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宀慷釉俦嘁桓鍪Γケ狈骄:幽霞吧轿鞑慷踊臼潜毖笙低常梢栽俦嘁桓鍪Γナ糁醒刖M跛玖钇蕉ǘ虾螅梢砸越当榻ㄒ桓鲂率Γ粼诮栈蛘甙不铡U庋狈骄母鍪Γ鞅本礁鍪Γ髂暇桓鍪Γ戏骄桓鍪Γ狭礁鍪Γ醒肓礁鍪Γ布剖Α!
“好。若要满足全国守备任务,十三个师是不够的。但目前只能这样了,不然财政根本吃不消。我的意见,可以将各师区分一下,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师为三旅九团制,乙种师为两旅六团制。第1、2、3、6、7、9、10七个师为甲种师,其余为乙种师。番号你重新排定吧。北洋系统三个师,民军系统两个师,所占的比例不低了。要统筹解决军官配备问题,必要的话,可以以团营为单位混编。另外,要扩大山东武备学堂和黄埔军校的规模,成立更高一级的军事学院,对各级军官,包括蒙山军系统的军官,分期分批回炉学习,这个,你要立即着手制定计划。马上实行。”
“明白。”司徒均顿了一下,“刚才司令未提及宁司令的安排,是要将他调入政府部门吗?”
“不,我计划让时俊来牵头组建海军机关。”龙谦微笑道,“但是,我要从军队系统中抽调一大批军官从政了。到时候你不要舍不得。司徒啊,咱们就要胜利了,对于军队,我基本的态度是不介入政治,纯粹一些为好。军队也要将军政、军令系统分开,军政嘛,要建立国防部,统管部队的人事、经费等方面工作,军令系统就以总参为主了,总参管打仗、训练,要研究部队的编制、装备问题,联勤部负责后勤,归属军令系统。总政治部的职能划入国防部。司徒,你就是我军第一任总参谋长了,是我军事上的主要助手。但总参不管人事配备,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完全赞同。司令深谋远虑,乃国家之福。”
“部队的编制是一个大问题,目前的大编制师不一定适合各个战区,要区分对待。刚才你已经讲了,西北方向要多配骑兵,我完全赞同。总参还要成立兵种部,比如通讯、军事情报、炮兵、骑兵、工程兵,有条件了,我还想成立铁道兵部队,我们建国后,要大力整顿修建铁路,没有完善的铁路网,将来对西北、东北用兵是不可想象的。另外,还要组建外军处,加强对外军的研究。你这个总参谋长,事情多啦。”
“司令想的好远。”司徒均轻笑起来,“一些问题,是我这个总参谋长应该提出的,司令都想在前头了。”
“没办法啊。很快,我就顾不上军事了。你说,谁来干国防部长为好?”
“我认为王司令是最好的人选。”
“嗯,但他目前还走不开,我将东南交给他了。你先发一道命令,以总参的名义,封国柱部接受王明远的指挥。东南战场,要统一指挥方好。”
“是。我马上办。”司徒均想,若是别人,封国柱未必服气,但王明远的命令他是不会违反的。很久以来,封国柱一直是王的副手,而且,俩人私交甚笃。
“司令,我考虑解决东南,还需要一路兵马。”
“你是说盘踞两淮的张勋?”
“是的。我认为还是要动用六师。六师自山东南下解决两淮,从北路威胁江宁,万无一失。”
“但这样山东就空了。北洋不解决,六师似不能动。”
“袁世凯通电发出,北洋不会作乱了。而且,我建议司令早去北京,你不去,北洋问题不会真正解决。”
“是的,你说的对。可以给山东发个命令了。今天所议之事暂且保密。等咱们到了武昌,再考虑发布组建各大军区的命令吧。”
“是,请司令注意休息,小事您就不要管了。到了武昌,您就该忙了。”
“哈哈,听说我生病时你还哭了一场?不过,司徒啊,我明白你为什么难过。这就是我们目前最大的弊端,将来一定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你不愿意涉足政治,我清楚。但军事和政治从来就是紧密相连的,不懂政治的军人,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希望你帮我想一想,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科学的军队管理体制?又要避免军人干政,还要让军人关心国家大事,明白为何而战?”
“这个,可难住我了。”
“不行啊,大家都要动脑筋才行。怎么能靠我一个人?好了,这事不急,你忙吧,尽快将总部搬到武昌去!”

第七节武昌二
10月2日,蒙山军总部进驻武昌。总司令部设在了原瑞澂的总督府。
龙谦顾不上鞍马劳顿,一到武昌,立即听取先期抵达的总参谋部关于东南战局的汇报。
“辖两个旅的第三师已下南昌。”司徒均用一根剥了皮的柳条棍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地图,这幅图是总参最新制作的全国区域图,“根据总参的指示,第三师已经转向东,其主力第八旅在参谋长胡宗玉率领下已经占领饶州,目标指向浙江江山府。**旅进占鹰潭,王副总司令跟**旅行动,正向上饶方向前进。江西新军一部分逃匿,一部分公开和我军合作,江西已经基本平定……”
“嗯,嗯,”龙谦盯着地图,思索着什么。
第三师有些特别,南方军最初编成内的这个师兵力最为孱弱,其最早编成的主力旅——第七旅被总部先期调入两湖战场,但也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是在攻击武昌充作了刀锋,算是给第三师的功劳薄上写了一小笔。第七旅的使用暴露了总部对湖南战局的误判,原先以为湖南会爆发血战的。但一路上尽是遭遇新军起义了。该旅目前正在武昌,由原第八镇起义部队改编的第九旅从编制上是第三师的部队,但直属总部指挥,目前仍留南昌整训,总参计划将该旅调入兵力空虚的广东。**旅是总部授予王明远第三师新编部队的临时番号,清一色的广东兵,基本上都是由广东巡防营整编而成。龙谦曾担心仓促成军的**旅的质量,但据王明远报告,出师以来,**旅表现很不错。
“北路。第一师已占领九江。他们奔袭田家镇未实现预期目标,但不是他们的责任——第一旅不愧精锐,比预定的日期提前了36个小时。因为武昌再次兵变,黄兴第二师已经崩溃。这一招失去了威力。但封师长进占九江还是晚了。由黄钟瑛率领的海军舰队被一个叫林森的同盟会策反,舰队撤往了江宁。据第一师报告。拟兵分两路,第一旅沿长江南岸攻击前进,目标指向安庆。第二旅自九江向东,由祁门、休宁指向徽州。第一师与总参的判断是一致的。目前江苏上海民国占领区尚未组建旅级以上部队,所以分兵并无危险。等两路分别占领安庆、徽州之后,第二旅向北转向,第一步攻取宁国,然后继续北上,与第一旅会师芜湖,做攻取江宁的准备……”
“为什么分兵?第二旅占领徽州并无军事上的重大意义。而且,这一路迂回路径过长,若是民军形不成对一旅的有力抵抗,他们将无法按时与第一旅会师芜湖。总参对此是怎么考虑的?”
“第一是粮食。第二是道路。第三是速度。决不能给民国整顿军队的时间。据封师长电报,他们一直未能征集到足够的船只——都被海军带走了。两个旅拥挤在长江南岸,反而耽误行程。所以分兵是适宜的。第二旅占领宁国后,根据形势,有向东突向杭州的备用计划,以策应第三师向浙江的进军。总参考虑,解决东南问题,第一步应先解决江西、安徽,第二步攻取浙江,孤立福建,逼其主动投降。最后再图谋江苏。”
“嗯,但是暴露了东南兵力不足的问题。”龙谦肯定了司徒均的战略设想,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要增加兵力了。第七旅基本完整,立即化归第一师,在武昌尽量征集船只,带上军资顺江追下去!第三旅暂不进四川了,把这个旅留守武昌。第六师立即南下——北方问题已然解决,第六师休整也够长了,要用起来,让第六师出鲁南,占徐州——邳县,然后攻击两淮,招降或者歼灭张勋所部。这支部队至今仍宣布效忠清廷,那就消灭它。夺占两淮盐场,进而攻击镇江,从东面威胁江宁。”
“山东军亦有此建议。刚收到了电报,是宁、叶联名发出的。”
“那就办吧。杀鸡要用牛刀!将打出德州大捷的第六师用上去!”龙谦拍了地图一掌,“在主要方向,兵力永远不会过剩。”
“指挥体系呢?”东南战场一下子集中了三个师长,叶延冰、封国柱的地位不比王明远低多少。
“第六师夺取镇江之前,由总部指挥。夺取镇江后,统归王明远指挥。总部不为遥制。”龙谦沉吟道,“请秋瑾来,她需要跟随七旅东进了。她到东南,对解决浙江问题会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陶成章死于上海后,浙江与孙文不会没有隔阂,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我亲自布置她任务。”
秋瑾随总政治部机关就住在原湖广总督府,很快就过来了。
“秋大姐,局势到现在你都看到了,责任不在我。他们太欺负人了。把蒙山军视为无物?”
秋瑾心情极为矛盾,虽然陶成章被刺令她极为失望且愤怒,但她仍不愿看到蒙山军与同盟会的血战,“听说宋钝初谭石屏已经落入你手?”
“我猜谭宋两位先生是故意留下的。这不是见风使舵改换门庭,而是识时务,顾大局。我马上就去看望他们,并且希望他们参加实际的工作。石屏先生是湖南人,在地方上有威望,可以考虑请他回湖南去。钝初先生大才槃槃,是力主成立共和政体的,我希望他留在中枢,做我政务上的助手……”
“你要谭石屏主政湖南?”
“不合适吗?”
“不,不是。”秋瑾数日间的压抑消除了不少,“很合适。为什么要和我商量?”
“集思广益嘛。你已经是蒙山军的高级领导了,又与孙系人马有着各种联系,秋大姐,我是先军后民的,第一、三两师正在东征,为了确保胜利,已经决定调七旅东下。我想请你随第七旅东下江宁,懂我的意思吗?”
“懂,但怕是没什么用。”从长沙北上武昌的路上,秋瑾两次与龙谦深谈。对于龙谦建国大业的种种担忧深为感动。在蒙山军取得决定性的军事胜利的情况下。龙谦仍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将政治、经济、外交、财政以及人事问题设想的困难重重。对于高级军官们因夺取全国胜利而带来的骄纵心理做了最充分估计。在秋瑾看来,这才是龙谦的伟大之处。她与龙谦相识既久,评价其为人,除了一个身份不明的许思之外。秋瑾说不出龙谦的什么明显缺点,作为蒙山军主帅,秋瑾倒是觉得龙谦过于清苦了,无论吃穿用度都毫无特殊之处,对于下面的官兵役夫,从来都和蔼亲和,从无盛气凌人之举动。反而对高级军官,有时会看到龙谦的不满甚至愤怒,在秋瑾看来这才是最难的,最可贵的。
“我再说一遍。对于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我还是采取兼容态度,不做歧视。即便今天是敌人,只要放下武器,未尝不能做朋友。孙文先生投身反清十数年,艰苦备尝,我很是钦佩。但未来之中央政府,是以蒙山军为主体的政府,这是不容改变的。但我不搞清一色,肯定要吸纳各党各派的贤达进来,人尽其才,共同建设我们的新国家。你如果有机会,跟孙文以及东南诸君讲,我还是欢迎他们站过来,军事上他们是不会有任何希望的,更不要想着借助外国的势力,中国人的事情,我们中国人自己办。千万不要不小心做出损害国家主权的事情,那样的话,我不会谅解,历史也不会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