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5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喝酒都不能的哦……”

很显然,孙汶跟前的这个车夫是好酒的人。

被车夫这么一打岔,孙汶先前一脑门的犯愁也都断了思绪,消失不见了。他心情一变,就有了跟车夫聊天的兴趣了。

“我在南面的亲戚,一个表弟,也是拉黄包车的。他人在广州,一个月能赚七八百块,辛苦是辛苦,这钱挣的可是真不少。你这一个月能赚多少?一辆大号脚踏三轮也就两千块,三个月就够喽。你京片子说的那么顺流,来北京一定必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了,莫不是骗我?”

第七百二十五章原来已经受招安啦!

“先生说笑了不是。我哪里会骗你。俺们一家五口的吃食开销全靠着我一人赚钱的。每个月能有一千块的收入,看着不少,可两个大孩上学要用钱,房租要用钱,孩他娘在家里带那最后的小子,出不了工,只能糊纸盒,赚点菜钱。再扣了去人情往来,这一月做下来能存个一二百块就是多的了。若是那天有个发烧感冒,来个小灾小病的,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就是白干了,一个子也攒不到。”

北京很繁华,居住大不易。

“在俺老家许昌,府城讨生活,一家五口一个月用不了二百块钱,饭菜里还能时时能见到肉腥,可是在北京,一月没个五百块,裹都裹不住的……”

“那报纸上都说北京城的物价高,比别地儿的都高。就跟那大唐时候的那长安城一样……”车夫几天前才还看过一篇关于民生方面的报道,京城里的柴米油盐、蔬菜瓜果、走禽水鲜,价格全都比外地要高出至少20%,其中一些例价格更是翻倍不止。作为一个在北京讨生活多年的老北漂,深受其害的车夫像是找到了愤怒的根源了一样,一张嘴balabala的不停。

连孙汶就感觉着,车夫一家人的生活真tm很坚信。“那何不移民实边?你一家五口,若在西北、东北边外,至少可得授田两百亩……”车夫既然是河南人,就没有移民南洋的道理,往海外迁移的多是南方几省的百姓,往西北、东北、西伯利亚迁移的则是北方人居多。

孙汶的这一句话立刻让车夫沉默了。半响才道:“我家媳妇有时也这么说,不过我算了算。还是留在京城的好。一来这里挣钱容易,门路多。只要手中有了闲钱,多的是挣钱的法儿;二来京城的乐子多,不像别的地儿,一到晚上就死气沉沉,孩子都养木了。现在京城里每到晚上就有电影、歌舞、戏曲儿看,有钱人看电影院、剧院,穷人就看露天电影、露天舞台,那乐子可多了,也长见识。

尤其是这几个月。国家放西线、南洋和北美那打仗的纪录片,俺可看到那大炮了,一列几百门,好家伙,打起来震天响地的,那炮口冒出的火柱子比大年三十的烟花都好看。几十万大兵,那阵势,可算知道现在仗是怎么打的了。

也是当今万岁爷圣明,把咱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昌盛,这要搁在前清哪会儿,哪有现在的阵仗?

过去都说洋人厉害,那俄罗斯大鼻子是洋人那边一等一的强国。英法三十多年前还打进了北京城,才一两万人就打的满清皇帝屁滚尿流,丢了国度。让洋人抢了、烧了圆明园。

可是现在知道了,嘿嘿。感情不是洋人真的厉害,而满清的皇帝不中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当皇帝的没能才就累死全国。看看现在的中国,看看咱们现在的大兵,真正的能打仗,是真正的能打仗。这洋人一碰到不也就银样蜡枪头了?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货!”车夫言语中满满的自豪感。

孙汶在后头也听得笑了。可不是么,满清无能腐朽,国朝锐气澎湃,中国就是发生了这般翻天覆地之改变。外国人都称赞‘中国之崛起’是为‘奇迹’!本国之人当然就更加的沸腾了。

孙汶少年时候就到了檀香山,对于此中改变带来的影响,体会尤深。

约莫二十分钟,电报局到了。孙汶提着皮箱下车,径直走进了去。京城里的电报局足足有三个之多,而每一个都是人潮如涌,日日不觉。因为京城有证券交易所,有一家家银行,有诸多紧要的消息。尤其现在是国会召开期间。

孙汶一走进电报局就立刻感受到了一种迥异与檀香山的气息,后者市区里自然也有电报局,可远及不上这里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热闹。

看着眼前人来人往,可以用‘拥挤不堪’四字来形容的电报局,孙汶一时间都找不到落脚的地儿。他也只能等!

国会议员是很高贵,但电报局也不会给他们单独开出一条线,玩个贵宾vip。孙汶只能在大厅中等着,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动,还好大厅一角摆满了书报,还有热水供应。孙汶也拿起了两份报纸,一个是有‘国报’之称的《华夏日报》,另一份是声名丝毫不比《华夏日报》逊色的《大公报》。

两份报纸上可以看出各自的偏重点来,《华夏日报》除了即将召开的国会商讨,报道重点就是南洋的移民和北美的战事,《大公报》相应的政治色彩就淡了许多,虽然对即将召开的国会和南洋移民、北美战事也有报道涉及,可版块里还有经济、民生,眼下江淮流域夏洪过后的尾巴,和英法俄的一些国外经要。

“俄罗斯……,这是吵崩了,要干仗的节奏吗?”孙汶眼光突然一呆,目光死死地被一块手掌大的豆腐文给黏住了。上面是一道关于俄罗斯刚召开的第四次皿煮代表大会的报道。穷党激进派和缓和派、皿煮分子在大会上争执极端尖锐,已经有人在叫嚣用武力解决问题了。

孙汶是从来没有想过皿煮代表大会也能开出这幅狗模样的,看那文字的描述,两边人在大会上都动手要打出狗脑子了。这还是皿煮吗?这还是他心中的理想政治吗?美利坚式的皿煮在孙汶心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这几年来一直为他推崇,即使现下的美利坚被中国欺负的都要跪了。但在孙汶的眼中,美利坚式的皿煮政治依然是最和他理想和观念的政治体系。所以当中国宣布会从俄罗斯撤军,并且主动帮助俄罗斯的皿煮分子举办了一次皿煮代表大会,孙汶就觉得又一个文明昌盛的皿煮国家就将代替野蛮粗俗贪婪暴戾的沙俄政府,在不久之后的时间里出现在中国的西方了。所以,看着眼下的报道,孙汶很失望很失望的。

召开皿煮代表大会,选举内阁、总统、国会代表,确立国家皿煮政府之国体,定国家政治,这样美好的事情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皿煮就代表着争论,谈不拢可以接着继续再谈,怎么能叫嚣着用武力解决争分呢?这不是皿煮,而是独、裁,而是专、政。

孙汶一时间怒气冲胸。他直想着奔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在那个全俄皿煮代表大会上痛斥这群披着皿煮的外衣的独、裁分子。“皿煮之路,何其难矣。”

“俄国之事,操之急也。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晚上,回到国宾馆的孙汶在与夏威夷国会代表的欢迎酒宴上,谈论起了俄罗斯的事情,是如此的说道。他认为俄罗斯的皿煮还不够普及,思想解放还没有达到足够支持社会改良的程度,大批被权利腐蚀的蛀虫,守旧的贵族,披着光鲜的外衣混入进了皿煮的队伍当中,这群人的思想腐朽而堕落,他们贪婪和卑鄙,热好争权夺利,无不败坏着俄罗斯皿煮道路的希望。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这一刻孙汶的思想发生了一些的改变。他从光嘴皮子的宣讲皿煮大道理,晋升到了如何发展皿煮阶层,也就是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民生富裕。认识到了社会皿煮的真正根本不在于皿煮思想是否得到宣讲,而在于皿煮力量有没有得到发展。没有后者的支撑,前者毫无意义。有了后者的支撑,前者将变成真正的改变!

不过孙汶的改变并没有引起夏威夷籍国会代表团的认真对待,乃至于认知。夏威夷国会代表团一共七个名额,每个人关注的重点都是怎样扭转华人人口下降这个真正的大事上,都在如何说动国会通过移民夏威夷的倡议。就连一下午都在义愤当中的孙汶,一番发泄之后,几杯酒下肚,也迅速把思维转移到振兴夏威夷华人人口的大问题上来。

三天后的国会第一次全体大会上,夏威夷代表团的提议被正式列入了讨论归案。自然的,这消息也就落入了刘暹的眼中,当看到夏威夷代表团成员当中‘孙汶’这个名字的时候,刘暹的眼睛真的是凸出来了。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大炮啊这是。刘暹穿越就算是三十几年了,对这个名字也是记忆深刻的很。现在这孙大炮成为了国会代表,是被自己‘招安’了吗?

刘暹砰砰直跳的心好一阵才安定下。这已经是很长时间没有过的事儿了。可对于一个封建帝王,面对这么个名字的压力感就是如此。

刘暹让人招呼国安部,重点查一查这个‘孙汶’。然后大松了一口气,这个炮党领袖原来真的被自己‘招安’了呀。对自家的感观和从警度竟然这么高,果然很有一种成就感。这就跟一个资本主义政府里的某个国会议员赫然是‘东方红毛太祖’,就让人大感压力的同时,也会升起一股不可抑制的成就感、兴奋感。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和国家的成就征服了一个坚定地反对者,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刘暹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了。

第七百二十六章请父皇赐下密卫

为期半个月的国会召开,顺顺当当的过去了,似乎除了在报纸上争夺了一些北美新闻的版块外就再没引起什么风波。刘暹露面了五次。各地代表提议的种种问题,有的得到了解决,有的依旧难办。可至少身份上些档次的人就都明白这场为期半月的国会私下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交易和内幕。

刘暹不会在这方面费多少心,因为一切的交易和内部围绕的都是一个大方向进行的,而这个大方向就是刘暹自己制定的。国会的事儿有内阁协助国会自身组织操办,一切问题提交内阁参议和论证,可挨不到刘暹本身。不然新秦之政体与满清的军机处+皇帝体制、朱明的内阁+内廷+皇帝体制,等等有什么不同?

新秦内阁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至今,早已经将皇帝与普通的国家政务得失剥离开了。哪项政策或是哪方面百姓不满意或是满意,坏处归类不到皇帝的身上,好处自然也有很大情分归类不到皇帝的身上,但这已经足够了。

于刘暹来说,坏了有个挡箭牌,好了他也最终能赢得声望和爱戴,那些内阁重臣,和首辅、次辅劳累的再狠,最终也只能赢得一个名臣、名相的称谓,最终的好处还是归类到刘暹的。国家强盛了,他有资本打仗了,一场战争集天下之众望,所有臣工的声名、声望在皇帝面前都是不值一提。

所以,半个月的国会过去了,刘暹只是发表了一次演讲。拢共二十分钟。

内阁重臣和首辅、次辅大人才是国会的主角。

时间很快就近到了十月,寒冬初上。北美战争结束的日子遥遥无期,眼看着就真的要在老美这里打成消耗战了。德国那边传来情报。英法已经造出了一种定名‘小游民’的履带式装甲车。块头很大,重量必定远超国防军的轻型坦克,只是还不知道性能如何。

刘暹还没拿到装甲车的确切照片,不晓得这个‘小游民’是否就是历史上英国人造出的那个‘小游民’,虽然时间上它们相差了二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