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太皇太后,西征军副统领杨三宇遣人来报,北元军在黑水城被围后妄想趁夜突围,但在我西征军将士奋勇厮杀下狼狈退回城内。”

自从西征军踏上征途后,每次朝议最后的压轴戏自然是宣读西征军的军报,这已经成为了近一年来的惯例,今天的朝议自然也不例外,一名军阁的五品武官手里拿着一份今天一早收到的西征军战报,立在大殿上高声宣读起来:

“此战,我西征军毙敌近万人,俘虏九千余人,缴获兵器马匹无数……”

听到这里,李云天的眉头禁不住微微皱了一下,虽然他并不知道这一战的情形如何,不过杨三宇有夸大战功的嫌疑,北元绝对不会蠢到在晚上发动大规模的战事,因为北元最犀利的就是骑兵,而骑兵不善于夜晚作战。

因此,李云天断定杨三宇肯定夸大了战功,反正黑水城距离京师有着数千里之遥,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查证。

而且李云天心中感到有些疑惑,北元军队既然不是杨三宇所率西征军的对手那么为何不提前离开黑水城,守城可不是北元兵的强项,况且早在辽东战场的时候北元军队就已经领教过了大明火器的犀利,他相信脱欢绝对不会蠢到想要用城墙来阻挡西征军攻城!

张昊和牛世豪的神色则随着这份最新军情的宣读而一黯,如今战局对大明越来越有利,除非发生匪夷所思的意外事件,否则西征军这次必定凯旋而回。

这使得两人的心情是万分复杂,一方面他们既希望西征军取胜,而另外一方面他们实在难以放弃如此好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机会。

可以预见的是,西征军的这番胜利必定将载入大明史册,宋海等西征军的将领定会被后人所敬仰。

高台上,端坐在龙椅下首处座椅上的张氏太皇太后的嘴角则流露出一丝笑意,按照目前西域战事的进展今年西征军就可能班师回朝,大明将用这个胜利告诉天下它才是世间的霸主。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都认为西征军取胜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暗地里纷纷猜测宋海这次会得到何种封赏,是位列三公还是有幸能像李云天一样得以进封王爵。

由于西征军在西域战场一帆风顺,所以京城的赌坊随之又借着这股风头开出了一个盘口,赌武国公宋海在西征军班师后会受到朝廷的如何封赏,是晋升为三公还是进封为王爵。

从盘口上来看,赌场还是倾向于宋海位列三公,至于进封王爵以宋海的西征功绩还要差一些。

很显然,李云天当年之所以被宣德帝用遗诏进封为王爵,遗诏上说的很清楚,李云天不仅为大明开疆拓土,将占城国和漠南地区收归大明版图,而且还挽大明于危难之中,在北元兵攻进北直隶围困京城的时候力挽狂澜将其击溃。

因此,李云天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就被宣德帝进封为王爵,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章典制,否则如何来服众?

正是因为李云天有开疆拓土和力挽狂澜两项大功,故而他被进封为王爵后大明勋贵才无不心悦诚服,唯有在心中羡慕和嫉妒的份儿,毕竟李云天的爵位是真刀实枪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其功绩实打实地摆在那里。

而宋海这次虽然西征取胜,但既没给大明开疆拓土,很显然大明不可能越过东察合台汗国去统治帖木儿帝国,又没有力挽大明于危难之中,说起来这次西征可谓是大明主动出击跟处于危难中丝毫也不沾边。

故而,除非宋海率军一路向西攻进帖木儿帝国,并且占领帖木儿帝国的一定区域,这样他才有可能效仿李云天,凭借开疆拓土之功来进封王爵。

宋海肯定希望趁势攻入帖木儿帝国,这样可以去博一下王爵,不过由于这样一来西征军的战线将拉的很长,随之而来会有很大的风险,但对宋海等西征军将领来说无疑是值得的。

如此一来就要看朝廷对待此事的态度,尤其是张氏太皇太后的意思,对大明而言越过东察合台汗国去攻打帖木儿帝国并非明智之举,张氏太皇太后十有八九不会同意这样做。

但话又说回来了,出征前朝廷并没有禁止西征军乘胜追击帖木儿帝国的军队进入帖木儿帝国的境内,宋海等西征军将领完全可以以这个理由攻进帖木儿帝国。

问题的关键是,即便是宋海攻进了帖木儿帝国,但他是否能否守住所攻占的地区才是最为重要的,很显然西征军的后勤无法支撑其在帖木儿帝国久留。

这也是为何赌坊不看好宋海能进封王爵的原因,赌坊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开出赌盘的盘口,暗地里可下了不少工夫进行打探和分析,最终才得出的结论。

可世事无常,万一张氏太皇太后一高兴让正统帝降下恩旨进封宋海为王爵,那么宋海可就成为了大明的新晋异姓王了。

“报!”

就在军阁的那名武官抑扬顿挫地念着杨三宇发来的战报时,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一名当值的侍卫官手里拿着一份密封的公文急匆匆地走进了太和殿,在众人诧异的注视下跪在了殿前,双手将急报捧在了头顶上,高声向正统帝和张氏太皇太后说道,“禀皇上、太皇太后,骁武军关西大营传来十万火急的急报。”

听闻此言,殿内众臣不由得面面相觑对此感到非常意外,谁也想不到骁武军关西大营竟然会传来急报,可骁武军关西大营能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遭了!”李云天的脸色顿时就是一变,心中不由得暗道了一声,很显然骁武军关西大营的这个急报来的十分蹊跷,这意味着西域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

“太师,看看这份急报里说了什么?”张氏太皇太后不动声色地向张辅说道,她心中对这份急报也感到非常好奇,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皇上、太皇太后,成宁侯在黑水城城外遭到了北元军援军的偷袭,被其与城里的北元军里外夹击,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后终究不敌,撤回了吐鲁番城。”

张辅闻言连忙走上前拿过了公文,撕开上面的封印后打开扫了一眼,脸色顿时大变,然后神情错愕地抬头望向了正统帝和张氏太皇太后,“成宁侯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北元军现已向吐鲁番城进发,请朝廷早做应对!

轰的一声,此言一出大殿上的文物众臣顿时骚动了起来,私下里纷纷惊诧地小声议论着这份急报。

虽然张辅的说法很委婉,说杨三宇手下的西征军在黑水城不敌北元军后“撤”回了吐鲁番城,可是大家都知道杨三宇一行在黑水城大败,否则也不会连杨三宇都没了下落。

这使得众人皆感到无比震惊,前一刻还在宣读杨三宇传来的捷报,下一刻杨三宇所率的西征军就被北元军大败,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李云天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看来果然如他所料想的那样,北元军是故意在黑水城诱敌,其目的就是使得杨三宇率军进入设好的埋伏圈里,结果杨三宇一头就撞了进去,最终导致了一场惨败。

“太师,你可看清楚了!”张氏太皇太后先是微微一怔,很显然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消息,随后连声问向了张辅,语气显得有些激动。

“禀太皇太后,这份急报上确实是这么说的。”张辅不敢怠慢,连忙仔细看了一遍战报上的内容,然后郑重其事地向张氏太皇太后躬身回道。

“怎么会这样!”张氏太皇太后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口中禁不住喃喃自语了一句,她实在难以相信一直顺风顺水的杨三宇竟然莫名其妙地就打了败仗。

张昊和牛世豪暗地里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无不充满了震惊的神色,随后又一起望向了眉头微微皱着的李云天,没想到事情真的如李云天先前所预料的那样,此次西征果然是凶多吉少!

第1013章战局严峻

突如其来的战败使得太和殿上一派死寂,文武众臣们一时间没有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谁也想不到原本就要攻克黑水城的杨三宇竟然会打了一场败仗,而且还是一场连杨三宇都下落不明的惨败。

与大殿上那些震惊于杨三宇战败的文武大员们不同,李云天则皱着眉头在心中默默推演着西域的局势。

原本,西征军在西域占有绝对性的优势,可随着杨三宇这么一败形势将发生巨大的转变,因为北元军绝对会乘势占领吐鲁番城,这样一来就切断了宋海所率领西征军与大明之间的联系。

尤为令李云天感到担忧的是,北元既然已经发动了攻势犀利的反击,那么一直退让的帖木儿帝国肯定也会大举反攻,也不知道宋海能否扛住帖木儿帝国的攻势,顺利把军队带回别失八里城。

万一宋海也败了,那么后果比杨三宇的失败要严重得多,这不仅仅是因为宋海手下的西征军数量更多,而是因为由于宋海深入到东察合台汗国叶尔羌地区,一旦战败的话那些西征军将士根本就没办法从那么远而且又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的地方逃回来。

“太师,现在朝廷该如何应对?”虽然张氏太皇太后有些怀疑这份急报是假的,但理性告诉她骁武军关西大营绝对不会拿如此重要的问题开玩笑,这可是欺君之罪,于是她环视了一眼大殿上那些神情惊愕地议论着的文武官员,稳定了一下心神后面无表情地问向了张辅。

张辅乃当朝太师,是大明所有武官中的最高官职,故而遇到这种重大军情后张氏太皇太后自然要率先询问张辅的意见。

“禀太皇太后,臣觉得应该立刻向嘉峪关增兵,防止北元和东察合台东进。”张辅闻言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躬身回答。

与李云天一样,张辅也不看好宋海那一路西征军,倘若宋海也败了的话那么大明在西域就仅剩关西地区的七万辽东卫所军,以及骁武军关西大营的两三万兵力,根本就不是北元和帖木儿帝国的对手。

因此,在张辅看来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守住嘉峪关,挡住北元和帖木儿帝国东进的道路,给大明重新集结兵力争取时间。

听闻此言,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们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李云天,如今京畿都督府、山北军区和辽东军区的卫所部队几乎被抽调一空,这个时候时候能派出增援的部队也唯有骁武军。

况且,西征军可谓是大明卫所部队的精锐,既然连他们都在西域败了,那么也只有出动骁武军才能与北元和帖木儿帝国的军队相抗衡。

至于大明卫所的军队的战斗力则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就算将其调往嘉峪关恐怕届时也是成为战场上的炮灰,搞不好还会影响士气和军心。

“忠武王,你如何看待此事?”张氏太皇太后心中暗自叹了一声,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要动用骁武军,于是神色凝重地问向了李云天。

“禀太皇太后,臣也认为应该向西域增兵。”

李云天这时已经在心中想好了应对之策,闻言后走到殿前,向张氏太皇太后躬身行礼后向正统帝和张氏太皇太后说道,“皇上、太皇太后,臣估算了一下,可从山北军区调集九万蒙古兵,从辽东军区调集三万女真兵,另外再加上骁武军大同大营调集三万兵力,这样一来就有十五万人马可援助西域!”

“蒙古兵?女真兵!”大殿上的文武官员闻言顿时面面相觑,谁也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在如此重要的时刻调用蒙古人和女真人参战,在他们看来这些蛮族之人并不好掌控,尤其是蒙古兵万一战场投靠北元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皇上、太皇太后,蒙古布政使司和奴儿干布政使司皆是我大明的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