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0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名****老大被抓来大牢后矢口否认与纵火案有关,王禄于是就让人对其动大刑,一连串刑罚下来那名****老大没能扛住,把临云县县衙户房的一名典吏招供了出来。

于是乎,王禄顺藤摸瓜把那名典吏给抓了,就在那名典吏被抓的同时,临云县县衙户房司吏上吊自尽,畏罪自杀,因为是他暗中指使那名典吏这么干的。

王禄对此感到十分遗憾,很显然那名司吏只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而已,后面肯定还有大鱼,可惜的是那名司吏已经闭上了嘴巴,使得他无法知道对方的底细。

不过,王禄对此并不介意,他清楚对方为何这样做,无非是想销毁县衙的账册使得他无从下手查案,可对方无法把所有的证据都消除了,因此王禄开始调看府衙的存根与相关商家的账册,这样一来就能推断出那些消失证据的内容。

而且,王禄并不仅仅查看那些与临云县有生意往来商家的账册,还要查看与那些商家生意相关的商家账册,这是他从李云天那里学来的一手,因为对方肯定不可能考虑得如此周到,把其他商家的账册也给伪造了。

与此同时,王禄派人到临云县的乡村和城镇去实地调查赵德彰当年修建河堤时的情形,想看看赵德彰当时是不是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在松江府所有人中,最关心王禄查案进程的无疑就是蝶舞了,这可涉及到了他父母和家人的生死。

其实,赵德彰的案子并不复杂,王禄经过一番探查走访之后很快就弄清了案子的原委,一些对赵德彰不利的人证和物证相继被推翻。

尤其是当年指证炸赵德彰犯案的两名县衙司吏,户部司吏畏最上吊身亡,工部司吏则推翻了他先前的供状,承认受到了府衙的指示诬陷了赵德彰。

当年那些参与了修堤的百姓们纷纷证实,赵德彰当时带领他们修建的堤坝很坚固结实,赵德彰为此拿出了不少私房钱。

王禄亲自到了赵德彰率人修建的堤坝查看,发现那里的堤坝果然十分坚固,如果赵德彰贪墨修堤银两岂会这样做,从这里他已经能判断赵德彰被冤枉了。

随着赵德彰一案越来越多新证据都表明他并未贪墨修堤的银两,松江府上空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天每天都会得到赵德彰一案的最细汇报,其实他对那些汇报并没有多大兴趣,因为他早就猜到这是一起冤案,赵德彰的运气比较差成为了替罪羊而已。

对于王禄查案的进展蝶舞是非常满意,在王禄的安排下所有的事情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案情逐渐呈现在拉是世人面前,松江府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牵连,纷纷被王禄投进了大牢,多人畏罪自杀。

在自杀死了的人中,松江府户房司吏留下遗书承认临云县县衙的那把火是他让人放的,其目的是阻止王禄的查账。

松江府的局势令吴山是万分尴尬,小心翼翼地应对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心中对前任知府是万分痛恨,如果不是对方没擦干净屁股的话也就不会有如今的事情了。

对于王禄的查案,吴山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抵触,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对抗,唯有在心中祈祷事情不要闹得太大。

不过,当几名涉案的重要人士相继自杀后,吴山就知道赵德彰的案子闹大了,无论这起案子最后如何处置他的仕途都将被毁了,以后肯定无望升迁,毕竟在他的任上松江府出了如此大的案子,他这个知府肯定要背这个黑锅了。

与此同时,李云天已经下令把蝶舞的家人从外地送来松江府,既然案情有了重大发展那么他们的罪责也就要重新考量了,这使得蝶舞万分激动,她终于可以再度见到父母了。

俗话说,有人欢乐有人忧,蝶舞自然是开心了,可那些涉案人的家眷可就坐不住了,纷纷打探着案情的进展,惶惶不安地等待着各自的命运。

一时间,松江府境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由于赵德彰贪墨的案子,整个松江府都被震动了,百姓们私下里议论纷纷,谁都不知道这个案子会如何了结。

对于赵德彰平反一事,百姓们心中纷纷感到高兴,毕竟百姓们需要的是赵德彰这样一心为民的好官,虽然过去了五年但是大家依旧记得赵德彰的好,不希望赵德彰坐了冤狱。

第1184章顺应民心

九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临云县的一处河堤上聚满了士兵和百姓,李云天在众位官员的陪同下查看赵德彰在任时修建的堤坝。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因此李云天想要亲自看一看赵德彰修建的堤坝质量如何,以此来进行接下来的问案。

“王爷,下官已经进行了查验,这里堤坝的量属于上乘。”刘云天立在岸边凝视着静静流淌着的河水时,南京工部的一名官员躬身禀报道。

按照李云天的要求,南京工部的工匠对堤坝进行了查验,结果发现堤坝被修建得非常结实坚固,看得出来赵德彰当时费了不少心思。

“有多少堤岸是好的?”李云天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当年在湖口县时也修建过堤坝,自然清楚脚下堤岸质量的好坏,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件事情给坐实了。

“禀王爷,下官已经让人查过了,赵知县所修建的堤岸都属上乘。”那名工部的官员闻言再度一躬身,高声答道。

“岂有此理!”李云天闻言顿时面色一寒,冷笑了一声后拂袖而去,这一下赵德彰的清白自然被证实了,足以说明他的案子是一起冤案。

现场的官员们见状不由得面面相觑,随后低着头急匆匆地跟在了李云天的身后,一个个神情严肃,尤其是松江府知府吴山更是面色铁青:李云天的不悦不仅意味着松江府有一大批人要倒霉了,就连南京三法司也难逃干系,毕竟这是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

“王爷,知县大人冤枉呀。”

“王爷,你可要给县太爷做主。”

“王爷,县尊大人爱民如子,怎会贪墨修堤银两?”

“王爷,知县老爷被奸人陷害,王爷可要主持公道。”

“王爷,修堤的时候小人们都参与了,县太爷亲力亲为,没有丝毫疏忽懈怠。”

……

李云天走下河堤的时候,早已经围聚在现场的百姓们立刻骚动了起来,纷纷大声为赵德彰喊着冤,推得负责维持秩序的士兵们东倒西歪,看得出来赵德彰在当地的名声很好。

见百姓们群情激愤,李云天伸手向下压了压,四周逐渐安静了下来,在场的男女老幼齐刷刷地望着李云天,双目充满了期望的神色。

原本,遇到上面的人前来查案,当地县衙和府衙的人会想法设法地“安抚”住百姓,使得百姓们不敢跳出来惹是生非。

不过临云县的情形比较特殊,谁都知道堂堂的忠王爷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更清楚赵德彰的案子捂不住了,故而没人胆敢因为此事去威胁百姓,否则就是脑子进水了。

“本王一定会查清此案,不放过一个贪官,但也不冤枉一个好官。”神情冷峻地环视了一眼现场乌压压的百姓后,李云天宏声做出了承诺,他这次来临云县正是为了查明赵德彰一案的真相。

说完,李云天上了停在一旁的四轮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前去临云县县城,准备去瞅瞅被烧毁的县衙。

不久前临云县县衙的那场大火不仅使得县衙的库房付之一炬,而且火借风势,使得整个县衙都跟着遭了殃,惨不忍睹。

“诸位大人,本王希望你们能以此为鉴,警钟长鸣!”在大大小小众位官员的簇拥下,李云天神情冷峻地走在已经成为一派废墟,到处都是烧焦了的残垣断壁的临云县衙,在烧毁了的库房面前站定身形后冷冷地向那些官员说道。

“下官遵命。”众官员闻言纷纷向李云天躬身行礼,诚惶诚恐地回答,李云天很显然是在发出警告。

不得不说,这次临云县县衙的大火性质太过恶劣,是一招不折不扣的败笔,这岂不是向李云天挑衅?这纯粹就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相关案犯是否已经到案?”望着那些神情惊惶的官员,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扭头望向了立在一旁的王禄,他就是要让这些人心中惶恐,给他们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禀王爷,已经悉数押抵府城。”王禄一躬身后有条不紊地回答,虽然现在案子还没有审判不过已经可以肯定那些涉案的官员此次难逃一劫。

“此案既然发生在临云县,那么就在这里结束吧,把涉案诸人悉数押来此地,三天后在城南公审此案。”李云天闻言沉吟了一下后开口吩咐王禄,他要在临云县给赵德彰洗刷冤屈,这对赵德彰来说是最好的安慰。

“下官这就去办。”王禄再度一躬身,神情严肃地回答,赵德彰的案子现在已经查得清清楚楚,各种人证和物证皆齐全,故而只需要开堂审案就能把这起冤案给了结了。

李云天要在临云县城南公审赵德彰一案的事情顷刻间就传遍了临云县以及松江府,在当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虽然大家都知道赵德彰的案子会被翻过来,可没想到会被采用公审的方式,毕竟这里面涉及到的是大明的官员而不是普通百姓,所谓家丑不可外扬,遇到这种案子衙门通常的做法是闭门审案,最后只是公布一下结果而已。

因此,整个松江府被这次的公审给惊动了,不少外地人得到消息后启程赶去了临云县,都想去瞧瞧这百年难遇的热闹,以及瞻仰大明赫赫有名的忠王爷的风采。

松江城。

一个不起眼的民宅里,眉头紧皱的陈光宗背着双手来回在房间里踱着步子,他已经得到了李云天要在临云县公审赵德彰的消息,故而心中起了不小的波澜:与松江城相比临云县城更容易被攻破。

“主公,事情已经办妥了,他们明天晚上就能登岸。”一名小贩模样的中年人走进来,向陈光宗一躬身后低声回答。

“很好!”陈光宗闻言点了点头,暗自松了一口气,那名小贩口中的“他们”指的是他从倭国调来的倭兵。

陈光宗这次之所以会来大明就是冲着李云天,由于李云天现在位高权重他根本就对李云天无法造成丝毫的威胁,故而唯有趁着李云天此次南下之际找机会下手。

按照陈光宗的计划,他本想制造几起事件把李云天引到沿海地区,然后率领倭兵对其进行偷袭,进而一举杀了李云天。

在陈光宗看来,讲武堂固然强大可一旦离开了李云天的掌控那么势必会四分五裂,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接替李云天的位置,大明朝堂上的各种势力也会群起攻之把讲武堂肢解掉,讲武堂一系的勋贵根本无力抵抗。

即便是大明水师向倭国发动进攻,少了李云天的运筹帷幄后水师的后继进攻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与倭**队陷入僵持的话后勤必定难以得到保障,说实话除了李云天外大明朝堂之上没几名官员在意倭国这种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不会调集财力、人力和物力去打倭国。

况且,就算水师打下了倭国四岛大明也难以维持统治,毕竟倭国四道与大明隔海而望,大明无人能像李云天那样有耐心和精力以及经验来治理倭国四岛。

陈光宗很清楚,这次很可能是他唯一一次刺杀李云天的机会,因为一旦刺杀失败势必会引起李云天的警觉,以李云天的能力绝对会查到他的身上,届时肯定会调集兵力对付藏身于倭国的他,到时候他可就要疲于应对了。

本来,陈光宗完全可以隐藏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