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2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36章红十字会

澳洲红十字会的成立是一群热心的无聊的女穿越众们搞出来的,说真的这个名字在后世可不怎么好,要是让那些男同胞们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不会选择这个名字。

不过这个名字贴切到是真的,而且那几个女同胞们对于这事乐此不疲。

于山红字会就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设立在曼城,这个组织主要以人道援助为主,目前只在澳洲海外领和两广地区设立了办事处,至于欧洲还没有。

不过那几位野心勃勃的女同胞们说了,要把这项事业做大做强,红十字会,当然是要博爱热爱全世界人民的了。

在听到郑森等几个留学生在搞募捐,她们立马来了兴趣,募捐怎么能么有红十字会的参与呢,这些都是红十字内本来做的工作吗,所以他们决定接过郑森手头的工作。

热心的红十字会大姐们找到了郑森,对他们说,你们的主要工作是读书,读好了书将来才能好好的报效祖国嘛。

现在募捐这样的工作就交给我们来做吧,毕竟我们是专业的。

对红十字会,郑森是有过了解的,这是一个专门帮助穷人救助穷人的组织,属于澳洲的一个民间组织,不过得到了澳洲政府承认,不用担心他们会把钱财物资贪墨。

这点是绝对可以放心的,所以郑森决定将这项工作交到他们手上,不过有个要去他想跟着一起学习。

郑森绝的红十字会这个救助组织。自己也能学习到一些东西,所以决定跟着他们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进行募捐的。

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当然同意了他的要求。这一点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并且欢迎他们的监督和指出工作中的不足。

有了一些募捐经验的郑森跟在他们身后,也可以打一个下手,因为红十字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志愿者,没钱拿的,这是一个属于公益性的组织,所有人除了几个长期负责接待的人员之外。其余的都是属于义工。

他们当中有来自学校的学生,还有政府工作人员,官员。以及商人,因为女同胞们的强烈要求,所以一干子男性同胞们自然就来了。

郑森在跟着工作人员前往一处募捐的地点时,看着一位正在搬桌椅的背影有些眼熟。

赵部长。郑森脱口而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赵部长这样的高官也在。

一名义工看郑森一脸惊讶的表情,解释道:“赵部长也是红十字会的义工,只要有时间就会过来,有一次我还见到了前总统周老也来过。”

一国之主也来做义工,这是郑森没有想到的,不过这种事情在澳洲还真的有可能,怎么说呢。因为澳洲提倡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官员平民等级的分别。

所以这名义工说的话应该是真的。郑森走上前与赵世杰打招呼。

“郑森啊,你也来了,这次的募捐可是已经在全国进行了,政府的很多工作人员也参与到了进来,对于我们的大明同胞,澳洲百姓还是很友好的。”

“谢谢赵部长的提点,要不是您,那三千套衣服也不可能会有。”

郑森说的是王老爷捐的三千套衣服,那些衣服虽然印着字,但绝对是新的,而且绝对还是上好的棉布。

这些衣服就算是卖也要十几块以前一套吧,所以郑森对于当日赵世杰的提醒一直记挂在心。

“哦,没事,只是一点小事而已,你看现在不是很好吗,上次走的匆忙,本就想让你联系红会,他们毕竟比较专业,现在捐款的总金额已经达到了五万多元,各类物资已经装了两船,这么多东西可以说都是红红的功劳。”

赵世杰极力推举红会,其实是让郑森意识到,有时候做事不能光靠自己,还需要借助外力,这就好比在给他打一针预防针,让他日后回到大明,不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来找澳洲帮忙。

亲澳军阀不来找澳洲,这样的军阀就不能算亲澳了,所以必须让他来亲澳。

红会的人见郑森和赵世杰聊的那么投缘就知道,二人肯定认识,也没有人过来打扰,所以他们才得以继续往下聊。

“郑森啊,还有半年多你就要毕业了,对回国有什么打算吗?”

按照陆军士官学校的学制,两年就可以毕业,郑森已经提前修完学分,所以下半年就可以归国了。

他的归国可是对于澳洲政府的接下来计划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旦他的变化有变将会影响到很多的安排。

归国对于郑森来说是日夜所想的,回国后他肯定会帮助父亲改革军队,但是郑家军要改变的不是那么容易的,里面派系众多,郑芝龙只是明面上的老大。

“还未细想,不知赵部长有和建议。”

恩,赵世杰沉吟片刻说道:“若说见解我就谈谈目前南明各方势力,其中两广是改革最为快速的,也是未来大明的希望,这一点你通过报纸也可以了解到,至于你父亲支持的唐王以及南京朝廷鲁王等都是旧派作风,他们想要改变几乎不可能。”

澳洲的报纸每天都会宣传和分析大明的局势,所以的确能够看出未来能够对大明有帮助的是哪方势力。

郑森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自然能听懂这话的意思,赵世杰是让他选择。

不过从分析来看,两广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地方,看来自己要违背父亲的意愿了,这一次恐怕连叔叔都不能原谅自己了。

此时郑森的内心可以说已经打定主意了,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要如何选择,瞬间双眼就明亮了起来。

看到郑森脸上的表情变化,赵世杰也就放心了,只要郑森去了两广,这福州必然会满清攻破,郑家的势力转移到安南是必然的,所以一切计划就可以照样实行了。

红会的募捐行动还在继续,郑森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归国后的打算,也正是因为这次与赵世杰的交谈,影响了他日后的一生。(未完待续。)

第537章破城

沈犹龙的两广新军已经在南京城外的驻防,并且与豪格的大军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对战,双方兵力上的差距明显体现了出来。

五十万人面对抗一个团的火器部队,其实还是搓搓有余的,无论怎么对抗,只要不是正面进攻那么都可以有效的完成一次包围。

两广的一个团,分为四个营,分别守在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火力配属都是相同的,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广租借了澳洲的军舰在长江上对满清大军进行阻击。

不过军舰的数量有限,五十万人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地点绕过进行作战。这场战争可以说胜败其实早已经有了结论。

在澳洲国防部围绕这场战争进行讨论的军事会议已经进行了几天,大家的重点是如何延长福王撤退的时间,如果从时间上来看的话,福王朝堂不撤退,两广的新军即使是死守也不能抵抗的住。

新军的神话很可能将要被打破,豪格重新在满清的政治舞台上崛起是必然的,这是一场针对满清内部有预谋的策划。

如果计划一旦成功,豪格将有可能重新获得大权与多尔衮进行分庭抗礼,多尔衮的日子将会越加艰难。

整个满清的后方,可以说多尔衮是最为难对付的一个人,这个人好学心对你其他贵族都要强,而且能很快的学习对自身进行改变,这样的对手是澳洲最为害怕的,所以满清的后方必须要不太平,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与他分庭抗礼。

加上后宫那位不甘心女人,恐怕这种局面很快就会形成,历史上那位太后可是宫斗的高手,一手扶持了两位皇帝上位,从入关到康熙。这位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见非同一般。

越是这样的一个人越是不能让人小视,所以多尔衮自然也在关注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旦豪格的大军真的攻破南京,对于他来说,将是一场不小的打击。

满清虽然已经立国,但实际上它的政治体系还并不算是完整的,怎么说呢,就是贵族掌握的权利很大吗,重要的事务必然是经过诸贝勒和宗亲商量决定的。

所以豪格能够重新起来,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只要这些宗亲和贝勒对他支持,要与多尔衮对抗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南京城外的两广新军已经连续阻挡了住七天进攻,则七天的时间里,福王也没有闲着,听从了建议暂时朝江西境内撤离,大量的人员和珍宝装车带走,当然这皇宫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是带不走的。

虽然撤退有些丢人但毕竟能保住性命啊,福王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只有报名才是最为重要的,他已经想好了,等到了洪都府,他就自去帝号。这皇帝不是人当的,当然他的想法必然会被那些大臣们所反对。

即使反对他也要去帝号,在这乱世当一个王爷就行了,皇帝这样的目标太大。怪不得鲁王与桂王这两个家伙打出的旗号一个监国,一个大元帅。

这两个名号虽然都是自封的看,可是目标小啊。谁都不会盯着他们去,自己这刚刚登基为帝,各路的人马就盯上自己了。

所以啊,这当皇帝也不是什么好职业,福王除了感慨自己笨之外,就为自己能够还活着感觉到庆幸。

活着比什么都好,这是福王离开南京皇宫时,坐上马车时的说的话。

大明历史上第一位,因为外敌入侵,而逃跑的皇帝诞生了,福王打破了记录,可以说这个记录两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破掉,现在被他破了,一干大明的死忠,捶胸顿背的喊着昏君,但脚步却是一点也不慢,紧跟其后,也离开了南京。

连福王和一干大臣们都走了,城里的老百姓自然是更慌了,这样留下来必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所以很多人也快速的收拾简单的形装,朝着洪都府靠近。

大批的南撤的人员已经占满官道,福王不得不在沿途安排衙差进行维护治安工作。

豪格自然也知道南京的皇帝在逃跑,甚至带走了大量财富,可是奈何自己的部队攻不下防线,如果硬来的话,损失将会非常巨大的,即使赢了也会多尔衮给攻击。

满清在伤亡比例上的出战是有要求的,所以一旦伤亡过大,即使打赢了也会受到惩罚,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带兵的将领要随时保证头脑清醒,不能盲目的进军。

坚守的新军第一团这场战对他们来说非常艰难,很是疲惫,一周的时间里,敌人发动百次进攻,这个规模可以说太大了,甚至有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敌人攻破防线。

他们的任务是守住十天,十天之后不管如何所有的部队都将在撤退,这是出征前就已经商量好的对策。

现在是第八天,还有两天他们将撤退回两广休整。

但豪格此时却是发动了夜间突袭,夜间作战对于满清来说不是第一次,他们曾经多次利用夜间偷袭成功。

北面的防线因为疏忽已经被突破了,部队只能边打边撤退,像东面集合。

战场上,有时候只要打开一个突破口,要想在堵上就非常难了,即使拥有重武器的新军一团一营,只靠着几百人想要收回阵地显然是可能的。

失守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其他三个方向的守军,这时候豪格的大军完全已经进入了近万人,所以此时在坚守已经不可能。

南京被突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其他三方在请求了上级之后,都果断的朝着东面阵地退去。

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可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新军一团一支新组建额部队能够坚守住一周多时间,靠的完全不是武器优势那么简单,这里面也有坚强的意志力在内,所以对于他们的坚守,沈犹龙是看在眼里的。

即使最后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