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批法国驱逐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弥补了奥匈海军头重脚轻的局面,但相较于意大利人在主力舰上的大快朵颐,自己所得到的东西却显然是少得可怜了。而霍尔蒂也相信自己身旁的这名德国军官能对自己的话语做出正面答复:对方和自己一样,都是军衔不高、但却有资格触摸到德奥两国一些核心事务的年轻俊彦。

    “请贵方放心。德意志始终都会善待对自己真诚而又可靠的盟友,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都已经得到了最完整的表现。贵国在地中海的利益也就是德意志的利益,我们定然不会让贵国的舰队能被任何一方地区势力所压制。”听得奥地利人的话语,雷德尔只是微笑以对,“等到条约缔结之后,拥有大批新舰的贵国自然也将取代意大利,成为这方地中海上的新的主导者了!”

    阳光煦暖,海风温热。在奥地利人手持政府文件、趾高气扬地同当地法国守军进行交涉的同时,雷德尔却是带着一帮德国水兵直奔这座港口船厂的办公大楼。虽然根据同盟国成员所签署内部的分赃协定,德国没有对法国舰队提出军舰上的需求,不过,这却并不代表他们对这个敌人的海军就真的是不屑一顾。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设计和建造的技术,才是比战舰本身更有价值的收获。

    诚然,一战时期的法国舰队的确是乏善可陈,无论丹东、科尔贝、还是布列塔尼,这些主力舰都是质次价高的代名词。不过,经过长年的探寻和摸索,法国人却是在新军舰的一些子系统领域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就。

    在建造了4艘科尔贝级战列舰之后,法国人已经有感双联装炮塔在战舰吨位的控制上存在巨大不足:为了实现10门340毫米主炮的火力,科尔贝级的主体尺寸已经直逼法国船坞规模和港口水深的极限,而该级战舰的性能较英美列强的新式主力舰仍旧居于下风。而对船坞实施扩建不仅会消耗相当的资金,更会使得新式战舰的开工日期拖延一年以上,这对于正和意奥两家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海军竞赛的法国而言,无疑是不愿面对的局面。

    为了控制吨位保证工期、同时获得能与意奥新式战舰相抗衡的战斗力,法国设计师创造性的在下一级战列舰上装备了四联装主炮:经计算,战舰装备3座四联装主炮所耗费的综合重量,竟然比5座双联装还要低上一线,而其火力却是足足提升了20%!经过圣…夏蒙兵工厂的全力研发,全新的四联装主炮已经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这种事半功倍的布局方式顿时被法国海军所采纳。

    1912年,法国新开工的3艘布列塔尼级就装备了3座四联装340毫米主炮,其对应的常备排水量仅有2。5万吨,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船坞来建造。而在1913年,船坞扩建完毕的法国海军更是一口气开工了5艘诺曼底级战列舰:该舰常备排水量2。9万吨,设计装备3座四联装370毫米主炮。虽然主炮口径较意大利的卡拉乔洛级和奥匈的圣…伊斯特万级的380毫米要弱上一线,但凭借着12门火炮的超强投送,法国人完全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战舰将获得海战的胜利!

    然而,随着陆地战场的失败,这些未完工的法国海上巨兽都迎来了死刑的判决书。所有未完工的战舰全部拆毁,正在舾装的布列塔尼和快要完成舰体的诺曼底无一幸免。不过,清英却并不准备让法国人的努力就此彻底掩埋在尘埃当中。当前雷德尔所率领的这队水兵,就是来土伦港中抢夺四联装炮塔的设计图纸和实物的。如果德国能吸取这一举世未有之创新,并用于今后所建造之舰艇的话,其价值无疑要比虏获几艘炮舰高太多了!

    除此之外,法国新式舰艇的动力也着实令人关注。尽管一战时期的法国舰艇没有表现出多么优秀的功率,但他们在另一个位面中的战后却是有着开挂一般的表现:其单位重量下的动力系统输出竟比英美同行高出了50%,而这还是在主蒸汽参数相当低下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果!尽管文成武德的意大利海军在动力领域同样表现优秀,但在后期相较法国还是差了一筹:法意两国同时期建造的黎塞留和维内托动力重量相仿,可前者的极限输出高达17。8万马力,后者只有13。7万,换做其他国家的新锐主力舰的话,动力功重比较法国货的差距更大!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一战法国动力和后辈们的开挂逆天有直接的联系,但让雷德尔把这些前辈们的资料都给查抄下来带回德国细细研究,却也绝对不是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如果德国设计师能领悟到其中精义,则是再好不过的收获。(未完待续。。)





第606章 海军条约序幕(3)

    就在美国国会通过向海军大规模注资的法案之后,清英所预料的各方反应,很快就随之到来了。

    1914年5月14日,怀揣着墨迹未干的《阿姆斯特丹和约》的英国外相格雷,向柏林正式提交了一份国书声明。鉴于美国海军的大幅扩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西洋地区的实力平衡,不列颠政府认为,当前的局面已经满足了条约中所规定的“绝对必要”的时期。英国海军主力舰吨位应当上升到德国的70%,以用于应对在大西洋上出现的新的威胁。在声明的最后,英国人还提议要恢复4艘已经停工的胡德级重型战列舰的建造,其重塑海军大国的意图已经是昭然若揭。

    面对英国人的狮子大开口,德国政府自然是予以了强硬的回绝。且不说德国现在还没有在冰岛和摩洛哥这两个关键性地区建立起自己的海外基地,对英国的威慑还远没有达到理想当中状态;光是那批胡德的服役,就足够打破当前双方海军的力量对比。由于这一位面的德国海军将战巡并入了战列舰,历史上以马肯森为假想敌的胡德也随之演化成了重型战列舰:虽然其最终主炮是选择12门406毫米还是8门457毫米仍需根据火炮子系统的进度而定,但其依托4。5万吨的排水量所形成的战斗力无疑是极为惊人的!

    与此同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日本也出现了激烈的反应。自从俄国海军在对马海战中的失败、和英国舰队开始向欧洲本土收缩以来,新生的日本海军俨然成为了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唯一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假想敌,只有大洋彼岸的那个开挂工业国。现在美国开始单方面大量造舰。这必然会使得原本就在战胜俄国之后而野心爆棚的日本。果断不能忍受对手这种挑衅般的举动!

    尽管日本海军因深陷1914年1月披露出的“西门子事件”而声望大堕。甚至连海军出身的首相山本权兵卫也因为这次吃回扣丑闻而被迫辞职;但政治斗争和国家安全的轻重缓急,新组建的日本内阁还是能掂量得出的。日本政府当即紧急拨款3000万日元,用于在本年度采购2艘改进自扶桑级的“伊势”级战列舰。而在那些虽已下野、但却仍旧活跃的海军党人的推波助澜之下,日本更是将“八八舰队”的计划正式提上了日程:未来三年时间内,日本将新建4艘战列巡洋舰和2艘战列舰,并准备建造10艘轻巡洋舰、25艘驱逐舰和22艘潜艇。根据这一足可让日本财政崩溃的计划,日本海军的的军费拨款将由现在的8500万日元,上升到自1915年起的每年1。76亿日元。

    “对于我们而言。现在绝不是和他们进行海军军备竞赛的理想时机。帝国有超过500万的复员军人需要安置,大片的东欧领土和海外殖民地需要我们去填补占有;在未来的十年时间内,我们的资本财富都要投入到这些地区中去,以便将它们变成能够为我德意志进行源源不断的输血的血库。”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德国首相霍尔维格毫不留情地对跃跃欲试的提尔皮茨泼了一盆凉水。风险舰队的时代已经过去,德国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完全消化掉在战争中获得的胜利财富;继续军备竞赛的后果无异于是竭泽而渔,这是身为帝国首相的他所绝对无法接受的。

    在这种情况下,清英关于缔结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提议,便走进了德国政府的选择当中。即便是德皇和提尔皮茨也不得不承认,德国的经济实力和造船规模还远不能与美国相提并论;如果这么一直耗下去的话。其结果只会是对德国越来越不利。而在英法势力犹存、美洲毫无据点的当前,对美国打一场预防性战争也缺乏理性可言。如果能以一纸条约束缚住美国海军的发展。维持住德国海军刚刚得来的世界王座,那么无疑则是最好的结果。等到德国将本次战争的胜利果实全部消化殆尽,那么也就再不惧于同美国正面叫板了!

    5月27日,德国政府向美、英、奥、意、日五国发出了召开六国海军会谈的提议。声明中称:为了避免刚刚过去的这场造成500万人死亡的欧洲大战的悲剧再度上演,世界主要海军列强应当缔结一个限制海军军备的共同条约,从而在根源上遏制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出乎德国政府意料的是,除了和自己事先有约的奥匈在第一时间就积极响应之外,半个月前还吵吵嚷嚷要将4艘胡德级建成服役的英国政府,竟然也迅速发出了支持召开限制军备会议的声明。仔细一想之下,清英也就明白英国人的打算了。连德国都无法在军备竞赛中战胜美国,英国又怎么会还有实力去迎接这一轮新的造舰争锋?如果不缔结一个限制军备力量的条约,而是让各国列强都敞开了造船的话,那么以当前英国的经济规模和财政基础,其舰队实力只可能和德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要知道,现在的德国可是解决了陆地上的所有对手,能够把所有的军费重心都倾注到海军领域,这一能量同样是英国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与其在一场精疲力竭的马拉松长跑之后被对方远远甩开,倒不如借助当前自己还有半个身位的领先优势,向美国这个还没有开始发力的选手提议“大家都先休息休息喝口水”。对于德国这个远远领先于自己、且速度还比自己快的狠角色,则更是要把他的大腿死死拉住,不让他继续再往前跑了。现在英联邦仍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能争取到十年以上的恢复时间,那么在今后也未尝没有恢复体力、重新取得较今天更为有利地位的机会。

    面对奥匈和英国的应和,原本准备在海军上大干一场的美国政府顿时陷入了尴尬的处境。由于德国最终在《阿姆斯特丹和约》中对英法的从轻发落,使得原本陷入恶债恐慌的美国民众对德国政府的好感不可谓不重:民众们无不希望自己能与欧洲大陆新的主导者友好相处,其商人们更是热切期盼战后的德国能够向自己打开这个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美国民众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德国已经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那么自己就完全没有理由不把它抓住!

    对于这一情形,美国政府也只能表示愿意参加会议了。事实上,像老罗斯福一般在国家战略上有着高瞻远瞩考虑的智者,在整个美国当中都是凤毛麟角:若非如此,美国人也不会在欧洲战云重重低垂之际,仍旧像没事人一般对着自家海军大挥锉刀,唯恐这些铁王八吸瘪了自己的钱包。之前议员们之所以同意大规模扩充舰队,那是因为德国政府的态度尚不明朗、且日本在太平洋上蠢蠢欲动的缘故,美国才不得不造船来予以自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