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6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刘员外姓刘名不同,本身就是登州府人士,早年乃是一个小货郎出身,但是现在暗中的身份,却是海狼陆军之中的一个中尉军官,另外还是情报处下面的一个情报人员,他名叫刘三,整日里扛着货担子走乡串巷做些小买卖,日子倒也过得去,但是后来登州府一带越来越乱,他先是多次被抢,生意本钱彻底赔光。
于是刘不同也干脆铤而走险,跟着人入伙落草为寇,纠集了几十个饥民,干起了无本买卖,但是这家伙时运不济,干了不久,就被官府派兵打了个鸡飞狗跳,差点小命也交代了,眼瞅着官府到处通缉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抓住砍头。
刘不同再也不敢在登州府混下去了,连忙南逃,意外的从莱州府鳌山卫那边碰上有人招募流民南下屯耕,走投无路之下,刘不同便上了船,这才入了海狼的伙。
到了台湾岛之后,海狼人员对其进行考校,发现刘不同这个人见识很广,能说会道,而且很会办事,身上还负有一点武功(古代走乡串户的货郎,为了防身,多少都会点功夫),加之又是山东人,身体条件也相当不错,于是便被招入了陆军之中当兵。
刘不同很快在陆军之中脱颖而出,被刑堂发现是个不错的苗子,一方面被招入刑堂成了沙子一员,一方面被提拔起来,送入陆军军官学堂之中进行了深造,在陆军学堂之中完成三个月的学习之后,又被情报处发掘出来,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情报培训。
结果去年于孝天决定要派人到登莱进行情报搜集以及前期布点的工作的视乎,刘不同立即便被选了出来,派往了登莱。
刘不同改了现在的名字,并且花钱找到关系,洗白了身份,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不再担心会被官府抓去了,而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在南方发了财的商人,想要回乡置办一些地产当地主。
后来打听到西山村这边有个破落大户,混不下去要卖掉他们家并不肥沃的几百亩田产,还有他们村里面的老宅,刘不同实地查看之后,当即拍板出高价买下了这块地还有他家的老宅,成了西山村的大地主。
不少人当时还暗自嘲笑这家伙乱花钱,这块地根本不值那么多银子,包括宅子在内,花了不少冤枉钱,把他当成凯子。
初到西山村的时候,还有一些当地的地痞流氓,想要找他的麻烦,讹一些钱财,但是这帮地痞流氓一出手,才发现踢到了铁板。
刘不同带着十几个家丁,各个都是好手,动起手来心狠手辣,再加上敢花钱疏通关系,上下打点官府衙门,一些地痞流氓上去就碰了一头血,被打的断胳膊断腿,但是也不敢去告。
其中两个狠一些的家伙,试图纠集更多的地痞无赖上门闹事,可是突然间不知为何,莫名其妙的就失踪了。
几天之后有人在一处不常有人经过的水坑里面发现了这两个家伙的尸体,每个人都被打断了手脚,活活的被丢入水坑之中淹死。
那些地痞无赖这才明白,惹到了不能惹的人物,从此偃旗息鼓,再也不敢去找刘不同的麻烦。
刘不同事后又打点了一番,官府方面以找不到凶手为名结案,这件事也不了了之,毕竟这时代在这地方,死几个人是太过稀松平常的事情,官府哪儿有精力一件件的去查办,所以刘不同自然是安然无恙。
不过这也让刘不同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周边几十里范围之内的强人、地痞无赖,都知道刘不同是个狠角色,轻易招惹不得的人物,加之有钱,还舍得上下打点,官府方面也很给他面子,所以刘不同在这里也就彻底站住了脚跟。
刘不同在海宁州这边站稳脚跟之后,很快得到了林易阳进一步的指令,林易阳给他派来了一个排的士兵,这些人全部都是挑选出来的山东本地的人,以家丁的身份入住到了西山村刘家大院之中。
而且随着这些人还带来了不少银子,交到了刘不同手中,林易阳按照于孝天的吩咐,令刘不同在入冬之前,务必在西山村建起坚固的寨墙,另外在海边要先抢修出一个可供船只靠泊的小型码头。
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要想办法把养马岛控制在手中,就算是花钱买,也没有问题,并且要在养马岛和西山村对望的岸边,立起一座小的堡垒,今后将有大用。
刘不同得令之后,立即便动作了起来,当即便开始散出消息,大量招人建寨墙和码头,另外也开始和宁海州官府联络购买养马岛上的土地。
养马岛以前并不叫养马岛,而是称之为莒岛,而岛上的土地原本是有主之地的,但是明初的时候,因为倭患,大明各地防倭备倭,养马岛上的居民不得不强行被迁入内地,岛上驻守了数百官军屯守。
如此一来,岛上的土地便成了荒地或者是官地,随着后来倭患渐轻,加之因为岛上兵户被军将极度压榨,导致岛上驻守的军户不断逃往,到了这个时代,岛上的军屯已经名存实亡。
但是土地却基本上流转到了一个彭姓守备的手中,成为了他们家的祖田,但是因为这些年不太平,海上也经常有小股海盗出没,岛上仅存的一些军户也纷纷逃亡,到了这个时候仅剩下了不到三十户军户,还在岛上耕种少量的土地。
可以说这个养马岛上的土地,现在基本上处于一种撂荒状态,而作为地主的彭姓守备对这里的情况也很是无奈,早有心思把养马岛的土地卖掉,但是岛上的土地本身价值不高,加之时不时会有海盗光临,虽然他有心卖,可是却根本没人接盘。
现在突然间刘不同提出想要购置养马岛上的土地,于是这个彭守备立即便派人跑到西山村找刘不同接洽。
本来这个彭守备是想要趁机卖个高价的,但是现在刘不同已经在这里站稳了脚跟,自然不愿意再当这个冤大头,所以当彭守备提出价格之后,刘不同便立即断然拒绝了他给出的这个价格。
刘不同现在当然清楚养马岛的地价,岛上大量土地早已常年撂荒,几乎可以说没有一点价值,即便是岛上的土地很肥沃,可是没人耕种,照样还是产生不出价值。
所以刘不同来了个欲擒故纵,装出了可要可不要的架势,把这件事搁置了起来,他这么一犹豫,彭守备便着急了,不敢再坚持原来提出的价格,生怕错过着村就没这店了,于是很快将价格主动压了下来。
最终刘不同才装作不情不愿的以一个较为公道的价钱,把岛上一大片土地购买了下来,但是这一片土地,并非是岛的全部,因为养马岛不算太小,足足有十平方公里,如果全部买下来的话,着实要耗费不少银子。
幸好除了这一块彭守备的地之外,其余的地基本上都是官地,刘不同在购下了这块地之后,又将岛西连着这块地的其它几百亩官地也购置了下来。
如此一来,整个养马岛西面,和西山村隔水相望的这一角,算是基本上落入到了刘不同的手中。
到了这个时候,刘不同已经俨然成了拥有两千多亩田地的大地主,虽然岸上的田地多是一些薄田,但是岛上那一千多亩土地,却都是一些相当不错的肥地,只是撂荒时间稍长了一些,重新复耕,估计要有点难度。
刘不同拿下了养马岛西南角这一大片土地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招募农民去耕作这些土地,而是招了一大帮的老百姓,到岛上发给他们工具,让几个手下在岛上监工,围着他圈起来的这块地,建起一圈厚大概一米左右,高不足两米的土围子,使之拥有了一个基础的防卫能力。
另外在土围子的一角临海之处,还建起了两条深入海水中的栈桥,可供船只直接靠泊装卸货物,名义上是供以后的渔船在这里停靠,但是实际上这里随时都可以被海狼利用,并且将这里当做收容难民的中转站使用。
当然刘不同在折腾养马岛的同时,也没忘了折腾西山村,西山村之中除了他一个大户之外,还有几十户平民,这些人家都拥有少量的土地,好歹也算是这里的村民,刘不同出面和村里面这些户人家商量,要重修村子的寨墙。


 第四十七章 立堡

这些村民起初很犹豫,因为他们都很穷,根本拿不出钱来配合修筑寨墙,另外也怕刘不同大肆修筑寨墙,逼着他们出工出力,这样会耽误他们的农活。
于是刘不同当即拍胸脯保证,修筑寨墙所需费用,他全部一力承担,同时不会强迫村民出工出力,来帮着修筑寨墙,这么一来,村民觉得修起来寨墙,对他们的安全也有好处,既然不用出钱,还不用出力,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反对什么。
这一次刘不同修筑的寨墙,把村子的面积扩大了五倍有余,牵扯到了占用部分村民家的田地,村民肯定不会愿意,于是刘不同便用他手里面的田地,以二换一,将寨墙圈占进来的这些土地,从村民手中置换了过来,如此一来村子里面除了村民自家少量占有的宅子的土地之外,其余的土地都成了刘不同的。
刘不同散出消息,声称大量招募帮工,来西山村建寨墙,当即周边的百姓闻风而动,纷纷拖家带口的跑来帮工。
这个时代劳力之便宜,是后世难以想象的,说起来是招募帮工,其实除了一些有手艺的工匠之外,其余的那些力工,根本就不需要开发什么工钱。
只要架起几口大锅,煮上饭食,甚至不用让这些帮工吃的非常饱,就有大量的人会为了这口吃的,跑来这里帮工。
所以招工并不需要太多开销,只要有粮食,就能解决问题,可是在登州这边,就算是有钱,也很难筹办到足够多的粮食,而且登莱之地,粮食的价格这两年来不断的飞涨,还有价无市。
幸好这对于海狼来说,并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刘不同很快便得到了一船从山东南部运来的粮食,足足有几十吨,足够上千人敞开猛吃很长时候了。
只要有粮食,自然好办事,大批闲着没事正愁吃了这顿没下顿的饥民,闻风而动,纷纷赶往西山村帮工。
人多自然也好办事,西山村的寨墙工程进展自然顺理,虽然这一带林木资源并不足,但是却有足够的土来干这个事情,大批帮工如同蚂蚁一般的从四周挖沟取土,将沟里面的土开挖出来,然后堆起来夯实,很快就形成了一道高一丈,宽一米半的夯土围墙。
这样的寨墙,放眼周边数十里方圆之内,绝对堪称是大庄了,就算是当地最有名的几家士绅所住的寨子,规模也没有西山村大。
这样的工程难免会招致一些人的怀疑,另外聚集这么多百姓,也是官府十分忌惮的事情,一旦要是有人在这里擅动百姓闹事的话,弄不好就会生出大乱,所以就连官府那边,也有点坐不住了,派人过来进行查问。
但是好在刘不同舍得花钱,很快把那些过来查问的官吏打发的舒舒服服,一个个拿了钱,高高兴兴的回去复命,说这边没有什么问题,刘员外乃是一个善人,眼见宁海州这一带饥民很多,发善心趁着修寨墙的机会,等于是在西山村施粥。
而且刘善人把这边打理的井井有条,并未有什么异状,完全不必担心什么,于是官府那边拿了好处,看到刘不同在西山村也没有乱来,于是便对他在这里折腾不再过问太多,由着他大兴土木去了。
更何况虽然刘不同吸引来了大批饥民,可是他并未有什么异状,这些饥民到了这里,既有事干,又有饭吃,自然而然不会再铤而走险去胡搞了,这对于减轻当地治安压力也颇有好处,官府方面觉得刘不同只要不是胡来,那么这种做法对他们还有好处,于是便乐见其成,听之任之了。
官府其实最担心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