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2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矛盾,或者有求于政府,那是司令部和授权各标统的事,未经批准,各级各部军官不准擅自上门骚扰政府。
对于后四条,都是约束驻军行为的。龙谦特别强调了进入城市后的军容军纪,强调了蒙山军的荣誉问题。指出后四条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都规定于蒙山军的蒙山军军律中的常规事项,不赌、不吸、不嫖是蒙山军区别与其他军队最显著的特征,绝不能违反。军官们必须带头执行,将丑话说在头里,谁敢违反,我就先摘了谁的帽子!
最后就是加强军事训练的问题。龙谦告诉大家,从德国人手里买的军械已经启运,部队面临换装,需要做大量的适应性训练。这次到的武器不全,数量也不足,已经与参谋长和副参谋长商议,以营为单位换装,哪个营遵守纪律好,军事训练达标,就优先换装,否则就靠边站。
宁时俊做了补充说明,主要讲了部队的粮草补充问题。部队进入城市后,需要建立新的后勤供应体系,后勤处在司令的指示下已经制定了新的条例和规定,包括军装鞋袜被褥、粮食副食、各种工具用品都有新的规定。这次比较细,伙食定了标准,区分了战时和平时两个大的体系。各标要建立完善自己的后勤科,负责采购一般性物资。对于采购,司令指示必须采取新的办法,杜绝一切贪污行为,保证让官兵穿的好,吃的好,住的好。最后宁时俊开玩笑说,我们已经在鲁南扎根了,大家伙就该成家立业了,司令部已经制定了军官成亲和家属随军的条例,不日将正式下发。什么是随军呢?就是部队会管你的家眷,住房,生活补贴,甚至给媳妇安排正式的工作,包括参军。所以,司令再次强调不准嫖、赌、吸大烟,完全是为了大伙儿好。树立我们蒙山军独有的军容风纪,树立蒙山军军官的荣誉观和道德观,是司令高瞻远瞩的决策。土匪吃喝嫖赌,很多官军也是这样,搞得乌烟瘴气,部队没有战斗力,士兵们瞧不起军官,咱们绝不能走那条路。至于不准到酒楼饭馆吃喝,第一是怕喝酒误事,第二是培养大家勤俭朴素的作风。司令体谅到大家的正常需求,凡是没有违反纪律的连队,经军法监督处考核签字,每半个月可以聚餐一次,聚餐时可以上酒,但要限量,而且必须在部队的营地聚餐。在座的都是我军的高级军官,是蒙山军真正的骨干。我们这些人能不能带头执行部队的要求,是部队顺利完成由根据地向城市进展的关键。这方面,司令为咱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大家可以看一看司令是怎么做的,说句不尊敬的话,司令已经定亲了,大家都晓得,但司令忙得连看媳妇一面都没空。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咱们这个团体?所以,今天下发的纪律条例,包括一会儿司徒副参谋长讲的军事训练方面的要求,各部必须严格执行!司令部已责成曹处长的军法监督处严格督查。若有违反。严惩不贷。
司徒均最后讲了关于军事训练的问题。说蒙山军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这些方法经过了与不同对手作战的检验,证明是先进的。但不足之处是没有形成文字规范,也没有完整的考核评价的机制。根据司令的建议,参谋处已编写了不同兵种的训练大纲。七天内将下发各营各连。大纲罗列了各项训练的基础要求。以连队为单位依照大纲展开训练,时间为三个月,到期参谋处组织逐一验收。不达标的连队,连长免职。各营有一半连队不达标,营长免职。请大家抓紧学习,认真组织开展军事训练。
各营各科主管们因为顺利占据城市带来的喜悦被一系列的要求冲淡了,感到了压力。
最后,龙谦就各部驻地进一步做了大致的规定,两个步标的司令部各自设在府城,这没有问题,但不是所有部队都进府城。比如程二虎的营还是要驻扎峄县。重要的县城都要实现军事占领。而且,鲁南两州仍存在匪患,其中一些比较大的土匪还需要认真清剿,所以,剿匪依然是主要任务之一,请各部提高警惕,不能像曹锟和李纯一样无所作为。司令部的要求是,用半年时光,彻底扫平鲁南匪患,打造一个太平祥和的鲁南。
总部暂时设在沂州,但郑家庄并不放弃,留给王明远的预备役司令部,预备役部队的规模暂定两个营,要逐步充实起来,建立相关的指挥后勤机构,作为对主力部队的有力补充。
会议结束后,各部主官立即返回驻地。郑家庄陈家崖张前秋村赵家楼双鸡等村庄进入新一轮的“动荡”,安家于这些村庄的蒙山军部队离开了,按照司令部的要求,部队在开拔之前都将驻地彻底清扫,归还房屋用具,赔偿损坏的物品,将不用的和不携带的物资转交各村的村民自治委员会。这件事由后勤处统一检查验收。
根据地村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送别了子弟兵。没错,确实是子弟兵。全军约三分之一强的兵员来自根据地,这些本来注定在山村平凡一生的农家子弟从此走出了大山深处,走向了更为繁华的县城府城。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还将高擎着军旗,唱着嘹亮的军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迎接扑面而来的大变革,乃至打造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中的很多人将埋骨异乡,甚至再也没有回到生育他的故土。而郑家庄等村庄作为蒙山军的第一个真正的根据地,成为了名扬全国的地方,成为了真正的“老丈人”村——村民的收入更多地来自于子弟女婿的汇款。
“4。24”会议的第二天,龙谦亲自带警卫连押送八万两白银去了峄县,这笔钱将作为中兴公司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交给张莲芬为总办的新公司。这是龙谦目前可以调集的最大资金了。这还是田书榜最近送回来十二万两银子的情况下。部队换防换装(包括夏季服装的费用)需要大笔的开支,只有资金充分保证,部队的纪律才会得到保证。
承诺给中兴公司投资的后续款子将由晋源票号峄县分号支付。龙谦已经写信给贾继英,要求他迅速在沂州和峄县建立分号。
朝廷的新政措施很快就会颁布,龙谦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在鲁南铺开他的商业布局。目前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峄县中兴公司(煤矿和铁路),二是沂州的铁矿开采。都将投入大笔的银子。另外,龙谦计算着大卫的行程,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消息。跟德国人合作将主要局限在军事领域,但打造鲁南工业中心,建立一批关系民生的企业是龙谦预定的步骤,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直接谋划建立军事工业,且不说朝廷方面的反应,自身的条件根本就不具备。
但具体的规划仍留在龙谦的脑子里,而且没有成型。很多厂子需要建立,但必须考虑其建立后的效益问题。最大的困扰是龙谦目前没有商业方面的助手。张莲芬是合作者却不是依靠者。那种老派官僚有其可爱的一面——对发展洋务运动建立现代化工业的孜孜追求,但对朝廷的忠诚就注定不能成为龙谦商业上的依靠。
最大的困难还是缺人。

第三十八节山东提督
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九,回到北京的慈禧迫不及待地成立了新政督办处,以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处大臣。督办政务处将各国政治情况汇编成“政典”,供慈禧参阅。
以上名单,差不多将晚清的政坛精英一网打尽了,这些人都是慈禧依赖的对象。在酝酿这份名单时,慈禧想过那个在西狩路上及太原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他的关于革新的观点很对自己的胃口。但这点她对谁都没有说,深藏心底。大概只有荣禄那只修炼到家的老猴子瞧出了端倪,在一次关于山东军政事务的单独奏对中,荣禄有意无意地提起了龙谦,说当初那小子可是吹过牛皮的,给他一个州就可以搞出名堂来。现在等于将鲁南两个州都交给他了:唐绍仪有留美的历史,又与他并肩抗敌,想必不会出现文武掣肘之事。而吴永与龙谦的关系更近,如果他想在鲁南实施新政,条件是给他了的。
荣禄隐约猜测到慈禧一直没有忘记那个年轻的武将。组建政务处需要大量的中下级官员,慈禧是不是有意将龙谦调入中枢充任军机处行走一类的要职,他吃不准。
荣禄几乎每天都见慈禧,老佛爷回到北京后心情总体上不好,庚子国难的后遗症正在显现,到处需要钱,宫殿荒芜破败急需整修,太和殿广场的野草都有半人高了。靠近宫城的几道城门和城墙都需要整补。还有太庙、西苑三海和颐和园的整修花费,不用想都是一大笔银子。对于这个走风漏气的帝国,这些似乎不是最当紧的,但偏偏帝国的最高执政者最是在意这些东西!在太原那座狭小阴暗潮湿的巡抚衙门里憋屈了近一年,慈禧早就想回北京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了。何况,最为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紫禁城也确实需要整修一番了。
朝廷岁入不过八千余万,本来就捉襟见肘,现在凭空又多了一千万的战争赔偿,加上马关条约的沉重负担。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收入交给了外国人。很多正项开支,比如水利上的投入就到不了位。黄河前年就在山东决了口子,死了不少的人,户部只是给了30万两意思一下。那些银子究竟能有多少用在河工上。永远也没人能说清楚。永定河的水患也越来越多了。工部报上来的修河费用竟高达一千一百万两,还不是彻底整修。朝廷那里还能拿得出钱来?也是拨付几十万应付了事。靠近京畿的还是如此,偏远地方就更管不过来了。实际上自道光朝开始。朝廷的财政就每况愈下,海关这些年是多了进项,但关税的标准和收入又被洋人所把持,都顶了赔款了,朝廷连税银的面也见不着。而洋货的大量涌入,将本来就不成气候的一点出口顶的喘不过起来,生丝本来是传统的出口强项,现在已完败日本。江浙一带本来是朝廷的税源和银库,现在景况凄惨至极。
庚子国难不仅对于慈禧是绝大的刺激,便是对于一向保守的满洲权贵们也是如此。在太原的时候,荣禄没少听王公们议论,都认为不变是不行了。所以,老佛爷发出征求办新政意见的上谕,得到了各地督抚的热烈响应。回京筹建政务处筹划新政,也是顺应民心之举。这点,荣禄看的很清楚。
于是,在慈禧的亲自主持下,一项项的新政陆续推出了。谁也说不清慈禧究竟想过没有三年前被她扼杀的戊戌新政,反正自新政推行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主持朝政的老太后这一回比当初的光绪帝可走的远多啦。
刚入夏,朝廷便颁发谕旨,将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除签订条约,划定疆界,派遣使节外,一切有关通商、海防、路矿、关税、邮电、华工、传教、游历等事务均在外务部的管辖范围。
处理完外务部的事,慈禧又将目光转向了军事。这就是荣禄的本分了。在推荐袁世凯接任自己临时充任的直隶总督后,荣禄回到了他去年在庚子国难前的职务上——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统筹考虑军事问题是他必须做的功课。
庚子国难后,军事问题更为严重地摆在了朝廷面前。整个北方,除掉袁世凯手里那支军队,竟然没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了!连装点门面的武力都没有了,这让朝廷情何以堪?所以,朝廷立即同意了袁世凯将武卫右军调入京畿的建议,但仅靠袁世凯手里的万余精兵是撑不起京畿防御的,荣禄很清楚,必须重组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