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崇祯也开始变得乐观了起来,认为在他的努力之下,大明的时局还是出现了好转,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让他又想起来了南方的于孝天,于是再次开始琢磨起该怎么对付于孝天了,崇祯在十一年五月期间,招众臣再次商议该如何处置于孝天的问题。
诸大臣这个时候,对大明的时局也都开始保持乐观的态度,多认为用不了多久,这些流民军应该就被剿灭,这个时候也确实该考虑解决于孝天的问题了,要不然的话放着于孝天盘踞在南方,着实令人寝食难安,迟早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于是众臣经过商议,认为待到流民军被剿灭之后,立即便调集湖广、南直隶、浙江、江西、两广诸军,一共调集重兵十五万人,一并入闽,对于孝天发动征讨。
到时候崇祯可限令于孝天入京招问,如果于孝天奉旨入京的话,就在京师将其抓起来,但是他如果抗旨不尊,那么就以他抗旨的名义,治罪与他,将其削职罢官,然后各路大军一起攻入福建,将其拿获!
就算是这家伙靠着手头水师力量强,座船逃离福建,退守台员岛,也起码可以把他在陆上的势力连根拔除,就算是他割地称王,也是孤悬在海外的,不至于动摇大明的根基。
崇祯和众臣商议完之后,这件事就暂时这么定了下来,甚至于连主剿的人选崇祯都已经提前在心中拟定了出来,决定在洪承畴和卢象升之中选定一个,到时候派往福建督军对于孝天主剿。
但是朝廷似乎永远不可能保住秘密,这样机密的商议,就在当天晚上,便传到了身在京师的海狼细作耳中。
听闻消息情报人员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连忙便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个消息传回福建,并且放飞了信鸽,用接力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快速的将消息传回到于孝天手中。
于孝天仅用了几天时间,便收到了京师传回的消息,虽然信鸽带回的消息很粗略,但是大致也可以弄明白朝廷打的是什么主意。
于孝天看罢了这张小纸条之后,不但没有感到一点紧张,反倒是嗤之以鼻,把这张小纸条随手便放在蜡烛上点燃,烧成了灰烬。
看到于孝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刘通和林易阳都紧张的要死,连忙问于孝天该如何应付。
于孝天点了一锅烟斗,吧唧吧唧的抽了两口,冷笑了一声道:“你们太高看朝廷里面坐着的那位了!就凭他和他手下的那些吃才们,想要把流民军彻底剿灭,跟做梦差不多!
这帮家伙吃饱了撑的,剿灭流民军的事情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居然现在就开始打老子的主意,真是可笑之极!
我可以跟你么打赌,大明朝廷和官府,别看他们这两年好像折腾出了那么一点成效,但是我可以保证,他们绝对无法剿灭那些流民军!
你么当流民军就这么好剿灭吗?哼哼!眼下朝廷年年加饷,老百姓早就活不下去了,不造反能做什么?唯有造反,还可能有一条生路,否则的话迟早被勒逼而死!
现在看朝廷暂时是占了上风,可是这已经是朝廷倾尽了全力,你们别忘了,北边还有建奴大军虎视眈眈,如果不出我之所料的话,建奴大军近期肯定还会入关大掠。
到时候朝廷必将兵马调往北方勤王,这些流民军自会得以喘息的机会,肯定立即便会死灰复燃!
所以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别看朝廷这会儿主意打得不错,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你们紧张个什么?”
众人听罢了于孝天的话之后,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并不怕朝廷现在派兵来剿,可是毕竟这一次朝廷暗中密议,是要调集十几万大军入闽的,面对着十几万官军,总是要费一些手脚的。
但是现在看于孝天毫不在意的样子,他们觉得于孝天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以目前朝廷的做法,老百姓确实没法活,除了造反之外,还真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于孝天笃定的说朝廷剿灭不了这些流民军,并不是盲目乐观。
另外他对于建奴的看法,也不是无的放矢,随着建奴前两次大举破关而入,大掠而归,可以看出来现在建奴对大明早已没有半点畏惧之心了,而关外苦寒,建奴不靠入关行掠,也确实日子过不下去。
上一次建奴入关抢回去的东西和财货,现如今已经又被他们快消耗光了,掳走的那些奴隶,现如今除了留用的之外,有很大一部分,现在已经又通过和海狼的贸易,被海狼收了回来,充实了他们海狼的人口。
所以于孝天预料近期建奴可能又会入关大掠,从他们所获的请报上来分析,是有着充分的依据的,并不是于孝天在信口开河。
如果这次又被于孝天猜中的话,那么大明想要在剿灭流民军之后,调集大军入闽对他们于家军进行进剿,确实是一个空中楼阁,根本就无法达成目的,只要北方建奴和流民军一天不灭,那么大明就绝对抽不出实力,来福建对于家军进行征讨。
于是林易阳、刘通这帮人顿时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再也不复刚才的那种紧张了。
于孝天和众人闲聊了一下,处理了一些需要他拍板的事情之后,忽然开口说道:
“对了,说到这里,给参谋部说一下,近期尽快安排给登莱那边增派一些兵力过去,充实一下那边几个重要据点的兵力,从芝罘岛和养马岛一带,给他们多补充一些弹药和粮食,如果运力允许的话,再给他们调拨一些火炮和炮兵过去,增强他们守御的实力。
如果这次建奴南下,攻到他们所在的地方,让他们别留手,给老子狠狠的打,打死越多越好!
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在建奴南下的时候,务求多收容一些老百姓!这次收容的百姓,不需要继续朝南方转运,就地进行安置,抽选体格合格的人员,就地编练成乡勇团练,半年之内,要完成五千人的新兵训练任务。
要求这些就地编练的新兵,在半年之内,完成新兵营基础科目训练,使之达到可以上阵的要求!
如果可能的话,数字可以提高到一万!”
(月票月票!我要月票!)


 第二百章 图穷匕见

林易阳皱了皱眉头,对于孝天说道:“主公,这么做的话,会不会太过招摇了?五千人不是小数目,这么大批训练乡勇团练,岂能不会引起当地官府的注意?
再有,主公说的意思是这次建奴如果破关而入的话,难不成能杀入山东境内吗?这山东可是距离山海关着实不近呀!”
于孝天冷笑了一声道:“确实不近,但是这次建奴入关,恐怕应该是倾巢而出,大明北方诸军早已朽烂,建奴有了前两次入关大掠的经验之后,肯定胆子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料定此次他们入关,一定会攻入山东境内进行大掠的!”
对于于孝天现在的这种预感,没有人再表示任何异议,因为长期以来,于孝天每每料事如神,使得这帮手下们,对于孝天的这种精确的预感,早已习以为常,于孝天现在说建奴大军一定会打到山东,那么就肯定可以打到山东,他们只需要照着于孝天的指使,提前进行安排就可以了。
众人接令,开始下去安排,于孝天仔细考虑了几天之后,忽然间将方安、林易阳、刘通、孟飞以及现在负责理事堂的几个重要人员还有部分重要的参谋人员都招到了围头湾,现如今被外面人戏称为狼巢的将军府之中。
这一次于孝天突然召集这么多重要的人员到狼巢商议事情,是近几年很少见的事情,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次于孝天可能会做出重大决定,讨论的事情弄不好也非常重要,隐隐之间,他们感觉到了一种兴奋,虽然大家都不说,可是从对方眼中,还是可以看出来那种压抑的兴奋感。
在他们进入将军府的议事大厅之后,这里已经布置完毕,大厅中间,安放了一张非常长的长桌,两侧放上了椅子,并且指定了每个与会人员的坐席。
另外还有一批人坐不到桌子边,在大厅两边,还放置了不少椅子,可供这些人员坐下参与会议。
而且大厅里面原来的大案也被撤去,于孝天的位置直接放在了长桌最上手正面,可以面对所有人。
在长桌尽头的墙上,这个时候扯着一块幕布,不知道后面墙上挂了什么东西,但是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一张巨幅地图。
所有人到位之后,按照安排坐定,但是于孝天暂时没有出现,大家就在大厅之中,私下里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小声的讨论着这次可能的议题。
过了一阵之后,在通往内堂的门口,忽然间响起一声响亮的吼声:“将军到!”
大厅里面的议论声顿时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立即归位,稍微整理了一下各自的仪容和军服,呼啦一声整齐的站了起来,一起目视后堂大门位置,但凡是穿军服的,全部哗啦一声,举起右臂,手指放在眉毛旁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于孝天这时候快步走入大厅之中,他今天没有穿便服,也没有穿平时的官服,而是穿了一套非常简约,但是却挺括的白色海狼海军将官服,显得异常精神。
所有人眼睛猛然一亮,似乎感觉到了什么,都变得更加兴奋了起来。
于孝天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举手还众人了一个标准海狼军礼,朗声说道:“坐!”
众人闻令,立即齐声说道:“谢主公!”接着呼啦一声,集体整齐的坐回到了位置上。
于孝天用犀利的眼神,扫视了一遍在座的所有人,看着众人那种热烈的眼神,还有精神面貌,以及整洁的服装,满意的微微点了点头。
“诸位!今天招大家过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和大家商量,这次会议保密等级是机密!会上所说的任何事情,都不得擅自外传!仅允许传达到有限的人员那里!你们应该明白怎么做!我不在多说!”于孝天也不废话,直接便先说明了这次会议的机密等级。
众人立即齐声应命,大厅之中迅速的又安静了下去。
“我于某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现如今大明羸弱,官府**,朝廷无能,当官的不思治国,整日间却为名为利明争暗斗,贪腐成风,索取无度!极尽欺压百姓之事,却从不顾百姓生死!
现如今终导致大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朝廷不思赈济,反倒更加变本加厉的勒逼无度,置百姓于水火而不顾!
各地官吏非但不思保境安民,反倒是趁机大发横财,对百姓更是极尽敲骨吸髓之举,实在可恶之极!
而官军的军将们,则整日里只想着升官发财,喝兵血,中饱私囊,当国家有用之际,却不思保境御寇,只知畏敌如虎,避战不出,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甚至于为了升官发财,杀良冒功。
现如今大明朝廷,内不能安邦富民,令百姓民不聊生,外不能低于外侮,令建奴屡屡犯境,如此朝廷,要他作甚?”
“我于某不才,遇上诸位倾心襄助,现如今得以拥有了一些实力,坐视天下如此糜烂,百姓如此生不如死,整日间挣扎于死亡线之上,于某心中甚痛!
故此于某早已立下誓言,只要有生之年,还有一口气在,就必要倾尽全力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大明朝廷不能御外侮于国门之外,那么我于孝天就代他来做!大明朝廷无法整治贪腐,那么于某代他来做,大明朝廷无法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我于某代他来做!
现如今我于某已经置百万千万百姓,于我们海狼护翼之下,但是天下还有亿万百姓,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诸位难道就愿意看着这些百姓,如此生活在悲惨之中?想必诸位与我肯定同样身同感受!
朝廷不见我于某拓野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