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欧洲历史上在各学科有着非常突出贡献的名人,恰恰能够为澳洲填补这一空隙,他们有着非常人的思考能力,只要穿越众提出一个较小的提示他们几乎用不了多久就能将这些研究明白并且提出自己问题和研究经过。

常青藤大学的建立将标志着澳洲正式向高等教育迈出第一步,所以拥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技术的穿越众都被政府强制性的要求每周必须到大学进行讲解自己该领域的研究课题,以帮助常青藤大学的高级教授人才的不足。

好为人师这种事,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非常愿意做的,毕竟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和理解讲解给别人听。

而且自己教授的还有很多是历史上历史名人,这对于那些虚荣心极强的穿越众来说是最为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是想将来,这些名人如果被记录史册之中,那么自己也注定会记录,甚至有可能给自己冠名为导师,这可是不小的荣誉,即使传到了自己后世子孙的时也能吹嘘。

让人名留青史这样的事情不只是大明读书愿意做,来自后世的穿越众同样愿意,说到底大家穿越前基本上都是属于平凡人,直到穿越后才摇身一变成为了什么老总国家的重要部门领导。

虽然这些在眼前能够带来不少的荣耀,但要说到真正的流芳百世可能也只会在史册上只是小小的一笔,相比于发明了什么定理和论述的学者和科学家的身份绝对要比这个值钱的多。

常春藤大学之所以选择植树节这样一个特别的的日子作为正式开学仪式,主要原因是要让日后学子们记住学校的历史,其寓意是常春藤就像每一位植树之人一样,种下一颗颗树苗看着他们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的那一天。

“于部长,今天您亲自为莅临开学仪式,真的是太荣幸了,作为常春藤大学的校长,我代表全体教师表示对您的欢迎。”黄福黄胖子这位常春藤大学的最大股东兼校长,挺着大肚子笑呵呵的伸出手对于丽红大姐表示了欢迎。

自从开饭店挣钱后的黄福,就有些不甘只做一个有钱人了,而是开始玩起了政治和文化来,这座大学就是在他的牵头带领下邀请了几位同样对教育文化有着非常兴趣的商人联合出资组建。

别看黄福等几个人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可是要比其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觉悟要高的多。在黄福的支持下,澳洲历史上的第一个由民间商人完全资助的奖学金香格里拉助学基金,就是黄胖子对教育事业最大的支持。

只要是成绩优异的学子都可以像该基金申请助学金,到目前为止,该基金会已经对二十名评论优异学子进行了资助。

“老黄啊,你这说的哪里话,我也是大学名誉校长,今天这么重大的仪式又是我亲自定的,能不来吗?到是我该感谢你对国家教育事业的贡献,可是要比很多种政府官员还要大,如果将来设立最佳教育贡献奖,第一个该颁发的就是你。”

于丽红对于黄福进行了一番表演和赞赏,随后来到准备好的剪裁仪式的简易台上,主持人经过短暂的介绍,今天是常春藤大学的开学仪式之后,几位股东与教育部的几位官员便拿起了礼仪小姐送来的剪刀将大红花剪断。

最后整个仪式在于丽红大姐的发言结束语下宣布完成,整个仪式不算太过豪华,就连采访的记者也只是通知了曼城日报一家,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未来能够影响世界的一所大学就在这样悄然的环境下完成了开学仪式。

而他的股东黄福黄胖子除了换来一个热心于教育事业的企业家名誉之外,还未将来的香格里拉集团进行多种经营赢得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第240章政治代理人

澳洲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强国无论是出于任何方面考虑,在自己拥有较大的利益的国家培养一个代理人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会做的事。

无论是荷兰人还是西班牙人在殖民地都采用了类似方法进行统治,要不然以西班牙和荷兰那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要统治那么大一片的领土,即使每个国民组建成军队,也不够放的。

所以殖民地代理人,成为了殖民帝国的首要培养对象,这些人一般要不是出生于底层的小人物或者是贵族首领,当然在后期也有留学殖民该国的母国学成归来的。

不管这些人的身份如何,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政治代理人,作为统治该国的工具和利益交换者,他们通过外部势力的帮助已达到统治该国的目的,同时也为殖民大国提供一切利益。

在大明培养一个政治代理人对于澳洲来说至关重要,无论是未来的局势还是眼下的情况,都需要一个相对亲澳的政治代理人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有与澳洲有过交往的官员之中,要说最适合这个代理人位置的肯定是非郑芝龙莫属,无论是官职还是利益方面都与澳洲有着太大的密切往来,但其野心太大不受控制,一旦过分的支持做大,势必会对明末一团糟的局势雪上加霜。

至于那位国姓爷对于澳洲的事务的向往和新式军队的训练的确感兴趣,但要是支持其出来作为一名政治代理人显然有些太年轻了。而且他还是郑芝龙的儿子。

要知道郑芝龙的出生可并不怎么好,虽然已经贵为福建总兵,但不管是朝堂上的文官还是武官对其都并怎么待见。一直把他看成是一个海盗。

虽然他的出生不好,但因为其麾下拥有近十万大军,又掌握着大明最为强大的水师部队,光是舰船就有上百艘之多,在东海想要混一口饭吃,没有他的许可根本就行不通。

郑芝龙不行,郑森不行。大明朝廷里的那些死板官员同样不行,至于后宫阉党,那还是算了吧。这个难度有点太大,崇祯对太监掌权太过忌惮根本就不会同意。

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之中,原本被赵世杰等人经过一番威逼利诱才最终答应签订租借香港的大明新安县令王翔,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跑到了香港来视察。

对于这位名义上新安县的最高长官。租借区的官员还是相当热情进行了一番招待,同时王翔对于澳洲人所建造的速度除了产生惊讶之外,对于澳洲所提供的各种建材也非常的感兴趣。

这位虽然有些志大才疏,但对新鲜事务的喜爱却是好比国姓爷对新式武器的喜爱,甚至经过一番思想教育,这位对于远在海外的澳洲之国都产生了兴趣。

有了这个新发现,瞬间让何语找到了一个突破点,虽然眼下这位官职虽然低了点。但还是可以好好地培养一番的吗,有哪个高官不是从底层走来。更何况这位年纪也不是太大。如果作为澳洲的政治代理人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双方的接触时间不多,更多的时候还是上次谈判的经历,但很快国土安全部的工作人员便开始秘密调查其这位县令老爷来。

别看王翔年轻,但其对八股文的恨意甚至东林党的一些所作所为也是非常不满的,曾经不止一次在府上或是好友家中说过东林的坏话。

这位老兄也算是一个不畏强权之人,不过为了生活还是选择了加入**的官僚集团。所以在听到很多关于澳洲国内的新鲜事务才会产生好奇宝宝般一样。

何语在他临走之时用了澳洲人惯用的伎俩之一,送书,送了一本经过穿越众改编的民主与自由,政治管理学,两本书籍给他回去研读。

相信只要王翔看完这两本书的内容,他的心里就像是装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外部拥有一剂助推药就能将其点燃引爆。

事实也正如何语等人料想的那样,王翔拿着两本书回去之后,进行了好好地研究和理解,对于澳洲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的政党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无论是商人还是农民只要你选票够多,你就能成为这个国家名义上的皇帝,获得最高的权利,这简直不敢想象。

但是澳洲人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做得相当不错,甚至他们已经将其总结出来整理成了书籍,供他国所学。

如果有一天大明真的能像书中所说的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那么会怎样一种场景,无论是东林还是阉党成为国家的两大政党,双方真正的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思考问题,而不是像现在这般为了反对而反对。

王翔正在一天天变化,朝着一名澳洲粉逐渐转变,对于未来成为澳洲在大明的利益代理人的目标也向前进了不少。

这种转变只是一种对新思想带来的冲击和思考,它所带来的冲击是几百年后的新思潮对落后几百年的思想冲击,除了对王翔的影响之外,还对所有与澳洲人接触过的商人,学子都是一种影响。

几千字的根生蒂固的思维要想一时一刻冲击完全改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能够如此轻易改变,那么所谓的文化也就没有了传承。

就像是那些移民到澳洲的大明移民,澳洲政府只能是对他们引导逐渐的接受新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有些却不能强制性的要求他们去做,因为这样恰恰会带来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王翔被确认为澳洲在大明朝堂内部的政治代理人之一后,国土安全部也将会重点对他进行关注和引导,从而让他成为澳洲的铁杆粉丝,让其知道只有澳洲才是真正可以拯救大明,可以让其实现自己心中理想和抱负的支持者,跟着澳洲走绝不会错。

不过这样王翔也会注定成为一个傀儡,虽然这个傀儡目前还人微言轻,但是可以肯定,他的未来绝对前途无量。(未完待续。。)

第241章两广总督的担忧

国富则兵强,兵强则国士勇。

在大明的这片土地上几乎每两百三年一个循环的王朝更替,已经成为了习惯,从历史的进程我们可以看到,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天灾和**密不可分。

何为天灾,像蝗,旱,水等都为天灾,**则是外族入侵或是内部分裂导致的王朝衰落。

大明的局要解,碰上任何一个这个时期的人几乎都拿以力挽狂澜,就像崇祯一样,他是被公认为大明历代皇帝以来最为勤奋的节俭皇帝之一,几乎能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勤奋和节俭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个比他的前任前任都要努力的皇帝,最后大明却亡在了他手上,这究其原因是为何,除了内部的东林一党做大之外,也和他的性格有着很大的问题。

崇祯是刚愎自用很固执的人,所以最终结局会是吊死煤山的歪脖子树。如果他的勤奋在多一份包容,而不是把阉党直接打倒,也许大明的亡国也不会如此之快。

都说阉党误国,是小人,东林个个都是君子,可是在后来的李自成入京满清入京之时,投降最快的几乎都是东林党人,到是曾经被视为阉党余孽的等一干大臣更为颇有气节,刀架在脖子上也没有低下头求荣。

随着澳洲人在两广地界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光是得到一个新安县令王翔的支持肯定是行不通的,毕竟他的官太小影响也只是在新安县一角。要想在整个两广地区有足够的影响力,就必须获得更大的官员支持。

两广总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年的两广总督是沈犹龙。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鄞县知县。天启初,征授御史,出为河南副使。崇祯元年,召复故官,进太仆少卿,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江西妖贼张普薇等作乱,犹龙遣游击黄斌卿协剿,大破之。增秩赐金。以忧归。服阕,起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