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4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海城的政权。

不单单多海城,王彬一路北上的过程中,随行的明军官员在所经过的重要城池里都迅速组建了地方政权,任命当地的读书人或者有名望的人为治理政务的官吏,逐渐开始掌控占城国的政务大权。

出乎李云天的意料,他原本以为黎利会马不停蹄地赶回交趾给清化城的叛军解围,不过当抵达清化府南边的乂安府时,叛军却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开始固守乂安城。

按照李云天先前设下的计策,他准备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将黎利所率领的叛军主力引来清化府,在清化府南部伏击。

为此,李云天已经将那剩下的八百颗地雷悉数从三江城运来了清化府,准备给黎利的叛军来一道地雷盛宴。

得知叛军在乂安城固守后,李云天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看来阮焉已经看出了他的意图,因此劝阻了黎利,否则黎利一定会赶来救援清化城。

既然这样李云天也就没有必要再客气,立刻下令明军围攻清化城。

就在外界认为清化城的叛军会抵抗一番时,结果再度出人意料,明军刚一进攻城里的叛军就开始突围,冲破了明军在东城的城外的防御圈,护送着主将黎戈和黎利的家眷逃向了乂安府方向。

明军在后面紧追不舍,杀得急于逃命的叛军丢盔卸甲,直至叛军逃进乂安府地界才停止了追击。

经过这一路的追杀,进入乂安府时黎戈身边只剩下不到一万人的叛军,狼狈不堪地进入了乂安城,领着侥幸从清化城逃出来的蔡福等将领跪在黎利面前请罪。

黎利知道黎戈等人已经尽力了,面对着十余万明军的围困他们能冲出包围圈已经是一个奇迹。

因此黎利并没有惩罚弃城脱逃的黎戈和蔡福等人,反而摆酒为其压惊,现在可是叛军最为困难的时期,他需要的是笼络人心共度难关。

况且,之所以造成如今这个局面黎利难辞其咎,如果不是他被李云天蛊惑的话,明军根本就没有喘息之机,早就被他赶出了交趾。

此时此刻,黎利是无比的懊恼和悔恨,他万万想不到大明堂堂的定南将军竟然会说谎!

经过在占城的连番激战后,特别是残酷的多海城一战,黎利带去占城的叛军已经只剩下十一二万人,加上黎戈这次带回来的万余人,手中的兵力不过十二三万。

至于乂安府和乂安府以南的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本来就没有多少叛军,又要维持地方上的秩序,再加上战斗力薄弱,根本就无法调来乂安府交战。

故而,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黎利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强行在民间招募士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壮丁,下令叛军在乂安府、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募兵。

一时间,乂安府和演州府等州府的村镇中鸡飞狗跳,到处可见强行拉壮丁的叛军士兵,他们不仅拉壮丁,还顺带祸害一下地方上的百姓,抢夺财物,****妇女,令地方上民怨甚巨。

随着叛军在交趾战场的失利,叛军的军纪也变得涣散松懈,而黎利强行征募士兵的命令无疑是使叛军军纪崩溃的导火索。

在黎利焦急忙碌地在乂安城整军备战的时候,明军并没有顺势南下进攻乂安府的叛军,而是在清化城里驻防。

依照李云天的命令,清化城里只留下两万骁武军和三万地方官府的明军,其余人都被李云天派了出去,前去清剿清化府以北原叛军占领州府里残留的叛军,并且顺势以通匪的名义攻下当地的土司,对当地土司实行“改土归流”。

本来,李云天计划在清化府消灭前来增援清化城的黎利叛军,然后再清剿交趾的叛军残部,同时对交趾剩余的土司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不过由于黎利并没有上当,而是留在了乂安城,在乂安城城里巩固城防,想要依托乂安城的城防与明军决一死战。

可以料想的是,明军如果强行攻打乂安城的话必定会造成重大伤亡,李云天可不想让手下的士兵们白白送命。

因此,他转变了策略准备先巩固已经攻取的叛军地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与王彬、多格萨大酋长一起,将交趾叛军困在乂安府。

在北上追击交趾叛军的时候,多格萨大酋长不断地招募占城士兵,在他的号召下被叛军打散的溃兵和青壮年百姓纷纷加入到了队伍中。

由于黎利面对清化城明军的压力,因此肯定不敢分兵去对付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一行,这将使得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的部队将顺利攻占叛军兵力不足的升华府、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如此一来黎利只能困守乂安府。

事情正如李云天所料想的那样,五月下旬,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领着七万兵马进入了交趾最南部的升华府,升华城叛军守将闻风而逃。

随后,王彬和多格萨大酋长率军北上,顺利攻克了顺化府、新平府和演州府。

在两人所率领的七万兵马中,除了王彬的一万骁武军外,另外六万人都是多格萨大酋长在占城招募的兵士,这些占城士兵是为了复仇而来,一路上奋勇争先,如果不是王彬严加控制的话十有八九会对交趾当地的百姓进行报复。

当到达演州府后,王彬下令在演州城里休整,他已经接到了李云天的命令,让他暂停北上,处理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的事务。

虽然多格萨迫不及待地想要攻进乂安城抓住黎利一刀给砍了,但既然李云天已经下达了军令那么他不得不执行,于是配合王彬清剿演州府、新平府、顺化府和升华府残余的叛军,以及对当地土司实行“土改归流”。

短短四个多月,交趾的叛军经历了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原本他们已经攻下了占城国,可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进而一举陷入到了被动中,稀里糊涂地就被围困在了乂安府。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后,交趾处于僵持中的战局终于被打破了,在交趾如日中天的叛军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可顷刻之间就处于了全面被动中。

这种情形的出现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外界看来交趾叛军莫名其妙地就陷入困境中,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第497章返航

宣德四年十一月,新安府码头人山人海,彩旗飘动,锣鼓喧天。

李云天和沐晟并排坐在码头上一个搭好的草棚正中间,边喝着茶边谈笑着,交趾的战局现在牢牢地掌控在了两人的手里,自然感到轻松惬意。

除了李云天外,草棚里还坐着军阁次辅张本、交趾布政使黄福、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王瑾、左副总兵王简、右副总兵梁少杰和荣昌伯陈智,皆为大明在交趾的重要官员,时不时与李云天说上几句话,气氛显得十分轻松。

草棚两侧立满了身穿官服和锦袍的人,看上去气派十足,非富即贵,眉飞色舞地在那里谈笑着,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来了!”忽然,看热闹的人群中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声音。

码头上那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百姓闻言纷纷向远处的海面望去,随即一阵骚动,只见海面上出现了一些小黑点。

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那些小黑点,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继续与沐晟等人谈笑着。

很显然,那些出现在海平面上的小黑点是船只,确切的说是去年启程到南洋与南洋诸国进行海外贸易的船队。

历经了一年的海上行程后,李大牛终于率领着船队顺利返航,此时船队距离码头至少有十里地,抵达港口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李云天提前获得的消息,此次海外贸易之行非常顺利,船队向西一直抵达了锡兰,并在锡兰留下了近百人,明着从事商业活动暗地里收集着当地的军政和地理情报。

锡兰也就是后世的斯里兰卡,位于保克海峡的南端,保克海峡的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天竺。

对李云天来说李大牛回来得非常及时,交趾的重建事宜和交趾二十多万兵力的军需开销已经快花光他手里的资金。

外界并不知道,李云天的手头上现在只剩下两三万两银子,军粮也只够吃四五个月。

如果李大牛再不归航的话那么李云天年底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两三万两银子看着虽多,但整个交趾地方衙门的支出都由交趾布政使司负责,而交趾布政使司要从他这里申请资金,一旦李云天手里的资金链断裂的话交趾各地方衙门的运作就会受到影响。

现在,李云天就指望着从这次海外贸易中收取来的关税充盈他手里的资金库,利用税金来重建交趾是他此次前来平定叛乱的根本所在,只有发展了交趾的经济,将交趾的民生改善后才能真正使得交趾长治久安。

作为李云天海外战略的重要踏板,他势必要保证交趾的平稳安定,否则将扰乱他在南海的布局。

按照原定计划李大牛八月份就应该回来,可海上航行有着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故而船队的归期推迟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面对这种情形李云天除了等待外别无他法,他很清楚这种事情急不得李大牛肯定也归心似箭,但毕竟这是第一次海外贸易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麻烦。

半个多时辰后,船队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驶进了港口,每艘船的甲板上都列阵立满了士兵,向码头上人群挥着手。

“总兵大人,请。”等一艘旗舰模样的郑和宝船在码头上靠岸后,沐晟笑着起身,向李云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国公爷请。”李云天微笑着也向沐晟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并排走向了那艘郑和宝船。

与此同时,身穿讲武堂黑色军礼服、腰上挂着金柄银鞘绣春刀的李大牛大步从那艘郑和宝船上走下来,后面跟着一群身穿异族服饰的人。

“总兵大人,卑职幸不辱命,圆满完成了大人的嘱托,只不过海路艰辛卑职误了回国的时间,请大人恕罪!”下船后李大牛快步走到李云天的面前,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沉声说道。

“李参将劳苦功高,何罪之有。”李云天闻言笑着扶起了李大牛,然后向他介绍身旁的沐晟,“这位是镇守云南的黔国公,与本官一起围剿交趾叛匪。”

“参见国公爷!”李大牛是第一次见到沐晟,连忙向沐晟行礼。

“总兵大人,看见你与李参将,本国公觉得自己老了,真是少年可畏呀!”沐晟笑着扶起了李大牛,向李云天说道。

李云天和李大牛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连陈智、王通和柳升这些战功赫赫的勋贵都无法平定的交趾叛乱,如今在李云天的弹压下已经成为了强弩之末,只要李云天愿意的话二十万大军朝夕之间就能踏平乂安城。

这着实令沐晟感到有些唏嘘,想当年他与柳升一同进军交趾,结果先是被叛军阻在了归化直隶州,后来又被叛军所追杀,狼狈不堪地撤回了云南,现在想想实在是感到有些汗颜。

“国公爷过奖了,我等小辈经验尚浅,冲劲有余沉稳不足,还需要国公爷这样老成持重之人压阵,否则必吃大亏。”李云天闻言连忙笑着摇了摇头,一脸谦逊地向沐晟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岂能得意忘形?

沐晟对李云天的恭维很是受用,看向李云天的眼神禁不住亲近了许多,像李云天这种少年得志又懂得神华内敛的年轻人非常少见,他乐于跟李云天打交道。

“总兵大人、国公爷,这些是南洋诸国国王派来的使节,趁着卑职这次南下前来觐见皇上。”寒暄了几句后,李大牛伸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