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1654-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随着汉唐集团印刷厂的急剧扩张,有一些书已经开始印刷了。

第一本书就是汉唐字典。

这本工具书真是极大耗费了杨友行秘书长的心血,没有人帮他,他一个人总是工作到很晚,常常推开窗后,东方已经现出鱼肚白了

他小心地把原本的电子版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过于现代的义项给删除了,又增加了一些适用于现在的解释,比如巴沙木球运动、鲸鱼皮系列用品、鲸鱼骨系列用品、银菊橡胶用品、杜仲橡胶用品等等。

这是一项伟大而累人的工作

想想吧,光收割机就有三种大类别,人力的,畜力的,机械的,他要分别介绍。

令人痛苦的是还有数不清的小玩意儿。

这样就难免出现了一些错别字啊之类的极小极小的失误。

他求人校对的时候,没有人搭理他,哎,印刷出来后,挑错的人一大把。

比如穆木技术员就专门挑错,还是远距离式的挑错,当面不说,背后说。

这里面满满的都是恩怨啊,反正肯定两人中间有一个是小心眼了。

这个工具书出现了错别字是可以原谅滴,但是紧接着印出的汉唐大章程可不能有一点儿错,杨友行秘书长自己校对了几遍,又求着梅乐芝经理帮助校对了几遍,甚至加上王祖贤老师又看了两遍,最后印刷出来了,果然没有一个错别字,没有一处病句

没有错别字,没有引起误解的句子,这是真实的情况,就算是在大儒面前也是客观事实。

那个大儒好容易学会阅读汉唐式书籍后,他通读了两遍,开始闭目沉思。

他忽然喃喃说道:“汉唐集团果真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他们丝毫没有掩盖自己的志向,这才是心怀四海啊,岂只是约法三章了永胜伯,还要召开会议啊”

永胜伯郑彩深以为然。

在会议室里,众大儒都通读一遍后,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中。

汉唐集团果真是太过嚣张,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二货小青年的话语,但是他们这样公开地说出,还敢刊印出来,难道他们从来不懂韬光养晦嘛

但是他们真有这等实力

仅仅一万余安保队员便让二十万鞑虏大军灰飞烟灭,这可不是传闻

有的大儒说道:“永胜伯,对他们视而不见,不是上策,这两岸之间来往太过便利,再说我等与他们有诸多合同。”

永胜伯郑彩点点头,他知道,这个大儒的二儿子便在台湾开了两家商铺,生意不错。

有的大儒说道:“永胜伯,我等要韬光养晦,在这乱世里,不称王,高筑墙,广积粮”

永胜伯郑彩点点头,他知道,这个大儒是完全拒绝使用汉唐集团的一切物件,过于迂腐了。

参与陪同永胜伯郑彩早训的大儒说道:“生女当如郑秀文前几日,秀文请教老夫经史,偶然间提到了一个办法,我以为不错”

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了他。

感谢老朋友yeye、白金盟主清风耗子、白银盟主美乐芝、白银盟主ozhyn、盟主书友196三0508、凌步虚、河蟹v5、喜欢就好也抢、甜甜葡萄。

汉唐vp群号:二三三500801

第六百一十五章郑秀文的建议

郑秀文的建议很简单,就是这个儒家文化要主动走出去。

比如完全可以主动到台湾去发展。

郑秀文说:“老爷爷,您的教导太启发人了,想必台湾有好多人想听都听不到,莫不如我陪您去一趟吧”

郑秀文还画了一张图,示意给这位白花苍苍的老爷爷看。

“红毛蕃子能不远万里来我等这里,那么这样一个窄窄的台湾海峡对我们来说,真不算什么了。”

郑秀文还提到,走出去的办法也很多,修建孔庙是一个办法,在赤嵌小学里传播也是一个办法,最好可以开办一家学堂。

在这次会议上,参与早训的大儒笑着说:“修建孔庙、办学堂正合老夫的心意,这些个好办且不急着说。

单单就是在赤嵌小学里传播我儒家思想,变汉唐集团的学生为我所用,这可是极佳的办法”

这时候,一抹夕阳透过大玻璃窗,斜斜扫进了一号会议室里,室内忽然亮了起来,这怕是黄昏前最后的明亮了。

永胜伯郑彩认真听完后,眉毛一跳一跳的,这真是极佳的办法。

三弟来信说过,现在就算是汉唐集团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各家工厂里都是极为抢手。

可比当年状元榜下拉郞配了

用汉唐集团的话说,现在时代变了,一切以经济建设为目的。

工厂,才是生产银两最好的地方

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当然是各家抢夺的重点了,甚至还有人动用了美人计。

如果真能变汉唐集团的学生为我所用,那么不仅正是彰显我儒家文化的强大,而且,他们还有实用啊。

在福建,你自己可以不用汉唐集团的产品,但是你不可能不让别人用。

甚至,那些在他们眼里原本是奇淫技巧的物件,也没有人会公开去骂,甚至砸毁之类的,哪怕是最最保守的乡绅。

比如好几年前运回来的压力水井,这是没有人见过的怪物件。

农村里的乡绅们真的不知道这物件为什么能打上水来,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毁坏它。

它就在那大旱之季,凭空多打上来无数的救命水了

就算最后安溪地区的铁匠也能仿制出了它,现在已经随处可见了,但是每一个也是被好好看护着。

还有最不可思议的电话、电报。

这物件怪异得都有些吓人了,但是它太有用了,就算极其讨厌汉唐集团的大儒也是建议要把此物装在各个炮台。

还有那在夜晚发出光柱的物件

汉唐集团的物件有大用,永胜伯郑彩都用,你说大家为何不用

真正的实用,可以击败一切排斥的谎言。

福建地区没有排斥汉唐集团物件的风气,只不过永胜伯郑彩不喜欢明人像汉唐集团的人那样行事,那样打扮自己罢了。

这是千真万确的。

但是定远侯郑联的装扮,大家都看在眼里;郑家长女郑秀文在台湾就学,大家也是都知道。

所以永胜伯郑彩纠结,那些大儒们也纠结,当所有的纠结都没有找到出路时,大家只好闭口不谈这些事情了,只能放下争议向前发展。

就算是有人一直在学汉唐集团的做派,他们也只好捏着鼻子默认。

好在厦门民间终究有杠爷、胡旱三这样的人物存在,至少能让永胜伯郑彩心里安慰些。

胡旱三和杠爷一样,都是用汉唐集团的物件吧,但

是又从不说它好,就是一口咬定是福建本土的好。

上一次永胜伯郑彩在无意中发现了杠爷这个人才,便又派人去找其它类似的,结果还有很多,但是没有这两个人这样突出。

永胜伯郑彩安排人接见了他们,好生勉励,鼓励他们多说说福建的好,永胜伯郑彩的好,到时候一定有打赏。

胡旱三和杠爷两个人认识了后,胡旱三说:“当年我娘生我时,地里连遭了春、夏、秋三旱,于是,我爹便给我起了这样一个大名。”

杠爷说:“这不对啊,若是一连遭受三次旱灾,应该叫三旱哪”

胡旱三摇着头说:“这名字是长辈起的,必有他道理,若是小辈之人怀疑了,便是不尊重长辈,不尊重长辈的人,必是会犯上作乱的人”

杠爷慌忙说:“我就是问一问,哪里怀疑了哪里不尊重了”

胡旱三说:“问就是怀疑,怀疑就是不尊重,不尊重就是预备犯上作乱”

好吧,当时接见他们的是郑家集团情报安全部长郑则仕,听着他们的吵嘴,他整个人都要疯了,赶紧把他们送出大门。

结果这两人最后还成为了朋友,这世事真是难以预料。

杠爷最终发现这家伙有个特点,他看报纸从来不花钱

福建时报不说了,那个基本是送人看的。

但是汉唐时报不行了,这得买。

胡旱三有自己的办法,他去捡别人看完后丢的,或者去趴在正在读报的人后边看,或者装作要买的样子,翻着报摊上的汉唐时报快速地看,最后放下走人,总之,想让他看报拿钱,那是别想了。

胡旱三非常会省钱。

但是时间长了,报摊卖报的人都认识他了,见他来便脸色不好看。

没事,胡旱三不当回事儿,咱再换一家,厦门岛上报摊多。

杠爷笑着说:“按你说的,看人家报纸不给钱,就是小偷,小偷就是品行不端,品行不端就是会犯上作乱”

胡旱三嘿嘿一笑说:“好像你是花钱买报一样”

“我当然花钱买汉唐时报了,订一年的便宜好多。如果我不这样,怎么能说你呢”

“甚好,快把上一期的拿来,我漏看了好多”

“我服你了。”

当然,厦门百姓能安心看报,这是好事情。

这说明现在局面大好,不是小好,不是一般的好,所有有些纠结,还是忍着吧。

永胜伯郑彩曾经考校过郑秀文的文化。

他惊叹女儿的算学极好,对地理也是说的头头是道,甚至对工商贸也能说出来一些见解

原来赤嵌小学还有去各处的工业区、商业区、农业区参观的课程。

永胜伯郑彩点点头,心中明白了,这就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其实这汉唐集团的教育也并不算出奇,这赤嵌小学里怕不是培养技术人员了,让学生明白如此众多事物,这些人都会是合格的地方官员啊。

秀文,实在可惜你是一个女儿身

要不然将来正好能辅佐郑智啊

永胜伯郑彩说:“在那赤嵌小学的特训班里,汉唐集团没有说你们的将来要如何安排”

郑秀文面上不动声色,心里一动,说:“爹爹呀,他们说只要我等当三年老师,等到教学相长之后,便可以任意发展,他们才不会束缚人才的流动,这就叫自信。”

“如此说

来,若是真心来申之以大义,诱之以大利,还是可以招来他们的喽”

“爹爹呀,可以的,但是要找一个了解他们的人才行。我最了解了,两个弟弟在那里学习不太好,别人不太信他们。”

“这样你让爹爹再想一想。”

永胜伯郑彩过了几天安排长子长女一起去安溪、龙岩两地看看,他发现自己虽然知道明白“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道理,但是这些年来,竟然没有想过让大儿子去各地看看,嘿嘿,有些失误了,怕是心里还当郑智是个孩子吧。

汉唐集团教育自家女儿的事情,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

他们先到了安溪潘田铁矿区。

这里怕是本时空目前最大的露天铁矿了。

大哥郑智看着那巨大的深坑都不会说话了。

他看到坑底里有无数的矿工,他们有的在搬运,有的在敲打着一根铁棍,还有的顺着坑边上的环形道路向上推着两轮车,那车里全是铁色的石块,那车前还有人在用绳子拉。

太壮观了

郑秀文指着那巨大的坑口说:“大哥呀,我在课堂上学过,原先这里是矿洞式开采,那矿石产量不高的,汉唐集团采用了爆破式开采法,把压在矿石上的土层揭开,这样就挖的多了。

汉唐集团在海南田独铁矿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大哥呀,科学技术才会让我等更有力量。”

大哥郑智想了想说:“噢,是这样。我经常听闻先生们说,我郑家的生铁产量举世第一了”

郑秀文当时马上骄傲地说:“这当然是实情了全世界我郑家生铁产量第一”

但是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怕很快就不是了老师说,如果再过一段时间,等海南三亚的田独铁矿开建成功,汉唐集团的产量就追上来了。”

“噢,不怕。我郑家在龙岩不是也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