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640-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只能将消息交由摄政王定夺,不过也得派人前往关外查探,看看澳洲人是否真的派出了大军。

要是澳洲人使诈,那破坏了统一大计可就不好办了。

为了确定澳洲人是否已经真的派人前往,扎哈得派人骑着快马前往关外查探,自己则也返回京城与多尔衮进行商谈对策,如果澳洲人说的是真的,那么就必须派出几万人前往关外。

关外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他们不可能放弃,而且天下尚未统一,很多人其实心里还存在着要是不行就马上退出关外去的打算。

要是关外被澳洲人占领了,那就是连个退路也没有了,多尔衮也害怕两面受敌,尤其是后背受敌这样的事情更是让他害怕,当扎哈得来告诉他消息时,他马上做出了决定派五万人出关,不怕万一就怕一万,澳洲人的三千精兵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他清楚的的很。

在得知的多尔衮派兵出关后,何语露出了满意微笑。(未完待续。)

第605章奇兵对骑兵

兵法有云兵不厌诈诡道也,何语用的就是围魏救赵之法,并不是真正要和满清展开决战。

在关外作战,那里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后勤保养难以得到补充不说,就是其他的士兵的人数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多,三千人,怎个远征军作战司令部的所有人加起来,目前也没有三千人,说这么多人无非吓唬一下扎哈得。

装备精良的澳洲军,如果真的有三千人进入关外,那对于满清的杀伤力绝对是太大了,关外盛京城有多尔衮秘密建立的武器研究作坊,同时还有大部分抢掠而来金银财宝。

这时期的满清就是时刻准备着退出关外,原本就是想要入关来捞一把,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却让他们不得不做出克改变。

现在看来改变是必须的,关外的驻军不可少,这澳洲人海上犀利,而且船坚利跑的,满清水师根本不是其对手,想要打败他们不容易。

满清在马背上打下了天下,对于骑兵有着天然的爱护甚至一度认为只有骑兵才是最强大的,直到澳洲人出来了,他们用武器完虐了豪格之后,他们才知道骑兵未必有优势。

在平原作战,骑兵就会成为澳洲人的移动活靶子,那机关枪凸凸的扫射可以直接将其打的血肉模糊。

关外作战不是澳洲人的强项,但是机关枪的威力,多尔衮还是知道的,显然澳洲人此举就是要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让其停止攻击两广。

军队已经开拔,如果不作战怎么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就是朝廷也会有意义,所以不得已只能抽调了五万人出关。

这五万多人里真正能作战的也就那么几千人,实际上满清的八旗军才十几万人,看似很多。但中原太大,要想完全掌控局面就必须有八旗坐镇,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满清的军队目前经历过几次大战,损伤严重,人数早就没有了以前那么多,所以需要恢复。

一方面派人出关,一方面派人继续谈判,必须稳住了澳洲人,据说澳洲人可是什么都干的出来。要是澳洲人真的铁定了心干上一票就走,那么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可能追击到澳洲本土。

别说追击是个难事,就是澳洲本土在哪里他们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去找澳洲人报复,所以还是不休谈判。

只要澳洲人不进入关外,答应一些条件也是可以的,多尔衮给扎哈得的要求就是这样,但是退兵却是不可能的。

在多尔衮看来。澳洲人要想攻入盛京估计没那么容易,这路上的距离太远了,澳洲人没有那么快的速度,只是他们忘记了澳洲人的神奇之处就在出其不意。速度永远出乎他们的意料。

虽说马匹跑的是快,可是满清出关的精锐也就几千骑兵,其余大多数还是步兵,这些可是靠着两条腿走路的。你总不能叫人家和马一样跑的快吧,所以速度上就比人家落后了不少。

在加上蒸汽船的速度的确不是他们想象的,负责进入盛京的军队此时已经到了营口。这里现在完全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澳洲军舰靠岸,甚至都没有遇到抵抗的敌人。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满清为了一统中原做出的努力的确不少,光是将关外的兵力抽空一点就能证明他们的兵力的确不够,历史上要是大明多能挺上一会,没有那么多的投降派的话,也许会好上很多。

五艘军舰虽然没有运载三千人,但是一千人还是有的,这一千多人有新兵有老兵,这次来这儿的目的主要不是作战,最重要的是威慑,这里距离盛京有一百多公里,如果光是靠腿走恐怕得走上十天左右,而且还是必须保证不受到攻击的情况下。

距离太远,后勤保障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很难解决,不过还好,登陆没多久,澳洲军就遇到了巡查的满清的骑兵,在看到一群穿的花花绿绿的澳洲大兵时,他们第一反应是海盗和倭寇。

只是倭寇一般不会来这里,还有海盗也不会经常来,双方甚至都没有对上话,澳洲人就直接动了手,将巡查的一队人给绑了,找出两个人让他们回去送信,不久就要兵发盛京。

为了让这两个人见识一下澳洲人的实力,为首的军官甚至还动用了火炮来掩饰,可把这两个家伙吓得屁股尿流的。

别的不说,就说这火炮的威力就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澳洲人卖的都是26磅火炮,和自己使用额56磅重炮威力相差巨大,射程也更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澳洲军舰在海上的优势要明显比荷兰人郑家的区别之处,区别就在于火炮的优势上,这两个优势决定了澳洲人在海上的霸主地位。

澳洲军官对巡防的满轻骑兵说的话,让他们回去原原本本告诉当地的驻军将军,至于他们为什么还没有进军,澳洲人说了等到后续部队一到就是进攻的时候,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也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澳洲人的确是在关外。

消息很快送达了盛京,盛京将军对此非常重视,原本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却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也不得不佩服起澳洲的速度的确是够快,这要是打到盛京来还真的很难说。

其实在之前多尔衮已经派人通知了盛京留守将军,只是没有想到对方来的那么快,这个速度有点快,让人不敢相信,不过还好,从关内紧急调集的骑兵就要到了,骑兵一到他就不用害怕了。

现在只能是守住城门,不让澳洲兵攻打进来,否则自己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这澳洲人据说可是凶悍的很,说打就打,几十个巡防的士兵就放了两个回来,这让盛京将军更加肯定了自己需要好好应对,

此时登岸的澳洲大军并没有在岸上安营寨,这样太危险了,所以将俘虏全都带回了船舱,等待何语那边的谈判结果。(未完待续。)

第606章报纸带来的麻烦

电报机的出现的确改变了世界,虽说没有到达后世互联时代那样的通信大爆发,但在相对通信较为封闭的古代的确起到了天然之别。

尤其是电报传递战报上的信息上是最为不可忽视的一个存在,电报机这东西是澳洲高度机密,虽然大家都知道澳洲人有种千里传音的神器,但没有人见过那个东西的真实面目,就更别说想要买了。

想买也是不可能的,包子图科工委可是明确的规定了这项设备的出口禁令,谁要是出口或者转卖就是饭犯法,这个东西不同于武器更新换代的快,电报机在未来很长时段时间内都是澳洲通讯的主角,不会被认为东西取代。

由香港驻防的八艘军舰北上的消息已经从两广日报报道了出来,这个消息可以说振奋人心,豪格在江南一带攻城掠地,已经惹的相当天怒人怨不说,还实行了一系列的各种强制条令。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其实都是希望看到一支强有力军队对他们迎面痛击,只是南京朝廷,还有鲁王唐王等都没有做到,唯一有这个能力的两广现在也正面临之着几十万大军压境的危险。

可以说两广已经成为了反抗的最后圣地,未来能否将满清驱逐到长江以北,就要看两广的了,只是现在看样子的确不行,两广如果能成功渡过这次难关,还有希望,要是不能恐怕就没有希望了。

只是在这个时候,澳洲人八艘军舰北上,连带着三千名士兵一起,这个消息可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澳洲人参与到这场战争中来,那么大明绝对还有胜利机会。

无论是茶馆还是酒楼,现在都已经知道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澳洲人去了关外。准备攻打沈阳,这个消息通过两广日报刊登了出来,并且还附上了照片,照片是十几名被抓的满清士兵,虽说是黑白照,但还是能清晰看清楚人脸。

报纸上的内容真假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澳洲人的确到了关外,一旦澳洲人去了关外,那对满清造成的威胁可就不是一般大了。

武器装备精良的澳洲老,最善于作战,如果真的和满清打起来说不定还真的有些难以架的住。

这两个都是强悍的主。看来外界的传言不假,桂王与澳洲人达成了协议,并且得到了澳洲人支持。

有了澳洲大军的支持,收复北方江山指日可待。

文人墨客们开始了大规模的造势行动,他们的造势无非就是写一些诗词歌赋的东西,这些东西也就只有读书人看的懂,至于那些老百姓是绝对看不懂的他们写的啥。

两广日报这个时候刊登的作战报道就不一样了,它浅显易懂,上面的内容都是一些大家熟知的。经过茶馆或者评书人这么解释,大家就懂了。

澳洲人这完全是为了大明啊,人家不远千里作战为了啥,和满清没有啥仇恨都是为了咱老百姓免于战火。

一时间通过报纸报道出来的澳洲老成为了大好人。世界领导者,救世主,他们的到来就是福音啊,有他们在什么都可以解决。

邪恶的满清必然遭受到正义的惩罚。甚至还将会受到无情的碾压,这是大家所想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大家的想象力的确是很丰富的,何语只是想要威逼一下多尔衮停止行动。就被大家猜测成完全变了样,这叫什么事情。

何语要是知道这个报道会让大家这么误会,那他一定不会让两广报道出来。

现在报道一出来满清的压力更大,尤其是有报纸销售的地方,一下子全都知道了澳洲人在关外对满清的老巢进攻,豪格自然也知道。

不过豪格并不打算管这事,这是多尔衮惹出来的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现在只要自己解决了郑芝龙就可以挥军南下,占领两广,一旦两广打下,他在朝中地位自然不用说了。

在朝中是否能够崛起就要看自己是否打下两广了,福建的郑芝龙已经不行了,两广也不在话下,至于澳洲人是否会干涉这个问题,豪格想来必然是多尔衮没有给出足够的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大,相信澳洲人也不会干涉。

虽说从照片上来看,澳洲人的确进入的关外,但豪格并不担心那里的安危,怎么说呢,相反的是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只要多尔衮出兵关外,对于豪格来说是一次机会。

多尔衮分兵关外就无暇顾及南方的作战,这样他在南方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统一作战。

信息传递,可以说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坏处,有时候满清也能从报纸上看出两广近期在做什么,这一次的报导的确对多尔衮出兵南方不利,原本澳洲人进入关外的消息是封锁的,现在很多贵族都知道了。

有些人的家眷还在关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