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荷殇·半面妆-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玉腮微微动了一动,再也没有回头。
总是觉得冬天似乎来得太快,当我还没有从那似有似无的荷香中醒来,它便用一片素衣覆在我面前。窗外,只有那种单调的白色,因为少了梅花的点缀,竟然有些哀悼的意味。
袁兰芝这一病,竟然因祸得福,宫里以为她感念贵嫔恩德,伤心成疾。一时间,御赐的各种抚恤的物品竟象走马灯一样从建康城跋山涉水而来,而我照例只得到几枝人参。
最老成持重的是夏乐梅,她的宁静和安详,震慑了所有的人;她的谦恭和仁德,得到了所有的人的敬仰。
在终日绵绵不绝的的香烟和众僧低沉祥和的诵经声中,我的脑海中时常一片空白。丁贵嫔闭上眼睛之前,父皇曾经为了挽救她的生命,布施仁德,再一次大赦天下。可惜,即便如此,也无济于事。这样一个仁慈的夫人,依然免不了饱受病痛的折磨。
我回想起范缜说过的话,不禁喃喃自问:“真的是善有善报?为什么我的善心却总得不到一丝回报?”
闻听太子衣不解带,水米不进,哀痛欲绝,日渐憔悴。父皇派人传旨劝戒,依然无效。萧绎的态度还是那么不以为然,有时间的时候竟然研究起了卜筮之术。
我无奈地一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气力再去和他争执,每一次不快过后,心痛难忍,竟然要许多日子才能恢复。永康公主的话,又历历在目,渐渐浮现在我的心头。
风花雪月,唯有德者方能享之。他呢,能听得进去么?
“禀王妃,智远小师傅来了……”明珠的声音进入我耳内,我略微提了些精神。这个智远就是静远师太的师弟,听说书法练得极有心得。这世间就是这样狭小,那天,他惊撞了我,我却一点都没有生气。原来冥冥之中,还有静远师太这份缘未了。
“小僧见过王妃……”他微微颔首,行了一礼。
“免了,智远师傅,听说你藏有王羲之的真迹,能否让本宫一观?”我这才仔细看了看他,双目如星,面若重枣,和我年纪不相上下。只是,上天就安排我们走了不同的道路。一个身处皇室,一个献身佛门,走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如今,因为静远师太的缘故,我竟犹如遇到了久别的亲人。
“小僧已经带来,请王妃观看。”他毕恭毕敬地递上来一卷书札。
我仔细端详,果然是王羲之的《丧乱贴》,字体挥洒流利,流贯不羁。
我心下好奇,不得不端着王妃的架子,温和地问道:“这从何得来?”
智远低声回道:“这是师傅传给弟子的,师傅说小僧在书法上有慧根……”
哦?我边点头,边继续看下去,下面是居然是抄写好的经书。那小楷秀气遒劲,力透纸背,带着一种我熟悉的味道。我不禁随手拿起静远师太送我的《金刚经》,眼前顿时一亮:“天,这都是你写的么?”
智远的脸上一红,“让王妃见笑了!”
我又惊又喜:“智远小师傅,王右军有入木三分之神韵,看来你已深得其精髓了。”
他听了我这话,脸更涨得发红。
我拿起笔,写了几个篆体的“寿”字,问道:“这些,可是你所写?”
他微微一抬眼皮,便恭谨地说道:“这本是师祖所写,小僧见字样有残缺,便补了几个上去。恰逢王妃慧眼,这几个字正是小僧涂鸦,微不足道……”
“什么?”我许久以来压抑在心头的郁闷之气,此刻竟慢慢化解开来。真没有想到,这貌不惊人的小和尚在书法上竟有如此的造诣,当初为婆母绣成的“福”“寿”字样竟是出自佛家弟子。于是,我毫不掩饰内心的狂喜,脱口而出,“看来本宫和小师傅倒是心有灵犀……”

第三章 媚水荷花粉未干㈡
话音未落,忽然觉得不妥,连忙硬生生地收了回去。“智远小师傅,本宫素来敬仰饱学之士,只怕,从此以后要烦劳小师傅指点一二了。”
闻听此话,他窘迫万分,有些不知所措。“王妃言重了,小僧实在是才疏学浅……”
“智远师傅莫要谦虚了,本宫请你抄几部经书,如何?”
“王妃之命,小僧定会全力以赴。”
直到智远走后,我依然沉浸在那淡淡的书墨香味中,当年那部《金刚经》已经有些黄旧了,纸张上依稀还残留着浅浅的泪痕。曾经有无数个凄凉夜晚,在摇曳的烛光下,我怔怔地看着这部经书,长叹不已。那字迹经过多年风尘的浸淫,却仍旧不改其流畅圆美的神韵,如今抄写它的人就站在我的面前。
千山万水,长路迢迢,会在这江水之上游相遇。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谓的缘分吧!
这许多年,在无数的纷争中,我竟然颓废至此,多久没有静下心来写字了,看来是该收收自己的性子了。王羲之的“永”字八法,一直是我心中永远不能圆满的遗憾。
我稍稍有了一点点满足,总算是有所失,亦有所得。待有机会,再从头练起……原来世外高人,竟然出自铜磬木鱼声中…
转眼之间,又是桃红柳绿之际。
闻听父皇在皇宫旁边建起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同泰寺。同泰寺极尽奢华之能事,仿照皇家建筑营造,寺内有高耸入云端的九层塔,无数彩色琉璃瓦在阳光的投射下闪着祥和的光芒,不愧为“首刹”之称。在皇宫和同泰寺之间,开了一道门,叫做“大通门”,即是从这里一直通到皇宫。这是父皇多年未达成的心愿,今天终于心满意足了。
修筑同泰寺,想必搜尽了国库,让大梁元气大伤,可是佛事却从来没有为此而减少,反而就象秋天的枯草,滚着野火,烧之不尽,越来越有蔓延之势……
飞絮潆潆,春莺轻啼,暖意融融的池水中不经意地坠了几朵桃花红。画阁亭台,溪桥柳细,在我眼中,竟灰蒙蒙的,没有一丝亮彩。
我和他的心已经越离越远了,他的心,正在南枕长江,北扼中原的江陵的高空中,伴着江水的潮气慢慢地扩张……扩张……
这一日,我正在写着几个大字,忽然间手一抖,一片墨渍慢慢晕化开来,把一个不太端正的“永”字遮住了半边。
我有些心神恍惚了,这时,明珠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慌。“王妃,大事不好了……”边说着,她的裙子竟然挂在椅子上,只见她一急,慌乱之中听得“嘶啦”一声,裙子被扯掉了一片。
她顾不得查看,扑在我身边。
我的心不由地悬了起来,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王妃,宫里有信使来了,说圣上他……舍身于同泰寺……不肯还俗……”
舍身?我惊呆了。“舍身”在佛教的涵义就是“出家”,上天,父皇是承载天下福患大任的天子呀,怎么能说出家就出家了呢?
“这是真的么?”我有些不敢置信,曾经那英明睿智的父皇如何这般昏聩?竟自抛下万众苍生,只为一己之私,看似虔诚,其实糊涂……
“是呀,王妃,此刻信使还在驿站呢!”
我索性扔下了笔,提起衣裙,往前厅冲去。我到要看看,萧绎如何反应?
还没到,就听见里边一阵响动,“砰”地一声,我心一颤,这瓷器碎落的声音,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本王早就知道,这个朱异是罪魁祸首,有他在,早晚一天,大梁要出乱子……”
“殿下,何必动怒?细思量吧……”这个是参军王僧辩的声音。这个王僧辩,字君才,早年随父投奔大梁多年,一直在萧绎手下做事。如今的萧绎,已经不是几个文人侍读能满足得了需要的,既然拥兵,就一定要有良将驱使。这王僧辩确实有勇有谋,战无不利,堪称良臣股肱。
“思量,怎么思量?现在一定又是他出的馊主意,居然要让文武大臣、皇子皇孙筹备银子去赎身?本王知道,这国库折腾尽了,就会打咱们的主意,哼,早晚一天,这个朱异会自食恶果,没有好下场……”
“殿下,眼下之计,还是要先赎帝身。国不可一日无君呀,久之,必生变故……”
“哦?”萧绎的声音渐渐低沉,仿佛陷入了沉思,良久,方才说道:“咱们初驻此地不久,正缺军饷,如何拿出如此多的钱来?”

第四章  水光月色两相兼㈠(1)
“殿下,恕臣直言,此时正是殿下表现之际,陛下此行,想必也有深意……”
“你说得很对,可是如今,到哪里立时去找这许多钱来?”
“这,殿下,需要多少……微臣想些办法……”
“听来使说,臣子均有定数,朝臣均千两以上,州官五百两,郡官三百两,县官需百两黄金,皇子皇孙又如何少得了?”此刻,屋内是一片嗟叹声。
我轻轻一笑,探步进去。
萧绎显然没料到我忽然到来,神情有些不自然。我笑了,笑容就象花园含苞欲放的桃花一般凄艳,携着一股泥土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整间屋子因为我的出现,刚才的肃穆和紧张换成了一种啼笑皆非的凝滞。
“微臣见过王妃……”王僧辩到是丝毫不敢怠慢,赶紧行了礼。
“免了……”我雍容华贵地点头,径直走向萧绎,“殿下,猜猜昭佩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你——”他被我的笑容震慑住了,不知道我的下文会是什么,因此,只是瞪着一只眼睛,疑惑地望着我。
“殿下莫要看不起妇人,人都是女子头发长,见识短,可惜谁又能知道,也许国家大事也都离不了我们女子呢!”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夹在我们夫妻之间的不谐阴影下的王僧辩,到底是个聪明人,在我似笑非笑的倾诉中,忽然间眼睛里闪了一丝亮光,脸上顿时出现了柳暗花明的惊喜。
“昭佩听说北朝有个花木兰,替父从军,决战沙场,为咱们女子争了一口气……”我旁征博引,故意考验他的耐心。
“昭佩,你到底要说什么……不妨直说……”低沉的声音里,出现了很久都没有听多的磁性的温柔。
飞絮浅浅地浮动着,从窗格的镂空中挤入我们之间。那白色,如透明的素丝乱裁一片,落在玉瓶中插着几株桃花之上,那轻盈的、重叠的粉红色花瓣,竟多了几许朦胧的娇柔。
“殿下,王妃的意思是,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王僧辩竟然迫不及待地来验证自己心中的猜疑。
真是一介武夫,蛮荒之人。我瞪了王僧辩一眼,却想到,这样也好,替我说了,免去了我这多日来面对他的尴尬。
哦?那粗黑的眉毛一挑,眼睛里终于有了点点隐约可见的星光。
我不由点头而笑,“这些年来,昭佩苦心经营,总算有些小成,拿出区区万两黄金来,恐怕还不是件难事!”
他的胸口轻微地回收,慢慢出了一口长气,舒展开了紧皱的眉头。
“殿下,王妃此行确是雪中送炭……来的正是时候……”王僧辩有些冲动,禁不住大声赞道。
“昭佩……你……”这一刻,没有我期待中的川流倾泻而下的狂喜,也没有我渴望中冰雪融化的欢畅,他,只是欲言又止。
“微臣告退……”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僧辩拱身而退。
他,正站在我面前,怔怔地拢进我烟波浩淼的双眸;我,正望着他,柔柔地呈现着我彩袖殷勤的花颜。
良久,他终于说了一句话:“若本王有一天能成大事,一定不会辜负你——”
我强笑着,没有再计较他的深意。我只知道,此刻的我,赢得了夫君的心。前日那股愤懑已经在渐渐消融,就凭这句话——不会辜负你!
春日的夜晚,竟这样没来由得温润,浑身的躁热感越来越强烈,禁不住头上沁出了汗。草木带着泥土的芳香,流动着卷入静默的逢迎中,渐渐地有种无法遏制的希冀渐渐腾升。
多年来地苦心经营,终于积攒了大量的财帛,就是知道总有一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