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尊之嫡幼女-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打量了一番那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年轻女郎用的,便说道:“分别给瑾儿和琮儿送去,这举手之劳也是她们的。”
    这边孔尚瑾收到重礼倒是吓了一跳,自己随口一句话,哪里值得这些东西,尤其是里头的一块玉佩,成色几乎要赶上当年皓辰给她的见面礼了,可见其珍贵。不过冯氏既然已经收下了,她自然不会做出退回去那样打脸子的事情,人情往来这方面,想必自家老爹能帮忙处理的很好。
    红梅将东西一一小心翼翼的收好,一边打趣着说道:“小姐如今的东西,私库里头怕是要放不下了。”
    红玉便在旁边凑趣的说道:“要是真放不下的话,便求太太再给一座院子当了库房就是。”
    孔尚瑾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东西,听了这话倒是来了兴致,让红梅将自己的私库册子拿出来瞧瞧。
    侯府的小姐少爷们,手里头都有不少好东西,以防丢失都是上了册子的,红梅见她要看,也就真的拿了过来。
    孔尚瑾打开一看倒是乐了,她毕竟还是个未曾分府,没有收入的小姐,里头不少的东西都是逢年过节收到的见面礼,当然也有许多是冯氏私下里添补给小女儿的,生怕她受了什么委屈,甚至还有她小时候的一些玩意儿,九连环什么的都还好好的放着呢:“这些都还留着,以后也用不着了。”
    红梅见她说的是小时候那些玩具,便笑着说道:“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哪一个不值得好几两银子,小姐你看这个,没有几十两都下不来,哪里能随便丢了,再说了,将来有了小小姐,留着给小小姐玩儿也是好的。”
    孔尚瑾被他一句话说的笑了,感情玩具也能当做传家宝,不过想想也是,她小时候玩的弹珠都是珠玉做的,甚至还有龙眼的的珍珠,要真的丢了岂不是可惜,这般想着,孔尚瑾也觉得自己作为世家小姐的生活实在是奢靡的很。
    薄薄的原本册子,记着的东西倒是不少,其中最为珍贵的都是摆件或者首饰,这些大部分都是冯氏给的,样样都是精品,上辈子有一件都得放保险箱里头,如今倒是成了常规的物件儿。
    几下子翻完,孔尚瑾随手将册子递给红梅,一边笑着说道:“如今一看,才发现自己的东西确实不少。”
    红梅小心翼翼的又把册子放好,听见这话又笑道:“可不是,只是太太每次过来一看尤嫌不够,怕委屈了小姐,可见是真疼小姐的。”
    想到自家老爹的性子,孔尚瑾也无奈的很,上次她见一个竹子做的笔筒有趣,便买回家来用,谁知道正巧被冯氏看见,顿时觉得女儿委屈了,第二日就送来十七八个玉的宝石的香木的,各式各样的笔筒过来,真让孔尚瑾哭笑不得。
    大概正因为冯氏毫无保留的疼爱,才让孔尚瑾迅速的融入这个世界,每次看见冯氏慈爱的眼神,她总能想到上辈子的母亲,这般想着,更觉得自己要孝顺才行。
    红玉见红梅讨了小姐的喜欢,不甘示弱的说道:“太太疼爱小姐,我们小姐也孝顺的很,每次送过去的物件儿,总能让太太喜欢,上次春柳姐姐还说,如今太太用餐,非得用小姐绘制的那套碗碟不可。”
    这说的还是上次冯氏生日,孔尚瑾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好送的,最后便自己画了样子,让外头帮忙烧制的一套瓷器,东西并不精贵,但胜在一个新巧,红玉这话倒是带了夸赞的成分。
    孔尚瑾也是知道,看了看两个小厮,见红玉看着红梅的时候带着几分妒忌,不免微微皱眉,随着她年纪越来越大,身边小厮小心思多起来的也更多了。
    孔尚瑾对小男孩没啥兴趣,想了想忽然说道:“我瞧里头还有一些陈年摆件,你们一人挑一样,将来当做嫁妆也是体面。”
    听了这话,红梅只是微微一愣,很快回过神来,倒是红玉眼睛蓦地睁大,眼中弥漫起泪珠来,却怕孔尚瑾看来,忙不迭的出去了。红梅看了一眼自家小姐,心中对红玉有些担心,小姐如今这般说,可见是不打算收用他们了,红玉要是再有小心思,将来铁定讨不到任何好处。

☆、第48章 舞勺

孔青珏心心念念着自家小姨说的办法,只是回家之后,孔尚瑾倒像是把这件事抛诸脑后,该吃吃该喝喝,该出门读书绝对不留在家里写字,如果不是她知道,小姨这个人从来不是信口开河,会拿这样事情开玩笑的人,她怕是会以为自己被耍了一把。
    就在孔青珏几乎忍耐不住,想要把孔尚瑾堵在门口逼问的时候,这一日孔尚瑾忽然出现在她面前,直接让人把她眼睛蒙住,左转右转的拉着走了。孔青珏心中莫名,等摘下眼睛上的布条时却是惊呆了,指着孔尚瑾大叫道:“四姨,你,你,你怎么把我带到贡院来了,你知不知道这是砍头的罪名。”
    贡院是读书人考科举的地方,那可不是能随随便便进出的,孔青珏看着那熟悉的院落几乎没有晕过去,要知道朝廷对这一块重视的很,若是被人知道自家小姨带着自己贸贸然的进来,恐怕连侯爷也救不了她们。
    孔尚瑾撇了撇嘴,暗道自己怎么可能做那么不靠谱的事情,别看这地方跟贡院看似一模一样,其实不过是像了一个模子罢了,外头院子上挂着的是书斋两个大字,里头靠近厕所的这几排,看着倒跟贡院一模一样,但再往后却都是寻常的砖瓦墙壁,不过是造成一种跟贡院一模一样的视觉效果罢了。
    孔尚瑾为了这个大侄女也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要克服心理障碍,一般而言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开解,让她自己慢慢放开,当然,孔青珏要是能做到的话,也不至于连续两次折戬而归。第二个就是以毒攻毒,让她对这种压力麻木,从而不会过度的紧张。
    孔尚瑾当时考虑了许久,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损招,私自进出贡院是不可能的事情,真的想要在家里头造一个贡院,那也强人所难,但弄一个仔细看四不像,但身在其中却不能察觉远处不同的“贡院”,与她而言不过是多费一些事情罢了。
    不过是几个单间,就算跟贡院相似又如何,外头明晃晃的挂着书斋的匾额,这几排房间之外,都是青砖搭建而成的普通院落,就算被人知道,也拿不到侯府的把柄。
    也是永宁侯府占地面积够大,她才能动用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建立这么一个试炼场。当然,其中冯氏吕氏也是出了大力气。
    孔尚瑾也不解释,拍了拍手,却见两个官差上前两步,却是要对孔青珏搜身,而后头已经陆陆续续的跟上了好几个“学子”,如果不是孔尚瑾莫名的出现,孔青珏几乎以为自己是午夜梦回,到了科举的贡院里头。
    一切就跟孔尚瑾预料的那般,孔青珏在初初的震动之后,便开始有些紧张起来,虽然明知道这地方有古怪,不该是科举。但看着贴出来的试题,她又一次感受到那种窒息的紧张感觉,坐下之后大脑就是一片空白,连带着握着笔的手掌都开始抖索。
    孔尚瑾已经消失,书斋里头就像是举行了一场科举,甚至旁边厕所传来的臭气都一般无二,若是孔青珏能看见,不远处的小楼上头,自家小姨笑嘻嘻的拿着一只千里眼,正乐滋滋的欣赏自己的窘态,恐怕会愤起掀桌。
    孔尚瑾的身边,永宁侯微微皱眉,待看清楚自家孙女的紧张姿态,又是叹了口气,明明不管是她还是先生,都说珏儿的才能,中一个进士绰绰有余,偏偏她屡战屡败,到最后弄得全家人都没有了信心,从而给了珏儿更大的压力。
    永宁侯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不对劲,却除了开解又是无能为力,在她看来,珏儿是将来要继承侯府的人,即使不考科举也没啥大不了的,但偏偏这孩子就是钻了牛角尖。
    而家里头,瑾儿和琮儿又早早的得了功名,两相对比,永宁侯也不得不担心,这孩子有朝一日因此心性大变。
    有时候,为了孔青珏,永宁侯甚至兴起过打压嫡幼女和另一个孙女的心思,很多世家大族其实都有这样的做法,因为法定继承人不够出色,就压制其他的旁支,不让他们过于优秀。
    但永宁侯最后还是压住了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不但无益于家族的兴盛,反倒是会毁了那些好苗子。
    孔尚瑾没瞧见自家老娘的心思百转,乐滋滋的看了一会儿自家侄女儿的笑话,才转头说道:“一次两次怕是不成,多试几次,以后珏儿便对这样的地方无感了,以她的才学,科举还不是手到擒来。”
    永宁侯心中喟叹,暗道自己的决定果然是正确的,要真压着瑾儿和琮儿不许出头,不说这两人对珏儿会不会有所怨恨,如今断然不可能这般费心费力的为珏儿着想。
    看着面带笑容,还跟面团子似可爱的小女儿,永宁侯不由和缓了神色,笑着说道:“就你歪主意多。”
    孔尚瑾见她面带笑容,笑着走到她身后,一边给她捏捏肩膀,一边说道:“还是母亲有先见之明,我们姐妹侄女几个都是习武之人,否则的话这样艰苦的条件,我哪里敢给珏儿多来几次,真伤了身体,大姐夫可不得把我吃了。”
    永宁侯笑着摇了摇头,心中也盼着这个办法有用。不知道是不是以毒攻毒的办法起了效果,反正三次之后,孔青珏再考试的时候,就态度自然了。不过临到秋闱,一家人还是担心的很,毕竟假书斋和真贡院还是大有不同,生怕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孔青珏又被自己的心情影响。
    幸好,上天也厚爱这个努力的少女,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层层关卡,孔青珏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考一次过一次,等金榜题名之时,也不过是十八岁稚龄。
    十八岁,对于这个时代的女子来说,已经是成家立业的年纪了,但对于科举来说,绝对是属于青年才俊。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大喜事,孔青珏一下子就遇到了俩,在她考完乡试的时候,家里头冯氏吕氏多方对比,总算是给她确定了未来的夫君,赵氏。
    赵家如今看似平庸,但早几年的时候,可是京城里头炙手可热的权贵之家。赵氏的祖母乃是当今的太子太师,在当今上位之后,还稳距内阁许多年,后告老还乡,当今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如果说程庆山这个太子太傅是读书人心中的大儒,那赵氏的祖母则是许多官员心中的不倒丰碑。
    只可惜的是,赵太师一生只有一个嫡女,虽然赵家旁支不少,但嫡系却单薄的很,这位赵家女还是个早逝的命运。
    赵家女临死之时,倒是已经有一儿一女,死后,这双儿女便养在赵太师跟前,如今赵家看似没落,不过看当今的态度也就知道,若赵太师的这个孙女是个出息的,将来不愁没有出路。
    原本吕氏是不满意赵氏的,毕竟有丧父长子不娶的道理,但之后听了冯氏的话,细细相看了赵氏一番,觉得这位的教戒规矩,倒是比一般的大家公子都要更好一些,可见赵太师为了这个孙子,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
    赵家如今看似远离朝廷,但其实赵太师依旧简在帝心,皇帝时长召她相见,唯一可惜的是,赵太师年事已高,谁也不知道她还能撑多久,若是一病去了,恐怕赵家就会大不如前。
    只是冯氏心中也明白,如果赵家还是当初的赵家,永宁侯府还不一定能攀上这门亲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