对于老刘头祖孙俩来说,陈风就是实实在在的恩人。如果没有陈风,去年被蒙古人发现他们俩私自烧窑,就已经是大罪了。而现在,他们已经摆脱了过去的那种穷困的生活,雇佣了一百多个人,将定窑彻底恢复到了之前的光景。

毕竟定窑没落了几十年,只有像老刘头这样年纪的人,才会烧窑。因此,两人雇佣的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两人去指挥的。不过,两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动嘴去说就行了。

相比去年,落魄地连顿饭都吃不饱,今年,他们已经可以投入上百两银子,把几乎整个瓷窑,都开动起来,这已经是天壤之别。

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人,那个叫做陈风的恩人。

恩人上次一走,几乎就没有来过,这次来了,他们自然非常激动。

一老一少,守在了瓷窑的门口,眼巴巴地望着那名由远及近的年轻人。

“吁…”陈风拉住了马头,接着,右腿一甩,熟练地从马背上翻身下马。

刘四二立刻接过了马的缰绳,说道:“恩人,您来了。”

“叫我陈风就行了,不要恩人,恩人的了。”陈风说道,这两个字听起来,总是有种肉麻的感觉。

“不,恩人永远都是恩人。”老刘头说道:“如果没有你,就没有定窑的今天。这些工人,也都得感谢你。”

如果没有陈风,定窑就不会恢复过来,那么,这些工人,也就没有了这个稳定的收入。

这些瓷窑,本来是民窑,不过,在战火中,瓷窑的主人,早已经消失了,而这些瓷窑已经废弃了几十年,所以,只要官府不出来说什么,那么,这里就没有人会多来过问。

官府人敢管吗?陈风只要把那本皇后签名的书拿出来,保准他们立刻悄无声息,其实,开始的时候,陈风和拙赤说了之后,就已经有人和这里的官府打过招呼了,他们除非是嫌自己的官做够了,否则,根本就不会来过问这里的事情,而且,这里瓷窑开了之后,按时给拿过一笔税款去,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我们这里一个月,能出产多少块地砖啊。”陈风说道。

现在,那个本来烧成炕桌面的东西,他们已经知道了实际的用途,是给那些有钱人用来铺地面的,也有了个名字,叫做地砖。

这一说,可就说到了刘四二的专长上来了,他说道:“现在,我们一共有十二个瓷窑,作坊八座,工人一百零五人。这十二座瓷窑,其中十座,是能同时烧制一百八十块地砖的大瓷窑,两座只能烧制七十八块。”

一边走,一边说,进入其中,刘四二指指点点。

毕竟,这些瓷窑开始都是烧制盘碗之类的瓷器的,而烧制地砖,都是大家伙,摆放坯子的时候,很多空间都浪费掉了。

即使如此,这样一次能烧制近两千块,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但是,两千块,仅仅够一家所用而已,大都内的需求量,可是相当大的。

刘四二继续说道:“我们现在,是分成三组,每组四个瓷窑,其中一组在装窑的时候,第二组在烧制,第三组在出窑,这样,可以让作坊内制做坯子的工人,不会空闲下来,我们的地砖的制作过程中,制造坯子,是最浪费人力的一步。”

接着,他们就走到了作坊的旁边,这里,还居然有几头牛,正在拉着碾子。碾子的上面,有白色的粉末状的东西。

没有现代化的设备,粉碎这些东西,就是非常耗费人力的。

制造瓷器的第一步,就是对石质原料的粉碎。定窑周围有高质量的瓷土,但是,还是需要部分的瓷石作为配料的,这些东西的产量,直接决定了瓷器产量的高低。

碾了一会儿,就有人上来,专门将碾下的那些粉末用细笤帚扫起来,这些粉末,才是最终要的东西。

“这瓷石是什么东西?”陈风好奇地问了一句。

“其实,这瓷石,直接用炭火烧烤之后,就是药房里的石灰。”老刘头说道。

石灰,这不正好,就是自己要制的水泥的原料吗?陈风想到。

第122章 烧制水泥

说瓷石,听起来很神秘,说石灰,就不那么神秘了,疗疮生肌,治疗腹泻,是常见的药房里面的药。

那么,这种石头,也就是石灰石了。陈风已经在脑海里想起,高中课本里讲的水泥,就是将黏土、石灰石和铁矿粉加在一起,全部混合成粉末状,用大火烧,烧成球状之后敲碎磨成粉,加点石膏就行了。

感谢后世的教育啊,自己虽然是文科生,但是,也得学习物理化学这些让人头疼的东西,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制造水泥,需求量最大的原料,就是石灰石。

“这种瓷石,我们这里多吗?”陈风问道。

“后山全部都是。”刘四二说道:“我们这些,都是从后山弄来的,就是开采起来费事,而磨碎它,更是麻烦。”

由于有丞相府的关系,他们开采一个没有人管的石头山,根本就无人过问。

“嗯,不错,不错。”陈风说道。

刘四二以为是陈风在夸奖他们的作坊内的活儿干得漂亮,继续给陈风介绍,这些料,接着陶洗,制造好了瓷坯,看是否需要上花,然后上釉,这是关键的一步,因为,地砖和瓷器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这个方面,就是刘四二的独门秘籍了。

最后,入窑,就可以烧制了。

刘四二已经把各项工序介绍了一遍,陈风也听得差不多清楚了,其他工序上,刘四二都做得非常好,尤其是把瓷窑分成三组,可以让生产的工人各司其职,不会有等待的时候,而制约整个瓷窑产能的,就是第一步,将那些坚硬的石头粉碎的过程。

这是必须要改进的一个工序,因为,陈风想要让他们试制水泥,还是需要大量的磨成粉末状的石灰石。

看完了整个过程,陈风来到了旁边翻修过的两间房内,这是老刘头祖孙俩的卧房,兼为这些人做饭的伙房,以及,鸽子的卧房?

陈风看到了三只鸽子,正在咕咕地吃着谷子,不用说,这些鸽子,是陈白普送来的了,这样,窑厂里有什么事,直接就可以给陈风通信,而陈风需要及时地减产或者调整高端和普通产品的比例,都可以通过信鸽来实现。

这种信鸽,可是完全有了用武之地,其实,在这之前,信鸽就已经被某些有实力的商人使用了,从天上通信,始于商贾。

看样子,刘四二对这几只信鸽还比较照顾,信鸽的笼子,专门用了红布缠起来,还是和他们祖孙俩住一个房间,不怕半夜里咕咕叫的声音吵醒了吗?

不过,整个窑厂,也就是这两间房子够舒适了,总不能住进瓷窑里去吧?那就等着吃烤鸽子肉了。

“现在,我们的地砖的需求量非常大,必须要想法增加产量。”陈风说道。

现在,循环使用,每个月,能够出五千块地砖左右,这还不够吗?

“那么,我们就只能是缩短进窑和出窑的时间。”老刘头说道:“但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瓷坯,就供不上了。”

“对,我们要想办法,尤其是要改进对瓷石的粉碎。”陈风说道:“我需要在一个月内,将瓷石粉碎的数量提升为现在的三倍,不管是增加人力和畜力,还是改进手段,总之,这个目标,必须要实现。”

陈风毕竟不是理科出身,这些纯技术性的东西,而且,要符合这个时代的技术发展的东西,陈风根本就不懂,或许,他的气功炼到家了之后,运气于右手,然后,一拳下去,就成了粉末,要是这样,他偶尔还能够来帮忙。但是现在,他要是这么做了,必然还是石头赢。

任务交代下去,办法让他们自己想,总之,自己需要扩大产能。

听到这个几乎是命令的话语,老刘头和刘四二两人没有一丝皱眉头的意思,立刻点头说道:“恩人,放心吧,就是我们日夜不睡觉,也要把瓷石粉碎出来。”

说完了,刘四二又继续说道:“恩人的意思,是要将每个月的产量,扩大为原来的三倍吗?那么,这样的话,我们需要再建新的瓷窑才行。”

毕竟,产量这么大,现有的瓷窑就是一刻不停,不算进出瓷窑的时间,也产不出来。

那就必须要建新的瓷窑。

“不用,暂时先保持这些瓷窑的稳定增产就可以了。”陈风说道:“地砖的产量,比原来扩大五成,或者扩大一倍,就完全足够了。”

“那么,剩下的瓷石?”老刘头问道,这样的话,瓷石数量就多出来了,多粉碎的那些干什么?

“剩下的瓷石,我们要试制一种新的东西。”陈风说道。

老刘头祖孙俩,对陈风是完全听从,而陈风,对他们也是绝对的放心,再说,陈风又没有时间来操心这些琐碎的事,如果事事都要让他亲自办的话,他早就累死了,诸葛亮那样的管家,陈风可不想当。

陈风更多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人有能力之后,就会放心地交给他们。比如,羊肉串的生意,就交给姆妈和韩娥打理去了,烟雨楼,在自己介入了之后,继续让蓝玉寒掌握大权,现在,地砖的生产,完全交给祖孙俩。

而且,让他们试制水泥,也是陈风立刻就要交代的任务。

毕竟,陈风只是在书上看到过,只是原理而已,将原理变成现实,那是需要有人来动手的,这种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做最合适。

新东西?上次刘四二自己制造的炕桌面,只是临时起意罢了,但是,却成功地被陈风挖掘出来,成了现在让他们收入颇丰的一个项目,听到陈风又要有新东西,老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