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让多尔衮想不通的是,这郑家为何就这么不经打,只是这么一会的功夫就被人打到家门口,原本以为他们还能抵挡住一阵子,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郑家军也是一群草包。

豪格这样的莽夫居然能一路破敌,这对多尔衮是很大的打击,这家伙就不应该有这样的本事,他越是打战打的厉害,对于他在朝中地位也就越发不妙。

这是可以肯定的,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苗头。代善那家伙可也坐不住了,看样子不好好镇压一番是不行了。

只是两广日报放出的消息是,澳洲人有可能北上,北上,军舰直接开到天津这是要干啥,这里距离京城较近,难道说他们准备攻打京城,这些澳洲老没有疯吧。

京城的防御可谓牢不可破,有大军二十几万,紧凭几千人就想要打下京城。这也太冒险了吧,孤军深入可是兵家大忌。

澳洲军人素来对兵法参策透悟,犯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很低,唯一的一个可能就是他们对北方的土地有兴趣。

军舰北上,香港有八艘军舰,每艘军舰都可以转载至少三百名士兵,也就说可以运送两千四百人到北方来,这样一支军队,如果是大明军的话。也许并没有什么,但如果是澳洲军的话,那问题就很大了,澳洲军的战力是出了名的。

多尔衮还不敢说自己的两白旗天下无敌。连澳洲军都能战胜,万一这大话一说出口,惹得澳洲老派军来攻城,那就不好办了。

攻城不下还好。万一攻下了,那自己就要成为万夫所指的对象了,原本现在朝中局势就有些诡异。这个时候不宜多生事端。

南下的部队已经集结完,就等着他一声令下,就可以开拔,但是两广日报的消息又让他不敢不防,要知道南下后北方的军队可就没有多少了,那些大明绿营兵他根本不相信。

要是澳洲人来攻打,说不定他们可能还会帮助人家一起,这种事情可难说。

他还想继续观察一下澳洲人行动在做决定,可是朝着马上就有人有异议了,说他贪生怕死,已经不敢在上阵杀敌。

虽然知道是激将法,但对名人就收受用,尤其是对多尔衮这样少年成名的大将,就是他受的了,估计他手下人也受不了这样的侮辱。

所以多尔衮下达了南下的命令,阿济格与吴三桂的联军三十万人南下,但给他们的命令是缓慢行军,不得加速,他心里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香港停了八艘军舰,目前香港的总兵力包括大顺军余部起码有几万人,这么大一支军事量在这里,又有快船,恐怕还没等到他的军队到两广,人家就已经开拔到天津了。

几万拿着新式武器的军人,在澳洲人的指挥信之下,不说百战百胜,但是攻破京城是很有可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澳洲人使用的火炮都是大口径的,这么大火炮威力一定不比自己使用的26磅小。

这也是为什么多尔衮要下达这样一条命令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会下这样的一个命令,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以防止万一发生的可能性,大军好及时回援。

只要大军能及时回援,他就有把握抵抗住澳洲人的进攻,毕竟他军火库里也储藏了不少澳洲火器弹药,这些武器弹药就是用来以防止不测的。

现在看来只要澳洲人北上就一定会用上了,只是不知道澳洲人会不会,探子的消息还没用送回去。

就在他思考的片刻,探子送来了消息,香港的大军有异动,澳洲人的军舰在晚上的时候开出了港口,而且军营的士兵有很多也登上了军舰,这个消息对于多尔衮来说太重要了。

士兵乘船连夜开拔,这分明是有行动,虽然没有确定他们到底目的是在哪,但很有可能就是天津,所以多尔衮不敢轻易妄动,连忙下令让大军原地待命,等候军令。

这一举动让很多人不解,多尔衮也懒的和他们解释,一群没有大眼光的家伙知道啥,万一澳洲老带着残余的几万大顺军从天津登陆,然后一路杀向京城,这对满清的打击有多大他知道。

一旦在军事上形成了两面夹击,这个时候两广新军出动作战,可以说能完全将满清南下的部队拖住,然后澳洲人就可以以优势的兵力,从北方一路南下,与两广新军形成夹击,最后必败的满清军队,这种局面不是他想要看到的,也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军队原地不动,静观澳洲人一举一动,如果有异动马上开拔回京,京城的重要性可比现在去打两广要重要多了,相信那帮子家伙也能看到这一点,要是这都看不到,那他们真的是已经腐朽到骨子里去了。(未完待续。)

第594章藏匿何处

香港驻军的变动让多尔衮的大军不敢轻易妄动,甚至调出的三十万大军还没过黄河就停了下来。

澳洲人港口的五艘军舰不知去向,军营里的人数也少了一半,尤其是大顺军余部的人数不知去向,这让多尔衮更加不放心了起来。

大顺军余部在香港接受了两个月军事化训练,对于使用澳洲武器已经熟记于心,参加一般的战斗力是不成问题的。

满清的军队与大顺军交过手,双方之间的实力虽然有些悬殊,但战斗力比一般的明军战斗更强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现在他们接受了澳洲人训练,战斗力就更加不可估量,所以阿济格与吴三桂也不敢轻易的南下。

一旦澳洲人将大顺军的余部运送到北方,这几万人绝对可以给满清造成不可限量的损失。

现在最要紧的是查出这些人去了哪里,满清的探子就像是豆子一样撒了出去,可是收回来的消息却是少之又少。

根本没有收到任何有用的消息,澳洲人的军舰就像是平白无故的消失了,甚至满清的水师舰船也开出了海寻找,就是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要是何语知道满清的舰船在海上寻找澳洲军舰的踪迹,一定会笑掉大牙,蒸汽机船和人力船能是一个区别吗。

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要想找到澳洲军舰的踪迹基本上不可能。

但是多尔衮没有放弃,他必须找到澳洲人的踪迹,否则他的大军南下就会不安,这种不安在他心里越来越大,这就更加让他认定自己的判断是对的,澳洲人一定参与这次事件。

毕竟两广是澳洲所支持的势力,他们不会坐视不管,在攻打两广之前他就想过这种可能。考虑过澳洲人可能会参与到这件事当中,不过那个时候香港的驻军不多,大顺军的余部也没有集结到香港。

随知道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这些人就全都集中到了这里,多尔衮有些傻眼了,澳洲人来的太快,甚至都没有给自己做出其他选择的余地就来了。

现在大军集结开拔,不打又不是要打就要面对后方空虚遭受打击的可能。

如果不打他要面对的可不是豪格在南方带来大胜的冲击,还有南方大明残余势力的冲击。

这两股势力的冲击和舆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他拖像谷底,甚至可能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都说大清入关多尔衮有很大功劳。可是实际上的确是如此,现在却是说大清能统一南方的必然是豪格。

这个话让多尔衮很不满意,豪格是谁,这家伙就是自己对手,怎么能让他抢夺这么大功劳。

满清的探子还在继续寻找和观察澳洲人动向,而两广的新军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大战的准备,沈犹龙对于三十万大军的到来,根本没有什么惧意,甚至还在前线鼓励士兵们要多杀敌。回来后请他们吃肉喝酒。

看来沈犹龙一定是得到了什么保证,否则以他的性格绝不会这么轻松与部下交谈。

只是澳洲人会去哪呢,他们把部队藏在哪里呢。

其实澳洲五艘军舰连夜并没有北上而是南下去了安南,担负起了运送李自成部队的任务。当然李自成也不会让澳洲人白忙活,每运送一名士兵给二百两银子的酬劳。

面对这么高的酬劳,何语没有理由拒绝不干,反正军舰停在海港内也是停着。运送一下人还能挣些钱来补贴军费,改善大家的伙食。

只是多尔衮与沈犹龙都不知道何语的真正目的,一个以为澳洲人军队北上了。躲在哪个地方就等着自己的大军南下,另外一个呢则认为澳洲是去帮助自己对付满清了。

一喜一忧的两人都犯了一个错误,就是错误的判断了澳洲会出兵,何语虽然答应了沈犹龙澳洲会干涉多尔衮南下,但并没有标明什么时候干涉,以及导致了他错误的判断以为澳洲已经行动。

其实何语已经让军舰将李自成的人运送到了安南,原本按照正常的训练还需要进行一个月,但是自从听到了郑芝龙也要到安南发展的消息之后,李自成就坐不住了。‘

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草莽出生,李自成知道郑芝龙的贪婪,也知道他们之间的实力,老李要和老郑比起来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是有的。

不说别的,就拿舰船来说,郑家有几百搜舰船,李自成却是一艘船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运送移民上就占据了优势,另外在物资上他们还可以自己从其他地方采购,而李自成就完全依赖于澳洲人帮忙。

所以老李有些急坏了,这个时候不去占领下一块地盘,等到郑芝龙的人马完全过来的时候还有自己什么事。

据说郑芝龙以前的一个手下,郑彩已经在那里打下了几十座城池,还杂不断扩充地盘,自己必须在这之前打下一块基地。

所以不知名其因的多尔衮以为澳洲人其实北上了,带着大顺军余部北上,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北上,而是继续往南去了安南。

至于北上,何语算过时间,满清的军队要到南方来的话,光靠走路没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行的,而且他们也不敢坐船,海上较量他们连郑家都比不过,就更别说对付澳洲人了。

澳洲老在海上的实力强悍,尤其是一艘铁舰吗,堪称移动的城堡,没有人能打的下这么一艘军舰。

所以多尔衮绝对不会傻傻的去坐船运兵南下,虽然水路的确更快,但也不敢这么做。

毕竟北方兵士多不懂水性,要是落水可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此时此刻五艘澳洲军舰已经将人成功的运到了安南,并且准备返航,为了保密,他们选择了在晚间进入港口,这种保密的措施也更加让多尔衮不安,他不知道澳洲人到底把人运送到了哪里藏起来,只好让阿济格的部队继续原地待命,但是豪格却是不会给他继续原地待命的机会,就在他下达原地待命的命令时,豪格第五次发动了对福州城的攻击。(未完待续。)

第595章福州城的危机

豪格自打控制了武夷山一代产茶区之后,利用茶叶交易与澳洲人换取了大量的武器,军队战斗力明显有了提高不少。

攻城掠地所用的时间也明显比以前更快,当然这里面也有郑芝龙故意收缩兵力原因在里面。

郑芝龙为了控制主要的几个城市,已经下令福建其他地区的兵力进行收缩,其中福州,泉州,金门等地是他的大军重点防御对象。

而他自己则坐镇泉州指挥着前线的作战,私底下他已经给了手下的统兵交底,实在打不过的时候就撤退,甚至为了跑路他在港口的船都准备好了,只要情况不对就准备扬帆出海。

现在的福建对他来说用处不大,之所以还守在这里,一来是安南的地盘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等到全部稳定之后他打算在将福建的人慢慢转移过去,否则一下子过去那么多,对于那边也是一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