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曼倩密码-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行健停下了脚步说:“我已经害过你们了,我不想再害你们。要你们为了我,下跪向鬼子求饶,要你们为了保我,把心爱的笛子献给鬼子,我,我亏欠你们太多了,我不能再害你们了,这样下去,我迟早会把你们的命都害了的。”说完,他就头也不回,继续前进,把云雷一个人留在身后。
小宝奔上去,他想看清楚,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王行健,究竟长什么样子。
近了,又近了,王行健突然一个踉跄,摔倒在臭水沟中,再也爬不起来了,郭小宝直到这时,才终于看清了,王行健那张,睁着双眼的,永不瞑目的脸。
酆都路遥,纸化白蝶,一代相声名家毫无征兆地离开了他深爱的世界。
他死在臭水沟里,很埋汰地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句号。
可是他的内心,却是一片澄明。
一个放弃救济粮,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一个用相声作为武器,在舞台上痛斥怒骂日本鬼子的人;一个抛弃传统,敢于创新,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入活的人,必然,是一个纯彻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至少,是一个真实的人。
王行健,作为一个已经故去的人,他已经永远都没有可能知道了,在他死后,在文章另起一行之后,苍茫的人世间,又将上演怎样的一出戏?是喜剧、是悲剧、还是闹剧?
雪花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散下来,给王行健的尸体盖上一条雪白的被单,天地为之哭泣,风神爷吹起喇叭,七仙女天上散花,没有人为他送行,只有阎王爷派人接他。永别,永诀。
郭小宝的身体猛地一震,从梦境中醒来。梦境用蒙太奇的方式,把王行健死前可能经历过的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了小宝面前。
小宝的心碎了,一代英豪,居然就这样,死于沟渠。不知是不是章顺的死触发了他的神经,让他鬼使神差地看到了一个与章顺的父亲章鑫关系密切的人,王行健,他是怎样死的。
还有,刚才他们提到的遏云社,又是怎么回事呢,云雷,不是曼倩社的吗,怎么又会变成遏云社的了呢。
从此刻起,他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一块块的记忆拼图拼合起来,拼凑出一个历史的真相。这些,在乱世,用自己的生命作艺的人,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故事,理应被所有人传诵,他们的行为,理应被所有人记得。
曼倩社、不一班、坚琴门、郭德彰、王行健、高峰、于柏、钟阿英……这许多的社团,许多的人,它们的故事,等着郭小宝去揭示谜底。

第二十八章 全堂八角鼓

第二天,郭小宝照例回幻泉上班。他想马上去找婴宁,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以前去找婴宁,是为了泡妞,现在则是为了找资料,因为郭小宝想把那本《不一班笔记》借来看看,看里面到底还有些什么其他线索。
刚走进办公楼,就和迎面走来的正低头看着文件的马淇撞了个满怀,马淇手里的文件掉落在地上。
“对不起啊。”郭小宝低头去捡那些文件,却被上面的字迹吸引住了。
那份文件是《传统文化搜救小组第三期工程任务清单》,里面赫然有这么几条:“相声第九德是否确有其人。遏云社的唱赚是恢复宋朝艺术形式,还是改革创新。《曼倩遗谱》是否确有其书,及其可利用价值……”
哎呀,这么多条都和曼倩社、郭德彰他们有关系啊。
马淇一把把文件抢过来道:“看什么看,跟你又没有关系。”
“看看不行吗?反正连C级机密都算不上。”
“哼,这里面任何一个,要是研究好了,都能申请文化遗产!”
“得了吧,也就你那么认真。对了……”郭小宝脑筋一动,道:“我跟你一起去查吧,帮你忙,义务的。”
“你自己的活干好了没有啊?别到时候又被主任骂,直接逐出七夜。”
“当然做好了,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吗,我一向稳重的。”
“算了吧,你办事,我才不放心呢。”
郭小宝突然想起这句话不久前,自己还和何为这样开玩笑说过呢,是啊,自己办事,也够不靠谱的,害了师父,这可也曾经是马淇的师父啊。当即说到:“再怎么说,你也是我的前任师兄,我能害你吗?”
“哼,我还没被前任师兄害够吗?”
郭小宝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平白无故地勾搭马淇想起何为来了,当即清了清嗓子,换了个话题道:“你先研究哪个课题啊,就这个吧,‘相声第九德是否确有其人’,我看就不错。”
“得了吧,谁像你一样做事没谱啊,我们可都是开完会,讨论完毕,分配好任务才去执行的,这个任务不归我管。”
“那你是哪个啊?”
马淇的手指一下指向文件的末端,道:“就是这个。”
郭小宝一看,不觉直摇头,这个任务是:“讨论相声的起源是否与全堂八角鼓有关。”
“我的天啊,这么专业的问题!”
马淇斜着眼看着郭小宝道:“那你还帮我吗?”
“帮!怎么不帮。我郭小宝,向来说话算话的。”哎呀,夸下了海口,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也未必就探知不出什么消息来呢。
坐在车上,马淇一边开车,一边说:“我这次要访问的对象,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叫李忠,据说他是现存的唯一的,能演出全堂八角鼓的演员了。”
郭小宝打断道:“对不起,我问一下哈,什么叫全堂八角鼓啊?”
马淇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郭小宝道:“你连全堂八角鼓都不知道啊,师父没教过你。”
“没有。”郭小宝的头摆得跟拨浪鼓一样。
马淇拿这个小白痴,真是没有办法,只好解释道:“八角鼓本来是指一种乐器,后来演变成为一种曲艺形式,八角鼓发展十分完善,有多种表演形式,很多人都认为,其中一种发展成了后来的相声,但是,也有人认为,相声是单独发展起来的,但是其中吸收了八角鼓艺术的特色……”
马淇才说了几句,回头一看,小宝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不禁摇摇头,安心开车了。他想不到,小宝会下那么大决心拜郭兴国为师,学相声,不过现在看来,他对曲艺,其实也并不是那么感兴趣,那么,他究竟又为什么要拜师呢,马淇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郭小宝了。
那艺人的家,住在一条狭小的胡同里,车开不进去,马淇只好停在了巷子口,唤醒了正做美梦的郭小宝,向里走去。
没走几步,就看见前面有一个佝偻的身影,一个男人背着一大捆纸箱、废旧报纸之类的垃圾,步履蹒跚地往里走,身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马淇捂住了鼻子,从男人身边蹭过去了,小宝见了,却停下来,道:“大爷,我帮你吧。”
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年纪应该不会很大,但是艰辛的岁月过早地在他身上烙下了印记,所以,看不出他到底有多大年纪。他面无表情地说:“不用。”可是郭小宝已经抢着把那一大捆纸箱驼到了自己背上,也不顾脏净,道:“走吧。”
这是一个死胡同,那男人的家在小巷的最深处,门口堆满了废铜烂铁,废报纸、易拉罐,小宝帮男人把东西规整好,就对马淇道:“走吧,咱们找高人去。”
马淇却看着门牌惊愕地闭不拢嘴,他回过头,问那男人道:“大爷,请问您是不是李忠先生啊。”
李忠裂开嘴笑了,露出又黄又烂的门牙:“是啊,你们查户口啊?”
马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道:“您就是全堂八角鼓的唯一传人?”
李忠又笑了一下,带着一点鄙夷的神情道:“啥八角鼓,不知道。”
说着,就伸手把马淇往外面推,道:“好了,好了,你们快走吧,别耽误我干活了。”
就在推攘之时,郭小宝发现从马淇的衣袋里露出一个布条的角,怎么这么眼熟啊,他两步上前,就把那布条从马淇的口袋里抽了出来。
拿出一看,居然是一块手绢的三分之一,是中间的那一条。上面还有红色的字样,他顾不上两人还在拉扯,从自己的包中拿出了太婆婆给的那块手绢,拼凑了上去,图形合起来了,依稀能够认出是“曼倩社”这三个字的一部分。
郭小宝欣喜若狂,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一把抓住马淇问:“你是谁的后人,于柏还是高峰?”
马淇一下子被问蒙了,道:“谁?我是谁的后人?”
李忠也发现了这一变故,停下来听两人说话。
马淇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我爸爸姓马,妈妈姓唐,不姓于,也不姓高啊。”
郭小宝一下子泄了气,这是怎么回事啊,马淇怎么会有手帕的?
想到这里,问道:“那你告诉我,你这手帕是怎么来的?”
“我妈给的,让我随身带着,说,可能会有人拿着另外的两块,来找我,现在看来,那个人就是你了,应该我问你,这究竟怎么回事?”
“一言难尽啊。”
就在这时,李忠突然发话了,他说:“你这发簪哪里来的?”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郭小宝手里的发簪,郭小宝一直把它和手帕放在一起,随身携带,刚才拿手帕的时候,一并拿了出来。他忙解释说:“是太婆婆给我的。”
“太婆婆?”李忠略一沉吟,道:“你太婆婆是不是姓方。”
“是啊,你怎么知道。”
“好吧,你们进来吧。”李忠打开了房门。
马淇和郭小宝都是一愣,李忠道:“你们不是对全堂八角鼓感兴趣吗,想知道的话,就跟我进来吧。”
进得屋中,两人发现,这是一个极其简陋的房间。半间房堆满了乐器,可是都蒙上了尘埃,另半间房,只有一张桌子,两个凳子,连床都没有一张。两卷席子和几床又破又烂的被褥搁在墙角,上面还摆放着几个塑料袋,里面估计是衣服。
北京城居然还有穷成这样的人?而且看样子,还是个老北京。
李忠自己拣了一个凳子坐下,道:“家里简陋,你们自己挑地方坐吧。”
最终,郭小宝和马淇谁都没有好意思去坐那唯一剩下的凳子。马淇拿出录音笔道:“请问可以录音吗?”
“随便吧。”
郭小宝拦住马淇道:“先等一下,李大爷,请问您怎么知道我太婆婆啊?”
“我是听我的祖辈说的啊,我的爷爷,想当年可是坚琴门的掌门,他叫龚衣,我奶奶也是坚琴门的人,她叫李云馨,人称花板皇后。”
这些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单说这李云馨,她首创了花板技法,给快板门带来了突破性的改革,据说她虽然是女子,可是口齿伶俐,思路敏捷,最善于现编现唱数来宝。
不光如此,原来这李忠和坚琴门也有如此深厚的关系,难怪他家里有这么多乐器了。可是,作为一个名门之后,怎么会没落到如此下场。
李忠继续说道:“你太婆婆,是不是叫方云云啊?”
“是。”
“我听我奶奶说了,方云云,可是长春会的人啊,手眼通天。”李忠眼中一片神往。
马淇咳嗽了一声,把众人的思路拉回来,他打开了录音笔,开始了访问。
“李大爷,请问在您心目中,全堂八角鼓是什么概念?”
“什么概念?就是一群闲得无聊的公子哥儿,消遣娱乐的玩意儿罢了。”
马淇知道,八角鼓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始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八角鼓”条目说:“形八角,手击之以节歌,都门有之。”其中“手击之以节歌”说明八角鼓已经是伴奏的乐器了,这种演唱形式已经在北京形成。
李义打开了话匣子:“八角鼓这东西啊,满族八旗子弟可喜欢唱了,从乾隆中叶以后兴起。最早产生的叫岔曲,后来又有了群曲、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