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金融市场就有太多的可乘之机了。华夏银行和财政部用至少五百万两白银,也就是七百万左右的日本正币,来有心算无心的冲击一下日本政府的金融体系,的确很有胜算。虽然怎么去冲击,任凭卢纶解释,刘暹还是听的一知半解。

反正就是打压日圆本就不高的信用度。

刘暹很直接的期望成果。“只要能把日圆体系给崩溃了,这些银子全填进去,也是值得。”但他更清楚。如果日圆体系真的能给几百万两银子整崩溃了,财政部和华夏银行再从日本把投资收回来只是小菜一碟。轻轻松松的就能大赚一笔。

可是看日本之情况,思考现下之中国。

大秦成立两年多了。每年都是大笔大笔的银子向外面购入机械、物资等,虽然鸦、片贸易的禁止和对外贸易的急速发展,让中国对外出口的金额不仅没有因为战火而减小,反而一年比一年多。但进出口之逆差还是大的让人心惊!

换句话说,如今之中国也是在大量的对外流失金银。英法美德等国可不会收华元。

“日本之失亦我中国之失。大量金银外流,虽是迫不得已,但也让朕心惊。万幸我中华底蕴身后,金银在手,比之日本不可同日而语。但这金银外流终究是个祸患。两位都是我朝经济大家。是否有法解此难题?”

既然已经说到了这里,刘暹就也问出了这个让他头疼已久的难题。怎么才能在不影响工业建设的同时,也能保证金银不外流?

虽然大秦天天号召百姓商贾不要存备贵金属,但整个民间隐藏的财富,那才是一个真正地天文数字。现在可不是原时空的1949,整个中国都穷的叮当响。

如今之中国,民间还有无数的金银储存。

“皇上,老臣与卢大人对此事商议多次,略有心得。本打算琢磨清明了再禀报皇上,今日皇上既然圣口问及,老臣就道于皇上听。”

金银外流的事情不止大秦朝堂上对此事多有议论,就是民间很有很多人晓得。《大公报》年初时候就报道过。接连四期特刊,前后达半年有余。

因为这次报答,整个中国至少催发出了十份金融类、商业类报纸。多少年后。其中延绵后世的报纸未尝不比《大公报》来的弱。这都是后话了。

“老臣以为金银增殖之方略,施于内地大有不妥。宜专施之于海外。直输押汇,向予保护。以将海外金银吸收于我国。老臣以为可以由工商部牵头,通过华夏银行实施的海外押汇制度在吸收正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阎敬铭口述的话可不是他一个人能想出来得,这是群策群力的结果。阎敬铭认为可采取的措施就是,政府首先在国内以真金白银支出财政资金,贷给出口商作为其出口商品的担保,然后在回收出口商的货款时,将外币直接收归国库,增加国库的外币储备,并相应支付给出口商等额的华元。

但是要准确实施这种方案,内阁、工商部和华夏银行等相关部门,当在伦敦、纽约、里昂、汉堡等世界各大海港城市设立领事馆和相关机构,并且需要加强对国际货币汇兑事务的监管。完善外国押汇办理章程,进一步加强对外汇的管理。此外,华夏银行还可以通过收买金银等硬通货来扩大金银和外汇储备。

最后就是华夏银行,应当发行一定金额的可兑换银行券,但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较强的兑换管制,使金银币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在银行进行兑换,却又不至于大量的外流。

刘暹拍着手大声叫好。阎敬铭口中之法还需要周全、完善,但的确是个妙招。外汇直归入国库,那就可以直接减少对外大额交易时的金银支出了。

阎敬铭和卢纶走了。刘暹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的问题。财政部和华夏银行对于日本经济战的策略搞的很中规中矩,却西方不亮东方亮,在解决国内金银外流问题上,想到了一个妙手。

……

时间一点点流失,很快就进入了腊月。

北方又下了一场大雪,北京的积雪有一尺多厚。晋北的天儿,也就更冷了。

岱海西北方向,丘陵、低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在一座座丘陵与低山之间,不时的有一小片冲积平原,这就是晋北山西与内蒙交接地带的典型地形。

正在酝酿中的中国交通银行,已经在这片丘陵、低山、平原当中划下了一道线,或许是五年,也或许是十年,一条宽敞的公路必会隐伏在其间,它将是沟通蒙古和华北的要道之一。

不过现在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白雪覆盖了大地,为白热化的战事稍微的降了一下温。但很快这里还会打成一片。

满清唯一的一支嫡系军队,在这片大地上极可能会成为过去!

羊圈弯是一座小镇,镇里汉蒙杂居,人口不多,常住人口不过一千人。而其中三分之二的汉人是最近两年从山西逃亡过来的。

岱海可是后世中国的四大水产基地之一。是地壳的一块陷落盆地,南有马头山,北有蛮汉山拱卫,东西长约五十里,南北宽约四十里,典型的内陆咸水构造湖。

华北两年的大旱并没有对这里构成威胁,四周水草丰盛的游牧之地,每到春、夏、秋季,依旧是绿草如茵,牛羊遍地,湖面上鸳鸯戏水,鸿雁成群,堪称塞外明珠。

蒙古人放牧,汉人开荒更重,就在这一块块山间小平原上,整体生活着数万汉民。

战火燃烧过来,不仅对汉人,对蒙古人威胁也很大。清军掠夺牛羊马群,抢夺粮食,还拉壮丁,蒙汉都给祸害的不轻。

蒙古人在第一开始的时候当然对于秦军没啥好感,但战争进行到现在,清军自己作死,就一点点的把当地的蒙古人赶到了秦军这一边来。至少秦军不抢掠,买卖给钱,还赈济难民,同时各野战医院还抽调医生来给牧民们看病。

两厢一对照,八旗兵就太不是玩意儿了。

羊圈弯里的秦军正在一边疏散镇里的蒙汉居民,一边等待着后续部队的到来。他们是一支两个大队捏合在一块的突击部队,趁着大雪天赶到了清军左翼,在羊圈弯建立起了防御阵地。但是士兵携带的多是轻武器,火力严重不足。如果清军在后续部队赶来以前杀过来了,镇子里的秦军可是够呛。

炮兵观测气球升到二十余米高度,万幸雪停后这几日风也小了很多。

时间有过去了一天,后续部队还没感到,热气球吊篮里的观测兵就发出了警报信号:东南方向发现有部队行进。

清军发现了这里的秦军部队,要赶过来驱赶或是消灭掉他们。

不过秦军也把清军的处境想的太美好了。自身根本没有军火自造能力的满清,与秦军接仗半年,还先后数次大败,随后在晋北之所以能抵挡住秦军,只是因为秦军数量有限,并且把军需物资从京津送往千里之外的晋北也实在费劲。

几个月的时间里,秦军倒是有一半多在继续军火物资,而且是一个劲的进攻打仗。

只单纯的论功劳,赵统旅从河南打来山西,都比周军的功劳更大。

眼下杀来的清军有两三千人,但根本没有大炮。一些士兵连子弹都没有多少了。

满清现下的唯一外援就是恰克图那边的俄国人。但是俄国人血拼了土耳其两年,自身真的无力来插手东方战事。他们唯一还能动用的力量正准备投入阿富汗呢。

后者阿军的实力尚在,并且阿富汗民风彪悍,地形复杂,把有限的力量投入进这里,收获的希望可比把这点力量递到东方来送死,更大更多。

十几秒后,一颗八十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弹从空中落在了地面上,由于距离太远,实际上多数炮兵什么爆炸的闪光也没看到,但是气球观测兵确实观测到了炮弹爆炸。

“近失弹!偏东!误差一百米!清军的行军队列在改变!”

“修正弹道!”

迫击炮指挥军官无表情地下达了重新射击的命令,半分钟后,又是一颗八十毫米中型迫击炮炮弹落到了地面。这一次,炮弹没有打偏,直接命中了清军队列,并给清军造成了一些伤亡……

第五百二十二章送别日本特使

座钟响了起来,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北京,东交民巷。前清的时候这里是外国使馆的聚集地,现在这里依旧是。只不过再没了往昔中**队不能进入东交民巷的规定了。

像往常一样,威妥玛在用过了午餐后,乘上了那辆打着外交徽记的马车匆匆地离开了英国驻华大使馆。

今天威妥玛打扮的非常特体,一套崭新的礼服。开来今天得事情很总要,威妥玛本人非常地重视。

“日本使馆那边的消息确认了么?时间没有更改么?”离开东交民巷的时候,马车停了一下,与马车相错的另一辆马车中下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欧洲人,这人快步走进了威妥玛所在的马车,他是德波拉,是威妥玛的秘书。威妥玛向德波拉询问道。

“是的,先生。柳原先生将按照原定计划,于今天下午三时整乘马车离开北京,前往天津,并由天津港启程,返回日本本土。”德波拉点了点头。

“二十分钟足够赶到日本人所住的旅馆。”威妥玛看了一下怀表,才刚刚两点十分。时间很充足。“我们要为日本朋友送行。告诉所有的人,这不仅是出于礼貌,更是出于英国与日本之间的友好关系。在这种时候,我们必须用世纪行动告诉中国人,英国是坚定支持日本东京政府。”

日本在北京并大使馆,之前也没公使馆,虽然日本人在福州、厦门、上海和天津设立了领事馆。

在同治九年以前,中日两国无西方式的近代外交关系。同治九年。日本东京政府遣派柳原前光来华与清室谈建立国交。清廷以其资格不够,拒绝谈判。加官外务权大丞,同治十年四月。柳原前光为全权办理大臣伊达宗城的副使,再度来华谈判,在天津和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会见,缔结中日修好条约13条及通商章程,日清两国海关税则等。该条约无最惠国条款,规定双方有领事裁判权,禁止商民出入携带刀剑,后日本政府认为交涉失利,不愿批准。同治十年。东京政府派柳原前光三次来华同李鸿章谈判,企图推翻原案,索取最惠国待援,李鸿章以日方失信,拒绝修改。日本政府遂不得不批准该条约。福州、厦门、上海和天津的领事馆就是在随后的日子里设立的。但不及一年,日本又借口台湾生番杀害琉球渔民问题,派西乡从道武装侵台。

日本人在北京的公使馆就始终没有确立来。以至于柳原前光第四次作为日本全权特使来华的他,还只能住在旅社当中。

下午两点三十分许,威妥玛乘坐的马车现在在一家高档旅社门前。柳原前光已经在门前等候了。不多时法国的罗淑亚和美国的何天爵也都来到场为柳原前光送行。

俄国人现在还没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原来的驻华公使馆已经封闭了。德国人则是没有露头。

刘暹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业,大批的器械机器采购,至少一半来自德国。那一年就是几千万两银子。德国人才不会因为毫无利益的日本来得罪中国呢。

而柳原前光也是带着失败离开北京的。大秦政府根本无疑宣告与西南藩断绝贸易等,代表着日本东京政府的柳原前光只能宣告使命失败,日本将断绝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威妥玛很清楚自己的送行会给自己在中国的形象抹上一层阴影。何天爵和罗淑亚也都一样的明白。但他们必须这样做,他们必须坚定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