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01章李自成的思考

从山海关内败退,一路退到北京在从陕西迂回河南一路南下的李自成残部,一路走来可谓艰辛无比,从人数最多的时候超过百万部众,到如今只有区区不到五万之人,对于个曾经攻打进京城的王者来说,是何等的一种悲惨清凉。

没钱,没人,没地盘的这种日子不是人过的,李自成忘记自己在山里走了多少天,他只知道自己自打起兵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么悲惨狼狈的事,被人在后面一直追赶就像是一只丧家犬一般他受够了。

部队士气低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只能以一场胜战来解决,否则这支队伍很快就会被冲垮。

身为领导人的李自成更加明白这一切,他知道一场胜利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如今北方大部已经完全落入到了满清的控制下,已经没有了土壤适合自己生存。

要想在南方再次东山再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南方虽然各派系混战不堪,但要对付自己这样一支残兵败将还是非常容易的。

别说其他的,自己这支部队如今是缺衣少粮,虽然留下来的人基本可以肯定都是百战精兵,但在怎么百战没有吃饭也不是人家对手。

现在李自成到是有点羡慕起张献忠那个家伙来,不盲目的攻打进京,而是选择了入蜀,现在日子过的逍遥快活,整个蜀地在他的控制下自成一国,要是自己能像他一样,在陕西一代安心待着,恐怕今天会是另一种景象。

善于总结和思考是李自成能在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重要一个因素,否则以他一个只知道跑打杀的莽夫又怎么可能成为最大一支起义军领袖。

他根据失败的经验总结,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的话。要想东山再起,就必须走一条老路,农村包围城市,这是李自成起家时用的方法,也是众多起义军领袖所用的。

只有在农村才有生根发芽的土壤和种子,城市里他根本挑动不起百姓对士绅地主的恨意。而且他一惯提出的三年不纳粮,有地种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的支持。

这就是他的优势所在,要是把这家伙放在几百年后估计会是一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因为他提出的那套和几百年后打土豪分田地已经相当接近了,只是他的部下太多被利欲熏心,在天下还未统一之前就开始了享受,另外部队人员也是参差不齐所以才导致了这种后果。

一群没有文化,只有一股子冲动想法的农民,聚集在一起的后果只有两种。一种是成事,另一种则是被招安,显然李自成,成功了却是失败了,不懂得如何应对当下环境做出选择,只是一味的用武力解决问题,是难以坐稳天下的。

虽然他打土豪分田地,可是真正记得他好的人估计没有几个。这家伙太残暴了,对士绅阶级动辄就是打杀。哪里有人会认为这样一个人是明君,要知道明君也是需要读书扶持的,读书人又大多出自士绅阶级。

不纳税这种方法李自成发现不能长期用,否则自己也会拖垮,如果全都三年不纳粮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没有赋税收入的政权是很难得意长久发展下去的。要发展就必须走自己的老路,抄没士绅钱财。

这些可不是李自成想要继续做的,如果不改变以前的做法,恐怕要想东山再起是绝无可能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一山大王。对于李自成这种有大理想有大抱负的人来说可不会窝在山里。

所以在山里的数日,李自成其实一直在思考问题,思考如何东山再起,思考如何应对变化。

李自成的目的长江以南,这里虽然势力纵横,但也有一个好处,好处就是这里不用独自应对满清的正面攻击。

如果一旦发生事情,还有前面的顶着,李自成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才决定向南撤退。

只是南方的土壤远远没有北方那么大,这南方大地受灾程度没有北方大,老百姓也会傻傻的跟着闹,在加上张献忠在南方搞的一些事情,更是让人心生畏惧。

所以李自成要想在这里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李自成来到南方,各方势力表态不一,有的说要将其剿灭为先皇报仇,还有的说应该抛弃前嫌,共同对敌。

现在满清入关才是大问题,如果此时在和李自成打起来将会消耗掉自己的力量,满清将其一路追赶往南方撵,恐怕也是这个意思,让李自成和南方这些人先打起来,消耗掉实力,最后在来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对于李自成的突然出现,南方各方势力已经默认的方式看着,谁都吧说话,这家伙至少目前没有攻城掠地,而是走了一贯的路线,农村包围城市。

他要用这种方法发展壮大自己,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兵员问题,通过与满清的作战他发现了对方的一些可取之处,是目前可以解决手上缺粮的问题的。

军队在无战时去种地,有战争时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去战斗,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粮食问题,而且他也有必要对军队进行一番改革,后金所用的火炮数量一直是打败他的关键点之一。

原本没有重视这一点,可是现在收到的消息是,各方都以火炮的数量多少来衡量实力的强弱,这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目前他的部队里火炮数量不多,最多也就十五门左右。

火炮最好的还是澳洲人产的,所以要买还得从澳洲人那里买,钱他是有的,一路南逃,这收刮的钱财可是一路带着的,这些东西就是他安身立命之本,有了钱就能买更多的火炮和招募更多的士兵。

当李自成第一次觉定要对部队进行改革的时,他的脸上再次露出了那种必胜的信心,只要露出这种笑脸,他的部下就知道,闯王一定是又想到了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只要每次看到他露出这种笑容就一定是有了好事。(未完待续。)

第502章南联盟洽谈

在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上吊自杀的那一刻,可以说整个大明朝就已经瞬间倾塌了,所有积累的矛盾和漏洞都在那一刻爆发了出来。

野心家们认为自己的时机到了,东林党们认为改朝换代拥护新军的机遇到了,所有人几乎都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王朝开始,虽然这个新诞生的政权还没有统一全国,但是他们有理由相信,它能成为一个新的开始。

只是做死的李自成似乎并没有当皇帝的命,或者说他有一群猪队友,开黑送人头这种事情就是猪队友长干的事情,你说你好好的开黑享受就行,你送人头干嘛不是。

这些猪队友好死不死的把吴三桂家给抢劫了,而且还把人家家里杀的一个不留,这种事情叫别人怎么办,原本还打算投靠你的,现在变成了血海深仇,你说还有的谈吗,根本就没得谈啊。

一群作死的猪队友坑完了还不算,居然还有几个临阵逃脱的,好吧,这也就罢了,逃跑的咋可以不管,居然还有几个在战场突然临阵倒戈的,这特么的叫什么事情啊。

老李暗自伤心流泪了好一会终于走到了南方,并且在大别山一代站稳了脚跟,就等着实力恢复找一觉高下呢。

这个时候南方的几大势力已经停止了各自的攻伐,面对北方的满清的强势来袭,不得不坐下在一起正经的讨论起合作来。

都是老朱家的子孙,这江山要想还姓朱就得合作,不合作就等着全都被送进地狱吧,老朱家的江山自然还是要老朱家的人来坐,如果能暂时的放下所有共同对抗北方敌人恢复故土的话的确是一件非常好事。

可是不能也不能在这个时候继续打下去,谁都知道需要保存实力,否则根本没有能力保证自己的地盘安全。

在这种前提下,占据了主动权和地利的弘光政权召开了历史上南明第一联盟委员会议。地点放在南京,邀请函到是发出去不少,还给澳洲葡萄牙等番邦也发了一份观摩邀请函。

澳洲人南方的势力渗透已经到了一定可怕程度,不重视他们也就意味着少去了澳洲武器的来源,所以对澳洲人的邀请是必须的,不过根据国内的政治家们分析,这场会议意义不大,各方达成一致的协议很难,而且他们根本不可能听从一个人的指挥。

在正统的位置上没有解决之前,估计他们是达成不了协议的。就拿鲁王和唐王来说双方之间巨发生了不愉快,要想他们坐在一起愉快的谈判最后合作的可能性太小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根本是可能的。

双方之间已经有了摩擦,并且战死了那么多人,而且这个时候谁答应听谁的调遣就等于是承认了对方的地位。

所以人可以派出来,但是谈判的时候条件能不能答应就很难说了。

两广地区的势力代言人,桂王自然也是要派人来参加的,各方代表乘着马车或者帆船入了南京,与北方的大萧条相比。南京城此时繁华依旧,文人墨客还沉浸在一切美好的享受之中。

其实危险距离他们已经越来越近,要说满清的军队之所以还没有进攻,完全是希望他们自身内斗消耗掉一些实力。

鲁王。桂王,唐王的人都已经到了南京被安排在了驿馆休息,澳洲的代表也到了派来的人是澳洲国防部对外事务科的周承颜科长。

参加南明各方势力的谈判,澳洲也就是一个看客的身份。并不会准备过多的参与,因为最后的支持者只是桂王系,其他的势力必然都是要被抛弃的。也就说他们根本不被澳洲看好。

澳洲需要是一个听话亲澳的政府,显然其他的势力都不适合,因为本土势力的支持者他们根本不可能完全亲澳,最重要的是郑家必须去南越,必须将这个南明大军阀彻底的解除,否则很难实现和平共处的目标。

弘光皇帝对于这些来参加商讨的使者还算是客气的,分别接见了他们并且询问他们的的底线。

通过了解知道,各方对于由谁领军这件事上非常重视,谁是统帅对于他们来说还真的非常重要,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兵力放到别人手上成为炮灰。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各方就难以达成一致,各方都说出了自己领兵的优势,以及目前的情势来看,只有大家合并一处才有出路。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是赞成的,但是有一点他们可能不知道,那就是满清对于他们这次军事行动已经有所了解。

如果一旦南方的各派达成协议,阿济格与吴三桂的联军将会南下首先攻打南京,将南京城破了,对于整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民来说意义之大,能够很好的打击所有人抵抗信心。

这招攻心也是汉臣谋士给多尔衮出的,可以说这招的确很有用,不过眼下这些各方势力想要达成协议基本上不可能,所有人都在争论正统,论兵力排名,各方的兵力相差无几,因为满清的南下各自都扩兵不少,所以这一点还真的没有优势。

优势相同的情况下,那就只能是拼嘴,福王负责谈判的使者一在让大家要重视现在的局势,放下所有,正统的事情以后在说。

可是对于谁来统领联军这项上却是牢牢的抓住不放,一定要由自己这方来掌控。

这个当然是得不到其他人支持的,福王的继位所有人都承认,又怎么可能将军队交由他统领,除非脑子坏了差不多。

周承颜作为澳洲的代表,听着这些人在那里高谈阔论简直不敢想象,这样一群人会有什么战斗力,甚至没有一方可以放下目前所获得的荣誉来达成联盟,将满清赶出去,一天的谈判就这样结束,到了最后也没有谈出个所以然。

要是在这么谈下去,周承颜可以肯定,满清的军队已经到了长江以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