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六甲总督张威与何语都觉得英格兰人简直太拼了,这么下去有些受不了,澳洲对土地渴望的程度可没有到了疯狂的地步,而且还有就是这里对澳洲真的没有什么用处。

既然人家英格兰人这么诚意,那么作为友好的双方,还是需要互相帮助下的吗,于是张威让何语去,正好也可以看一看西班牙人与荷兰人之间的战斗到底如何了。

这两个家伙可以说相爱相杀,甚至有些奇葩。怎么说呢,他们原本是属于一个国家,自打荷兰人自己闹独立后就开始不断的打,在欧洲本土打,海外殖民地也打,总之就是打打。

完全就是停不下来额节奏啊,而且不管是在哪个战场,西班牙基本上上都是被吊打的存在,这样让老大日不落帝国内心很受伤啊。这特么的怎么能这样,这样好吗!我是老大。

不管你是不是老大,人家荷兰人就是比你厉害这是事实,荷兰老的崛起可以说是踩着西班牙的肩膀上的。

所以西班牙人一直对他们怨念很深。就像是一个怨妇一般希望对方被吊打。

很多次西班牙人都提出要与澳洲人进行合作,但是澳洲并没有直接打印,这种事情不可能光明正大的答应,一旦答应了对于澳洲的影响可想而知。

澳洲与荷兰人至少目前还是合作伙伴军事盟友的关系。双方在东南亚一带的联合打击海盗行动上还是合作的相当不错的。

所以至少在明面上不会与荷兰进行交恶,但是随着布朗的反澳行为越来越严重,澳洲也会不得已进行出手教训一下对方。

对西班牙武器的物资上的支持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否则澳洲的出口东南亚的确的军火数量是受到严格限制的,以西班牙的全年购买量来计算是根本不会卖给对方的。

何语作为军方的最高领导人,出席他们之间购买土地的谈判,其实也是存在去看看双方到底打的如何。

双方的冲突据说已经升级了,投入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一千人,这在马来半岛上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大的兵力了。

作为本地区势力之一,澳洲人自然是要去表示关注下,而且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与西班牙通气,让西班牙人买下这块土地。

虽然这么做有可能让西班牙做大,对澳洲产生威胁,但是至少在未来二十年内是没有问题的,西班牙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日不落帝国了他已经没有那个实力在与澳洲争夺海上霸权的能力。

就拿现在的西班牙来说他都已经有些吃力的与荷兰进行作作战,要不是澳洲这只蝴蝶帮助,他很有可能就这样的从此跌入二流国家的行列。

所以西班牙人清楚的知道报警澳洲人的大腿重要性,一旦抱紧了他们,保持住一流国家的地位还是可以的。

何语接受英格兰人的邀请出席会议,双方之间都陷入了一场焦急的状态之中,西班牙焦急的是担心,澳洲人来了自己肯定没有机会,荷兰人担心是澳洲老来了这事情恐怕是西班牙人搞的鬼吗,其实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英格兰人自己请来的。

何语见到是老朋友们,很大方格与他们进行握手打招呼,可是荷兰人却是表情僵硬的没有礼貌性握了手,估计心里都在说,这家伙怎么来了。

别看何语是一个军官,但在谈判桌上一点也属于那些外交官。所以对于这家伙的犀利,他们还是有些了解的。

何语来主要就是听听双方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毕竟持续长久的战争是对本地区极为不利的,而且也不适合商业往来。

澳洲人比较关心他们打到什么时候结束,随后至于他们俩要买这里的土地,那和澳洲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而且澳洲不需要这里的土地,所以最重要的是知道他们什么结束战争。

不过根据经验来说不会超过一个月,毕竟双方都耗不起,荷兰人巴达维亚的兵力抽空也要预防澳洲人,毕竟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黑水的存在。

对于澳洲人提出的用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双方表示默认,毕竟都是要结束的,到不如让澳洲人来做个调停。(未完待续。)

第527章满清第二次南下

南明的各方势力试图以学习澳洲番邦的之练军之法来抵御满清的入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满清遍布大江南北的密探每天都会将收集到的信息传回京城,经过多尔衮这位摄政王的审阅。

原本多尔衮几兄弟对于南明的态度是暂缓出兵,等新武器研制成功了在出兵江南,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满清贵族们已经等不及了,自古就有江南富的流油之说,于是这些家伙对于多尔衮迟迟不发兵江南颇有怨言。

甚至传说这家伙是想让自己的两白旗军率先攻入南方,以获得大量的金银财宝,这样的说法在上层贵族之间非常流行,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

一时间权倾朝野的多尔衮压力倍增,就连顺治小皇帝都过问为何不发兵江南,一旦江南南明残余势力得到了休养生息,到时就会度过江攻打自己。

一个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多尔衮知道,这一定是他身后的那个女人教他如此说的,那个女人不简单,当时一边安抚自己一边说服了代善,最终让自己的儿子坐上了宝座。

外间传言多尔衮之所以支持那个女人是因为和她有些不清不楚,但是多尔衮自己知道,那个女人在也不是以前那个小丫头了,现在她已经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女魔头存在。

这边的新武器还没有研制出来,那边澳洲人对于出口武器的数量有所下降,说是为了本地区的和平考虑,以免双方有过多的伤亡。

真是可笑,这些澳洲人居然会如此说,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广的桂王政权是得到了澳洲人支持的,也不知道他们究竟用了什么样的好处,既然可以从澳洲人那里获得这么大支持。

没有新武器。光靠火炮发动进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多尔衮自从看到了咖啡磨机枪出来就意识到这是骑兵的天敌,这种武器的杀伤力简直太大了,可以说骑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要想克制住这种武器,估计也只能澳洲加长大炮有个能力,只是加长炮的研制工作一直不怎么如意,而且没有任何的进展,那帮子工匠应该是已经尽力了的,这一点多尔衮其实能看出来。

难道澳洲老在格物一道上已经走出了这么一大截,多尔衮没有放弃研制。一边给出更高的福利诱惑这些工匠多想多动,一边又施压。

可谓两济药同下,然而还是没有什么卵用,就是这些工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到底出现在什么地方不对。

把希望寄托在工匠研制出新武器上的多尔衮知道,要是在不做出回应自己这个位置恐怕也不好做了,别看他三兄弟掌握的牛录多,可要是其他的贝勒旗主一起反对他们,那也是很有可能的,毕竟他没能完全到控制整个大清的兵力地步。

王公贵族们不懂的多尔衮的良苦用心。只是认为这家伙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捞好处,其实多尔衮是有这样的想法,可是江南这么大,就算两白旗想要捞好处也不能全都捞得着啊。所以他还是打算给其他人都留一些好处的,只是这些家伙不懂。

他们只是看到南方各自为政,却没有看到这其中最为厉害的一面,一旦消灭了南京朝廷。将会直接面对两广的兵力,这两广的兵力其实这江南战斗最强的,又得到了澳洲人的支持。所以多尔衮才会有犹豫。

之所以不进军也处于这方面的考虑,他希望南明的势力自己先耗掉一大部分实力,等到他们自己打的差不多时在突然发兵,而且他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攻入四川,形成对南方政权的包围形式。

但是这个提议被众多旗主和大臣给反对,蜀地易守难攻,这是自古有之,一旦伤亡过大势必造成对大清的实力大减,这对攻打江南是非常不利,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江南富裕。

以抢劫起家的满清贵族们虽然现在已经坐拥了北方大地,但身上强盗的习性却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还越发严重了起来。

跑马圈地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了,对财富的渴望驱使他们要攻打江南。

这就给多尔衮造成一定的难度,他不想打,而他想打的地方却是四川,意见上上的不和造成了双方的分歧。

如果兵分两路,一路南下攻打南京,另一路去攻打四川,但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形,多尔衮又非常不放心,一旦攻打四川士兵,自己的两白旗受损太过严重,势必会造成各旗主的联合压制。

不想被压制剥夺权力,就必须按兵不动,但个旗主不会让按兵不动,他们想要南下的心情非常迫在眉睫怎么可能让。

于是一场针对多尔衮兄弟的议论开始了,朝堂之上几乎有一半的大臣们支持南下,快战快决拿下江南一举统一江山。

而且提出的的理由非常充分,南京朝廷与两广军对抗遭遇到损兵折将,这个时候不出兵什么时候出兵,于是各方要求出兵。

多尔衮怎么解释都没用,这些人就是铁了心要出动,即使他说自己正在与南京朝廷商量暂时议和也没用。

无法说服这些人,多尔衮只好甩着袖子走了,也懒得理会这些穷疯了的家伙。

于是乎这些家伙开始发动了更大攻势,在军队内部散发谣言,说多尔衮的两白旗想要抢占功劳。

这谣言虽然听上去好假,但大头兵就是信,越是好假的东西,他们越是非常相信,于是这些统兵的将领与士兵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出兵。

眼看这情形不对,老多知道,要是在不拿出决定来说不定这些人就会对自己的两白旗进行围攻了。

这种事情也是存在过的,于是多尔衮一气之下决定,你们既然要去,那就让你们去好了,等到碰的一鼻子灰的时候在好好收拾你们这群家伙。

于是满清历史上的第二次南下统一作战开始了,满清的加上八旗主力,以及汉军辅助兵,集结了五十万人竹准备渡江。(未完待续。)

第528章大逃亡

满清五十万大军集结江阴的消息不胫而走,对于即将南下攻打南京的满清军队,权贵和百姓都陷入到了一场恐慌之中好,这一次满清集结如此多的军队,势必是要南下。

与前一次多尔衮的隔江对峙不同,当时对方的人数最多也就是二十万人,依靠南京朝廷的兵力对比,其实还是能应付的了,至少他们号称拥有八十万军队,不过实际人数也就二十几万人。

加上战斗不行,这二十万人能够打仗的有五万人就非常不错了,只是经过韶关一战,损失的兵力达到了近两万人,加上被俘虏了一万多人,后来又失踪了万人,这个时候南京朝廷的军队人数勉强能够凑齐十五万人。

可是这十五万人要面对五十万人的进攻,显然是不可能的,士绅大族们已经开始动身了,特别是南京城里的官宦人家最先开始动身,都知道朝廷的军队是什么尿性,所以不这些人至少要给自己找一条后路。

不找后路不行啊,几万人被人家几千人打的满地找牙,最后还被俘虏这么多人,你说这样的军队能够抵抗住满清大军的进攻。

满清大军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杀人如麻的鞑子们可不管你们是文人还是墨客,只要他们觉得你该死就得死。

此时虽然满清的军队还在集结,但南京城以及周边长江沿岸的百姓却是开始行动了起来。

纷纷拿出自己钱粮,带着一家老小朝着更南的方向逃,往南逃能够给他们安全感的地方估计也就是两广了。

两广的军队威名在百姓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