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散文新势力·风华-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BOOK。HQDOOR。COM◇  

第48节:我的居住指南         

  我的居住指南   

  (一)内心的极简   

  坦白地说,我是一个极简主义者,信奉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在简洁利落的形式之上传达沉稳、内敛的情感指向。恰如一广告词所言:简约而不简单。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的事物,无论是内在的还在外在的事物,皆应删繁就简,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自身,并在一些琐碎和繁忙中无力脱身。   

  在我看来,舍弃是一门艺术,极简主义者往往更注重于对一些细节的选择和沉淀,选择高尚优雅的生活品质和简约实用的生活方式,沉淀下来的便是内心的极简,那种宁静、淡泊和坦然,比如安之若素,比如随遇而安。   

  根据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空白和间隙,而布置自己的房间,构置的物质空间,疏朗恰恰回归至精神空间的极简和自我满足。我不喜欢在房间里放置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毫无用处的东西,既占空间,亦不雅观。   

  总的说来,极简主义是在早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初主要是通过绘画和雕塑作品来表现,后来逐渐渗透到建筑、家具、室内设计、服装、文学、包装和摄影等众多领域。   

  从极简主义到后极简主义,似乎迈开了更深层次的一步,即不再是表现方法上的少,而是注重得更多的是对内在精神空间的真实的克制,拨开世俗的纠缠和纷扰,摈弃对物欲的追逐和贪婪,在更加灵活的形式之上,闪烁更多的理性的光辉。倘若请物质后退一步,那么我们广袤的精神空间便在无意中前进了一大步。   

  (二)住宅的标准   

  按照勒·柯布西耶的理解,标准的住宅应该是:   

  一所住宅:是一个防热、防冷、防雨、防贼、防冒失鬼的掩蔽体。光线和阳光接受器。一些房间用来烹饪、工作和过私密生活。   

  一间卧室:一个可以走动的面积,一张可以躺下的床,供休息和工作用的扶手椅,工作台,一些带格子的架子以便迅速把各种东西放到它的正确的位置上去。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房间数量:一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工作室,一间浴室和一间睡觉用的卧室。   

  其实这已经够了,正如刘太格先生所说的,住宅是住人的,是长期的家,不要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做太多太花哨的东西。信然。现在流行的欧陆风情、主题公园,以及豪华的公寓、写字楼和别墅,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他们看来,似乎只有这样豪华的建筑才能凸显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尊贵,孰不知,我们需要的建筑不可能像家具那样,用来欣赏和摆设,而是真正大众化的,关注和面向更多的普通人的住宅,只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温暖,和尊严,这就够了。   

  柯布西耶说,建筑跟风格无关。路易十五、十六、十四式或者哥特式,对建筑来说,不过是插在妇女头上的一根羽毛;它有时漂亮,有时并不漂亮,如此而已。的确,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价值和意义。   

  事实上,我们有哪一点真正做到了呢?现在不断地有人在喊诚信,但是越喊诚信就越是表明我们目前的状态确实存在很大的隐患。比如质量问题,烂尾楼问题,让人忧虑的价格问题。说起价格,我们唏嘘不已。   

  我们需要的往往不是一种奢侈和豪华,而是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关注环保,崇尚自然。想起1999年末,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在北京成立,沈阳华新国际集团的总裁卢铿首次提出〃新住宅运动〃这一概念,在业内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并于2000年初,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建筑师在深圳召开了〃新住宅运动〃的预备会,从建筑本题的角度进一步勾勒了未来建筑的大致轮廓。   

  对此,北大文学博士尹昌龙也在其《我们没有改变什么》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正因为中国人把住宅视为一种〃宏伟叙事〃来建构,所以,从他们对于住宅的一生的奋斗中,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很轻松的闲适,宅居成了生活中无法承受又必须承受的重量。   

  (三)我的居住指南   

  要有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工作室,一间卫生间(包括浴室),一间餐厅和厨房,一个可以看得见风景的阳台。   

  要有一些宽敞明亮的窗户,吸收着充分的空气、风和阳光。   

  要有光滑的墙壁,墙壁上装有一些绘画,或其他简单的修饰物,让我在面对墙壁的时候,感觉不再冰冷。   

  要有一些放置衣服的壁橱或家具。不要装饰性的,要实用的。   

  要有一个地下车库,即使用来放置自行车和摩托车。   

  去掉一些花里胡哨的粉饰,去掉豪华和奢侈,那些虚假的风格。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把厨房和卫生间分开得更远一些,至少要离卧室远一些,两者之间要远一些。   

  要保持地面的干净。不用那些软绵绵的地毯。   

  窗户外面要有一些树和树阴。当然,我指的是居住区域内环境的绿化和整顿,使之更符合生态和科学。   

  要有一个游泳池,在居住的区域,要有一间K歌房,要有一些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我们的要求仅仅是,居住的亲切、和谐与自由。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49节:肖水:啤酒一样的眼神         

  肖水:啤酒一样的眼神   

  前几天,你来天赐良园找我。我们是兄弟,我们一起喝酒。但是,我没有注意到,你的眼中偶然闪过一丝忧郁。小腰说,肖水有着啤酒一样的眼神。当然,我不认识小腰,但是我喜欢她说的这句话。恰如其分。或许,我们都有苦衷。尽管你在我面前展现的总是你的乐观和热情,但从和你的谈话中,我还是能够听到你的烦躁、忧虑、苦闷和不安。我们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一起交谈,谈起各自身边的生活。   

  直到昨天晚上,我们再次说到米沃什,一个刚刚去世的老人,声音里满是遗憾和怀念。你说,谷雨,其实,我觉得有时候我很自卑,尽管现在在物质方面我过得很充裕。所以我总是说到米沃什,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仍然这样说:我永远保持着一个小地方来的人的谨慎和自卑。我就是这样。   

  我一时无话可说。尽管我一直都在说一些安慰的话,安慰他内心的忧虑和苦闷,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我们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点茫然和不知所措。当然,我们有了不同的选择。我已经开始了漂泊,而你则继续去那个叫上海的城市里去读书。对你来说,这是好的。也知道你最近几天就要走了,我可能也没机会去送你,但是,我仍然在这里祝福着你,每天都要多开心一些,事情总会过去的。我们要温暖而幸福地活着。   

  在马格里奇的《二十世纪的圣经》中读到:回忆旧日生活,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十分重要、十分吸引人的事,现在看来微不足道,荒唐可笑。比方,各种各样的成功、名气和赞誉;得到金钱或吸引女人后的欢愉;旅行,像撒旦那样上下沉浮,经历着浮华世界里的一切。   

  其实,说到现在,我们的旅行才刚刚开始。我们经历过的,和将要经历的,都会成为一段故事和传说。在我们各自身边的生活中,也会不断涌现虚构和重复的可能。那些看不见的事情,我们且放下吧。比如忧虑、归属、苦闷,和孤独。写到这里,我突然笑了,因为我又想起了你那啤酒一样的眼神。         

▲BOOK。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50节: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         

  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   

  我想写一本书,名字就叫《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我想这会消耗我很多的时间。每天晚上我都要写一些东西,到夜里两点三点,最晚的几次睡觉的时候天都亮了。但我不觉得疲惫,毕竟,这些时间并没有被我给荒废掉。但是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时间走得太快,我还是可以多做一些事情的。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必须尽快赶路。就像一只蚂蚁那样,带着仅有的一点干粮,不断往返于行走和搬运的途中。   

  说起蚂蚁,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那个非常注重内心感受的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的小说可以让你完全相信,不被感受的世界与不存在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人活在自己的感受之中,而不是别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每一个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这个世界充满了异议与纷争。这在他的小说《阿根廷蚂蚁》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在一个蚂蚁成灾的小镇,由于不同的人的感受不同,也就决定了每一个人对小镇的态度、乃至对个人命运的认知与评判的不同。   

  现在,我离所谓的乡村小镇已经越来越远,当然,更多的还是距离上的。印象中诗人杨炼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因离开了太久,而忘记了故乡。这跟我多有不同。我不过是刚刚离开,在这里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很多人都渐渐地离我远去了,他们去了别处,一些潮湿的地方,一只蚂蚁刚刚离开的地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外面的天空阴沉着,似乎要下雨的样子。飞机从上面飞过。屋檐上停着几只灰色的鸽子。我独自在房间里坐着,窗外的天空空如也。有人在背后喊我,谷雨,谷雨,下雨的时候别忘了喊我。我回头报之一笑。   

  我们继续前行。在天黑的地方停了下来。那时,我漂亮的妻子啊,你会轻轻地告诉我:亲爱的,如果夜深了,你累了,那就不如早点跟一只蚂蚁一起回家吧。但是,我们不要去碰他,那在神的位置上慢慢移动的身躯。         

虹桥门户网WWW。HQDOOR。COM  

第51节:音乐情圣:古典与流行并拥         

  姜鸥,女,1983年出生于北京,法律新闻双学士,现任新浪网资深文化编辑。   

  音乐情圣:古典与流行并拥   

  最近和个把忘年交聊天时发现,他们都喜爱古典音乐。我琢磨了一下,音乐其实是没有高雅与低俗之分的,只有喜欢和不喜欢的区别。喜欢某一类音乐的人总会有自圆其说的套词。   

  简单说说我的爱好。   

  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古典音乐,我比较喜欢门德尔松的作品,他的《仲夏夜之梦》、《婚礼进行曲》都是小精灵般的梦境曲调,可能和我的年纪有关,我喜欢童话、浪漫的氛围。巴赫的《平均律》和《勃兰登堡》也很棒,音节干净、整齐、跳跃。还有维瓦尔第的《四季》,其中《冬》《夏》两章是我最爱,冬天的凛冽、夏天的明媚被表达得清晰真实。   

  指挥家中我喜欢帕尔曼,他虽然身体不健康,但是人格魅力是无法言表的,从他出现在人们视野的瞬间开始,涌向他的都是爱戴、尊重的目光。   

  较之古典我更爱歌剧和音乐剧,比如《猫》《歌剧魅影》《贝隆夫人》等,还有几年前在人民大会堂纪念韦伯的音乐剧晚会,那一次,我爱上了费翔,他在唱歌的时候简直把我迷倒了,而且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