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军自从进入江南以来【区别岭南、闽粤】,就是军队都能轻易的感觉到,地方政府空缺补充起来,要比福建、江西等地好的多,比湖南、广东都要容易一等。

这种情况下秦军根本不需担忧地方反复。并且,秦军入浙江至今为止,还没一次‘光复’的县城出现‘反复’的情况的。

秦军对地方的压榨和严厉,力度都不小。但浙江地方很平静!

此刻希元心头那个叫恨啊,食其肉寝其皮,他恨高敬之恨得发狂,却从没想过‘蝼蚁尚且贪生’,况乎是人呢?高敬之和诸多投降的宁波官员,他们又不是旗人?

厅堂里的八旗新军诸将此时也寂寞无声,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无尽的惊怒、恼恨、焦虑和忧愁。前路没有了,后路也断绝了,自己这一万人不到的大清骨血怕真的要与国同殉了。他们都不想死,但前途真的没有一丝生路了。

希元沉默着,再也不说话了。

诸将默默地退去,少数两三个有不同意见的,每个人脸色变了几变也最终叹了口气。听天由命吧!

山阴县,也是会稽县,绍兴府的府城在中国也是一件趣闻。山阴、会稽两县同处一城,而此地又是绍兴府的府城,两县的分界线是贯穿绍兴府成南北的府河,故又称界河。

界河由南而北,自植利门(南门)流入,经鲍家桥、舍子桥、大云桥、清道桥、县西桥、小江桥,折而向东,经香桥又北折,经咸宁桥、安宁桥,出昌安门,注入三江口,中间支流纵横,皆可通舟楫。其上桥梁甚多,皆连接山、会两县,河西(小江桥至香桥段为河北)是山阴县境,河东(小江桥至香桥段为河南)是会稽县境。故同处一城,原时空,世居小江桥北笔飞弄的蔡元培自称山阴人,世居都昌坊的周树人自称会稽人。就是这个情况。

也所以说,这地儿不是个固守的好地方。但八旗新军若是死心塌地的要拼一回命儿,这里河道纵横,不利于大部队展开,倒是一个绞杀的好地儿。

一万多秦军将山阴、会稽围得水泄不通,两天的时间准备,秦军的炮兵全部就位。超过四十门75炮,还有随军的迫击炮过百门多。

“轰轰轰——”大炮轰鸣声响起。

几十门火炮齐齐射出,铁青色的炮口喷出炙热的火硝,升起的股股白烟不多时就已经笼罩在了炮兵阵地的上空。

一炮击出,所有的火炮齐齐的向后倒退,炮架就着炮位后堆起的斜坡冲上,然后在后坐力用尽时自己再呼隆隆的滑下。炮位的前方同样也有一道相向的斜坡,只是比起后面的要挨上许多,还没有炮架本身的车轮高。

两道斜坡作用下,只片刻的时间炮位就得以重新归复,不用再调整射击诸元,填装炮弹之后大炮就可以紧接着击发。

大炮不是迫击炮,想要更好更有效的使用大炮,炮兵阵地的修筑可真的一点都马虎不得的。

土崩石裂,府城的围墙在大炮的轰击下迅速向着残垣断壁转变。两刻钟的炮击后,刘暹再一声令下,突击部队和迫击炮上前,同时炮兵阵地的四十二门75炮调整射击诸元,再向绍兴府城内进行延伸射击。

不多时,当突击部队中的工兵引燃炸药之后,“轰……”一连串巨大的,远远超过炮鸣声的巨响传出来,哗啦啦,一段一二十米长的城墙在连续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持续的轰鸣声在继续着,大炮依旧在对着轰然倒塌的城墙轰击。然后突击队再上场,于是绍兴府城的城墙就在不断地崩塌中。待到晌午头的时候,整个绍兴府城二十四里城墙已经有五个缺口了。一段段坚固的城墙被炸的成了废土石堆,其中一座城门楼也房倒屋塌的彻底塌陷了下来,厚重的城门,以一种极扭曲的形状压趴在土石堆中。

“进攻——”

刘暹挥了挥手。立时,四下杀气腾腾的军号声就嘹亮的响起。

“冲啊!”震天的吼叫声中,先头的秦军士兵快速的向着废墟样的城墙冲去。

城门废墟中,无数个八旗兵蚂蚁一样的冒出,同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大队的秦军突击部队狠狠撞在了一起。

枪炮声震天,之前大发神威的火炮彻底转移目标,向着城内刘暹于地图上推测标示的几个地点进行猛烈射击,一部分迫击炮则扭回头来开始配合其突击部队作战。

“机枪压制!给我打——”

一个秦军中尉军官趴在废墟堆里,对着身旁利用碎砖石块,刚刚搭建起机枪阵地的重机枪组大吼道。

“哒哒哒,哒哒哒……”重机枪那特有的声音立刻就在军官的耳边响起。

而同时是这个中队的中队长的秦军上尉,脑袋上用纱布包裹的跟印度人一样,此刻却还挥着手枪可劲儿的叫吼着:

“杀啊,跟我冲——”

带伤不下火线。依旧领头冲杀进了绍兴府城。

绍兴府知府衙门。希元现今的大营所在地。

“报大帅,北城失守,长寿大人战殁,手下旗兵战死大半。”

“那就把预先埋得火药炸了,然后……”稳坐在一张大椅上,希元的眉头连动都没都动一下。自从他下决心死守绍兴府城之后,对这样的消息他就已经有了十足的心里准备。现在他连自己的性命都不当做一回事儿了,又还能有什么能让他动容的呢?

淡漠的眼光看了眼戈什哈,希元用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说道,“告诉福斌,带上他的人马随后冲锋,把逆匪打出去。”

“标下遵令。”戈什哈现在已经习惯了希元的面无表情,但对他那无一丝人气味的声音还是感到了一阵惧怕。他心里明白希元的打算,这是早不准备活命了……

“轰轰轰……”

就像被炮击了的炮兵阵地一样,无数火药爆炸,眼前刹那里跟一片火海一样。希元把火药桶当做了地雷来用,一连串的巨大爆炸声中,秦军死伤多少不去说他,至少这攻势是顿时一挫。

城外刘暹的眼皮子抽了抽。明知道有圈套,却还要送手下士兵去死,这滋味挺不好受的。

第四百八十四章封你为靖安伯,安心过日子吧

一名三十岁左右的秦军中校军官的两眼都要瞪爆了,绵绵的爆炸声中他的手下至少损失了上百人。

“给我杀,给我杀!”扬起手,中校暴怒叫吼着。“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希元以如此惨烈的手段来创伤秦军,实际上却也是在断八旗新军的后路。这样的一招是很损的,八旗兵就算再要投降,也要考虑一下秦军的心情了。

“轰轰轰……”炮声不断的响起。

“冲啊……”在先头部队的身后,一阵高过一阵的呼杀呐喊声不绝于耳。

看到城内升腾起的尘烟,刘暹想都不想,再次挥手下令。第二批,整个营的秦军在中校军官呐喊的叫声中冲杀了上去。

厮杀声更响亮了。

下午,刘暹在四点钟的时候踏足走进了绍兴知府衙门。

繁华的一个绍兴府城怕是有两三成的街道房屋变成了废墟,但本地百姓死伤的倒不多。因为在过去的时间里,绍兴府城的百姓一经逃亡许多了。

知府衙门前,最后残余的一批八旗残兵还在激烈的抵抗着,这些人都是存了必死之心的满清死忠。而在其余的地方,绝大部八旗新军都已经被剿灭,街巷里还只剩下少量的零星战斗。大批的秦军进入城中,举着火把,点燃着篝火,认真的打扫着战场每一个角落,不放过每一杆枪,每一口刀,以及废墟中的每一具尸体。

知府衙门的厮杀声渐渐消失。

“王上!”霍广成带人簇拥着刘暹走来,一身血迹的中校营长连同他的副手和一名大队长昂立在大门台阶下。身上的创伤更能衬托出他们的英勇。虽都是满身的硝烟,但这就是军人的荣耀。

“好!做得好!”

中校果然如自己先前大喊时叫的一样——【对敌人】一个不留。刘暹从来不吝啬夸奖英勇作战的人。他向来欣赏勇将。

“走,进去看看。”

这是浙江境内。这是南国境内,唯一的一股成建制的敌对力量了。虽然杭州城里的左宗棠还依旧打着满清的旗号,可刘暹不认为左宗棠真会给清王朝陪葬。他大踏步的走进知府衙门。青石条阶上,鲜血完全染满了阶面,一具具尸体已经在做清理中,鲜红的血迹在阳光的照耀下尤为的刺眼。

一路走去,入眼处全是死尸,两军在这里的拼杀果然是惨烈之极。

半塌陷的大堂上,刘暹看到了已举刀自尽的希元。花白的发辫上沾染着血迹,一身一品武将戎服整齐的不染一尘。

螳臂当车的满清忠臣?在北京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但刘暹自我来讲,他对希元是绝对没有对关天培、陈化成、定海三总兵那样夹杂着‘崇敬’情愫的感情的。

五月中旬,秦军大举逼近杭州。

虽然秦楚之间,紧张感很低,但战争究竟会不会爆发呢?谁也说不准。

胡雪岩从上海转回,楚军上下就盼着左宗棠的决断了。

与此同时的北京城。

大清国派往欧洲的特使,正在进行着临行前的最后一次觐见。

这个特使是前成都将军崇厚。

大清国仅有的几个懂得外交的人才,曾纪泽、郭嵩焘、李凤苞都已经是秦军的人了。这里头曾纪泽是满清留在国内的。郭嵩焘和李凤苞是派往欧洲的。但后两者在新秦驻欧办的拉拢下,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的郭李两位,在湖南投降之后立刻就改换了门庭。

李凤苞被刘暹留在欧洲。任驻欧办的副主任,郭嵩焘则乘船归国,成了新秦外交部的第一任部长。曾纪泽也随着李鸿章成了新秦的人。立刻被拔为外交部四名副部长之一。

“办洋务甚不容易。闻山东、河北又有焚毁教堂房屋之案,机器工厂。民智不开,官府强推。将来必有乱生。”

满清派崇厚出使欧洲,尤其是俄罗斯,那为的就是找跟粗腿抱抱。而以满清眼下之恶劣形势,最靠谱的对象就是俄罗斯。俄罗斯跟土耳其的这一战也快打完了。英国人对满清这么说的。

土耳其依靠战壕,硬是比原时空历史上多支撑了一年有余的时间,实在是难能可贵。俄罗斯预计今年秋天就能结束战斗,冬天时候大军回归,在满清看来明年他们是绝对有一定的干涉力量的。、

所以,崇厚的出使,俄罗斯比英国人都重要,是绝对的重中之重。

满清为了给自己添彩,同时也是真的有心创办军火工厂,至少表面上绝对要制造出一个‘开明’和向‘西方文明’靠拢的姿态。这半个月日子里连续颁布新法令法规。都是为了有一张好看的皮。

“办洋务,难处在外国人不讲理,中国人不明事势。国人当恨洋人不消说了,但须徐图自强,乃能有济,断非毁一教堂,杀一两洋人,便算报仇雪耻得。可现在国人愚昧,多不明此理,所以致太后、皇上宵旰勤劳。”

崇厚话说的很合慈禧的心。“可不是么。我们此仇何能一日忘记,但是要慢慢自强起来。你方才的话说得明白,断非杀一人、烧一屋就算报了仇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林文忠公的话还是很在理的。”

“朝廷要强大,要挡住逆秦的匪军,洋务是不能停的。”

“现在这天下啊,读书人太少。老百姓明白这理事儿少。你替国家办这等事,将来这些人还会指着你鼻子破口大骂。哪里能体会到哀家的苦心啊。”

慈禧不知道是做戏呢,还是真的这样感觉。这样说着话。

“奴才从前读书,读到‘事君能致其身’一语,以为人臣忠则尽命,是到了极处了。近观近来时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