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云天离开紫禁城时已经是凌晨,正统帝知道他旅途劳顿而且这几年忙着处理海外的事务,所以给他放了一个大假让他回去陪伴家人,等过完春节后再来上朝。

在海外转了一大圈后李云天也着实是感到疲惫,因此欣然接受了正统帝的恩旨,准备休息一段时间在处理朝廷上的事务,毕竟就算是机器也要关机维护。

李云天回到忠王府的时候,除了王妃周雨婷依旧等在客厅里外,其他人都在周雨婷的吩咐下回去歇息,否则众人要一直等到李云天回来。

“府上一切都还好吧?”卧房里,周雨婷伺候着李云天宽衣的时候,李云天开口问道。

“都还好,只不过二妹想念明儿,有好几次都在偷偷地掉眼泪。”周雨婷微微一笑后说道,她口中的二妹指的是绿萼,而明儿自然就是留在波斯湾蛟龙城的李安明。

李安明在蛟龙城并不是无所事事,他要治理好从波斯湾到地中海的这一片广袤的地区,可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等明儿那边的事情告一段落后为夫就让他回来述职,届时她们母子就能相见。”李云天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心中觉得有些对不起绿萼,以后绿萼想见李安明一面都不容易。

“对了,山儿今年考上了讲武堂,成为了讲武堂最年轻的入学者。”

周雨婷清楚李云天让李安明去波斯湾是为了未来打算,她不想谈起这些令李云天伤神的事情,于是语峰一转提及了另外一件事情,笑着说道,“老太太对山儿可是宠爱有加,比对亲孙子还要好。”

“他考上了讲武堂?”李云天闻言不由得微微一怔,这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周雨婷口中的山儿指的是李山,也就是山口惠子的儿子藤堂安国,由于倭国时局不稳山口惠子数年前就让李山留在大明由忠王府照料。

至于“老太太”,自然指的是李云天的母亲赵氏,赵氏跟李云天的父亲李诚明几年前被接来王府安度晚年,一直在府上住着。

而且,随着李云天被进封王爵,赵氏和李诚明也都有了相应的爵位,故而还是住在王府为好。

如果李云天没有记错的话,李山今年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而讲武堂不仅要文考还有武考,他一个少年能通过武考考试?

“相公,你别看山儿年龄不大,可是个头儿却不小,看上去就像个十**岁的大小伙子。”

周雨婷见李云天面露诧异地神色,由于笑盈盈地望着李云天说道,“说实话,如果不是知道她是惠子的儿子,很难相信他会是倭国人。”

倭国由于物资贫瘠,生活穷困,故而百姓的身材比大明要矮小,显得有些粗壮,可李山却高高大大,相貌堂堂,与倭国人一点儿都不一样,完全就是大明人氏。

“倭国也有长得高的人,或许山儿就属于那一种。”李云天闻言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笑着说道,“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破了咱们讲武堂的记录了。”

周雨婷闻言笑了笑,双目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只不过李云天没有注意到罢了。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前去给李诚明和赵氏请安,周雨婷本来也想去但是由于昨晚李云天折腾了大半夜,使得她身上软绵绵的没有一丝力气。

因此,李云天就让周雨婷继续在床上歇息,反正老爹和老娘知道两人小别胜新婚,自然不会计较这些了。

“天儿,娘问你一件事情,小山究竟是不是咱们李家的人?”等李云天请完安,赵氏望了李诚明一眼后开口问道。

“你怎么又说这事了,如果是咱们李家的人的话天儿肯定就会告诉咱们的。”

李诚明闻言不由得埋怨了赵氏一句,李云天可不是那种始乱终弃的人,再者说了这种事情也没什么好瞒的,大不了娶了山口惠子,反正山口惠子现在还没有嫁人。

“你也看见了,在咱们那些多孙子里,小山长得是最像天儿的,简直就是跟天儿年轻的时候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两人站在一起的话谁都会认为他们是父子。”

赵氏自然知道李诚明的意思,但她更清楚女人的心思,于是沉吟了一下后望向了李云天,“天儿,你仔细想想,与惠子之间究竟有没有这个可能?”

李诚明闻言觉得赵氏的问话不妥,毕竟李云天现在已经贵为王爷了,因此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不过最终没有说出口,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这是赵氏的一桩心事,如果不搞清楚的话是不会安心的。

“娘,儿子真的没动过惠子,在儿子的心中惠子就如同一个妹妹一样。”李云天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尴尬的神色,讪笑着回答,他记得很清楚根本就没有碰过山口惠子,因此李山也就与他无关了,李山跟他长得像或许是一种巧合罢了。

“天儿,娘相信你的话,如果你清醒的时候肯定不会去招惹惠子。”赵氏见李云天目光坚毅不像是在敷衍她,于是想了想后问道,“有没有可能是你醉酒后发生了什么?”

“你这话越来越离谱了,如果天儿真的跟惠子有什么的话怎么可能会不知道?”李诚明此时再也忍不住了,开口向赵氏说道,“如果你喜欢小山的话就认他当孙子好了,何必在问这些不着边际的话,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如果小山真的是咱们李家的人自然要让他认祖归宗了。”赵氏闻言不由得白了李诚明一眼,“这认的孙子能跟亲孙子一样吗?”

李诚明不由得冲着李云天无奈地笑了笑,赵氏并没有说错,如果李山是李云天的儿子那么肯定要让其认祖归宗的,这样李山就将有一个完整的家。

“娘,您这么一提醒的话儿子倒还真的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时,李云天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然后向赵氏说道,“儿子当年离开倭国的时候惠子请儿子过去赴宴,后来儿子喝醉了在那里睡了一夜,不过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就儿子一个人睡在那里。”

“这就对了!”听闻此言,赵氏的眼前不由得一亮,一拍手说道,“怪不得小山跟你长得如此相像,肯定是那次你醉酒后有了他,惠子并不想让你烦心所以就没有告诉你。”

“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李云天闻言不由得一怔,现在想想当时山口惠子的举止还真的很有可疑,第二天竟然没有去码头送他离开。

“傻孩子,她当然是舍不得你了。”赵氏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娘就觉得小山的倭国名字很奇怪,藤堂安国,藤堂是惠子娘家的姓,安国可是按照咱们家‘安’字辈起的,只不过咱们以前都没有想到。”

李云天顿时傻在了那里,经由赵氏那么一说他还真觉得李山就是他的儿子,看来这件事情要找雷婷问个究竟了,现在想想当年雷婷的举动也有着反常,竟然借故推脱没有陪着他一同去赴山口惠子的酒宴。

第1443章身世之谜(六更)

离开了老爹和老娘的住处后,李云天径直去了雷婷所住的小院,一路上心事重重,不可否认,他对李山有着不少好感但从没想过李山会是他的儿子。

或许雷婷能解开他心中的这个谜团,这使得一向沉稳的他不由得感到颇为忐忑,毕竟忽然之间冒出来一个这么大的儿子确实一时间难以接受。

而且,这意味着山口惠子这些年来一直过着孤寂的单身生活,并没有找别的男人,想必其中充满了苦楚。

一想到这里,李云天的心里就不由得对山口惠子感到一阵怜惜,如果李山真的是他的儿子的话他能猜到山口惠子为何会这样做,这个傻丫头是不愿意打扰到自己,宁愿独自承受这份感情的煎熬。

李云天不由得感到有些懊恼,其实当知道李山是山口惠子儿子的时候他就应该意识到这件事没有像山口惠子所说的那样简单,因为山口惠子并不是一个随便的女人,如果有了李山的话肯定会给李山一个完整的家,可她身边并没有男人出现。

由于李山出生的日子在李云天离开倭国一年后,再加上李云天并不清楚两人曾经春风一度,故而他也就没往细里想,总不能追问山口惠子李山的父亲是谁吧?这可是山口惠子的**。

“王爷,你怎么来妾身这儿了?”李云天来到雷婷住处的时候,打扮妥当的雷婷正准备去赵氏和李诚明那里,两人与李云天许久未见肯定有很多话要说,因此见到李云天后雷婷显得有些意外。

“婷儿,李山……李山是不是……是不是我的儿子?”李云天屏退了屋里的下人,迟疑了一下后有些尴尬地问向了雷婷,雷婷当时就在李云天的身旁,应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公,妾身以为你早就知道了此事,所以才把山儿留了下来,原来你还不知情?”听闻此言,雷婷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想不到李云天会有此一问。

实际上,由于李山与忠王府的子弟长得非常像,再加上山口惠子与李云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因此大家心中早就猜到了李山是李云天的儿子。

只不过由于山口惠子现在身份特殊是倭国的大名,所以大家以为李云天不方便公布这件事情,故而谁也没有追问,平常都把李山当做王府的小王爷对待。

“是离开倭国之前的那天晚上?”

李云天闻言脸上顿时流露出了郁闷的神色,有些苦涩地望着雷婷,那次醉酒是他唯一一次与山口惠子在一起而失去意识,因此如果李山是他与山口惠子的儿子,那么肯定就是那天晚上惹出的祸。

“这妾身倒不清楚,不过当晚确实是惠子照顾的相公。”雷婷闻言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山口惠子肯定不会告诉别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怎么会这样?”李云天心中不由得更加郁闷,此时他已经九成九肯定李山是他的儿子,否则他不会对李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山口惠子也不会单身至今。

“惠子是不想山儿的事情影响到相公的心境,这才把事情瞒了下来吧。”雷婷闻言微微一笑,开口安慰李云天道,“其实这也是为了保护山儿,如果山儿的身份被人知道的话那么以后在倭国就很难立足,不利于相公的计划。”

“唉!”李云天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如果让外界知道李山是他儿子的话那么他对倭国的布局将会被打乱,现在这个局面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相公,倭国的内战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交战双方筋疲力尽,妾身翻看了一下各地的奏报,军需物资业已备齐。”雷婷知道李云天心中的无奈,于是微笑着说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明年就会刮起,此战事关我大明未来的安危不容有失。”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如果不把倭国这个东方近邻给平了的话,日后说不定会成大患。

此时此刻,倭国内东军与西军的交战已经进入了对峙时期,双方谁也没有力量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由于长期的战乱极大地消耗了双方的实力,地方上的武士趁机扩大自己的领地,争夺领国统治权,有的甚至企图夺取守护大名的地位。

因此,在京都作战的那些守护大名对此深感不安,由于担心领地内生变故而已经出现了厌战的情绪。

所以对李云天来说明年已经到了东征倭国的最佳时机,届时大明的东征大军遇到的抵抗将远小于东军和西军混战之前。

当然了,李云天不会无缘无故地就征讨倭国,师出无名是行军作战的大忌,不利于军队的士气,故而他早就找好了由头,届时将以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