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养寇自重就成了于孝天眼下最现实的选择,可惜的是他之前把事情做的有点太绝,福建沿海一带有名的一些巨寇,现如今差不多都被他收拾干净了,就算是没有被他干掉或者吞并的个别势力,也无奈之下只能逃离了福建沿海一带,要么北上到江浙沿海活动,要么便跑到了两广沿海求生。
甚至个别海盗被迫无奈之下,远走他乡,带着手下干脆一溜烟的跑到了南洋那边,在那里安家下来,继续干他们剪径劫船的买卖去了。
结果是搞得现在福建沿海,还真就没有几伙可以给福建沿海一带造成威胁的海盗势力的存在。
现如今褚彩老和颜思齐恐怕算是最后两股可以引起官府忌惮的海盗势力了,如果他这个时候急功冒进,连他们两伙人也吞并的吞并,干掉的干掉的话,那么估摸着很快他变成了熊文灿忌惮的对象了。
故此于孝天最终采纳了林易阳的建议,保留颜思齐的独立性,同时也将褚彩老的部分实力保存下来。
褚彩老表面上是暂时退出了福建沿海一带,但是私下里却还和于孝天保持着暗中联系,一旦需要的话,于孝天只需要放放水,褚彩老便会大举北上,重新返回福建沿海活动,这恐怕就是最现实版的养寇自重了。
当然作为福建巡抚的熊文灿当然不清楚于孝天的这些猫腻,在他下令于孝天将褚彩老逐离漳州沿海之后,仅仅是数日的时间之后,于孝天便传给他了大捷的消息,熊文灿为这一场大胜感到无比欢欣鼓舞,这算是他此次招抚于孝天之举之后,获取的第一份收获,终于可以大书特书一笔了,于是亲自写了奏章,上报朝廷为于孝天请功。
而且这一次于孝天的行动,并未请福建任何官军参与,同时也没有向熊文灿要更多的粮饷补给,而是基本上用的是他自己的人还有物资,独自就将这件事办了。
事后于孝天所部,一共斩获海盗人头三百余级,另外俘获褚彩老手下贼众千余人之多,于孝天也没有克扣,尽数送交官府进行处置。
这样的功劳少不了会让人眼红,于是漳州府和泉州府的官员纷纷暗中找到于孝天,想要从这份功劳之中分润一点,于孝天也没有吝啬,给他们两方各自分润了贼首五十级,另外又各送了俘获贼众百余人。
甚至在他呈递的战报之中,还没有忘了给蔡善继分一份功劳,着重提到说海道副使蔡善继从中帷幄,坐定指挥,才使得他们取得了如此大捷。
蔡善继得知消息,顿时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在内宅之中对妻妾多次提及,于孝天虽然曾经是海寇,但是却着实会做人,无形之中对于孝天再次高看了几分,另外也对于孝天此种做法,暗记于心,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的拉拢于孝天。
至此于孝天才算是彻底在福建官方之中站住了脚跟,成了正儿八经公认的海防参将。
当然于孝天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忘记经营围头湾以及开拓打狗港的事情,自他受抚之际,便立即大举在围头湾之中招募工匠,开始大批兴建各种港口码头设施。
他亲自率人勘测了围头湾的水文情况和地质地形,将围头湾根据地形,分作了几个港口,其中在福全所以南的围头角设立了一座灯塔,为过往和夜间进出围头湾的船只提供指示。
另外在围头角西部,招募民工施工修建了一条深入海中达百丈多长的海堤,使之形成了一个可以避风挡浪的湾角,在湾角内侧,修建了一座一共拥有五条栈桥的码头,正式成为了海狼第二舰队的母港。
另外在围头湾内部,又修建了几座码头,专供商船靠泊上下货物,金门岛和厦门岛上,也各修建起一座码头,以供战船靠泊,使得围头湾正式拥有了通海口岸的能力,可供大量的商船以及战船进入驻泊,装卸货物。
至于月港那边,自从被海狼攻破一把火烧毁之后,加之于孝天的淫威之下,以前的商船再也不敢到月港进行交易,只能进入围头湾进行交易,使得月港在遭受此劫之后,便再没有恢复之前的盛况,彻彻底底的衰败了下去。
海澄县城中不少商户,眼瞅着月港就这么萧条了下去,再不复往日的繁华,也没有更多的商贾涌入月港,以官府自身的资金能力,更不可能重修码头等被焚毁的各种设施,如此一来不少原来盘踞在月港周边的商贾,只能无奈的放弃了海澄,转而开始迁往同安围头湾一带,寻找新的生财机会。
而于孝天也因势利导,经过一番仔细的考察之后,最终也在另一个时空郑芝龙曾经选址建立安平城一带,划出了一大块区域,构建起了一个大型的码头,专供内地商贾在这一带聚集,同海商进行交易,以使得更多的商品可从这里登船出海。
这么一来,只要有人因势利导,在商贾逐利的本能驱使之下,短短一两个月时间,大批商贾便蜂拥到了这一带,开始卖地建起商铺,使得原本萧条的这一带,几乎可以说是一夜之间,便顿时热闹了起来,天天都有大批的劳力赶到这里找活干,一座座商铺拔地而起,使得原本并不高的地价,在短时间之内,就翻了几十倍之多。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于孝天,在此之前,却早已用软硬兼施的手段,将这一带的土地尽数收购到了自己手中,不过只是没有用他的名头罢了,而是将这一带的土地都放在了赵麻子名下,但凡有商贾想要在这里购地建立商铺,少不了要从海狼手中购置土地。
如此一来,仅仅是卖给商贾建设商铺的土地一项收入,便又让于孝天赚了个盆满钵满,整整大赚了几十倍的银子。
除了这里之外,于孝天还围着围头湾一带,大肆收购土地,因为他很清楚以后围头湾只要建成商港,那么周边的土地肯定会大幅度增值,多地产买卖照样也是可以发横财的买卖,于孝天岂能放过这个机会。
当然收购土地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除了他看出来这里面的商机之外,当然也有聪明人从眼下的局势之中,看到了商机,同样也有人想要在这一带购买土地,包括当地原来的一些地主,也不愿意轻易将土地这个时候出手。
可是换做是于孝天想要购买这些土地的时候,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许多,于孝天才不怕给自己拉更多的仇恨,对这些地主可谓是软硬兼施,先是用钱收买,价格高点无所谓,只要肯卖就行,但是其中有些人着实不开眼,说什么都不肯放弃这块肥肉。
对于一些仅仅是拥有少量土地的百姓,于孝天着令理事堂给其开出远超过市价的价格进行收购,尽量不对其进行欺压,但是对于那些坐拥大量土地的地主们来说,可就没这么好的条件了。
于是乎这些敏顽不化的地主可就倒了大霉了,甚至不需要于孝天暗中指使,仅仅是负责收购土地的理事堂的一帮家伙歪歪嘴足矣,当地一些地痞无赖立即便会蜂拥上门,开始无穷无尽的找起了这些地主的麻烦。
地痞无赖有的是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只要他们想做成一件事,还真就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以前这些地主他们这些地痞无赖是惹不起的,这帮地主可都是当地的士绅,谁跟官府没有关系?地痞无赖一般情况下,是不敢招惹他们的,否则他们动动嘴,官府便会派出差役捕快,将这帮地痞无赖抓入衙门,轻则打的皮开肉绽,如果事主还不满意的话,可以再花点钱,当场打死拉倒,也不会有任何后果。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们背后有了于参将给他们撑腰,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就算是这些地主士绅到官府衙门告状,现如今只要听说是沾住了于孝天于大将军的事情,这些泉州的当官的无不避之不及,哪儿敢去触这于大将军的霉头呀!
起初一些官衙之中的捕头差役,还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收了事主的银子之后,立即便虎彪彪的跑去抓人,可是不等他们把人抓回到衙门,便会被参将府的人一纸保书给保出去,个别不开眼的家伙,还试图暗中做手脚,去敲打敲打那些搞事的地痞无赖,可是没两天这几个不开眼的家伙便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第三章 肆无忌惮

这么折腾了一阵子之后,周边官府衙门当官的和公差算是彻底明白这后面站得是谁了,谁还敢再去跟于大将军对着干呀!至于那几个不开眼的家伙,失踪就失踪了,连同安知县和南安知县,也不敢追究,但是谁都心里清楚,这几个不开眼的家伙,估计早已经被人拉到海上,现在已经成了鱼食了!
有了前车之鉴之后,同安县衙和南安县衙的官吏公差们算是都吃一堑长一智了,既然于大将军想要买你们的地,那是给你们面子,你们他娘的不卖就是不对,现在被人找麻烦了,还敢跑来让我们出头去碰那煞神的霉头,你们嫌命长,老子可不嫌命长,该嘛嘛去!
所以这些地主士绅被这些地痞无赖搞得是求告无门,最终只能忍痛割肉,把他们的土地卖给于孝天,当然经此一闹,他们当然也就别想再卖出好价钱了,就算是他们想卖,于孝天还不要呢!不把价钱压倒极低的程度,他们连想卖都卖不掉,根本没人敢接盘,所以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期间也有人跑去到泉州府找泉州知府沈翘楚告状,沈翘楚无奈之下,也派人去跟于孝天交涉,想要于孝天收敛一些,可是派去的人却灰头土脸的返回了泉州,因为于大将军实在是太忙,根本没空接见他们。
结果是沈翘楚对此也没有一点办法,心中暗自恼怒,找熊文灿抑或是蔡善继告状,试图请他们两位大佬出面敲打敲打于孝天,可是熊文灿对此却不置一词,根本权当不知道,而蔡善继则反倒是斥责了泉州知府沈翘楚一番,使得沈翘楚更是对此无可奈何。
好在于孝天也不是那种一点理都不讲的人,这事儿闹大之后,他暗中派人给沈翘楚送了一份厚礼,看在于孝天这份厚礼的面子上,沈翘楚也只能也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那些受害者,当然不甘心,想尽办法找关系托门路,让一些所谓的清流人物,替他们喊冤,想要弹劾于大将军为祸乡里、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勾结地痞,但是这些声音在眼下的局势里却根本没有起到一点作用。
因为于孝天非常清楚,眼下京师之中的朝堂已经乱了,任谁在这个时候,都没有兴趣来关注福建一隅发生的这些小事了。
而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今的圣上“病了”!
就在于孝天就抚之后不久的八月间,历史巨轮依旧保持着它的巨大惯性,朝前推进着,似乎于孝天这个小蝴蝶扇动起来的风,并未给当今的天子明熹宗朱由校同志的命运带来任何影响。
这位伟大的木匠皇帝,整日间在魏忠贤的弄权之下,依旧沉迷于享乐之中,对于天下之事,一如既往的不愿意去关心。
所以他的命运也自然而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八月间的一天,伟大的木匠皇帝,还如同旧时空历史上那样,在魏忠贤同志,以及和魏忠贤同志勾搭成奸的奶妈客氏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点被淹死。
当然在有众太监的保护下,皇帝陛下断然没有当场被淹死的可能,他还是最终灌了一肚子湖水之后,被众太监舍生忘死的救上了岸,但是这一次的意外事故,还是让皇帝陛下受惊颇深,加上还在凉水之中浸泡多时,再加上平时被酒色掏空的身体,故此原本健健康康、年纪轻轻的皇帝陛下,终于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