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是农村出生,小时候也随父母种过蕃薯,只是时间太长,不记得具体的细节了,只依稀记得几个要点,就一一说给老农听。
    洪承畴完全就插不上话,看着钟进卫和那个老农在交谈,神情颇有点奇怪,这中兴侯懂得还真多!
    老农一边听钟进卫的建议,一边点头应下,准备后续试试。
    就在钟进卫掏干了肚中有关蕃薯的知识时,又有一个军士找来后院禀告道:“天使,中丞,衙门外的乡绅不肯散去。说是知错了,天使旦有吩咐,他们无不应允,只求天使能给他们一条生路。”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叮嘱
    钟进卫想了下,吩咐军士道:“让他们到大堂候着。”
    说完之后,他转回身子和蔼悦色地对老农道:“大爷,番薯之事还望您多加用心,尽快找到在秦地的种植之法。如有什么需要,就找洪中丞好了。这番薯据我所知,产量非常大,而且叶、梗、茎都能吃。灾情还得持续好几年,到时侯怕是要靠这东西来救命的。”
    老农听得惶恐,觉得责任重大,不觉心中有点害怕。但他看到钟进卫那看着自己的眼睛,充满了信任。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激动,虽是年老沉稳之人,却也觉得热血上涌,布满老筋的双手紧紧握着,向钟进卫保证道:“钦差老爷请放心,老汉就是把命交代在这里,也要琢磨出种法来。”
    钟进卫点点头,然后转向洪承畴,吩咐他道:“你要经常过来看看,一是看看大爷有什么要求要尽量满足,二是吩咐你那些手下别刁难大爷,影响大爷的研究。”
    “是,侯爷。”洪承畴见钟进卫认真地交代此事,不敢怠慢,拱手弯腰作揖答应了下来。
    钟进卫吩咐完了这些之后,就离开花园走向前衙。洪承畴就跟在他的身后,随他而去。
    洪承畴边走边想着事情,在走出花园后,向钟进卫建议道:“侯爷,现在是我们占据了主动,依下官之见,不如多谅他们几日?”
    钟进卫听到身后的洪承畴说话,并没有回过头去,只是一边走一边说道:“亨九,我的行程安排很紧,这几日就要出发回转京师,时间不够啊!直接留给你处理又不放心,还是我现在处理了吧。”
    洪承畴听了心中一惊,脚步声都重了一些。钟进卫虽然没有听出他脚步声的变化,却知道他可能会有误会,就解释道:“我说不留给你处理,不是说你能力不行,而是你的威势不够,并且你手中无兵。要是我走了留给你处置,恐怕到时候你会被他们架空,啥事都做不成。”
    钟进卫说到这里,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洪承畴,继续道:“土地兼并,商人偷税,这事情涉及面很广,你手下的各级官吏、军将说不定都有份。一旦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你,好一点来说,可能你会被架空,往重一点来讲,你的命都有可能不保。你说我有没有说错?”
    钟进卫都这么说了,洪承畴不管是同意不同意,都只能点点头道:“侯爷说得是,还是侯爷考虑得周全。”
    洪承畴是只身在秦地做官,要是携家带小的话,说不定他自己也会有好多土地,至于税,谁会向巡抚家人的产业收税。
    钟进卫不无恶意地想了下,然后才转过头继续走,他一边走一边交代道:“暂时我还不想动这两块内容,涉及面太广。其他地方听说之后,怕也会有剧烈反应,影响中兴大明之事。等我到了京师之后,慢慢地来改这块内容。”
    “侯爷英明。”洪承畴在钟进卫的身后拍了个马屁过去,心中却在想,这是历朝历代的难题,中兴侯能找到办法?
    “我现在只是敲打一下他们,让他们能配合你在秦地救灾,稳定局面,不要再出现大规模的流贼。”钟进卫顺口说到这里,想起几个事情,就又停住脚步转过头来看洪承畴。
    洪承畴一边跟在钟进卫的身后,一边听着他说话,没想钟进卫又停了下来,措不及防之下,差点就撞上去了。
    他险险避开之后,向钟进卫一礼道:“下官失礼了。”
    “无妨。”钟进卫摆摆手,然后交代道:“刚才想到几件事情,要给你说说。”
    “请侯爷示下。”
    “第一,你综合秦地的情况,看朝廷什么税该收,什么税不该收,自己总结下,然后向皇上上奏折。现在皇上手中有几个钱,只要理由充足,肯定会准的。”
    钟进卫说到这里时,面色变得严肃,盯着洪承畴的脸,叮嘱道:“一切要以救灾为主,要是我发现你给富人免税,而不免穷人,或者还给穷人派税,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你会知道后果的。”
    钟进卫已经再三提及这些事了,洪承畴连忙道:“侯爷放心,下官必不会让侯爷失望的。”
    “那就好。”钟进卫点头算认了洪承畴的保证,然后又道:“第二,该收的税,一定要事先公告清楚,别让你的手下私自增加税额,也别把甲的税加到乙的头上,不管富贫,都不能这么做。”
    “是,侯爷。”
    “第三,朝廷已明令各盐产地增加盐产量,重新启用粮食开中法,秦地也会是一个以粮兑换盐引的地方,但这次不是简单的获得粮食后进行赈灾。”
    洪承畴听不明白,连忙躬身请教道:“请侯爷明示。”
    钟进卫觉得站这里说久了不舒服,就招呼了声洪承畴,先往后衙而去,至于前衙的那些乡绅,就让他们待那凉快去吧。
    钟进卫一边走一边给洪承畴解释道:“朝廷应该马上就成立道路衙门了,总管全国的道路重修工程。你这秦地也要规划下,那些重要的路需要重修,报到京师。到时候会派人过来修建水泥厂,用水泥修路,让灾民以工代赈。当然,那些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就直接给粮吧。”
    “是,侯爷。”洪承畴先答应了一声,然后不解地问道:“这水泥是什么?”
    钟进卫一听,想起来现在除了京师之外,其他地方听说过这水泥的人很少,就不得不花费口舌向洪承畴做了解释。
    不知不觉就回到了他们原先的房屋内,洪承畴拍了拍手招呼侍女过来换了壶热茶,钟进卫饮过一杯后才继续解说。
    洪承畴越听越高兴,这事对他来说,好处很大,能极大地让他在秦地、在巡抚的位置上站稳脚跟。以此作为一个利益交换点,就可以拉拢分化原来的那些乡绅、官吏、将领,建立起围绕在自己周围的一个圈子。
    原本洪承畴的打算是通过围剿流贼,立战功的机会来拉拢军中将领,靠向自己的给报功,或者多报点。不向自己靠拢的自然就相应的会少一些功劳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但这个位面,却因为钟进卫的缘故,失去了这个通过剿贼来立功的机会。而且钟进卫还多次要求他照顾好灾民,不要出现流贼。
    他正苦思用何种手段来替换时,钟进卫给他送来了瞌睡枕头。
    不知不觉间,他在言行中对钟进卫都客气了不少。
    钟进卫说完这些事后,想了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忽然还真被他想起一个事情。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认真地交代洪承畴道:“这次虽然刚好被我遇见东窜的流贼,剿灭了大部分,但还是有一些流贼逃脱了。你注意下,下海捕公文悬赏一个叫李鸿基的米脂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抓到活的就送京师来。”
    对于李鸿基,钟进卫还是非常在意的。那人只要官府救灾不力,就很可能会卷土重来,这点在历史上已经证明了的。自己既然已经穿越过来了,就不能给他机会。就算李鸿基死了,其他人也会冒出来,那就让他冒好了,反正李鸿基一定要控制住。
    洪承畴对于钟进卫特意地交代很是好奇,不知道这个叫李鸿基的流贼为什么这么受中兴侯关注。在自己听说过的流贼首领里面,好像还没有这么一号人物。不过既然是中兴侯特意吩咐,洪承畴也认真回答道:“请侯爷放心,下官一定把此人找出来。”
    钟进卫交代完了这件事情后,实在想不起来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就站了起来,对洪承畴一笑道:“走,去前衙玩玩那帮人。”

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群猪
    巡抚大堂上没有其他人,就只有那些乡绅在。
    等了好久还是没见到钦使和中丞出来,他们就又急起来了,围在他们的核心人物孙部光周围,焦急地猜着这钦使到底是想干嘛?
    马青林苦着脸问孙部光道:“您说这钦使是不是又发狠了,咱们得罪了他,会不会往死里整我们?”
    想起这钦使在张家口的所作所为,就让马青林不寒而栗。
    “这倒不至于,如果想让我们死,就不会如此大动干戈了,也不会让我们能上得来这巡抚大堂。我观这钦使,也是在依律行事。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他是要清算我们欠朝廷的帐。”孙部光阴沉着脸分析道。
    马青林想起他在早上最后一个走出巡抚大堂时听到的话,此时得孙部光提醒才恍然大悟,原来当初那个钦使所说之事就是针对他们的,还亏了自己以为不干自己的事。
    孙部光虽是如此说,可他心中还是有点怕的。现在主动权都在那个年轻钦使的手中,如果他一意孤行到底,非要彻查到底,那么他们将会倒大霉。这一切,最终还是要看那个年轻钦使的心意。
    他们就这么在惶恐中等着钟进卫的出现,这时辰对于他们来说,都觉得非常的漫长。
    终于,他们听到后衙传来脚步声,不由得舒出了一口气,一起站好了队,面向正堂而立。
    只见后衙转出了手捧着不少账本的东厂番役,把账本都堆到侧面一张桌子上,跟在东厂番役后面的书办,束手站立在那边待命。
    等东厂番役分列两边站好后,才看到洪承畴和钟进卫转了出来,不紧不慢地走到他们的座位上。
    钟进卫坐好之后,仿佛和朋友聊天一样,对着堂下的乡绅道:“呀,你们怎么又来了啊,不是已经把借款还你们了么?”
    这些乡绅无语,这钦使在出息他们,明明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来,还当作不知道,这也太假了吧。
    所有乡绅一起躬身作揖,不敢答话。
    “有什么事情就说吧,我很忙,正在清查欠款。皇上虽然宽宏大量,被一些人欠着也不追究。但我最近还了债,手头紧。不得不追债了。”钟进卫还是一副无害地说着。
    他说这是有根据的,地方上多有向朝廷报收成不好而收取不上赋税的事列,崇祯皇帝又不可能走出紫禁城,就由着地方上和京师的文官联合起来糊弄,那些主要来自官僚地主的赋税最终就不了了之。
    但现在不一样了,朝堂上就因为刺杀钟进卫一事引出反腐风暴而有过一次整顿。地方上,钟进卫又代天出巡,是亲自把大把的银两还给了他们这些“吸血鬼”。他要追讨欠税,谁还能拦他不成。
    孙部光听钟进卫说完,想说却发现好像不好开口。先是自己在上午冠冕堂皇地向钦使追债,要回了利息本金。接着马上在下午又对着急钱用的债主说,你不要追历史债了,我们把早上的利息还回给你?
    这话要是说出口,好像只会被嘲讽吧,自己早上还满口天经地义地说着,现在又不让别人追债,这怎么都说不过去。
    孙部光的一张胖脸一下憋得通红,最后竟然没想到,上面不出气,下面出气了,而且还很响地“卟”了一声。
    这会又刚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